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研究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高茜茜、沈春燕、胡丽春、陈丹玲

庆元县人民医院 浙江 丽水 323800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4.02-2025.04所接收的36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模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间点(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及出院时)的动态、静态NRS评分与患者住院时间、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及出院时观察组动态、静态N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护理干预;超前镇痛模式;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正文

项目编号:庆科发(2024)16号-31

项目名称: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项目类别:庆元县科技计划项目

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此手术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矫正畸形、改善患肢关节的活动和功能,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此手术创伤较大,疼痛剧烈,疼痛后患者往往不愿意肢体活动及功能锻炼,继而导致肢体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等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近年来,超前镇痛模式在骨科领域逐步得到开展,是快速康复理念的重要基础。超前镇痛是指在术前应用镇痛药物实施疼痛预防,以便降低应激反应,增强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疼痛管理对髋关节的预后至关重要,提高患者的就医住院体验感[2]。而护理干预又贯穿患者住院的始终,对患者围术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疼痛关注、评估、宣教、沟通到执行医嘱、观察疗效,对于患者疼痛的关注,护理干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将两者相结合,迫切希望实现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感受,实现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感,提升就医满意度。本文即分析探讨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将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段在2024.02-2025.04,总共有36例患者入选该研究,分为两组,观察组19例,男女分别为5例、14例;年龄跨度在46岁至87岁,平均(69.53±14.26)岁;对照组17例,男女分别为9例、8例;年龄范围在30岁-92岁,平均(74.94±14.29)岁(P0.05)。

纳入标准:具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指征;患者神志清楚,无精神异常并配合相关治疗护理工作。

排除标准:意识障碍,严重感染、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帕金森综合征、肺源性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模式,即术前1天告知患者相关手术过程,教会患者正确表述疼痛评分,术后护理:每日3次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心理疏导,鼓励患者自行镇痛,安慰患者,指导合理功能锻炼,疼痛时再使用镇痛药物。

1.2.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管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首先建立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护士为基础,医师、麻醉师、护士共同组成。术前护理:(1)入院宣教:积极进行疼痛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疼痛的定义、疼痛发生机制、传授缓解疼痛放松技巧、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性、术后疼痛的不良影响、介绍目前治疗疼痛方式、镇痛治疗的目标,教会患者正确表述疼痛评分。宣教形式可为口头清单式讲解、视频播放、宣教单及走廊宣教栏等多样化、多模式进行宣教。(2)术前评估:评估患者对疼痛镇痛的认知、疼痛体验经历及需求。(3)术前沟通,术前1天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告知患者术后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体位不当、患肢位置摆放不当、心情焦虑等,消除患者紧张情绪。(4)术前用药:手术前48h 一天两次(早8时、晚8时)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术日当日清晨6:00 塞来昔布胶囊 0.2g 口服。术后护理:(1)止痛泵管理:熟练掌握静脉止痛泵姓名、药物、使用方法、管道妥善固定、对药物不良反应做出及时、有效处理,制定止痛泵宣教贴纸粘贴于止痛泵背面供患者遗忘时查阅。(2)术后用药:术后前3天 每日两次 口服盐酸曲马 50mg及0.9%氯化钠注射液 100ml+酮铬酸丁三醇注射液 30mg 每日两次 静脉输注。(65岁或以上、肾损伤或体重低于50kg,按0.9%氯化钠注射液+酮铬酸丁三醇注射液 15mg注射)。(3)红光治疗 伤口予红光治疗,进行红光治疗前向患者讲解红光治疗的作用、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伤口予红光治疗1次/天,每次30分钟。治疗前后注意观察伤口及周围皮肤情况,灯距20—30cm,进行护理安全告知,加强巡视,避免烫伤。(4)中医定向药物透入治疗 医嘱开具中医定向药透仪使用于患者伤口周围,取阿是穴,药透透入辅以理疗电刺激,减轻疼痛,促进舒适感。

1.3观察指标

(1)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及出院时)的动态、静态NRS评分。(2)患者住院时间。(3)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前24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与否、术后24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与否、术后48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与否、术后96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与否、出院前功能锻炼完成符合与否。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3.0软件对所统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动态、静态N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前24小时NRS静态评分(4.11±0.31)分,动态评分(4.58±0.62)分;术后24小时NRS静态评分(2.63±0.23)分,动态评分(1.68±0.24)分;术后48小时NRS静态评分(2.68±0.31)分,动态评分(2.53±0.50)分;术后96小时NRS静态评分(1.79±0.44)分,动态评分(1.95±0.12)分;出院时NRS评分静态评分(1.79±0.12)分,动态评分(1.58±0.35)分。对照组:术前24小时NRS静态评分(5.82±0.54)分,动态评分(5.710.41±)分;术后24小时NRS静态评分(5.47±0.29)分,动态评分(5.35±0.65)分;术后48小时NRS静态评分(4.53±0.28)分,动态评分(4.59±0.38)分;术后96小时NRS静态评分(2.94±0.27)分,动态评分(2.59±0.19)分;出院时NRS评分静态评分(2.12±0.25)分,动态评分(1.94±0.22)分。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及出院时观察组动态、静态N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12.05±2.31d;对照组住院时间(19.88±2.56d。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2.3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比较

观察组:术前24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8例(95.00%),术后24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8例(95.00%),术后48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7例(89.00%),术后96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8例(95.00%),出院前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9例(100.00%);对照组术前24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0例(59.00%),术后24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1例(65.00%),术后48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3例(76.00%),术后96小时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0例(59.00%),出院前功能锻炼完成符合15例(88.00%)。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使用情况已经被很多专业人员认同了,是这种类别手术项目中的成熟技术[3]对于这个手术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让病人的关节疼痛感能够有减轻,对他们的关节异形能够纠正回来,对运动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该手术为侵入式,患者会感到疼痛剧烈,手术疼痛包括两个部分,初始阶段为手术创伤引起,继发阶段因创伤释放化学物质、酶引起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时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术后疼痛控制不当会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妨碍早期活动,延长术后康复时间,并且会降低治疗效果满意度,有效控制和管理疼痛是患者术后关心的首要问题。

传统观念认为,最好不要用镇痛药,因为所有镇痛药都有不良反应,在手术后无法耐受疼痛时方需镇痛药,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往往需要早期下床功能锻炼,这样能够较大程度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这就需要镇痛的超前性。超前镇痛的主要和长期目标是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出现敏感化和产生慢性疼痛[4]。护理干预结合是超前镇痛模式是在超前镇痛理念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主要是指术前通过一系列护理措施来减少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及功能锻炼,实现尽早康复。本次研究将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结果显示:术前24小时、术后24小时、48小时、96小时及出院时观察组动态、静态N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应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结合超前镇痛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效果作用好,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宁,罗汉民.超前镇痛护理模式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8):170-173.

[2] 黄晶晶.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疼痛程度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11):0155-0158.

[3] 孙许粤,李天行,朱声龙,.健康信念的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23,44(10):3017-3018F0003.

[4] 吴智国,罗芬,黄祥君.氟比洛芬酯联合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及认知功能影响[J].系统医学,2025,10(5):74-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