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重度痔疮;中医外科;固脱法;价值
正文
痔疮属于肛肠科当中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多数为 轻、中度痔疮,而重度痔疮的治疗难度相对较高,以往 对于重度痔疮患者多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例如给予外剥 内扎术来进行治疗,虽可取得较为确切的疗效,然而患 者手术后非常容易出现不良反应[1] ,比如肛门疼痛、肛 门水肿以及肛门松弛等,除此以外还存在着继发性出血、 尿潴留等发病风险,所以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多,并且容 易遗留后遗症,影响整体疗效,也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 痛苦,影响其手术体验[2],除此以外手术治疗后伤口恢 复时间相对较长,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如何采取有 效的治疗手段,在确保疗效的同时预防并发症以及减少 患者的治疗痛苦是广大肛肠科工作者共同探究的问题。 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通过给予患者硬化固脱剂进行注 射,其操作较为简单,患者痛苦小[3] ,并且有助于减少 并发症,特别是能够对患者的肛垫功能以及结构产生一 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损伤,且有利于减轻患者的 治疗痛苦[4]。以下将探究对于重度痔疮患者通过应用中 医外科注射固脱法进行治疗的实际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病例抽取时间为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地点 为我院,诊断结果均为重度痔疮,病例数量 74 例,借 助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均为 37 例, 观察组男、女分别为 20 例、17 例;年龄 20~73 岁,均 值(45.7±3.6)岁;病程 10 个月~16 年,均值(7.5± 1.3)年;痔疮分度:Ⅲ度痔 21 例,Ⅳ度痔 16 例;体重
43.3~81.6kg,均值(62.7±5.6)kg。对照组男、女分别 为 19 例、18 例;年龄 20~73 岁,均值(45.7±3.6)岁; 病程 10 个月~16 年,均值(7.5±1.3)年;痔疮分度: Ⅲ度痔 20 例,Ⅳ度痔 17 例;体重 42.6~82.5kg,均值 (62.9±5.5)kg。2 组以上资料均有其可比性 P>0.05。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痔的疾病诊断标准,且属 于重度痔,其痔疮分度为Ⅲ度~Ⅳ度;(2)患者年龄处 于 18~80 岁,性别不限;(3)属于住院患者;(4)对 本研究方案知情且征得知情同意;(5)未见肛门形态与 功能方面异常表现;(6)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完善;(7) 在治疗过程中同意不采取其他针对内痔病变的临床治 疗手段。排除标准:(1)属于 I 度、Ⅱ度痔患者;(2) 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3)同时罹患溃疡性结肠 炎等其他肠道疾病者;(4)存在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等情 况者;(5)属于过敏体质者;(6)具有持续性腹压升高
表现者;(7)罹患重度心、脑、肺、肾等脏器功能病变 者;(8)罹患重度糖尿病、高血压或恶性肿瘤者;(9) 具有明显出血倾向者;(10)罹患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 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术前需严格进食 6~8 小时以及严格禁水 2 小时,对肛门与周边皮肤充分 清洁,常规实施术区备皮,给予 1%盐酸利多卡因溶液 实施常规局部麻醉,患者维持侧卧体位,利用碘伏溶液 对其肛管以及直肠进行充分清洁消毒,常规扩肛,借助 组织钳夹将外痔皮瓣进行提起,继续制作一常规菱形切 口,对于痔核组织进行妥善剥离,利用手术弯钳对于患 者内痔基底部进行夹住,选择 7 号丝线圆针进行缝扎, 最后对残端进行摘除,患者手术后为其提供抗生素抗感 染治疗,持续约 5~7 天。
观察组采用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进行治疗,术前需 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术前晚 间 8 点给予患者清洁灌肠,指导其术日清晨严格禁食禁 饮,准备消痔灵注射液以及专用肛门镜、5ml 注射器和 短针头等,维持左侧卧位,给予常规腰麻,消毒并铺巾,
实施肠腔清洁消毒,充分扩肛,并在肛门镜的辅助下详 细检查,将准备的消痔灵原液进行配比,比例为 1:1,
即一份消痔灵注射液+一份 0.667%盐酸利多卡因溶液。
手术操作方法为:直肠下段采用 4 点扇形注射,进行进 镜,抵达直肠下段与齿线之间相距大概 4cm 左右,依次 于 3 点、6、9 点以及 12 点实施扇形注射、需要注射至 患者粘膜下层、并产生一定的肌性抵抗感,各个点需要 继续分为三个不同方向,药物注射量 6ml,患者的总药 物注射量为 24ml。内痔 4 部注,首先于左侧、右前侧以 及右后侧主痔和上级粘膜下层具有的动脉搏动处进针, 针尖微微抬起进行注药,控制注药量略高于内痔核体积, 确保药液能够充盈患者痔疮粘膜下层,缓慢退针,在退 针过程中需要边退针边注药,可产生一定的落空感,注 药之后以患者痔粘膜表面出现凸起状作为主要恰当标 志,完成后可退回肠腔。实施子痔核注射,各个子痔核 均注入约痔核体积大约 1/3~1/2 的药液量,通常为 2~ 3ml 左右。给予洞状静脉区注射,注射结束后通过手指 对局部进行适当揉压,确保药液能够均匀散开。术后为 了避免感染可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进行静脉滴注,连续 3~5 天,并督促其多饮用温水以及尽早自主排尿。
