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保守治疗中疗效观察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杜琦 尉伟卫 唐光辉

(新都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四川 成都市 新都区 610500)

摘要

目的:探讨我科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专利在高龄髋部骨折非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21.12-2023.12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骨牵引+常规针道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科牵引防滑器。采用VAS评分、钢针移位情况评价标准、Sims的感染分级标准进行疗效评测,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基础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VAS评分、钢针移位情况、针道感染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能够有效阻止牵引弓左右滑动,减轻患者牵引术后疼痛、减少针眼感染,而且方便护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髋部骨折;非手术治疗;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

正文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21MS216)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n non-surgical treatments patent of advanced  aged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used practical new-type patent (the non-invasive adjustable orthopedic traction preventer) invented by out department. Methods: The advanced  aged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1 to December 2023, who were taken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iz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nly used bone traction with regular nursing to pin site,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used  bone traction and regular nursing in addition to orthopedic traction preventer.The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VAS score, steel nail displacement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Sims infection grading standard. SPSS19.0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is used for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Result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P>0.05). In comparison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formance on VAS score、steal nail displacement、pin site infe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on-invasive adjustable orthopedic traction preventer can prevent the right-left traverse of hip, and can better relieve the pain from the traction, reduce pinhole infection, and can be easily nursed,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and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This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suitable for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Hip Fracture; Non-surgical Treatments; Non-invasive Adjustable Orthopedic Traction Preventer Patent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人均寿命延长,老年髋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手术虽为标准治疗方案,但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难以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保守治疗中的骨牵引技术仍是重要选择。然而,传统骨牵引术后克氏针滑动移位、针道感染及疼痛控制不佳等并发症,不仅延长康复周期,更可能导致治疗失败,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团队研发了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专利号:201420684961.4),其通过弹性夹持结构与牵引弓结合,可动态缓冲克氏针轴向应力,减少针体滑动及局部组织损伤。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对照观察,探讨该防滑器在高龄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中对克氏针移位、针道感染及疼痛控制的临床价值,为优化骨牵引治疗方案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1一般资料

20 保守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试验 10 例 3 例,女 7 ;平均年龄( 80.32±10.36) 岁;对照组 10 例 2 例,女 8;平均年龄( 81.17±9.14)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年龄、骨折分型、并发症方面)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1.2诊断标准

 ①有明确的髋部外伤史②髋部周围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局部压痛、可触及骨擦音或异常活动③X线片表现为髋部周围(股骨近端、髂骨翼、髋臼、耻骨上下支骨折)骨皮质的不连续。三维重建 CT 可明确各个角度骨折的移位情况

1.1.3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髋部骨折诊断标准年龄在70岁到90之间,男女不限单侧髋部骨折闭合性骨折2周以内骨折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

排除标准:不符合髋部骨折诊断标准同期其他部位手术或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半年内有其他大手术病史脑卒中病史并遗留后遗症合并恶性肿瘤;患有神经、精神障碍疾病,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剔除标准:未按本研究方法进行,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病情变化不适宜继续接受试验者不能坚持治疗,受试者要求中止、自行退出临床试验临床观察或随访丢失者

1.2 方法

两组均由同一医生完成牵引操作和数据记录,受试者需卧床休息,行骨牵引治疗,然后按患者进入临床的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钢针移位情况评价标准(无移动:钢针放置移动在1 mm 内;微移动:钢针放置移动2 mm~ 5mm;明显移动:钢针放置后移动超过 5 mm,并对皮肤造成压疮)、Sims的感染分级标准[1]1级为针道口皮肤微红,少量渗出;2级为在1级基础上出现针道口疼痛、周围软组织感觉敏感;3级为在1级和2级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针道口红肿、明显渗液,需口服抗生素; 4级为严重软组织感染涉及多个针道, 有时伴针孔松动。Smis将针道感染分级中的1级定义为无感染,2级~3级定义为轻度感染;4级定义为重度感染。)。对照组10例单纯采用骨牵引+常规针道护理,试验组1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骨科牵引防滑器,分别于治疗后1天、1周 2周测量并采集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

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性别、年龄、骨折部位、基础疾病方面)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比较见表 1 。

1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

组别

VAS评分


治疗1天

治疗1周

治疗2周

试验(n=10)

6.98±0.16

4.76±0.25

3.01±0.38

对照组(n=10)

7.01±0.22

5.42±0.37

3.44±0.27

t

-1.196

2.038

2.357

p

0.115

0.034

0.026

以上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当天疼痛改善无差异,治疗1天、1周、2周试验组在疼痛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钢针移位情况比较(秩和检验)


试验组(n=10

对照组(n=10

P值


无移动

微移动

明显移动

无移动

微移动

明显移动

1天

10

0

0

10

0

0

-

1周

9

1

0

2

6

2

0.014

2周

7

1

2

0

4

6

0.002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钢针移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两组针道感染情况比较(秩和检验)


试验组(n=10)

对照组(n=10)

