分析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10.12428/gjyxyj2023.02.015 PDF下载

冯露 李均 武佳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就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实施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结果:接受相应治疗后,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呈良好趋势。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

正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endometri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receiving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the hormone levels in the patient showed a good trend.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dometriosis, laparoscopic surgery combined with 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therapy has obvious effect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Endometriosis;Curative effect

在临床中,子宫内膜异位是常见病症,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以不孕、腹部疼痛、性交疼痛等为主要特征,严重威胁着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在此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凭借创伤小、出血少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效果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子宫内膜异位症侵润、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单纯的予以手术治疗,病情极易复发,远期疗效难以达到理想化,故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基于不同治疗方法的前提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其中,对照组的年龄区间为22至31岁,平均病程为(3.02±1.28)年;观察组的年龄区间为22至32岁,平均病程为(3.01±1.31)年。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孕产妇、哺乳期女性及药物过敏者排除。研究开始前,患者及家属均知晓了有关内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通过对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分析,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

(2)方法

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主要内容:完善术前检查,待月经干净3至7天后行手术治疗,利用腹腔镜手术器械,将盆腔粘连予以分离处理,旨在经女性盆腔正常解剖结构恢复,如若患者有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则需予以囊肿剔除术,有盆腔腹膜异位症者,予以烧灼手术及异位结节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服用孕三烯酮片,定期复查。观察组则是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具体内容:基于皮下注射的前提下予以醋酸亮丙瑞林4周用药1次,每次用药剂量为3.75mg,共治疗4次,期间需定期展开性激素复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反向添加雌激素、钙剂补充等。

(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应用不同方式治疗后,要注意观察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并结合相关评定标准完成疗效的判定,显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体征基本消除或完全消失,无盆腔包块;有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病症呈明显改善趋势,无明显阳性体征;无效: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改善不明显,或是无任何变化,呈加重趋势,未满足显效及有效标准。

(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涉数据的处理均由SPSS20.0软件完成,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则分别采用t、X2进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激素水平变化

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呈良好趋势,尤其是采取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情况明显优于行单一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对比

项目

时间

对照组(n=25)

观察组(n=25)

雌二醇(ng/L)

治疗前

42.53±8.95

44.03±9.01

治疗后

68.63±13.20

85.26±16.12

促黄体生成素(IU/L

治疗前

22.35±8.28

22.28±8.31

治疗后

15.8±6.95

10.02±2.29

促卵泡雌激素(IU/L

治疗前

11.63±6.34

11.25±6.50

治疗后

8.41±4.26

6.02±2.15

2)疗效

观察组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实施腹腔镜手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的联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相比之下对照组则较低,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

25

15(60.0)

9(36.0)

1(4.0)

24(96.0)

对照组

25

7(28.0)

8(32.0)

10(40.0)

15(60.0)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疾病,好发年龄段为25-45岁的育龄期女性,在人工流产率提高的背景下,受内膜操作增多的影响,此病的发病率也在随之提高。现阶段,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既往传统开腹手术的实施往往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恢复较慢,延长了住院时间。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在手术治疗中往往倾向于应用根治性手术,旨在将病灶切除、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这对于预防病情的复发起着积极的意义[1]。但大部分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其保留生殖器官的要求愈发强烈,故以确保手术安全性为前提,彻底清除病灶组织,并保留生殖器官就成为了临床治疗的热点及难点,联合治疗方案受到了青睐。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是常见的十肽类化合物,作用主要体现于可对卵巢分泌激素产生抑制,达到暂时性绝经的目的,促使残留内膜异位病灶萎缩退化,这在加快内膜细胞凋亡,或是抑制增殖等方面也起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使用的醋酸亮丙瑞林GnRH-a类药物的一种,作用主要体现于可抑制脑垂体的促性激素分泌,能够加快病灶组织的萎缩速度,控制了病情的发展,降低或避免了病灶组织的转移,或是增殖。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指出,醋酸亮丙瑞林存在生物不稳定型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化酶的降解,故给药方式往往会选择皮下注射,旨在确保药物快速达到病灶。有研究指出,如若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处于3O一45pg/ml状态下时,其异位病灶的子宫内膜生长则不会受到刺激,一般是骨密度出现细微的变化[6]。对此,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至落后,疗效不会受到反向添加低剂量雌激素的影响,且能够促进低雌激素症候群的改善。基于雌激素的前提下来说,常见的有利维爱等,是一种合成体激素制剂在缓解潮热、盗汗等雌激素症候群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而代谢产物中的A4异构体具孕激素及雄激素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质代谢,促进骨形成,实现了骨质疏松症的缓解。

针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而言,其作用机制与天然GnRH相同但相比之下,活性则较高,可加快释放垂体LH、FSH,通过对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抑制,可进一步降低卵巢激素水平,应用3至6周后,患者的卵巢功能往往会降至接近绝经期[2]。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往往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如围绝经期综合征等,以潮热、出汗等为主要特征,故为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使用3个月以上就需展开反添加治疗。同时,在此过程中,还需落实对血清E2的监测,如当患者的血清E2低于110pmol/L时就可使用戊酸雌二醇每天用药剂量控制在0.5至2mg范围内,确保将血清E2水平控制在110~140pmol/L范围内。

通过本研究发现,经相应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尤其是采取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呈良好趋势,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情况明显优于行单一治疗的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茜.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96-97.

[2]龙平洛若愚. 腹腔镜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合并不孕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4(26):7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