1.3 评价规范
(1)评估 2 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的便血、 疼痛以及脱出等症状均完全消失,排便时并未见痔核脱 出,通过进行肛门镜检查可见痔核萎缩消失;有效:患 者的便血、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同时经检查痔核明显 缩小;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变化或持续恶化。(2)
2 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评估其肛门脱垂程度,即正常(0 分)分,轻度脱垂(患者排便后出现脱垂,然而可以自 行还纳,1 分),中度脱垂(患者便后出现脱垂情况,并 且需要进行手托还纳,2 分),重度脱垂(即稍有活动便 可发生脱出,且无法还纳,3 分)。(3)记录 2 组患者治 疗前后的平均如厕时间以及一周平均排便次数。(4)记 录 2 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5)2 组均 于术后 3 天、1 周和 10 天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对其疼痛程度做一评估,最低 0 分,最高 10 分,分数 越高即疼痛情况越严重。(6)记录 2 组出现的术后并发 症,例如继发性出血、肛门水肿、尿潴留以及肛门疼痛 和肛门松弛等。
1.4 统计学分析
文中数据均借助 SPSS22.0 分析,计量资料当中的数 据标准差:( x ±s),实施 t 检验,计数资料:[n(%)],
实施χ2 检验,P<0.05 即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组间平行对比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 97.30%、对照组
94.59%,P>0.05。
2.2 肛门脱垂程度、排便情况组间平行对比
施治前肛门脱垂程度、排便情况 2 组做对比差异微 小 P>0.05,经施治与对照组相比,肛门脱垂评分、平 均如厕时间以及一周平均排便次数均为观察组更低/少 P<0.05。
2.3 术后康复进程组间平行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 间均为观察组更短 P<0.05。
2.4 术后 VAS 疼痛评分组间平行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术后 3 天、1 周和 10 天 VAS 疼痛评 分均为观察组更低 P<0.05。
2.5 术后并发症率组间平行比较
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 5.41%,对照组 29.73%,P< 0.05。
表 1 临床疗效组间平行对比[n(%)]
分组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37 | 22(59.46) | 14(37.84) | 1(2.70) | 36(97.30) |
对照组 | 37 | 19(51.35) | 16(43.24) | 2(5.41) | 35(94.59) |
χ2 值 | 2.252 | 1.062 | 0.362 | 0.362 | |
p 值 | 0.096 | 0.175 | 0.533 | 0.533 |
表 2 肛门脱垂程度、排便情况组间平行对比( x ±s)
组别 | 例数 | 肛门脱垂评分(分) | 平均如厕时间(min) | 一周平均排便次数(次) | |||
施治前 | 施治后 | 施治前 | 施治后 | 施治前 | 施治后 | ||
观察组 | 37 | 2.41±0.45 | 0.08±0.01 | 26.52 ±3.37 | 6.17±3.36 | 3.89±0.62 | 5.52±0.63 |
对照组 | 37 | 2.42±0.44 | 0.13±0.02 | 26.55 ±3.36 | 10.25±3.09 | 3.90±0.60 | 4.26 ±0.58 |
t值 | 0.257 | 4.026 | 0.807 | 8.362 | 0.176 | 5.362 | |
p 值 | 0.192 | 0.035 | 0.286 | 0.003 | 0.374 | 0.029 |
表 3 术后康复进程组间平行比较( x ±s,d)
分组 | n | 创面愈合时间 | 术后住院时间 |
观察组 | 37 | 11.16±1.37 | 5.16±1.32 |
对照组 | 37 | 15.96±2.08 | 7.95±2.03 |
t值 | 6.392 | 5.337 | |
p 值 | 0.019 | 0.026 |
2025 年 第 3 卷 第 6 期
现 代 医 学 研 究
MODERN MEDICAL RESEARCH
◇临床医学◇
| ||||
分组 | n | 3 天 | 1 周 | 10 天 |
观察组 | 37 | 4.01±1.03 | 3.32±0.53 | 2.01±0.22 |
对照组 | 37 | 6.19±1.32 | 5.29±0.79 | 4.13±0.32 |
t值 | 5.017 | 6.175 | 5.227 | |
p 值 | 0.036 | 0.030 | 0.033 |
表 5 术后并发症率组间平行比较[n(%)]
分组 | n | 继发性出血 | 肛门水肿 | 尿潴留 | 肛门疼痛 | 肛门松弛 | 总计 |
