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贾金华

新乡医学院 453003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5 月-2023 年 5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共 68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结 果:对比两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情况可知,在治疗之前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SDS 与 SAS 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治疗 后研究组患者两项评分下降更为明显,组别对比 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四项生 活质量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取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 质量更好,患者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

心理疏导;精神护理;老年慢性病;抑郁症

正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 的平均寿命显著延长,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慢性病 是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血 管疾病等。这些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深 远影响,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在老 年慢性病患者中,抑郁症成为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心 理障碍。长期疾病的困扰、生活方式的改变、身体功能 的下降以及对自身健康的担忧,都可能导致老年患者情 绪的不稳定和心理压力的增加,从而诱发抑郁症状。抑 郁症不仅影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加重其慢性疾


病的症状,降低治疗效果,甚至增加生活自理能力的难 [1]。因此,对于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健康 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心理疏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 方法,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老年患者理解和应 对自身疾病、情绪困扰等问题,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 减轻抑郁症状。此外,联合精神护理,包括药物治疗和 心理护理相结合,可更全面地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与改 善其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 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深入了解该干预对老 年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并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5 -2023  5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抑 郁症患者共 68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抑郁症患 者的诊断标准,均由老年慢性病引起,且不存在精神障 碍以及其他危重症疾病。将 68 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 研究组患者 34 例,男性 21 例,女性 13 例,最小年龄 61 岁,最大年龄 69 岁,平均 61.5±2.4 岁,最短病程 4 年, 最长病程 10 年,平均 6.6±1.9 年,对照组患者 34 例, 男性 18 例,女性 16 例,最小年龄 62 岁,最大年龄 67 岁,平均 66.1±3.8 岁,最短病程 5 年,最长病程 9 年, 平均 7.8±1.4 年。经对照,一般结果无统计差异。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以后对 患者进行一般检查,同时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以及护理 管理。研究组患者采取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联合的方 法。(1)心理疏导方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至 关重要。医务人员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感受,理解他们的 痛苦和困惑,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任感,为心理疏导创 造良好的氛围。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抑郁症状的种类和严重程度,以及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 和态度。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心理疏导 计划。向患者提供有关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让他 们了解病情发展、治疗方案和康复预期,从而减少对未 知的恐惧和焦虑[2] 。通过情绪支持和情感安慰,让患者 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他们有人可以倾诉和分享。鼓励 患者表达情感,倾听他们的内心声音,不要轻视他们的 情绪反应。通过认知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和纠正可能存在 的负面思维,如悲观、自责、自卑等, 以促进积极的心 态和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 作息、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等,有助于改善心理状 态和身体健康。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参加 社交活动,避免孤独感的加重。持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 态和康复进展,定期复查和随访,及时调整心理疏导计 划,确保干预效果。向患者传授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 适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冥想等,帮助他们自我 调节情绪。组织患者参加支持性群体活动,让他们有机


会与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分享经验,共同面对抑  郁和慢性病带来的挑战[3] 。(2)精神护理:帮助患者认  识并改变负面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和行为方式。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让患者感受到  理解和关爱,减轻心理负担。与患者一起分析和解决可  能导致抑郁的问题,如身体健康、家庭关系等,增强他 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教授患者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如  放松训练、应对压力的方法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  活中的挑战。让患者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倾听  他们的痛苦和苦闷,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引导  患者用适当的方式来释放负面情绪,如写日记、绘画、 参加艺术治疗等。帮助患者保持社交联系,参加一些适  合他们的社交活动,减少孤独感和孤立感。与患者的家  人和照顾者进行交流,让他们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干预前后的抑郁情况以及焦 虑情况,分别采用抑郁自评表(SDS)以及焦虑自评表 SA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 况越重。 SDS 分数 25-100 分,SAS 评分 20-80 [5]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自制生活质量 评价表进行评定,包括行动能力、疾病认知、健康知觉 以及社会支持四项,每项评分 0-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 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20.0 进行统计学处 理,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t 值检验,P<0.05 说明数据具有显著性[6]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以及焦虑情况对照

对比两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情况可知,在治疗之前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SDS  SAS 评分没有明显差异,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两项评分下降更为明显,组别对比 P <0.05,结果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对照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四 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果 见表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SDSSAS 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SDS

