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展评估
摘要
关键词
颅脑外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临床效果;进展评估
正文
TBI是临床神经外科中严重、发病概率较高的一种创伤性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构成较大的影响和威胁。伴随着建筑领域和交通领域的发展,此类病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1]。手术疗法作为对TBI救治的主要方式,其中传统骨瓣术式虽然可以将颅内血肿清除,但是由于构建的骨窗其可视面积相对比较小,很难完成充分性的减压操作,没有办法将颅内的全部坏死组织剔除,在手术之后容易出现并发症,会对预后与患者康复功能训练产生影响[2]。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DC术式被研制出,此术式可将较大的骨瓣切除,对颅腔的容积扩大,从而降低颅内压,给肿胀的相关脑组织提供一定的空间,继而有效改善脑灌注问题,将颅内压提升恶性循环问题打破,从而获得更多的保守治疗时间[3]。此研究将综述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研究进展,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1颅脑外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
对损伤的机制细致分析,可将其分成继发性、原发性两种[4],其中原发性损伤包含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硬膜下出血,主要是因为暴力因素直接作用导致的;继发性损伤包含颅内出血、脑水肿等,主要诱因为生理和病理性变化[5]。其中重症TBI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指标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其意识障碍呈现出进行性的加重,在伤后昏迷的时间相对较长,存在脑干损伤亦或是颅脑组织严重损伤等病症,具有疾病进展迅速、发病急促、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等特征[6]。当颅脑损伤后,自我调节功能的紊乱、局部缺血、脑水肿加剧以及颅内血肿增多等全身和颅内因素会导致颅内压升高,进而引发脑中线偏移和脑组织的受压。若是病情严重可能诱发脑疝形成,从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患者的生命体征将显著改变,意识障碍亦会逐渐加重[7]。在24小时内,患者可能会再次陷入昏迷,且昏迷持续时间通常超过6小时。对于那些伴有脑干损伤、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或颅骨骨折的患者,若昏迷指数(GCS)评分在8分及以下,这类患者将被认定为重症TBI。重症TBI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疾病进展迅速以及预后不良等多种问题[8]。研究发现[9],重症TBI患者损伤后一周之内作为死亡的高发期,其中顽固性高颅内压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导致的,作为致死的关键诱因。在重症TBI患者的治疗中,若是想要改善患者因为损伤而出现的颅内压增高、脑组织肿胀等问题[10]。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需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
2 DC术治疗机制
DC术式为TBI治疗的主要方式,近几年在临床中运用更为频繁,此术式主要是将较大面积颅骨切除,构建较大的骨窗,从而给肿胀的脑组织提供一定的空间,从而明显的降低颅内压,将脑灌注的问题改善,将颅内压持续增高诱发神经损伤得到改善[11]。和传统小骨窗减压术式对比,DC术式具备骨窗面积范围比较大、减压更为充分以及暴露范围较为广泛等特征优势,可充分的将额极部位、颞极部位、顶叶部位以及前、中颅窝部位等充分暴露,从而将颅内血肿块和坏死的脑组织彻底清除,继而高效的控制出血情况,降低迟发性血肿、血肿遗漏等多种不良症状发生的概率和风险[12]。加之,大骨窗可避免手术之后出现脑膨出而诱发的脑组织坏死与嵌顿问题,从而给疾病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为保守治疗做铺垫,从而提升患者生存概率。诸多研究指出[13],DC术式对于减少TBI死亡风险、致残风险均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DC术式亦可促使脑组织能够得到较好的血流灌注,继而改善脑组织的供氧问题,降低脑水肿症状,从而促使脑神经功能迅速恢复。在手术中,通过开展精准定位和细致的操作,可尽可能的保护四周的神经组织与血管,降低手术引起的二次损伤问题发生[14]。在手术之后,与康复疗法和护理服务相结合,从而加速患者康复速度,提升其生存质量。所以此术式在TBI治疗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15]。
3DC术的治疗机制
3.1DC术治疗机制
在没有病变时,颅内压会在特定范围内波动。对于成人来说,颅腔空间已经固定,主要由颅内血液、脑脊液和脑组织组成[16]。当颅内发生病变,特别是因TBI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时,为了防止脑组织被挤压出现损伤,维持颅内压的正常变化,一般需要对脑脊液与颅内血液容量调节来实现[17]。若是脑血容量明显减少,患者病情将会更为严重,会导致脑水肿和脑梗死等多种不良事件出现的概率与风险加大,加之脑灌注量将会明显降低。脑脊液的容量占据颅腔总体积的比例在10%[18]。若是颅内压增高时,证明颅腔的体积已严重超出正常范围。此时,脑脊液分泌量降低,亦或是脑脊液流入脊髓蛛网膜下腔位置,从而降低颅内压。而重症TBI患者若是发生病理性改变,例如出现颅内血肿、脑组织水肿等,亦或是存在广泛性的脑挫裂伤没有办法代偿的时候,其颅内有害物质会不断增加,导致颅内压持续增大[19]。最终会导致脑组织的灌注量不足,出现缺血缺氧问题,进一步的导致颅内压加大,引起脑细胞水肿的症状加重,若是严重会引起脑疝,出现明显的恶性循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DC术式可以降低颅内压,扩大颅腔容积,就算是脑组织肿胀之后亦可被容纳其中,从而明显降低颅内压,将水肿脑组织缓解,改善脑部供血情况,继而将恶性循环打破,为患者获得更多的保守治疗时间与机会[20]。
3.2DC术治疗效果
研究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对TBI患者实施DC手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颅内压,减少脑组织出现进一步的损伤,并有助于脑组织恢复。颅内压明显降低,而切开脑硬膜后减张缝合的效果更加显著。根据王信国[21]研究显示,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通过DC术治疗重症TBI患者,可有效改善脑代谢和脑血流量,显著降低颅内压,并促进血液循环。根据赵伟东[22]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骨瓣减压术,采用DC术治疗重症TBI患者,其昏迷情况改善更为显著。术后3天和7天的颅内压下降幅度都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减压术,且整体疗效显著提高,安全性更高[23]。主要是因为此术式能够通过充分利用骨窗的范围和扩大术野视野,此种减压手术能够有效清除坏死的脑组织和颅内血肿,从而改善外侧裂循环和脑部微循环[24]。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继发性脑损伤的风险大幅减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针对TBI患者,使用DC手术方式治疗,仅需去除血肿、血块,并排出较厚或位于颞底的部分血性液体即可有效降低患者的颅内压。而且此种减压手术适用于不同等级的医院,既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也相对简单。
