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治疗的临床价值
摘要
关键词
氨茶碱;小剂量多巴胺;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临床价值
正文
慢性肺心病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引发,随着病情发展会导致左心功能负担加重,进而引发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竭。由于长期存在慢性缺氧、二氧化碳潴留以及慢性炎症反应,患者的心肺功能会逐步下降,同时伴有明显的呼吸困难、乏力和水肿等症状,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都会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这类患者的治疗难度较大,核心目标是改善心肺功能、调整血气平衡、缓解症状,并且降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目前,临床通常采用抗感染、强心、利尿以及氧疗等常规治疗手段,不过单纯依靠这些方法或许难以有效应对患者的整体病理负担,所以探索更高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近年来,氨茶碱和小剂量多巴胺的联合应用逐渐开始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 80 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探讨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的疗效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纳入80例患者分组后各40例,观察组年龄(65.38±7.52)岁、肺心病病程(8.24±2.15)年、左心衰病程(3.12±0.86)年;对照组年龄(64.92±7.18)岁、肺心病病程(8.05±2.34)年、左心衰病程(3.08±0.79)年,组间基线均衡可比(P>0.05)。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肺心病及左心衰诊断标准;(2)年龄40-80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衰竭;(2)存在多巴胺或氨茶碱禁忌症;(3)3个月内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强心治疗是口服地高辛,首次剂量 0.25mg,之后每日剂量为 0.125 - 0.25mg;利尿治疗使用呋塞米,口服每次 20 - 40mg,每日 1 - 2 次,或者根据病情静脉注射 20 - 40mg。抗感染治疗依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 1 - 2L/min,治疗时长为 7 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及小剂量多巴胺:把 0.25g 氨茶碱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中,以 40 - 60 滴/分钟的速度静脉滴注;多巴胺按照 2μg/kg/min 的剂量,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 50mL 中,使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疗程同样是 7 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症状缓解时间及总有效率。
1.4疗效标准
显效标准为:治疗 7 天后,患者 LVEF 提升幅度大于等于 15%,BNP 下降幅度大于等于 60%,PaO2 大于等于 65mmHg 且 PaCO2 小于等于 45mmHg,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标准为:LVEF 提升幅度在 5% - 14%之间,BNP 下降幅度在 30% - 59%之间,PaO2 较治疗前升高 5 - 14mmHg 且 PaCO2 降低 5 - 14mmHg,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标准为: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者症状加重、出现新的并发症。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22.0软件处理,进行x2统计、 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 LVEF (%) | BNP (pg/m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40) | 44.87 ± 5.34 | 48.56 ± 5.34 | 828.94 ± 146.85 | 498.63 ± 75.46 |
观察组(40) | 45.23 ± 5.12 | 54.78 ± 6.01 | 843.56 ± 152.37 | 352.14 ± 68.29 |
t | 0.308 | 4.893 | 0.437 | 9.103 |
P | 0.759 | 0.000 | 0.663 | 0.000 |
2.2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x±s)
组别 | PaO2 (mmHg) | PaCO2 (mmHg)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40) | 55.91 ± 5.87 | 61.23 ± 6.85 | 53.85 ± 5.14 | 51.24 ± 5.03 |
观察组(40) | 56.32 ± 6.18 | 68.45 ± 7.12 | 54.67 ± 5.23 | 46.32 ± 4.87 |
t | 0.304 | 4.622 | 0.707 | 4.444 |
P | 0.762 | 0.000 | 0.482 | 0.000 |
2.3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更高,P<0.05。如表3.
表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 显效 [n()] | 有效 [n()] | 无效 [n()] | 总有效率 [n()] |
对照组(n=40) | 15 (37.50) | 14 (35.00) | 11 (27.50) | 29 (72.50) |
观察组(n=40) | 22 (55.00) | 16 (40.00) | 2 (5.00) | 38 (95.00) |
X2 | 7.440 | |||
P | 0.006 |
2.4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更短,P<0.05。
表4两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x±s)
组别 | 症状缓解时间(天) |
对照组(n=40) | 4.67 ± 1.02 |
观察组(n=40) | 3.12 ± 0.85 |
t | 7.383 |
P | 0.000 |
2.5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更少,P<0.05。如表5.
