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治疗中VC与B族维生素的应用价值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何金微

保定市徐水区妇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

目的:分析维生素C(VC)等酸与B族维生素(VB)辅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作用。方法:选取保定市徐水区妇幼保健院口腔科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RAU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均分两组并且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对照组行常规RAU治疗方案,实验组行“常规治疗+VC+VB”治疗,比较两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复发情况。结果:溃疡愈合时间比较,实验组溃疡愈合时间(7.8±1.9)d低于对照组(10.5±2.3)d(P<0.05);疼痛程度比较,实验组(4.3±1.5)分低于对照组(6.7±1.2)分(P<0.05);复发情况比较,实验组复发率12.00 %,低于对照组36.00 %(P<0.05)。结论: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酸与口腔溃疡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可以缩短溃疡持续时间,加速溃疡愈合,有效减轻疼痛,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

口腔溃疡;维生素C;B族维生素;复发率

正文


中图分类号:R78

 


引言:口腔溃疡是常见口腔疾病,主要症状是口腔内黏膜损伤,伴随灼痛,影响进食,降低生活质量。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常规治疗主要是进行局部抗炎,以及使用止痛剂、含漱剂缓解症状,但是治疗后较易复发,疗效持续时间较短。维生素C属于强还原剂,属于抗坏血酸。B族维生素有利于修复受损组织,保护黏膜,以及改善免疫功能等。维生素C(Vitamin C,VC)具有强抗氧化功效,有利于加速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B(Vitamin B,VB)参与细胞代谢过程与免疫调节过程,对神经系统健康具有积极作用[1]。RAU导致黏膜损伤,以及免疫功能异常,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充VC、VB有利于综合性治疗,目的是改善口腔健康。该研究选择100例RAU患者作为样本,重点探讨VC、VB与常规用药联合疗法,观察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某院口腔科就诊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实验组男24例,女2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10.4岁;实验组患者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9.8岁。对照组患者的复发性口腔溃疡病程平均为3.1±1.5年;实验组患者的病程平均为3.3±1.7年。对照组溃疡面积为0.8±0.3 cm²,实验组为0.9±0.4 cm²。对照组每年复发频率平均为5.2±1.1次,实验组为5.1±1.0次。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认为治疗前的基础条件相近,具备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年龄在18至65岁之间。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有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对酸或B族维生素过敏。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主要使用含有抗炎成分的含漱剂如氯己定含漱液,每天2-3次,每次含漱30秒,控制口腔局部的细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适当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每次200-400 mg,每日1-2次以缓解因溃疡引起的疼痛不适。同时,可选择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口腔黏膜贴片如地塞米松贴片,贴于溃疡表面,以减少炎症并促进溃疡愈合。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加用酸(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进行辅助治疗,首先,患者每天口服维生素C片剂,剂量为100 mg/次,每日1次。同时,每日口服B族维生素复合片,包含维生素B1、B2、B6,剂量按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在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加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监测,记录有无药物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事件。对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可能引起的消化系统不适、过敏反应等进行重点观察,如有严重不良反应,立即终止治疗。

1.4 观察指标

溃疡愈合时间(以天为单位,记录溃疡完全愈合的时间)。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

复发情况(记录三个月内溃疡复发的频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复发率等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溃疡愈合时间

实验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溃疡愈合时间

组别

溃疡愈合时间(d)

实验组

7.8±1.9

对照组

10.5±2.3

t

5.56

P

<0.05

2.2 疼痛评分

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2。

表2  疼痛评分

组别

疼痛评分

实验组

4.3±1.5

对照组

6.7±1.2

t

4.34

P

<0.05

2.3 复发情况

实验组在三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3  复发情况

组别

复发率

实验组(n=50)

6(12.00)

对照组(n=50)

18(36.00)

χ²

11.31

P

<0.05

3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RAU)具有复杂病因,治疗后较易复发,口腔黏膜反复受损较易引起严重口腔疾病,需要予以重视和科学治疗。RAU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小溃疡,溃疡处具有灼痛感,较易影响进食、说话、睡眠。

RAU免疫机制有关,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激活是RAU的诱因之一,该免疫反应导致口腔黏膜受损,造成局部溃疡。VC、VB等维生素缺乏是RAU发病的危险因素。

通常情况下,机体多种活动与维生素有关,黏膜健康、创面愈合、免疫功能发挥等活动中,均需要维生素支持。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后,针对性补充维生素具有增强黏膜修复能力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加速溃疡愈合。维生素C被称为抗坏血酸,为人体提供有益的水溶性维生素,抗氧化性较强,作用于人体,与自由基结合,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细胞、组织受到的氧化应激损伤[2]。维生素C参与合成胶原蛋白,是皮肤、血管、黏膜等组织修复的所需物质,在治疗RAU等疾病时,联合使用维生素B、维生素C具有积极影响。维生素C等使用后,胶原蛋白可以更加快速地合成,使受损组织得到有效修复,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加速症状缓解。此外,维生素C可以激活白细胞,以及提高中性粒细胞活性,使中性粒细胞更有效地发挥趋化、吞噬作用,增强抗感染能力。B族维生素也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含有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以及维生素B6(吡哆醇)、维生素B12(钴胺素)等多个成员,VB参与细胞代谢,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是口腔溃疡治疗的有益物质。复发性口腔溃疡通常与B族维生素缺乏有关,补充VB,为黏膜组织修复提供营养物质,可以降低RAU复发风险[3]