3.3DC术的并发症
尽管DC术可以减少颅内压,扩大颅内的空间,从而减少脑组织损害,更好地容纳水肿的脑组织,并改善相关生理结构,但由于颅骨缺损和术中损伤,术后患者仍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25]。其中早期并发症包括术后脑梗死、对侧硬膜下血肿、脑组织膨出和颅内出血,上述并发症的出现均会对颅脑健康程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中晚期并发症多为颅骨缺损综合征、硬膜下积液和术后脑积水等病症,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将患者颅脑外观结构域空间结构恢复,明显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出现的概率,需尽快的开展颅骨修补,从而优化预后。
4结语
综上,DC术运用在TBI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灌注,从而降低致残率与致死率,促使脑神经功能迅速恢复。但是术后并发症依旧会对预后产生影响,所以需对术式、操作以及围术期管理等层面上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日后需加强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明确手术的最佳适应症和时机,对手术流程加以规范,探析更为高效防治并发症的策略,继而提升TBI救治水平与质量,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郑明城,林建滨.分析高压氧舱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5,31(06):51-53.
[2]许思思,林杰.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对冲性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24,29(09):1662-1664.
[3]唐知己,李卫,黄乾亮等.重型颅脑创伤急诊去骨瓣减压手术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的开发及验证评价[J].医学信息,2024,37(18):25-30.
[4]沈轩,姚晨,彭国宏.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阶梯式减压结合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效果[J].系统医学,2024,9(15):130-133.
[5]谈小红,赵艳慧.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J].名医,2024,(12):23-25.
[6]丁帅,利文倩,韦立广等.扩大翼点入路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药研究,2024,3(09):9-11.
[7]徐传林,杨道明,于群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4,43(09):35-38.
[8]朱罗江,方立琛,曾玉春,等.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24,18(01):27-31.
[9]季明.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及脑氧代谢指标分析[J].系统医学,2023,8(08):43-46+50.
[10]邱珍,何泽会,梁迎.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对急诊老年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2,28(06):1267-1271.
[11]叶益军,杨捷,梁鄂.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行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11):1616-1619.
[12]谭春,邹鹏程.控制性阶梯式颅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创伤治疗的应用价值[J].系统医学,2022,7(14):136-139.
[13]邓晓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3):14-16.
[14]隋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2,29(04):111-114.
[15]郭海星,陈奎,梁文佳等.脑池造瘘术联合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高压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2,25(02):154-159.
[16]陈光.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21,11(33):26-27.
[17]乔良杰.颅脑外伤患者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有效性研究进展[J].罕少疾病杂志,2021,28(06):111-112.
[18]王策,蔡廷江,鹿海龙等.改良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STBI对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1,27(31):35-37.
[19]史江华.颅脑外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21,41(01):59-61.
[20]贾继强.分析颅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02):138-140.
[21]王信国,陈娟,陈水钰等.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20,39(33):54-56.
[22]赵伟东,姜学峰,谢培.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65-66.
[23]汤树洪.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3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20,6(06):74-76.
[24]王英男.不同麻醉方法对颅脑损伤患者大骨瓣减压手术的临床价值探索[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1):64-65.
[25]王金枝.高压氧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0,23(07):593-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