表5两组并发症比较[n(%)]
组别 | 心律失常 [n()] | 低血压 [n()] | 其他 [n()] | 总并发症发生 [n()] |
对照组(n=40) | 5 (12.50) | 3 (7.50) | 3 (7.50) | 11 (27.50) |
观察组(n=40) | 1 (2.50) | 1 (2.50) | 0 (0.00) | 2 (5.00) |
X2 | 7.440 | |||
P | 0.006 |
3讨论
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由慢性肺组织、胸廓或者肺血管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进而造成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展为右心衰竭。同时,左心因长期容量负荷过重以及肺部病变引发的低氧血症等因素影响,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以及发绀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预后较差。当前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症状体征,结合胸部 X 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参考脑钠肽(BNP)、动脉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综合判断[2]。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案里,强心药物地高辛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 - 钾 ATP 酶,使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升高,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强心肌收缩力,以此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呋塞米等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对氯化钠的重吸收,增加水和电解质排泄,减轻心脏前负荷,缓解水肿症状;抗感染治疗是针对肺部感染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减少因感染导致的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持续低流量吸氧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组织缺氧状态。然而,常规治疗存在一定局限性,单一的强心、利尿作用难以全面改善心脏功能,而且长期使用利尿剂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单纯控制感染以及吸氧,无法有效解决因肺部病变引起的气道痉挛、肺血管收缩等问题,对于已经受损的心肌功能改善效果有限。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茶碱及小剂量多巴胺,具备多途径改善心肺功能的优势。氨茶碱能够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环磷腺苷(cAMP)水解,使细胞内 cAMP 含量升高,促进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同时氨茶碱可兴奋呼吸中枢,增加呼吸频率以及深度,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小剂量多巴胺作用于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的多巴胺受体,使血管扩张,增加肾脏血流量,改善肾功能,促进尿液生成;并且小剂量多巴胺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同时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两者联合使用,从改善通气、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管张力等多个环节协同作用,全面改善心肺功能[3-4]。
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治疗后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这归功于氨茶碱与小剂量多巴胺联合用药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氨茶碱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小剂量多巴胺通过兴奋多巴胺受体以及β1 受体,进一步增加心肌收缩力以及心输出量,两者协同作用使得心脏泵血功能提升,LVEF 数值升高。同时,联合用药改善了肺部通气功能,减轻了心脏因缺氧导致的损伤,为心肌功能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观察组 BNP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BNP 是反映心室壁张力以及心脏负荷的敏感指标。联合治疗方案通过氨茶碱舒张支气管、小剂量多巴胺调节血管张力,减轻了心脏前后负荷,缓解心室壁压力,使得心肌细胞分泌 BNP 的刺激因素减少,血液中 BNP 水平随之降低,这表明联合治疗对减轻心脏负荷以及改善心功能具有积极作用[5-6]。
在动脉血气指标方面,观察组 PaO2 升高幅度以及 PaCO2 降低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氨茶碱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气道通气,增加氧气吸入以及二氧化碳排出;小剂量多巴胺增加肺循环血流量,改善肺部气体交换,两者共同作用纠正了患者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状态,使得 PaO2 升高,PaCO2 降低,血气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联合用药从多个环节同时改善心肺功能,快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氨茶碱迅速解除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减轻呼吸困难;小剂量多巴胺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管张力,改善全身血液循环,缓解乏力以及水肿症状,从而缩短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7-8]。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现了联合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面的优势。氨茶碱与小剂量多巴胺联合使用,多途径改善心肺功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联合用药减少了单一药物大剂量使用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并且通过改善心肺功能,降低了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为患者治疗提供更有力的保障[9-10]。
综上所述,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通过改善气道通气、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管张力等多途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提供了更优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林平龙.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患者急诊治疗中应用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22,19(06):137-140.
[2] 袁章安,杨起,张娟.多巴胺+酚妥拉明+复方丹参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80例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08):1259-1260.
[3]李立林.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治疗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2):21+8.
[4] 王永贤,李兆吉.多巴胺、压宁定联合氨茶碱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6):38-39.
[5]赵文亮.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05):621-622.
[6]刘海林.慢性肺心病顽固性心衰36例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240.
[7]毛鸿兰.酚招拉明、氨茶碱、多巴胺、654-2联合应用治疗高原肺心病4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5,(08):1278-1280.
[8]郭灵.多巴胺、氨茶碱、可拉明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的临床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4,(04):13-14.
[9]汪春芳.多巴胺与氨茶碱配伍禁忌1例[J].工企医刊,2001,(03):51.
[10]陈玉珍.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在与氨茶碱、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配伍时的稳定性[J].铁道医学,1992,(05):2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