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中的临床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安明 王东方

赤峰市第二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89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观察组在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上表现更佳,症状改善率、心功能恢复率及治疗有效率均超过对照组。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症状和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急性左心衰;临床分析;舒张压

正文


引言: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特点是左心室泵血功能障碍导致急性肺循环淤血和肺水肿,患者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尽管药物治疗和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症状,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这些方法往往效果有限。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通气支持手段,近年来在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优势。它通过提供正压通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降低心脏负荷。然而,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确切效果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本项研究通过临床分析,评估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间,本院共收治89名急性左心衰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并同意参与研究。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包含44名患者,其中男性23名,女性21名,年龄范围45至78岁,平均年龄61.5岁,标准差10.2岁;观察组则有45名患者,男性24名,女性21名,年龄范围46至79岁,平均年龄62.1岁,标准差10.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线特征上无显著差异(P>0.05),确保了研究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利尿、扩血管、强心等治疗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在标准治疗外,额外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采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设置合适的吸气压力(IPAP)和呼气压力(EPAP),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无创呼吸机的正常运行和患者的安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包括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等。此外,对患者的预后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

1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x±s)

组别

心率(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血氧饱和度(%)

对照组

108±15

28±5

135±18

85±10

90±5

观察组

85±10

20±3

125±15

78±8

95±3

t值

9.675

8.962

3.054

3.872

5.45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1数据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低,血氧饱和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

‌2.2治疗效果比较‌

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症状改善

心功能恢复

总有效

对照组

28

22

35

观察组

40

38

44

t值

4.736

8.438

4.050

P值

<0.05

<0.05

<0.05

如表2所示,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心功能恢复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优势‌

急性左心衰作为一种紧急病症,患者常突感呼吸困难、需端坐呼吸、咳出泡沫痰等,病情恶化快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无创呼吸机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急性左心衰的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无创呼吸机能够迅速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肌负担,降低呼吸功耗。通过提供合适的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无创呼吸机能够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增加肺泡通气量,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1]。同时,无创呼吸机还能够促进肺泡内气体的均匀分布,减少肺泡塌陷和肺不张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其次,无创呼吸机能够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减轻心脏负担。急性左心衰患者由于左心室射血功能受损,导致肺循环淤血和肺水肿的发生。无创呼吸机通过正压通气,提升胸腔压力,减少血液回流心脏,降低心脏负荷。同时,无创呼吸机还能够促进肺泡内气体的排出,减少肺水肿的发生,进一步降低心脏后负荷。这些作用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此外,无创呼吸机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相较于有创呼吸机,它避免了气管插管或切开,减少了并发症风险。同时,无创呼吸机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医护人员可以迅速上手并进行有效治疗。此外,无创呼吸机对患者的刺激较小,患者易于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3.2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具体应用‌

在急性左心衰的抢救中,无创呼吸机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对于病情较轻、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治疗的患者,可优先考虑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时,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常用的通气模式包括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等[2]。在选择通气模式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通气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需设置合适的吸气压力(IPAP)和呼气压力(EPAP),以确保患者的通气效果和安全性。在应用无创呼吸机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通气效果。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3.3无创呼吸机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与挑战

尽管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的抢救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但其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面临的挑战。

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时,确保患者的意识和配合程度。由于无创呼吸机需要患者通过鼻/面罩进行呼吸,因此患者的意识状态和配合程度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对于意识不清或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通气方式。无创呼吸机的参数设置需要精准且动态调整。吸气压力(IPAP)和呼气压力(EPAP)的设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通气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同时,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这些参数也需进行动态调整,以确保最佳的通气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3]

此外,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还需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鼻/面罩的佩戴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感,如压迫感、鼻塞等。因此,在选择鼻/面罩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面部特征和舒适度需求。在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鼻/面罩的位置和参数设置,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舒适度。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时,还需注意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鼻梁皮肤损伤、胃肠胀气等是无创呼吸机应用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医护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定期更换鼻/面罩、调整通气参数、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和吞咽动作等。

最后,无创呼吸机的应用还需要面临一些技术上的挑战。如患者的通气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道阻力、肺顺应性、胸廓顺应性等。因此,在应用无创呼吸机时,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评估,以确保最佳的通气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的抢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和面临的挑战。通过精准的参数设置、密切的监测和调整、舒适度的关注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质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参考文献:

[1]林雪婷,张秀燕,黄彩霞.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伴呼吸困难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2):94-96.

[2]张卉,何晓丽.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23,29(14):50-53.

[3]高阳.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自我保健,2023:73-74.DOI:10.3969/j.issn.1008-0430.2023.16.02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