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结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效果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10.12428/gjyxyj2023.02.018 PDF下载
摘要
关键词
高血压;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美托洛尔;疗效分析
正文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血压大于139毫米汞柱,舒张压大于89毫米汞柱,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发病率极高,直至目前病因复杂,尚未有明确结论[1]。当前临床上多用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或其他一些药物来帮助控制血压,但是患者不耐受的风险仍然存在,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2] 。文献资料显示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如果不加以控制,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最近有研究表明美托洛尔、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均对高血压的治疗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帮助心率恢复,但单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太令人满意,反而联合用药效果更加明显、更安全[5-6]。因此本文对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结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2月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7.81±6.2)岁;平均病程(2.3±1.1)年。高血压分级:4例III级,13例II级,14例I级。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49~80岁,平均年龄(62.9±7.2)岁;平均病程(2.2±1.4)年。高血压分级:5例III级,14例II级,12例I 级。根据统计学检验结果,组间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修订版) 》[5]的诊断标准。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患者的收缩压(SBP)≥140mmHg 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分级标准:I级 140-159mmHg,90-99mmHg;II级160-179mmHg,100-109mmHg;III级收缩压超过179mmHg,舒张压超过109mmHg。
1.3纳入标准
(1)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者;(2)无药物过敏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4)自愿参加者。
1.4排除标准
(1)以上诊断标准不符合者(2)存在心,肝,肾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3)合并严重并发症;(4)认知障碍者。
1.5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14天期间不得使用对血压和心率产生干扰的高血压药物,采取低盐低脂饮食来进行调理,不进行过量运动,每隔两天测量(晨起、午间、夜间)三次血压,心率则是每天都测量。将最终的计算所得平均值作为初始的心率值和血压水平。
嘱患者坐位,一般测量前先休息十分钟,然后使用传统直立式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指标;采用24时动态心电图观察患者心率情况,记录数值,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电图结果,记录是否有异常情况。
1.5.1对照组患者服用美托洛尔(生产厂家:BETALOC,AstraZeneca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治疗,清晨口服,每次12.5mg,一天一次。连续服药3个月。
1.5.2观察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II(生产厂家: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贝那普利10毫克,氨氯地平5毫克/片,国药准字H20090309)联合美托洛尔(生产厂家:BETALOC,AstraZeneca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治疗,清晨口服,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每次一片,一天一次 ;美托洛尔每次12.5 mg,一天一次,连续服药3个月。
1.6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6.1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每组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变化情况;
1.6.2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心率水平,测量每分钟脉搏次数;比较每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心率水平;
1.6.3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面色潮红、心动过速、下肢水肿等)和计算总有效率。
有效:血压下降超过10毫米汞柱但不超过20毫米汞柱恢复至正常水平范围内;显效:血压下降不超过10毫米汞柱达到正常水平范围内和(或)血压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的;无效:血压水平下降没有在上述两个要求的。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加重的。总有效率为有效率和显效率之和。
1.7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单位用(`x±s)。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压水平比较
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降低程度较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的血压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血压控制比较(`x±s,mm Hg)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3个月 | ||
收缩压 | 舒张压 | 收缩压 | 舒张压 | ||
对照组 | 36 | 146.23±11.88 | 94.85±6.33 | 126.19±11.66 | 90.11±4.21 |
观察组 | 36 | 146.19±15.76 | 93.22±7.98 | 116.23±10.6 | 83.33±2.99 |
t | 0.345 | 0.625 | 1.234 | 10.574 | |
p | 0.072 | 0.091 | 0.001 | 0.000 |
注: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2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总体有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n,%)
组别 | 例数 | 有效 | 显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36 | 20(55.56) | 9(25.00) | 7(19.4) | 29(80.56) |
观察组 | 36 | 26(72.22) | 7(19.44) | 3(8.3) | 33(91.67) |
注: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2例面色潮红、1例下肢水肿、1例心动过速,总不良反应率11.1%;对照组:5例面色潮红、2例下肢水肿、2例心动过速,总不良反应率2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例数相对较少的,总不良反应率显著降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3个月后不良反应率(n,%)
组别 | 例数 | 发生 | 不发生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对照组 | 36 | 9(25.0) | 27(75.0) | 9(25.0) |
观察组 | 36 | 4(11.1) | 32(88.9) | 4(11.1) |
χ²值 | 0.345 | 3.234 | 5.145 | |
P值 | 0.001 | 0.001 | 0.000 |
注: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4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心率比较
治疗前两组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平均心率降低程度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的心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平均心率的改变(x±s)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次/分) | 治疗后(次/分) |
对照组 | 36 | 83±5 | 79±5 |
观察组 | 36 | 84±6 | 69±4 |
χ²值 | 0.345 | 3.234 | |
P值 | 0.732 | 0.001 |
注: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受遗传、饮食、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隐匿性、病程长、进展缓慢的特点,随着疾病发展,容易引发其他风险疾病,比如脑卒中、心肌梗死、损害肾脏[3],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目前,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的风险,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控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由于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寻求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愈发突显。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治疗9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的血压指标和心率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通药物联合使用治疗高血压病,可以使高血压患者平均心率减慢,恢复平稳,血压水平下降程度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明显减少,总体有效率提高很多。心率加快、血压指标长期居高不下,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病情特征表现,容易造成血管、心脏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心率加快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被激活,迷走神经被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基本机制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抑制,进而保证血管紧张素II处于低水平,来降低血压。氨氯地平则是一种钙离子通道的拮抗剂,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一些重要器官和血管起到保护作用,从源头上解决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问题[4],美托洛尔也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是一种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剂,通过对β肾上腺素受体抑制来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从而使血压降低。美托洛尔作为一种阻滞剂,抑制肾素分泌,不仅可以降低血压,同时还可以保护血管,与氨氯地平一起在保护血管内皮方面达到协同作用,因为血管内皮受损可能是高血压发生的原因之一[5]。
传统治疗方法是服用单一药物治疗高血压,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还是在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作用效果是有所欠缺的。此外有研究表明联合用药的治疗达标率明显高于单种药物治疗时的达标率。且国内外均建议对于高血压严重等级较高的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来尽早控制血压,提高治疗率,对血管和累及的器官进行保护。本研究采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来控制血压,与单独用药美托洛尔作比较分析,并得到了令人欣喜的结果。它为临床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和研究方法又提供了新的依据,值得借鉴和重复[6]。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与单独使用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均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指标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但是联合用药在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降低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并且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疗效结果十分理想,值得在各医院进行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蔡国强, 邹洁. 贝那普利片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36(16):4.
[2] 崔彩, 吴翠平, 王晨宇. 美托洛尔联合有氧运动改善高血压患者骨骼肌功能性抗交感及运动能力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9, 41(7):6.
[3] 吴小英, 阴彦斌, 陈岩,等.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和依从性及经济性分析[J]. 中国医药, 2020, 15(4):4.
[4]赵磊.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疗效探讨[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A01):2.
[5]康彦同, 赵丽贞. 心脉通胶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炎性因子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 19(7):4.
[6]徐莉春.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J].海峡药学,2020,32(04):140-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