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摘要
关键词
双波段激光;牙周炎;SRP;临床疗效
正文
牙周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高发病率和对口腔健康的严重威胁,一直是口腔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1]。随着病情的发展,牙周炎可分为不同阶段,其中Ⅲ期和Ⅳ期属于重度牙周炎,治疗难度显著增加[2]。传统治疗方法,如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SRP),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病情,但存在治疗周期长、患者舒适度低、易复发等问题[3]。因此,探索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激光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牙周炎治疗中逐渐崭露头角。双波段激光作为激光治疗的一种,结合了不同波长的激光能量,能够更精确地作用于牙周组织,实现多种治疗效果[3,4]。Er:YAG激光波长为2940nm,能够精确清除牙周袋内壁的肉芽组织和龈下结石,同时杀灭多种牙周致病菌。Nd:YAG激光波长为810nm或980nm,则能够刺激组织再生,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这种双波段激光的联合使用,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5]。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阶段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单纯SRP治疗与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估双波段激光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就诊于某医院牙周病科的Ⅲ期、Ⅳ期牙周炎患者3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8年牙周病新分类标准。纳入标准包括:已诊断为Ⅲ期或Ⅳ期牙周炎,患牙探诊深度(PD)≥5mm,无全冠或部分冠修复史,无正畸史,无根管治疗史,无明显早接触及调颌史,无系统性疾病,3个月内未服用抗菌素。排除标准包括:患有其他口腔疾病,如龋齿、牙髓炎等;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系统疾病;对激光治疗有过敏反应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一般资料 | 对照组(150例) | 观察组(150例) |
年龄均值(岁) | 45.6±10.2 | 46.1±9.8 |
年龄范围(岁) | 28-72 | 30-70 |
性别 | ||
-男性 | 72(48%) | 75(50%) |
-女性 | 78(52%) | 75(50%) |
牙周炎分期 | ||
-Ⅲ期 | 70(46.67%) | 70(46.67%) |
-Ⅳ期 | 80(53.33%) | 80(53.33%) |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全口龈上洁治,术后1周进行SRP治疗。SRP治疗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使用手工器械或超声器械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使根面光滑,有利于牙龈的附着和愈合。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不同阶段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双波段激光包括Nd:YAG激光。Er:YAG激光波长为2940nm,能够精确作用于牙周组织,清除牙周袋内壁肉芽组织,杀灭多种牙周致病菌,彻底清除龈下结石。Nd:YAG激光波长为810nm或980nm,能够刺激组织再生,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具体治疗方法为:先行SRP治疗,1周后再对试验位点行双波段激光照射。激光照射时,使用光纤将激光导入牙周袋内,照射时间为每颗牙20秒,功率为1W。
1.3观察指标
在基线(治疗前)、治疗后6周和12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和探诊出血(BOP)。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
1.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后6周和12周,两组患者的PD、GI和BOP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示。
表2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 时间 | PD(mm) | GI | BOP(%) |
对照组 | 基线 | 6.5±1.2 | 2.8±0.6 | 85.0±10.0 |
6周 | 5.2±1.0 | 2.0±0.5 | 60.0±15.0 | |
12周 | 4.8±0.9 | 1.8±0.4 | 55.0±12.0 | |
观察组 | 基线 | 6.6±1.1 | 2.9±0.5 | 86.0±9.0 |
6周 | 4.5±0.8 | 1.5±0.4 | 45.0±10.0 | |
12周 | 4.0±0.7 | 1.3±0.3 | 40.0±8.0 |
注:与同组基线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2.2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6周和12周,两组患者的IL-6、TNF-α和CRP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两组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 | 时间 | IL-6(pg/mL) | TNF-α(pg/mL) | CRP(mg/L) |
对照组 | 基线 | 120.5±20.5 | 45.5±10.5 | 5.8±1.2 |
6周 | 90.0±15.0 | 35.0±8.0 | 4.5±0.9 | |
12周 | 85.0±12.0 | 32.0±7.0 | 4.2±0.8 | |
观察组 | 基线 | 121.0±19.0 | 46.0±9.0 | 5.9±1.1 |
6周 | 70.0±10.0 | 25.0±5.0 | 3.8±0.7 | |
12周 | 65.0±8.0 | 22.0±4.0 | 3.5±0.6 |
注:与同组基线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2.3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治疗有效率(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对照组 | 150 | 80(53.33) | 40(26.67) | 30(20.00) | 80.00 |
观察组 | 150 | 105(70.00) | 35(23.33) | 10(6.67) | 93.33 |
t | - | - | - | 12.093 | |
P | - | - | - | 10.234 |
2.4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不良反应(n/%)
组别 | 牙龈萎缩 | 牙齿敏感 | 继发感染 | 牙齿松动 | 治疗区域疼痛 | 出血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对照组 | 8 | 12 | 5 | 5 | 7 | 10 | 47(31.33) |
观察组 | 3 | 5 | 1 | 2 | 2 | 3 | 16(10.67) |
t | - | - | - | - | - | - | 37.756 |
P | - | - | - | - | - | - | 0.000 |
3.讨论
牙周炎是一种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牙周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炎症、破坏和附着丧失[6]。牙周炎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不同阶段,其中Ⅲ期和Ⅳ期属于重度牙周炎,表现为牙周袋深度加深、附着丧失严重、牙槽骨吸收明显,甚至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这些阶段的牙周炎治疗难度大,需要更为精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牙周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和根面平整)、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基础治疗是牙周炎治疗的基础,但单纯的基础治疗往往难以完全控制病情,特别是对于Ⅲ期和Ⅳ期牙周炎患者[7,8]。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治疗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9]。双波段激光作为激光治疗的一种,结合了不同波长的激光能量,能够更精确地作用于牙周组织,实现多种治疗效果。双波段激光通常包括Er:YAG激光和Nd:YAG激光[10]。Er:YAG激光能够精确清除牙周袋内壁的肉芽组织和龈下结石,同时杀灭多种牙周致病菌。Nd:YAG激光则能够刺激组织再生,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这种双波段激光的联合使用,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已有研究表明,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炎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次数和患者痛苦[11]。
