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万国水 王嘉毅

新乡医学院安阳市人民医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数量为80例,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将患者分成了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为开腹手术(n=37);实验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n=43),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针对胆结石患者提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值得提倡。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正文


胆囊结石作为普外科的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作息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患者会出现疼痛、恶心以及呕吐,随着疾病的进展,增加患者出现嵌顿或者梗阻的情况,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十分必要,传统的开腹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慢,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提供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1日,截止时间2024年6月1日,研究时间为期一年,80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的数量为42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38例。患者年龄分布:26-81岁,平均年龄(48.72士3.14)岁,对两组患者的总体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显示(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开腹手术,体位为仰卧位,行全麻,取患者右侧肋缘下作斜切口,范围10cm,切开腹臂,一次性离断胆囊三角区动脉、胆囊管、结扎,于胆囊床上剥离后将胆囊切除,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缝合并放置引流管[2]

实验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调整患者体位,头高脚低卧位,以左倾面20-30度为佳,全麻后,取患者脐下1cm为主操作孔,副操作孔为2副,建立气腹后,开展穿刺,并植入设备,使用30度镜进行腹腔探查,开展胆囊动脉分离和离断。将胆总管牵引,使用钛夹将胆总管近端胆囊夹闭,实现逆向剥离,开展电凝止血[3]。依据患者胆囊前壁作为操作孔,将胆管行纵向剪开,大小为一厘米,在患者的右锁骨中线部位置入纤维胆管镜,进入到胆管内部后,使用取石篮将胆管内的结石取出,使用胆管镜观察患者胆管内部是否出现了结石残留,置入T管,将切口部位缝合,无漏液后置入引流管,6周后无结石残留,拔除T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使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用(n%)表示,行X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更短,住院时间缩短,手术时间更短,P<0.05。

比较两组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x±s)

组别

肠蠕动恢复时间(h)

住院时间(d)

手术时间(min

对照组(n=37)

16.29±3.64

6.59±0.73

123.64±4.23

实验组(n=43)

13.27±2.52

4.26±0.69

57.78±3.26

t

5.231

6.851

11.531

P

<0.05

<0.05

<0.05

2.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更小,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切口感染

黏连性腹痛

肠梗阻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n=37)

2(5.40%)

1(2.70%)

3(8.10%)

6(16.21%)

实验组(n=43)

0(0.00%)

1(2.70%)

0(0.00%)

1(2.70%)

 

  3讨论

随着当前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患者出现胆囊结石后,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增加各类并发症的产生,外科手术作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传统的开腹手术虽然可以实现治疗的目标,手术视野更为广阔,医生可以直观观擦和操作,可以处理复杂情况以及合并症,该种手术模式可以用于各类复杂情况,比如大型的胆结石、胆囊炎症、胆囊壁增厚等[4]。但该种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大,而且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术后患者疼痛剧烈,住院时间时,增加患者治疗费用。随着微创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被逐渐应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当中,该种方式患者的恢复速度更快,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减少患者手术时间的同时,提升患者恢复速度,降低各类并发症的产生。但为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可以大部切除或者逆行切除胆囊,取净结石后将胆囊管封闭[5]。在腹腔镜下处理胆结石时,可以正确的显露胆囊三角区,仔细进行分离,为患者解剖过程中避免对胆管造成损伤,应规范化处理。置入腹腔镜后,应妥善的探查腹腔粘连情况,在分离组织时应紧靠壶腹,应观察分离的具体情况,一旦出现胆囊管增粗时,若出现了局部膨大时,应观察胆囊管内有无结石。

  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后,提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手术时间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P<0.05,分析原因,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患者受到的应激更轻,术后恢复速度更快。

综上所述,对于胆结石患者,提供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满足了患者的治疗需求,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徐小盛,张霄鹏,张财明.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25,30(2):263-265.

[2] 张维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25,15(7):55-5761.

[3] 张银新.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5,41(1):21-23.

[4] 冯社兵.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5(1):055-058.

[5] 赵鑫,任伟,杨文泽,张晓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生命科学仪器,2024,22(2):11-131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