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游戏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郑荷芬

宁海县西店镇卫生院 浙江 宁波 315613

摘要

目的:观察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接受治疗性游戏、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23.8~2024.8在我院和宁海妇幼医院就医的7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分组方式依据抽签法,均38例,治疗组治疗方式为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性游戏相结合,对照组治疗方式为语言康复训练,使其治疗价值得以明确。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94.74%、73.68%,治疗组更好(P<0.05);发育商、语言沟通能力及口部运动功能治疗后均比对照组更好(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神经因子相比对照组较好(P<0.05)。结论: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性游戏相结合对语言发育迟缓进行治疗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语言发育迟缓;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性游戏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93

语言发育迟缓作为发育疾病病例较多。治疗需有效、及时,否则会使患儿计算、理解、阅读能力受到影响,进而使患儿生活、学习受到影响,严重者不能正常社交,使其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1]。语言发育迟缓在临床上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语言康复训练等,以使不良情绪消除,使语言能力得以锻炼,且使疾病因素得以缓解,可获得一定疗效。然而因患儿年龄尚小,针对语言康复训练却不能主动配合,疗效有待提升。对于患儿而言,治疗性游戏则更具吸引力,通过兴趣提高更为活跃期思维,听觉统合训练让其面对外界刺激时有更强的反应力[2]。两种治疗方法联用可促进疗效提升。本文进一步评价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性游戏联合治疗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方法,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23.8~2024.8在我院和宁海妇幼医院就医的76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接受语言康复训练,年龄均值为(3.15±0.78)岁(2~4岁),20例男,18例女,病程:(5.59±1.25)个月(3~8个月);治疗组38例,接受治疗性游戏、听觉统合训练治疗,年龄均值为(3.21±0.75)岁(2~4岁),22例男,16例女,病程:(5.62±1.22)个月(3~8个月),2组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为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语言发育迟缓诊断明确;依从性较高者;家长知情本研究;排除标准:因视觉、听觉障碍致病者;由于遗传代谢性疾病、重度智障、外伤所致者;自闭症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构音障碍(单纯性)者;依从性差而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语言康复训练,语言刺激手势符号等训练每天半小时,每周治疗5次,坚持3~6个月的治疗

治疗组:与此同时开展治疗性游戏听觉统合训练,(1)听觉统合训练,充分了解鼻音及语音障碍与否,充分利用特定场景,语音及视听统合训练充分结合注意刺激性声音不得出现在训练中且运动力度需合理;治疗过程中保证环境安静,坐立位治疗,并让患儿听适合音乐,30min/次,1/d1个周期为20次,共进行3~6个月的连续训练。(2)治疗性游戏,备好沙盘游戏材料,提前宣教沙盘游戏方法,让其对材料进行作品创造,医师从中对其帮助,使其需求得以满足,作品完成之后,让其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以患儿理解能力、年龄为依据对游戏方式科学选择,语言开始时需简单,日常用品的认知可通过过家家方式,让患儿一一说出名字,利用儿歌教唱训练简单组句而复杂句则通过活动性游戏进行训练比如动作演示角色扮演等;教会患儿熟悉常见的喜爱的物品反应及理解能力的训练可利用通过点点头拍拍手游戏。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效果对比

临床效果判定:患儿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语言发育治疗正常,相似于同龄儿童水平为显效;语言发育治疗明显得以改善,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正常为有效;语言发育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为无效,(有效+显效)率=总治疗有效率

1.3.2 发育商比较

发育商的评价为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明确患儿发育水平,评价维度共五个,适应行为语言、精细动作、粗大运动行为个人社交,分数越高越

1.3.3 语言沟通能力比较

语言沟通能力的评价为语言行为评估量表Ver-BAS评价维度三个,接受性描述性交流性语言,分值范围均20分,分数越高越

1.3.4 对比口部运动功能

口部运动功能的评价为简易口部运动量表,即舌、唇下颌运动3个评价维度舌运动项目10个,唇运动项目8个,下颌运动项目9个,分值范围0~4分,总分共计132分,分数越高越