观察组 | 37 | 0(0.00) | 0(0.00) | 0(0.00) | 2(5.41) | 0(0.00) | 2(5.41) |
对照组 | 37 | 1(2.70) | 2(5.41) | 1(2.70) | 5(13.51) | 1(2.70) | 11(29.73) |
χ2 值 | 0.685 | 0.806 | 0.685 | 1.176 | 0.685 | 7.362 | |
p 值 | 0.296 | 0.527 | 0.296 | 0.095 | 0.296 | 0.013 |
3 讨论
痔疮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例如解剖结构特点、过 度用力、便秘、药物、职业、饮食、咳嗽以及运动等[5],
现阶段对于重度痔疮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案,然而 手术操作中容易对肛管黏膜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破 坏,这使得术后的并发症率偏高,因此近年来保护痔疮 患者肛垫结构、积极探索非手术治疗是肛肠科医学工作 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是近年来对于 重度痔疮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非手术疗法,在治疗 中应用消痔灵作为硬化剂进行注射,消痔灵当中的主要 成分由植物五倍子内所提取大量鞣酸[6],同时白矾内提 取一定量的硫酸铝钾[7] ,该药物注射后能够促使局部产 生无菌性炎症反应,进而使局部组织发生纤维化,同时 还能够闭塞小血管以及加快组织粘连,在治疗中并不会 造成肛管粘膜受损[8]~[10] ,同时能够对直肠上动脉进行快 速有效闭塞,有利于加快痔疮的组织的硬化、萎缩以及 消失,所以可避免外科手术造成的后遗症以及相关并发 症,其创伤性更小,安全性更高。从本次的分析结果来 看,观察组采用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来进行治疗,与同 期外科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2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 比较高,且差异微小,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确切的临床 疗效。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率较低,表明与外科手术相 比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的应用其创伤性更小,更有利于 减少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肛门脱垂评分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如厕时间明显缩短, 平均排便次数增多,这也表明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的创 伤小、安全性高,并且操作简单,可减轻患者痛苦,具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重度痔疮患者通过采用中医外科注
射固脱法进行治疗其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宝珍. 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治疗重度痔疮的临 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2):137-138,153.
[2]孙焕乐. 中医外科注射固脱法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4):34-35.
[3]梁晓辉,孙平良.中医外治法防治痔疮术后尿潴留 的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5(5):47-50.
[4]杨淑华,王永红,孟毓国,等. 中医特色护理及快速 康复外科理念在痔疮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中 医药杂志,2022,38(9):1650-1651.
[5]罗艳霞,谌建平,汪海燕.多种中医护理干预技术在 痔疮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 (14):2203-2206.
[6]周娟. 中医熏洗联合针刺痔疮穴对缓解肛肠术后 患者疼痛、水肿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2,41(5): 186-189.
[7]黄燕. 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患者术后肛 缘水肿及疼痛的影响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33 (24):3774-3776.
[8]付雪梅,王坚,杨少峰.中医外治法治疗痔疮术后尿 潴留的研究进展[J].智慧健康,2022,8(32):67-70,74.
[9]黄英丽. 中医护理对痔疮手术患者疼痛程度及首 次排尿、排便时间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5): 102-103.
[10]冯娇娇,凡会霞,杨会举.痔疮的中医治疗进展[J]. 光明中医,2021,36(23):3973-3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