SA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34

53.28±3.17

32.18±1.77

51.29±4.26

31.08±2.83

对照组

34

54.02±2.74

46.41±2.64

52.14±3.27

45.93±4.26

t值


0.928

6.582

1.028

7.283

P 


0.067

0.000

0.053

0.000

 

 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行动能力

疾病认知

健康知觉

社会支持

研究组

34

89.03±2.17

90.71±2.16

87.02±1.54

93.26±1.75

 


 


2025 年  3 卷  第 6 期


     

MODERN MEDICAL RESEARCH


◇护理研究◇


 


对照组

34

72.93±1.54

72.15±2.84

71.63±3.01

69.51±2.76

t值


5.934

4.245

5.923

7.831

P 


0.000

0.013

0.001

0.000

 


3 讨论

老年慢性病与抑郁症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发展成抑郁症,而抑郁症也  可能加重老年慢性病的症状和不良后果。首先, 患有慢  性病的老年人更容易面临来自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  的挑战,例如疼痛、体力衰退、依赖他人的情况等。这  些因素可能导致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逐渐恶化,进而产  生抑郁症状[7]。慢性病可能导致老年人的体力下降或者  移动能力受限,使他们难以参与社交活动和与他人交往。 社交隔离可能导致孤独感和抑郁情绪的增加。其次,   年慢性病的发展可能使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受到影响,日  常生活活动可能变得困难。这种依赖他人的情况可能引  发挫折感和自尊心下降,促使抑郁症状的出现。患有抑  郁症的老年人可能对治疗和康复计划产生怀疑和消极  态度,导致遵医行为不佳。这可能加剧慢性病的进展和  不良后果。再次,慢性病和抑郁症的双重负担会显著降  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平日的活动,  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可能有自杀念头。最后, 抑郁症  可能导致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例如心理治疗  或药物治疗。这样一来,医疗成本可能会增加,同时也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负担[8]

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 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影响。综合性的治 疗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应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所面临的心 理和生理挑战,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的研究 显示,进行心理疏导以及精神护理的两组患者治疗之前 SDS  SAS 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两项 评分下降更为明显,组别对比 P<0.05;对比两组患者 生活质量评分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四项生活质量评分显 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心理疏导是一种以倾听和支持为核心的心理治疗  方法。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医护人员可以帮助  老年患者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压力,缓解心理上的不适和  焦虑。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慢性病的现实  和限制,并促进对治疗的积极态度。心理疏导联合精神  护理可以有助于减轻或缓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症  状。通过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面对内心  的负面情绪和抑郁感觉,从而减轻情绪上的负担。心理  疏导可以教授老年慢性病患者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他  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难。这些策略可能包括  情绪调节技巧、放松训练和问题解决方法,从而提升老  年患者的心理韧性。通过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老年慢  性病患者可能更愿意积极参与治疗和康复计划。他们对  医疗服务的理解和信任可能会提高,从而改善遵医行为, 加速康复进程。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老年慢性病


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抑郁症状、增强应对能力和改 善心理健康都有助于老年患者更好地享受日常生活,并 提升整体幸福感。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可以帮助老年 慢性病患者更好地管理抑郁症状,减少抑郁对慢性病的 恶化影响。及早干预和预防可能的并发症,有助于避免 病情进一步恶化。

未来可以根据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不同 特点和需求,开发更精准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联合精神 护理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特点,量身定制 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利 用远程医疗技术或移动健康应用,实现对老年慢性病抑 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这将使干预更加便捷 和实时,增强患者的参与度和治疗效果。在实践中,鼓 励医疗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包括心理学家、精神科医 生、护士、康复专家等。共同制定综合性的护理计划, 为老年慢性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支持。

总体而言,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为老年慢性病诱  发抑郁症患者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能够从多  个方面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 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庞利.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 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132-133.

[2]何卓玲,王丹,桂小云,. 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疏 导与精神护理的效果探究[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 13(25):188-191.

[3]邢月霞. 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对老年慢性病诱 发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 健康之友,2021(10):198-199.

[4]李秀花. 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患者 中的应用[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21):117-118.

[5]付明月,刘立志. 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 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 ,2020,5(14):67.

[6]闫富全,门杰,张丹红. 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 导以及精神护理方法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20, 30 (24):229.

[7]雍福敏, 匡莉娜. 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在老年 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3 0):166 -167.

[8]吴晓静,陈红. 浅析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 及精神护理措施[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7):38.

作者简介:姓名:贾金华(1980.07.17),女,河南 浚县,本科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心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