1.3.5 对比血清神经因子

血清神经因子指标主要为BDNFNGF,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清晨,对5ml外周静脉血进行采集,通过离心处理,对上清液获取,以上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施以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3.0对数据进行处理[n(%)]计数数据选择X2检验方法,(±s)计量数据选择t验证方法相符于正态分析,证实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效果相比对照组较好P<0.05)。

1  临床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

38

2873.68

821.05

25.26

3694.74

对照组

38

1642.11

1231.58

1026.32

2873.68

X2





6.333

P





0.012

2.2 发育商比较

发育商对比,治疗后治疗组相比对照组更好P<0.05

2  发育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语言

个人社交

适应行为

粗大运动

精细动作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

38

51.01±10.36

76.92±3.70*

70.18±8.06

84.28±4.21*

55.98±10.45

80.62±8.45*

59.70±8.45

76.13±5.95*

62.05±6.72

85.64±9.21*

对照组

38

48.60±4.92

72.22±1.94*

71.05±6.52

80.15±1.75*

56.28±9.37

74.45±8.36*

58.95±9.56

71.30±5.14*

63.15±7.46

78.20±6.70*

t


1.295

6.935

0.517

5.584

0.132

3.200

0.362

3.787

0.675

4.027

P


0.199

<0.001

0.606

<0.001

0.896

0.002

0.718

<0.001

0.502

<0.001

*本组治疗前后对比P<0.05

2.3 语言沟通能力比较

语言沟通能力对比,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更好P<0.05)。

3  语言沟通能力±s,分

组别

例数

描述性语言

接受性语言

交流性语言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

38

8.08±1.25

13.87±1.38*

7.69±1.01

12.92±2.55*

8.70±1.22

12.08±0.82*

对照组

38

8.12±0.44

11.58±0.55*

8.01±1.55

10.00±1.05*

9.04±2.15

10.42±1.26*

t


0.186

9.502

1.066

6.527

0.848

6.807

P


0.853

<0.001

0.290

<0.001

0.399

<0.001

*本组治疗前后对比P<0.05

2.4 对比口部运动功能

口部运动功能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P<0.05)。

4  对比口部运动功能±s,分

组别

例数

舌运动

唇运动

下颌运动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

38

14.59±3.46

23.72±4.12*

9.58±2.45

18.06±2.51*

8.68±1.21

14.72±3.12*

对照组

38

13.58±2.68

20.23±3.70*

8.84±1.94

16.71±2.28*

8.52±1.12

11.26±4.40*

t


1.423

3.885

1.460

2.454

0.598

3.954

P


0.159

<0.001

0.149

0.016

0.552

<0.001

*本组治疗前后对比P<0.05

2.5 对比血清神经因子

治疗前2组指标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2组均得以改善,前后对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更好P<0.05)。

5  血清神经因子水平±spg/ml

组别

例数

NGF

BDNF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8

18.68±5.56

24.12±3.80*

20.70±2.55

28.26±2.12*

对照组

38

17.09±3.82

22.02±2.95*

21.38±3.44

26.15±3.34*

t


1.453

2.691

0.979

3.288

P


0.150

0.009

0.331

0.002

3 讨论

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表达能力异常或延迟,不能和外界正常交流,身心健康水平严重下降。在生活、情感表达沟通中良好的语言能力为前提,也体现个体思维[3]。语言发育迟缓5及以下儿童易发大脑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受损,会影响其行为、认知感知能力,提升社会家庭负担[4]基于此,需对该病尽早诊治,避免病情进展而影响理解学习能力,使治疗难度增加[5]。语言发育迟缓在临床上常规方法为康复训练,然而其针对性缺乏,较为枯燥,进而疗效有待提升[6]

