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临床观察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10.12428/gjyxyj2023.02.022 PDF下载

杨为为 谭剑涛

衡阳县人民医院,湖南省衡阳市,4212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老年患者中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对于术后并发症的改善作用。方法:样本收集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样本选择在医院开展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各40例老年患者,设为参照组、试验组。对于两组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的方式开展分析,在组间对于手术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在组间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较之试验组,参照组均延长(P<0.05)。对于术中出血量,在组间对该指标进行比较后发现,较之试验组,参照组更高(P<0.05)。对于术后并发症在两组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后发现,相比于试验组,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患者中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手术操作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展。


关键词

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并发症

正文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在骨折发生后,患者出现肩关节功能异常情况,肩关节的活动度减小,使其日常生活出现不便[1]。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是针对这一骨折类型开展治疗常用的方法,以往的术式通常会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影响到预后,近年来,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肱骨骨折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2],但关于这种手术方式对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治疗是否能够减少并发症在临床上尚未达成共识,还有待探讨,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中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医院分别接受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各40例老年患者纳入,在临床资料中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比,以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对于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样本选择在医院开展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各40例老年患者,并设置为参照组、试验组。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肱骨外科颈骨折;(2)年龄已满60周岁;(3)具备内固定术指征;(4)术前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5)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无缺失情况。排除标准:(1)在认知和精神层面有明显的障碍;(2)术前存在严重感染;(3)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4)术前存在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

在两组中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参照组中,性别有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最低60岁,最高85岁,平均(72.63±5.24)岁,因跌倒、高空坠落、车祸致伤分别有35例、2例、3例;试验组中,男性共计25例,女性共计15例,年龄最低61岁,最高85岁,平均(72.90±5.07)岁,因跌倒、高空坠落、车祸致伤分别有37例、1例、2例。组间开展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的对比,统计学结果均P>0.05,证明一般资料间的均衡性良好,研究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术中摆放为沙滩椅位,对于患肩后方的挡板需去除,避免在术中影响到患肢屈伸动作。手术切口位于肩关节前区三角肌胸大肌处,逐层切开三角肌胸大肌处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向内侧将头静脉、一束胸大肌牵开,向外侧将三角肌牵开,肱骨骨折近端位置得到暴露后,对骨折近端开展复位,应用克氏针(直径1.5mm)对其开展暂时固定,C臂X光机对骨折复位情况满意后,采用5号带针线缝合大小结节,再选择锁定钢板放置于肱骨近端外侧面,锁定钢板的固定应用锁定套管、锁定螺钉,C臂X光机透视下确认固定满意后拔出克氏针,关闭切口。

试验组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麻醉方式选择全身麻醉,术中患者摆放为沙滩椅位进行手术,注意去除患肩后方的挡板,方便患者术中患肢可充分屈伸。在肩峰向远端作切口,切口长度为4cm,逐层切开手术切口处的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沿肌纤维方向分开三角肌近端纤维至可扪及大结节顶点,再开展肩袖联合腱的探查,明确肩袖联合腱后沿纤维方向将其切开,在闭合状态下复位肱骨骨折端,将导针从大结节顶点内侧刺入至肱骨骨折远侧段髓腔内,在肱骨骨折近端开展扩孔处理,再选取合适尺寸的髓内钉,将其插入至肱骨骨折近端(深3mm)。先后应用近端瞄准器、远端瞄准器引导,在肱骨骨折近端、远端分别作切口,分离软组织后将套管置入,钻孔,测量深度后选取合适长度的锁钉分别拧入近端、远端各2枚,C臂X光机透视下确认肱骨骨折端固定稳妥后,将切口缝合。

在术后7d内,患者上肢需保持悬吊,肩关节需保持内旋外展位,并指导其开展肩关节的被动训练、肘关节和腕关节的主动训练。在术后7d后至6周内,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训练。在术后6周后至3个月内,指导患者开展肩关节的力量训练。

1.3观察指标

在组间对比手术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对比

对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后发现,对比试验组,参照组中各项指标均延长(P<0.05)。在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方面作比较,结果显示对比试验组,参照组中该指标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时间的对比(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w)

参照组(n=40)

63.82±10.42

74.65±13.92

14.31±2.85

13.46±1.75

试验组(n=40)

50.31±8.57*

23.27±4.60*

11.09±2.30*

11.52±1.47*

注:*即较之参照组(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在两组间对于术后并发症在发生率方面开展对比,参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肱骨头坏死

肩峰撞击综合征

总发生率

参照组

40

3(7.50%)

1(2.50%)

2(5.00%)

6(15.00%)

试验组

40

1(2.50%)

0(0%)

0(0%)

1(2.50%)*

注:*即较之参照组(P<0.05)。

 

3讨论

肱骨作为人体常见长骨,易发生骨折,而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骨折中的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在肱骨外科颈骨折发生后,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功能受到影响,给其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给其身心带来痛苦,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身体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发生的骨折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其病情相对严重[3-4],因此,当老年人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后,需尽快将老年人送至医院接受治疗。

在老年人因肱骨外科颈骨折在医院就诊后,医院对这类骨折的处理方法首选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其以往常选择的术式,术中通过切开骨折端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骨折端后对骨折端开展复位,再采用内固定材料来固定骨折端,使骨折端尽可能愈合。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选择的内固定材料以锁定钢板为主,锁定钢板在螺钉、钢板间可维持稳定的固定作用,发挥良好的锚合力和抗拔出力,避免钢板在受到纵向应力作用后出现移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但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受到的创伤较严重,其并发症风险高,影响其康复进展。

近年来,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在肱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频率增高,该术式属于微创手术,术中无需将患者骨折端皮肤完全切开,仅需在患者肩峰外侧作纵向小切口,沿着冈上肌腱纤维劈开1至2cm,将髓内钉插入后即可固定骨折端,这种术式的步骤得到简化,可缩短手术时间,还可通过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术中应用的髓内钉在近端设有多个锁钉孔,对肱骨骨折端的骨块可进行有效固定,且髓内钉近端为螺纹孔锁钉,即便是肱骨骨质受到影响也会保持良好的固定作用[6-8]。本研究发现:对于手术、住院、骨折愈合的时间在组间进行后发现,对比试验组,参照组中上述指标均延长(P<0.05);对于术中出血量在两组间进行对比则发现,参照组更高(P<0.05);对于术后并发症在两组中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对比试验组,参照组更高(P<0.05)。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了在肱骨外科颈骨折发生于老年人后,对老年患者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优势大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手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风险低等方面,避免影响到患者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患者中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比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更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能够减轻手术操作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还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进展。

 

参考文献:

[1]刘冰,张强,张明.Multiloc髓内钉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0):91-94.

[2]刘承权.经皮甩肩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24):134-136.

[3]谢强,郭世明,张嵩图,等.章氏正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6):98-102.

[4]严海兵.交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1,35(1):117-119.

[5]邱文奎,苏振炎,张益宏,等.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对比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3):197-200.

[6]叶鹏胜,陈述祥,索鹏,等.切开复位锁定钢板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1,23(8):723-726.

[7]李银武.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5):93-95.

[8]章伟,高田田,蔡韵律,等.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10):1149-11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