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者接受全程精细化护理的效果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10.12428/gjyxyj2023.02.032 PDF下载
摘要
关键词
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全程精细化护理;护理效果
正文
核磁共振检查是临床中的常用检查方法,此方法主要被应用在胸腹腔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疾病检查中。在进行检查诊断的过程中,主要是将造影剂进行应用,促进增强检查,从而保证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1]。在我国近些年发展中,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功能均存在衰退情况,加之对疾病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差,而且需要长时间检查,在进行增强扫描时,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检查效果[2]。而在此过程中将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可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安全进行保证,并为患者讲解检查必要性和配合方法,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维持良好心情,从而提高检查效果[3]。本研究则基于此,以我院接收的老年患者为例,将全程精细化护理方法应用在患者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过程中,对其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分析
于我院展开本次研究工作,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共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法,患者均为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而且患者均需要接受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为了展开对比研究,将选取的80例患者分为每组40人的两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命名。两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分别为24例和23例,女性患者人数则分别为16例和17例。所有患者中,其年龄最大的为89岁,年龄最小的为62岁,两组患者对应的平均年龄分别为(72.44±4.57)岁和(72.36±4.55)岁。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均显示为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需要接受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患者均为老年人,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均明确掌握此次研究过程,并表明自愿参与配合;本次研究与试验开展标准相符合。
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患者伴随精神异常或是具有精神病史;患者心理异常:患者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实验全程开展,中途退出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主要告知患者各项检查安排,叮嘱患者遵循医嘱,配合检查。
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则为全程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展开检查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热情接待,接到患者后,对患者信息进行询问,并进行核对,对患者的禁忌症进行掌握,并告知患者检查时间,讲解检查过程和检查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协助患者展开检查前准备,注意在检查前4h禁食,检查时除去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针对腹部检查患者,需要指导其展开呼吸训练,让患者学会憋气。并指导患者尽量保持放松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将情绪变化对患者的影响进行讲解和明确。最后,明确患者的过敏史和基础疾病史,对患者进行指导,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检查。其次,检查中护理,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选取正确体位,并将体位对患者的影响进行告知和讲解,并在展开检查工作的过程中,确定患者的呼吸训练情况,并以患者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电监护。在检查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确定患者反应,在发现存在造影剂渗漏情况时,则需要停止造影剂注射,并给予患者及时处理。最后,给予患者检查后护理,完成检查后,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缓慢下床,并对患者进行安置,指导患者在观察室内观察30min,随后对患者情况进行确定,判断患者无不良反应后,可将留置针拔出,并在留置针拔出后指导患者对穿刺部位进行按压,按压时间为5min以上。并与患者和家属将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告知患者取片时间,无异常情况后患者方可离开。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进行比较,主要参考焦虑情绪,将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应用,主要评价患者检查前和检查后的评分,此量表评分最高为30分,分数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情绪严重,反之,分数越低,患者的心理情绪越好。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应用,此量表满分为100分,涉及到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实施内容完成度等多项护理内容。在评价时,对分数进行统计,将分数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80分以上、60-80分和60分以下,表示的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排除不满意度为总满意度。
对患者检查过程进行观察,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对比统计将统计学软件进行应用,本研究选取软件型号为SPSS20.0,分别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者的表达方式分别为(x±s)和(n,%),验证存在标准值,以0.05为准,大于标准值,表明此次研究对比无意义,小于标准值则相反,表明本次对比有意义,对应的验证表达方式分别为2值和t值。
2结果
2.1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均较高,并且数据间差异较小,P>0.05,护理干预后,平分均得以降低,相比之下,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更低,并且与对照组的数据形成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进行比较(x±s)
组别 | 护理前(分) | 护理后(分) |
实验组(n=40) | 21.22±1.53 | 5.44±1.45 |
对照组(n=40) | 21.34±1.44 | 8.33±2.00 |
t | 0.361 | 7.399 |
P | 0.719 | 0.000 |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中有39人对护理表示满意,对照组中有32人对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分别为97.50%和80.00%,数据对比差异大,P<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n(%)]
组别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实验组(n=40) | 29(72.50) | 10(25.00) | 1(2.50) | 39(97.50) |
对照组(n=40) | 20(50.00) | 12(30.00) | 8(20.00) | 32(80.00) |
t | 6.135 | |||
P | 0.013 |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表示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 坠床 | 搬运二次损伤 | 造影剂外渗 | 发生率 |
实验组(n=40) | 2(5.00) | 1(2.50) | 1(2.50) | 4(10.00) |
对照组(n=40) | 4(10.00) | 3(7.50) | 4(10.00) | 11(27.50) |
| 4.021 | |||
P | 0.045 |
3讨论
就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来说,其主要是指通过静脉将某种药物进行注射,随后展开的MR扫描方式,其中造影剂注射到体内后,会随着血液进入到人体中,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和异常组织中进行分布。但是其通常会受到不同组织的影响,其对应的血液注射量不同,血液来源供应不同,导致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时受到对比剂分布量和分布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造影剂扫描后的代谢时间不同[4]。因此,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还需要加强管理,在检查过程中为患者配合一定的护理干预,以便于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
全程精细化护理方法是临床在近些年发展中出现的,此护理方法是在患者接受检查的全过程进行护理,并尽量保证护理实施精细化,从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将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预防,临床应用价值较高[6]。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护理人员在检查工作开展前半小时给予患者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的护理干预,协助患者完成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指导干预,并叮嘱各项注意事项,从而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可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并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对造影剂情况进行观察,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工作完成后,护理人员还需要给予患者半小时留观室观察,对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进行掌握,避免患者在检查后出现过敏休克等不良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异常,则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据临床相关研究数据结果来看,在老年患者中将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进行应用实施,配合全程精细化护理,可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保证患者安全性,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时,此方法更能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在将全程精细化护理方法实施后,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而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各项数据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时,均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全程精细化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察患者展开护理尤为重要,其中全程精细化护理方法效果尤为显著,可改善患者检查中的不良心理情绪,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推广宣传。
参考文献
[1] 钟雪君,谢丽萍,罗宇苑,等. 精细化护理对老年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22,46(2):210-211,214.
[2] 惠俊兰,莫让伟,金盛辉,等.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4):137-139.
[3] 杨阳,陈菲菲. 基于安全优质需求的双视角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健康之友,2021(9):169.
[4] 米伟. 人文关怀及心理护理在成人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和满意度评价[J]. 医药前沿,2020,10(11):205-206.
[5] 步晖,陆霞. 人文关怀护理在高场核磁共振成像增强检查中临床疗效评价[J]. 健康之友,2020(6):218-219.
[6] 赵青修,刘焕珍. 核磁共振检查护理在老年患者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效果研究[J]. 中外医疗,2022,41(7):150-154.
作者简介:丁倩倩(1992年8月),女,汉族,江苏泰州人,本科毕业,护师,研究方向:影像科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