本文进一步确定两种治疗方式相结合的的价值可见其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结果:治疗组效果94.74%比对照组(73.68%较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育商好于对照组(P<0.05。听觉统合训练是常用的训练程序,针对日常生活,经训练使患儿记忆增强,以改善其注意力同时,增强其沟通意识,不断刺激视觉和听觉,让大脑更好发育以此利于发育商改善[7]。治疗性游戏则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其更为积极,利于记忆理解力的改善以便主动开展语言训练,使训练内容得以丰富[8]。治疗性游戏利于注意力改善合理选择和设定游戏的难度,以便积极改善记忆力、认知及语言功能等大脑功能[9]患儿潜力利用此治疗方式得以发挥,可强化注意力,以保证较高的学习效率[10]社交能力也会因此治疗方式而提升,利用交流、和他人互动,可提升其社交技能,让其主动对语言学习和使用[11]。两种治疗方法联用可促进疗效提升,可使听觉信号歪曲减轻,对声音与事物、环境关系学习,对脑部神经通路有刺激作用,对大脑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使发育商提升[12]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语言沟通能力相比对照组较优P<0.05;口部运动功能各项评分对比,治疗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性游戏可让患儿勇于口语表达,语言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解释、阅读叙述保持流畅[13]语言能力经训练口语表达而显著提高,可使语言加快发展进而促进语言发育使迟缓得以改善[14]该治疗方式主要利用游戏增强积极性兴趣以改善患儿注意力,可使口语表达社交能力更好发展[15]。联合治疗利于口部运动改善,可使表达能力提高因游戏式治疗经沟通挑战,强化并重视互动性,以便口部运动功能有效改善[16]

结果表明:血清神经因子对比,治疗组治疗后比对照组更佳(P<0.05BDNF广泛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突触增强可塑性,加快神经元分化发育,进一步会使神经功能得以改善[17]神经再生NGF发挥促进作用,可明显修复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受损与其表达呈反比[18]。联合治疗对修复脑神经功能有促进作用,主要因联合治疗可使神经系统修复效应和生物学可塑性改善,可保证神经因子水平较好[19]

综上所述,听觉统合训练、治疗性游戏治疗语言发育迟缓具有较高可行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春艳,黄蔓鑫.治疗性游戏联合听觉统合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4,22(3):313-316.

[2]沈铮洁,刘毅梅,张娜.治疗性游戏结合听觉统合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19):49-52.

[3]贾军燕,秦丽花.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游戏辅助语言训练在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15):160-163.

[4]汪文娟,宋蒙.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集体语言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发育及社交能力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4,5(6):191-194.

[5]张玲,刘月余,黄凤舞,.经颅直流电刺激配合听觉统合训练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1):98-101.

[6]史维娟,王艳妮.视听觉统合训练联合感音刺激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1):70-71.

[7]张心悦,吴星辰.听觉统合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对全面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功能的影响[J].华夏医学,2023,36(5):89-93.

[8]夏吉锋,尹贵锦.头针联合听觉统合训练治疗精神发育迟缓伴语言障碍患儿42[J].湖南中医杂志,2024,40(4):68-71.

[9]靳大丽.言语疗法配合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对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智力及语言恢复的干预效果[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133-135,178.

[10]王亚,武改,辛鑫,.言语疗法配合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对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智力及语言恢复的干预效果[J].安徽医药,2021,25(11):2270-2272.

[11]陈虹芝.多感官刺激联合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在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康复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3):88-89.

[12]李伟.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联合生酮饮食对全面发育迟缓患儿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妇儿健康导刊,2023,2(23):72-74.

[13]沙光辉,冯慧.言语疗法配合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对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的康复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2):4120-4123.

[14]罗芳.听觉统合训练联合递进式情景语言认知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语言功能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35):135-140.

[15]王文霞,任群群,尚清,.视听觉统合康复训练在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国民康医学,2023,35(22):100-102.

[16]翟豪强,刘亚迪,沈德新.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1,19(6):449-451.

[17]杨苗,白朔.游戏治疗对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发育商的影响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23,55(1):45-48.

[18]张蒙慧.游戏干预配合语言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言语发育商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1,44(4):160-161164.

[19]夏琼,陈建树,黄凤舞,.集体语言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发育水平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2,14(4):331-334.

作者简介:郑荷芬(1979-),女,汉族,本科,浙江宁海人,就职于宁海县西店镇卫生院,研究方向临床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