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血气动态监测临床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牛鹏德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甘肃 兰州730207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在患者进行乳腺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的血气动态监测的变化。 方法:本次参与到研究的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24年1月-2025年1月,患者是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乳腺肿瘤患者和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共计50例。分别在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抽取患者的桡动脉血。通过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统计与分析,术后患者的血气指标与术前的血气指标之间除过BE负值增加以外,其他在指标均与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与术前相比,在各项血气指标中,除过BE正值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分析得出,在乳腺腔镜手术的进行中,会对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有影响,但是在术后患者麻醉苏醒后,指标回归术前水平,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乳腺肿瘤;腔镜手术;血气分析

正文


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妇女最多的肿瘤之一,其年均发病率急剧上升。近年来,临床上对乳腺癌的诊治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对乳腺癌的早期检测,使得乳腺癌的诊治成为可能。随着肿瘤病人的日益增多和5年存活率的不断改善,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需要使用CO2气体来建立空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目前关于其安全性的研究还很少。由于CO2进入血液引起的高碳酸血症,机体通过心、、肾脏等器官的调控来保持CO2稳态,但是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因此,对围术期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相关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酸碱度pH)、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2)、剩余碱正负值±BE)、碳酸氢根离子HCO3-)等是目前最常用的评估机体血气分析的主要指标。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乳腺腔镜手术的50名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参与到本次研究中,对患者术中、术前、术后的血气分析进行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患者的纳入时间为2024年1月-2025年1月,共计纳入50例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患者的年龄为16-6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14±10.39)岁,其中良性肿瘤患者为18例,恶性肿瘤患者为32例。良性患者的诊断依据为:经过乳腺彩色超声检查显示为良性肿瘤的患者即为良性肿瘤;恶性患者的诊断依据为:通过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显示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即为恶性肿瘤。

术前需掌握好手术适应证,伴有较重的内科原发病的病人不宜行乳腺腔镜。对50例病人进行了全麻下乳腺腔镜手术,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良性病变18例和恶性肿瘤32例,分别进行了乳腺腔镜下全乳切除加前哨淋巴活检术。该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病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血气指标检测根据术前CO2充气前、术中CO2充气60分钟和术后麻醉苏醒后30分钟各采集一次血液采集病人桡动脉血液,测定血液pH,pCO2±BE,HCO3-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 SPSS25.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数据以 x±s表示,两组患者术前、中、术后血气测定结果均以成对t检验。以 P<0.05为差别。

2结

2.1对病人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

50患者的手术用时36-276,平均时间133.28±53.54)分,具体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1 50例良、恶性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项目

例数(例)

中位年龄(岁)

平均手术时长(min)

pCO2平均值(mmHg)

术前

术中

术后


良性肿瘤

18

31.7

93.8

39.6

49.3

38.9

肿瘤直径(cm)

<5

12

33.3

91.6

39.2

50.3

39.2

≥5

5

28.0

98.7

40.5

47.2

38.3


恶性肿瘤

32

42.6

157.2

39.0

49.3

39.2

肿瘤大小分期(期)

Tis

4

43.0

152.4

38.3

41.0

39.3

T1

17

45.0

152.4

38.3

47.4

38.2

T2

11

39.3

165.5

40.3

45.9

40.8

腋窝淋巴结分期(期)

N0

19

41.8

154.0

38.5

47.5

39.0

N1及以上

13

44.3

160.3

39.9

44.2

39.7


恶性肿瘤

32

42.6

156.3

39.0

49.3

39.2

行乳腺腔镜术

全乳切除术+ Ⅰ期乳房重建

28

41.7

157.0

38.5

45.9

39.5

全乳切除术  

4

53.4

150.0

44.0

50.3

36.8

分子分型(型)

Luminal A

5

46.3

137.3

40.0

48.1

39.2

Luminal B

17

43.6

151.3

39.1

47.2

38.6

HER-2过表达型

6

39.6

188.0

35.4

42.7

38.8

三阴性乳腺癌

4

36.3

140.7

43.7

47.3

42.6

2.2乳腺腔镜下不同术式围手术期的不同阶段pCO2变化

在接受乳腺腔镜下的良性肿物切除、全乳切除、腋窝前哨淋巴结切除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患者术中pCO2明显增高,术后均恢复到充气前水平,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别(P>0.05)。

2.3围手术期不同阶段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变

术后的血气指标与术前的血气指标之间除过BE负值增加以外,其他在指标均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与术前相比,除过BE正值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的血气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参阅表格2。

2  围手术期 pCO2 pH 值、HCO3− ±BE 指标变化的比较

 

项目

pCO2mmHg)

pH值

HCO3−mmol/L)

±BE(mmol/L)

术前

39.243±4.933

7.401±0.038

24.409±2.126

−0.114±2.207

术中

47.417±6.620

7.338±0.056

26.134±1.914

0.429±1.668

术后

39.140±4.741

7.393±0.051

23.817±1.819

−0.657±2.013

3 讨论

乳腺是一种组织,主要分布在皮肤的表层。在乳腺腔镜手术中,由于与胸腔、腹腔等不同的是乳腺没有自然的生理腔隙需要将CO2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创造出可以进行操作的皮下组织间潜在的腔隙空间但是,因为没有相对完整的、密闭的浆膜进行封闭导致相对疏松的组织间隙和较大的毛细血管网分布的比较广,使得CO2被吸入血液,长期注入会引起体内CO2的蓄积和pCO2的增加。有研究表明,手术中剥离皮下,会引起微血管的损伤,同时也会增加CO2的摄取,加剧CO2的潴留,甚至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与胸腔、腹腔等内脏手术相比,乳腺是浅层的,没有那么多大的血管,所以可以降低一些的CO2吸收。在全麻下,由于病人的呼吸受到控制,所以在手术中,病人的血气指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腔镜下应用气管插管对病人的血气指标的影响不大,对保持体内的酸碱平衡和氧气供应是有益的。