P值


无感染

轻度感染

重度感染

无感染

轻度感染

重度感染

1天

10

0

0

10

0

0

-

1周

9

1

0

6

4

0

0.042

2周

8

2

0

5

5

0

0.034

    以上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针道感染预防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高龄髋部骨折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研究估计全球髋部骨折的发病数从1990年的170万例增加至2050年的630万例[2];国外的一项研究报道在2050年,将有一半的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亚洲国家的髋部骨折总数将从2018年的112万例增加到2050年的256万例[3]。有研究报道我国每年至少有 2000万老年人发生2500万次跌倒,直接医疗费用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髋部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且常因骨质疏松、肌肉力量减弱及慢性疾病等因素导致治疗难度显著增加。据统计,髋部骨折后 6 个月内死亡率高达 10%-20%,1 年死亡率可攀升至 20%-30%,而存活患者中约 50% 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4]。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难以耐受手术的高龄患者,保守治疗中的骨牵引技术仍是重要选择。骨牵引技术因其可恢复肢体长度、维持力线及预防成角畸形的优势,仍是重要选择[5]。然而,经皮骨穿针技术存在两大临床难题:克氏针滑动移位(发生率约 12%-35%)及针道感染(轻度感染率高达 80%)[6]。前者可导致牵引失效、骨折复位丢失,后者若进展为重度感染(1%-5%),可能引发骨髓炎甚至截肢风险[4]。传统预防措施如定期针道消毒、抗生素应用及加强固定等,虽能降低感染风险,但对克氏针微动及机械性刺激的改善效果有限[7]。针对上述问题,近年研究聚焦于骨牵引装置的改良与创新。黄浩等[8]设计的稳态骨牵引器采用带螺纹防滑钢针与可拆式牵引弓,通过增加钢针与骨骼的把持力,有效减少了克氏针的内外滑动。姜兴华等[9]则通过改进牵引针结构,在针体中部设置棱形花纹以增强固定效果,临床数据显示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针具降低 30%。郑战营等[10]创新性地引入低温热塑 P 板塑形技术,结合硬质塑料管固定克氏针,不仅提升了牵引稳定性,还通过每日酒精滴注有效预防了针道感染。魏海林等[11]研发的防滑脱装置通过机械锁定结构进一步优化了牵引系统的可靠性,临床应用满意度达 92%。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骨牵引与结合新型骨科牵引防滑器的临床疗效,发现防滑器在疼痛控制、钢针稳定性及感染预防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骨科牵引防滑器的临床应用价值,也为高龄髋部骨折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当前,针对髋部骨折的治疗策略正逐渐从单纯关注解剖复位向注重功能恢复与并发症防控转变[12]。传统骨牵引虽能提供有效制动,但钢针移位和感染风险始终是临床难题。本研究结果显示,骨科牵引防滑器通过机械固定原理减少钢针滑动,显著降低了 2周内的移位发生率(P<0.05),这与郑战营等[10] 采用低温热塑板固定的研究结果一致,但本装置具有无需塑形、操作简便的特点。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中试验组在 1周和2周的 VAS 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防滑器减少了钢针反复调整对软组织的刺激有关。近期研究表明,疼痛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老年患者谵妄风险[13]。因此骨科牵引防滑器的镇痛效果对提升整体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未来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此外,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 [14],探索防滑器与早期康复训练的协同应用模式,可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本研究提出的防滑器技术为构建 “预防- 制动-康复” 一体化的髋部骨折管理体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实物图见下图2。

           

1  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在牵引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注:(1 为牵引弓,2 为上圆盘,3 为中圆盘,4 为内六角螺栓,5 为下圆盘,6 为连接杆, 7 为接触盘,8 为压缩弹簧,9 为克氏针)。

       

       2  一种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实物图   

4. 

无创可调骨科牵引防滑器实用新型专利在髋部周围骨折行保守治疗的患者中运用中可有效控制克氏针移位、滑脱、针道感染问题,能有效解决骨科牵引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5 .参考文献

[1]Sims M, Saleh M.Protocols for the care of external fixator pin sites[J].Prof Nurse, 1996, 11 (4) :261-264.

[2]翁蔚宗,李密,周启荣.髋部骨折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单中心2859例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04):415-420.

[3]Kim SJ, Park HS, Lee DW. Outcome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for hip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J Orthop Surg (Hong Kong). 2020 Jan-Apr;28(2):1-8.

[4]叶赟,文祖洲,赵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生存情况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5,33(4): 610-614.

[5]王刚,叶发刚.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疗效随访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8,5(21): 198.

[6]刘洁杏,梁安靖,丘雪梅.骨牵引针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 (24): 6031-6032.

[7]赵林芝 薛翌蔚 李 霞.改良式骨牵引装置在下肢骨牵引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8): 97-100.   

[8]黄浩.朱爱洪.刘锁华.稳态骨牵引器在中老年下肢骨牵引中的应用及生物力学分析[J].四川中医,2006,24(1):78.

[9]姜兴华,吴天河,任永信.旋入式防滑跟骨牵引器与传统跟骨牵引器用于小腿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J]. 西部医学,2014,26(8):984-985.

[10]郑战营,路召龙,李帅辉.介绍一种无创骨牵引防滑装置及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31(6):118.

[11]魏海林. 胫骨结节牵引方滑脱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96-197.

[12]鞠传奕,彭磊  老年髋部骨折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 , 9 ( 3 ):28-31.

[13]谢秀峰,杜志才,王亚鹏.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6( 10 ):513-516.

[14]武艳霞, 石玉君, 魏琳琳.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J]. 包 头 医 学,2024 , 48( 4 ): 57-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