患者维生素B2不足时较易出现皮肤、黏膜损伤,增加口腔溃疡风险。维生素B6可以影响蛋白质代谢过程,参与免疫功能调节。维生素B12对红细胞生成、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具有促进作用,维生素B12缺乏较易发生神经性损伤,增加溃疡等口腔疾病发病率。该研究中,实验组联合VC、VB用药后,疗效显著提升。

首先,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缩短意味着患者痛苦减轻,这是因为维生素C补充后可以加速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溃疡创面的修复,B族维生素补充后则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促进黏膜再生,缩短整体愈合时间。

其次,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加快溃疡愈合,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实验组在三个月内的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不仅能治疗现有的溃疡,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并促进黏膜修复,减少诱发溃疡的因素,降低复发风险。

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营养素,安全性较高,不会引起明显的副作用。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不适症状,如恶心、腹泻等,但这些症状大多较轻微,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可以逐渐缓解。在使用中,有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过敏史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在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确保用药安全性[4]

尽管本研究表明,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常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研究结果的推广性可能受到限制。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扩大样本量,并在多中心进行研究,以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其次,研究的随访时间相对较短,仅进行了三个月的复发率跟踪。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疾病,想要评估长期疗效仍需更依靠长时间的随访。此外,本研究未对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外部影响因素进行严格控制,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干扰。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更加精细的设计,排除这些可能的混杂因素,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在患者治疗期间,应当注意到,大多数情况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长期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会增加溃疡的发生和复发风险。因此,除了在治疗中应用酸和B族维生素外,还要加强心理干预工作,充分结合心理评估工具,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与溃疡发作的相关性,并探索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情绪管理等)与药物治疗的联合疗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减轻心理负担[5]。同时,复发性口腔溃疡还可能与患者整体的营养状态失衡有关,在治疗期间,可以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计划,更好地补充患者所需的维生素,纠正其他潜在的营养不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例如,铁、锌、叶酸等微量元素在黏膜修复和免疫调节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未来可以结合多种营养补充剂进行治疗,优化治疗方案。此外,在治疗期间,还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加强自我管理,调整生活方式,并帮助患者了解口腔溃疡的病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减少溃疡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本研究表明,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常规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不仅能加速溃疡愈合、减轻疼痛,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未来可以继续完善相关治疗策略。首先,本研究中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剂量根据临床常用的推荐剂量使用,尽管在实验组使用时疗效较好,但不同患者的需求和代谢状况可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剂量下的使用效果,以确定最佳的剂量方案。例如,可以探索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最小有效剂量,或者研究在更高剂量下是否能进一步提升疗效。同时,口服、局部应用或静脉注射等不同给药途径的效果和副作用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探索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其次,未来的研究应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患者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溃疡复发率,以全面评估酸和B族维生素在预防复发性口腔溃疡中的持久疗效。同时,可以通过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黏膜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等指标,更深入地了解维生素对整体健康的长期影响。

此外,随着医学的进步,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正在被应用,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将酸和B族维生素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如局部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激光治疗等)联合使用,以评估其协同效果。

由于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也可能受到该疾病的困扰,这些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和代谢能力存在差异,酸和B族维生素的适应性和剂量需求可能与普通成年患者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剂量要求更为敏感,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营养吸收不良或伴随多种慢性疾病,而孕妇则需要特别关注用药的安全性,在治疗期间,应更加慎重,制定更加精确和安全的治疗方案。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引发的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其反复发作的特性很容易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酸和B族维生素联合常规治疗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加速溃疡愈合、减轻疼痛、降低复发率。酸(如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在细胞修复、免疫调节和抗炎等方面具有多重作用,能够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VC、VB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联合治疗,口腔溃疡患者溃疡症状较快消失,缩短溃疡持续时间,降低溃疡复发风险,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董炎.维生素C加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4,19(16):44-47.

[2]刘瑞华,周新尧,唐晓颇.基于“阴火理论”探析干燥综合征口腔溃疡辨治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24,51(08):35-37.

[3]任国华,孙亚丽,赵继业.甘草泻心汤合外治法治疗脾虚湿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4,30(04):4-8.

[4]魏静,何翔,周洪玲.口腔洁含漱液对脾胃伏火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菌群、血清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4,35(04):587-594.

[5]蒋江涛,刘丽,李云凯.口腔溃疡疾病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维生素E用药治疗的效果[J].系统医学,2023,8(23):169-172.

作者简介:何金微(1986.06-),女,汉族,河北保定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口腔医学。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