乳腺腔镜手术过程中,CO2被吸入血液,增加了pCO2,而过量的CO2又会造成机体的 pH下降,从而造成呼吸性酸碱失衡。在人体发生呼吸性酸碱失衡时,会启动化学物质缓冲系统进行调整;再一个是调控酸碱平衡的重要组织,通过对HCO3-的再吸收,同时中和血浆中过量的 H+,达到降低血 pH的目的。肺与肾脏是两大重要的调控因素,在体内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人体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症状是:1)人体内CO2的含量高于人体外,以生理方式溶于血的CO2会通过毛细血管弥散到肺部,再经呼吸道排泄,从而导致pCO2减少。2)在术中,当患者呼末CO2分压大于50 mmHg时,可通过调整呼吸机相关参数,提高通气次数,加速CO2排放,降低CO2滞留,从而确保术中安全进行;3) 基于CO2在机体的代谢过程具有可逆性,其下降导致血液中H+含量下降,pH恢复,肾小管的排酸和持碱力下降,导致HCO3-的再吸收下降,HCO3+的含量下降。经围术期自我调整和机械通气调控,病人的各种血液生化参数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pH、pCO2HCO3-都没有显著改变。HCO3-±BE都是机体代谢性酸碱平衡的指示物,且两者都受到呼吸因子的调节,而±BE则反映了机体碱性储存的增减,该改变可消除呼吸因子的干扰。

腔镜下CO2的吸收,不仅取决于充气的持续时间,还取决于腔镜术后体内和体外的压差。中、低CO2气腹对乳腺腔镜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明显的作用。CO2气室的气压是实现稳定工作区的先决条件,过低的气压会影响术野的观测及手术操作;过高的压力会导致患者的皮肤表面发生气肿,同时会对腋下的静脉造成压迫,从而导致上肢的血液供应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会对手术过程中的牵拉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将气囊气压设定在10-12 mmHg,再打开 Trocar通气口,可以有效地防止因电凝钩而产生的烟雾对术野造成干扰,在术中,气腔内的气压在7-10 mmHg,就能为患者提供较好的术野。

乳腺腔镜下,CO2气体充入60分钟以内,对人体的作用最为明显,60分钟以后有所上升,随后趋于平稳。其根本原因是:1.人工建立手术空间,60分钟内由于是一边进行操作一边建腔,慢慢的手术创面不断增大,让组织暴露在二氧化碳中越来越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的面积也越来越大2.因为在手术中,随着操作空间的不断变化,造成二氧化碳的气压也不断的波动,指导操作空间逐渐的稳定,二氧化碳的气压也稳定下来,同样,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在血中物理溶解中也比较稳定。本研究发现,除了术前测定基础血气指标,只选择了充氧60 min时,50名病人在同样的充气时间及气压条件下,术中pCO2明显增高,但不管术中持续多久,都是在麻醉苏醒30分钟后,经体内的酸、碱性调整机制,病人的血气指数逐步回复到术前。

综上所述,乳腺腔镜下,围手术期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有变化,但是术后麻醉苏醒后各项指标均恢复至术前,乳腺腔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少龙,洪黎清,杨昌毅,等.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21):131-133.DOI:10.15971/j.cnki.cmdi.2024.21.015.

[2]张晴,谢妍妍,梁法清,等.逆序腔镜和传统开放双乳腺体切除联合全胸肌后假体乳房重建术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11):1263-1268.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11.15.

[3]罗云峰,黄雨,朱燕雯.全腔镜技术在乳腺癌根治即时大网膜乳房重建中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4,17(10):1075-1080.

[4]刘伟,张摇,郭军,等.经腋窝吸脂联合单孔腔镜手术治疗青少年男性乳腺发育症的疗效及心理获益的研究[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4,27(10):779-783.

[5]彭肃豹,林玉花,刘以举.经腋窝入路单孔充气法腔镜下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可行性与临床效果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24,22(03):166-168.

[6]王海龙,周兴春,杨涛,等.非溶脂单孔充气法腔镜皮下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腺发育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24,33(02):42-44.DOI:10.15909/j.cnki.cn61-1347/r.006142.

[7]于铭,吴运舸,陈柳茵,等.腔镜下经小切口腋胸入路与乳腺入路治疗单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应用比较[J].河北医药,2023,45(15):2294-2297.

[8]王宇,王雅琪,李燕,等.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术及乳房重建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06):664-667.

[9]许敬.免气腔悬吊拉钩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综合疗效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21.DOI:10.27652/d.cnki.gzyku.2021.001702.

[10]罗彬,马荣,黄鑫,等.经乳晕切口和经腋前线单切口腔镜辅助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应用效果比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20,28(01):113-114+127.

[11]王文胜,张双林,马志强,等.乳腺腔镜经腋下小切口行乳腺癌保乳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MMP-9、CEA水平变化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03):374-377.

作者简介:牛鹏德,1995年9月2日,男,藏族,甘肃天祝,本科学历,职称:助理讲师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