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丁锐

新泰市人民医院 山东省泰安市 271200

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 - 2025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胆囊切除术且术后出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患者资料,按不同时间段统计患者性别分布,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22 - 2023年共纳入30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2023 - 2024年共纳入40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25例;2024 - 2025年共纳入41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28例。复发患者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患者复发间隔时间、症状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在结石复发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患者病情相关。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具有一定临床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预防结石复发。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临床特征

正文


引言

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然而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情况。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目前,关于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一定时间段内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1月 - 2025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胆囊切除术且术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诊断标准,即既往有胆囊切除手术史,术后再次出现胆总管结石,且排除因胆囊管残留过长、胆总管损伤等手术相关因素导致的结石形成。

1.2 研究方法

1.2.1 性别分布统计

按不同时间段(2022 - 2023年、2023 - 2024年、2024 - 2025年)对患者性别进行统计。

1.2.2 临床资料收集

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胆囊切除术后至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时间间隔;临床表现,如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的出现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影像学检查资料,如腹部超声、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对结石大小、数量、位置及胆道系统扩张情况的描述;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1]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

2.结果

2.1 不同时间段患者性别分布

时间段

男性例数

女性例数

总例数

女性比例(%)

2022 - 2023年

10

20

30

66.67

2023 - 2024年

15

25

40

62.50

2024 - 2025年

13

28

41

68.29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在三个时间段内,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66.67%、62.50%和68.29%。

2.2 患者一般资料

2.2.1 年龄

患者年龄范围在35 - 78岁之间,平均(56.8±10.2)岁。不同年龄段患者均有分布,其中40 - 60岁年龄段患者占比较高,约为60%。

2.2.2 复发间隔时间

胆囊切除术后至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时间间隔为6个月 - 12年,平均(4.2±2.5)年。其中,复发间隔时间在1 - 5年的患者占比最大,约为70%。

2.3 临床表现

症状

例数

百分比(%)

腹痛

85

92.39

黄疸

45

48.91

发热

30

32.61

恶心呕吐

25

27.17

腹痛是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为92.39%,多为右上腹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黄疸发生率为48.91%,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发热发生率为32.61%,多伴有寒战,提示可能存在胆道感染。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7.17%,常与腹痛、胆道梗阻等相关。

2.4 实验室检查

2.4.1 肝功能指标

大部分患者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谷丙转氨酶平均(120.5±45.2)U/L,谷草转氨酶平均(98.6±38.7)U/L,总胆红素平均(58.3±22.1)μmol/L,直接胆红素平均(35.6±15.8)μmol/L。肝功能指标的异常程度与胆道梗阻的严重程度相关。

2.4.2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平均(12.5×10⁹/L±3.2×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平均(78.6%±5.8%)。血常规检查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

2.5 影像学特征

2.5.1 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胆总管扩张发生率较高,约为85%。结石大小不等,直径在0.5 - 2.5cm之间,单发结石约占40%,多发结石约占60%。部分患者同时伴有肝内胆管结石或胆囊管残端结石。

2.5.2 CT

CT检查对结石的显示率较高,可清晰显示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胆道系统的扩张情况。同时,CT还能发现胆道周围组织的炎症改变等情况。

2.5.3 MRCP

MRCP是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结石情况。在本研究中,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能够准确判断结石与胆道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影像学检查方法

结石显示率(%)

胆道扩张显示率(%)

腹部超声

75

85

CT

90

90

MRCP

95以上

95以上

2.6 治疗情况

2.6.1 药物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结石较小的患者,可优先给予药物治疗,如止痛解痉、利胆排石药物、抗生素等,观察病情变化,有自行排石可能。本研究中有46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由于患者之前得过胆囊结石有相似病症,及术后定期复查等原因,早期发现胆总管结石较多,且结石形成较小易排出,且与患者生活习惯、环境以及个人体质有关。

2.6.2 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对于结石较大、数量较多、ERCP取石失败或合并胆道狭窄等情况的患者,采用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共有30例患者接受该手术方式治疗,手术效果良好,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2.6.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

对于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患者,首选ERCP取石治疗。本研究中,共有35例患者接受ERCP取石治疗。ERCP取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可能出现胰腺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

3.讨论

3.1 性别差异原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这可能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影响胆汁的成分和胆道系统的动力,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此外,女性在生育期、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胆道系统的功能也可能发生改变,进一步促进结石的形成和复发[3]

3.2 复发间隔时间及危险因素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时间间隔差异较大,平均复发间隔时间约为4.2年。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胆囊切除术前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异常、胆汁成分异常、胆道感染、饮食习惯等。术前存在胆总管扩张、胆囊管残端过长等情况的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风险可能增加。长期高脂饮食、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也可能促进结石的形成和复发。

3.3 临床表现与诊断

腹痛、黄疸、发热是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的常见症状,但部分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因此,对于有胆囊切除手术史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或肝功能异常时,应高度怀疑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可能。影像学检查在结石复发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腹部超声、CT、MRCP等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手段,能够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结石情况,是诊断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3.4 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结石的大小和数量、胆道梗阻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由于患者近期做过胆囊切除手术,相比之下选择药物保守治疗者偏多,且患者术后有定期复查医嘱,发现胆结石较小且易排出。但对于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合并胆道狭窄等情况的患者,需采用开腹或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可选择ERCP取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3.5 预防措施

为预防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的复发,应采取以下措施:术前全面评估患者的胆道系统情况,对于存在胆道解剖结构异常或胆汁成分异常的患者,应在术前进行相应的处理;术中规范操作,避免胆道损伤和胆囊管残留过长等情况的发生;术后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饮食,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腹部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结石复发并及时处理。

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复发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女性患者比例相对较高,复发间隔时间差异较大,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在结石复发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不同治疗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病情综合考虑。了解这些临床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参考文献:

[1] 蔡文静,程南生,金张龙.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MRCP表现及其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4):153-156.

[2] 阎文心,张平平,王万祥,等.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胆总管自发排石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 37(10):1025-1027.

[3] 王建超,张怀波,马荣龙.胆囊功能预测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 2024, 30(10):37-43.DOI:10.12235/E2023060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