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价值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艾司氯胺酮;麻醉;丙泊酚
正文
目前,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作为医院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诊疗手段,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为能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对病人施以正确的麻醉[1]。丙泊酚乃短效静脉麻醉药,起效比较快,且恢复也比较快,在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中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2]。而艾司氯胺酮则不仅具备镇静与镇痛作用,还具备较好的催眠作用,基本不会影响病人的心血管系统,安全性极高[3]。本文选取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病人68名,截取时间范围是2024年1月-2025年2月,旨在剖析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联用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所起到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4年1月-2025年2月,本院接诊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病人(n=68)。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病例都有齐全的临床资料,并提前排除了孕妇、传染病、沟通障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过敏体质、精神心理疾病与认知障碍的病例[4]。分组使用随机数表法,各组病例数都是34。试验组女病人15人,男病人19人,年纪上限70,下限24,平均(40.35±6.17)岁;体重上限83kg,下限40kg,平均(58.49±7.35)kg。对照组女病人14人,男病人20人,年纪上限71,下限23,平均(40.97±6.31)岁;体重上限82kg,下限41kg,平均(58.93±7.61)kg。各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麻醉时用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详细如下:检查前,让病人禁食水6-8h。为病人开通静脉通道,并按要求连接好心电监护仪,予以病人吸氧治疗,并控制氧流量为2-3L/min。为病人静注艾司氯胺酮,单次用药量0.15mg/kg,待5min之后,为病人静注丙泊酚,单次用药量2mg/kg。检查期间,需做好病人心率、血氧饱和度与血压的监测工作。
对照组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详细如下:检查前,常规禁食水6-8h。为病人开通静脉通路,并按要求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对病人的臂浅静脉进行开放。为病人静注舒芬太尼,单次用药量0.1ug/kg,待5min之后,为病人静注丙泊酚,单次用药量1.5mg/kg。检查期间,做好病人心率与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工作。若病人的心率低于50次/min,或者有呼吸抑制的情况,需为其静注阿托品,单次用药量0.5mg。另外,还应使用利多卡因,对病人施以表面麻醉,目的是缓解病人的咽喉不适感。
1.3 评价指标
1.3.1 记录2组麻醉苏醒时间。
1.3.2 检测2组麻醉前与置镜时和取镜时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
1.3.3 统计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呛咳与低血压等。
1.4 统计学分析
处理本文中所列举的数据之时,都选择 SPSS 24.0。分析x²与t的作用,前者检验计数资料,后者检验计量资料,而这两种资料的表现形式则是(%)、(±s)。差异符合统计学设定的标准时,P<0.05。
2 结果
2.1 麻醉苏醒时间分析
对比麻醉苏醒时间:试验组只有(3.69±0.92)min,对照组长达(7.72±1.26)min,差异显著(t=3.6352,P<0.05)。
2.2 检测指标分析
对比表1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数据:麻醉前,差异不显著(P>0.05);置镜时及取镜时:试验组数据更高(P<0.05)。
表1: 检测指标显示表 (±s)
组别 | 例数 | 心率(次/min) | 平均动脉压(mmHg) | ||||
麻醉前 | 置镜时 | 取镜时 | 麻醉前 | 置镜时 | 取镜时 | ||
试验组 | 34 | 89.53±8.16 | 86.39±7.02 | 86.32±9.13 | 86.17±8.03 | 84.51±9.34 | 85.63±7.22 |
对照组 | 34 | 89.72±8.53 | 80.25±10.17 | 81.39±10.85 | 86.04±8.39 | 80.21±6.53 | 80.68±8.05 |
t | 0.1729 | 4.6324 | 4.5201 | 0.1835 | 3.8216 | 4.0127 | |
P | 0.5376 | 0.0000 | 0.0000 | 0.5197 | 0.0004 | 0.0000 |
2.3 不良反应分析
对比表2内的不良反应数据:试验组5.88%,对照组26.47%,P<0.05。
表2: 不良反应显示表 [n,(%)]
组别 | 例数 | 头晕 | 呛咳 | 恶心呕吐 | 低血压 | 发生率 |
试验组 | 34 | 0(0.0) | 0(0.0) | 1(2.94) | 1(2.94) | 5.88 |
对照组 | 34 | 2(5.88) | 3(8.82) | 2(5.88) | 2(5.88) | 26.47 |
X2 | 6.9304 | |||||
P | 0.0317 |
3 讨论
通过无痛支气管镜检查,能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提供重要指导,但为能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医生还需要为病人寻找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麻醉方式[5]。尽管,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非常好,但会增加病人发生呛咳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几率[6]。而丙泊酚则是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麻醉药物,若用量过大,将会抑制病人的心血管,从而降低病人麻醉的安全性。艾司氯胺酮乃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且其镇静与镇痛作用都非常好[7]。
杨增峰的研究[8]中,对50名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病人使用了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并对另外50名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病人使用了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结果显示:艾司氯胺酮组的麻醉苏醒时间只有(3.73±1.06)min,比舒芬太尼组的(7.61±1.39)min短;艾司氯胺酮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至4.0%,比舒芬太尼组的16.0%低。表明,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联合麻醉疗法对缩短病人麻醉苏醒时间与降低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具备显著作用。本研究,对比麻醉苏醒时间的数据:试验组更短(P<0.05);对比统计获取的不良反应数据:试验组更低(P<0.05),这和杨增峰的研究结果相似。对比检测获取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数据:置镜时和取镜时,试验组更高(P<0.05)。艾司氯胺酮不仅能对支气管平滑肌进行有效的扩张,还能抗炎,且该药物也不会抑制病人的循环及呼吸系统。有报道称,艾司氯胺酮能够对γ-氨基丁酸受体、阿片受体与胆碱受体等产生作用,且其催眠与镇静强度也比氯胺酮这种药物高[9]。病人在使用艾司氯胺酮之后的1-2min之内,就能达到血药浓度的峰值,另外,该药物的代谢产生也能被血浆快速清除,可有效缩短病人的麻醉苏醒时间[10]。艾司氯胺酮能促进儿茶酚胺的释放,并能对去甲肾上腺素的重摄取进行抑制。选择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这两种药物,来对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病人进行麻醉,可提高病人检查期间心率与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同时也能缩短病人的麻醉苏醒时间,减少病人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综上,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联用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病人的麻醉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检查期间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也更加稳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璐,周俊飞,张乐,等. 丙泊酚复合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应用于无痛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59(1):117-120.
[2] 张影. 观察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22,11(3):179-182.
[3] 李青,邹晓东. 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危重症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28):91-94.
[4] 张令辉,郑荣珍.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23,46(4):307-310.
[5] 田彩,齐忠志. 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中心率及苏醒时间的影响[J]. 中华养生保健,2022,40(17):194-196,封3.
[6] 郭玲玲,何文胜,陈亮,等. 艾司氯胺酮对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6(6):90-94.
[7] 姬丽婷,郑群燕,杨淑芬,等.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和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7):615-618.
[8] 杨增峰. 分析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 中外医疗,2024,43(7):84-87.
[9] 束楠楠.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支气管镜诊疗的临床疗效观察[D]. 福建:福建医科大学,2022.
[10] 郭玲玲. 艾司氯胺酮对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D]. 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