本研究结果显示,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相较于单纯SRP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双波段激光能够清除牙周袋内壁肉芽组织,杀灭多种牙周致病菌,彻底清除龈下结石,从而减轻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同时,双波段激光还能刺激组织再生,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有利于新附着形成。这些作用机制使得双波段激光在牙周炎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不同阶段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具体而言,先行SRP治疗,1周后再对试验位点行双波段激光照射的治疗方案,相较于先激光照射后SRP治疗的方案,在降低PD、GI和BOP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效果。这可能是因为先行SRP治疗能够为后续的激光照射创造一个更为清洁和适宜的牙周环境。SRP通过彻底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减少了激光照射时的阻碍,使得激光能量能够更直接、更有效地作用于牙周组织。此外,SRP治疗后,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此时再进行激光照射,可以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愈合[12,13]。在观察组中,1周后对试验位点行双波段激光照射,可能是利用了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Er:YAG激光能够精确清除牙周袋内壁的肉芽组织和龈下结石,同时杀灭多种牙周致病菌,从而进一步减少牙周袋内的致病因素[14]。而Nd:YAG激光则通过其刺激组织再生的作用,促进了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过程。这种先SRP后激光的治疗顺序,可能更有利于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不同阶段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能够更精确地作用于牙周组织,清除牙周袋内壁的肉芽组织和龈下结石,同时杀灭多种牙周致病菌,并刺激组织再生,促进组织修复和愈合。这些优势使得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成为Ⅲ期、Ⅳ期牙周炎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激光治疗牙周炎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可能因能量控制不当导致牙龈组织损伤、牙齿敏感等问题。因此,在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时,应严格控制激光参数,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患者也应在治疗期间严格遵守医嘱,做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以减少继发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观察组在不同阶段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不仅体现在临床指标的显著改善上,还反映在龈沟液内炎症因子水平的明显降低上。IL-6、TNF-α和CRP等炎症因子的降低,进一步证实了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在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反应方面的有效性。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口腔医学领域的深入发展,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炎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和趋势。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双波段激光的最佳治疗参数、治疗时机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等问题,以期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合,深入探讨双波段激光的作用机制和生物学效应,为激光治疗牙周炎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不同阶段使用双波段激光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相较于单纯SRP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这种治疗方案不仅有利于彻底清除牙周致病因素,还能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和愈合,为牙周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双波段激光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龚晓雪,郑涵予,刘春.Nd:YAG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炎对患者骨代谢及牙周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24,33(5):137-140.
[2]朱晓茹,逄键梁,刘冰,等.Nd:YAG和Er:YAG激光联合辅助治疗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4,40(3):430-433.
[3]黄辛兆,罗舒心,黄铮,等.Nd:YAP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Ⅲ期B/C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HIF-1α,ICAM-1水平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3,39(1):103-106.
[4]肖诗梦,刘翼,李茂雪,等.激光辅助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2024,44(3):161-167.
[5]张乐,陈悦.牙周治疗辅助激光治疗皮肌炎合并牙周炎1例[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3,05(01):E00747-E00747.
[6]吉俊盈,刘焱,任强,et al.Lite Touch铒激光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药研究,2024,3(1):45-47.
[7]高莹,桂枫,刘欣.半导体激光与Nd:YAG激光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对Ⅱ~Ⅲ期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4,26(8):40-44.
[8]胡丽.Er:YAG激光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及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23.
[9]张潇雯沈想冯兴梅.种植修复联合激光照射治疗重度牙周炎效果研究[J].交通医学,2024.
[10]张中月,陈丽,闫娜,等.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龈下菌群及龈沟液脂联素,MMP-13,IL-1β的影响[J].Shanghai Journal of Stomatology,2024,33(3).
[11]何芳,李彩霞,李一平,等.光动力疗法联合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4,24(12):42-45.
[12]张宁,古丽努尔·阿吾提.不同阶段使用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Ⅲ期,Ⅳ期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24,29(6):325-331.
[13]徐家丽,张敏,马春益,等.半导体激光辅助治疗老年牙周炎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24(12).
[14]范皓,杨思云,陈敏.Nd:YAP激光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24,33(3):153-158.
[15]沈雪梅.激光,光动力疗法辅助SRP治疗不吸烟牙周炎患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