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联合瑞马唑仑用于宫腔镜无痛诊疗的临床效果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静 张胜利

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市 101100

摘要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马唑仑联合应用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其在麻醉和复苏中的作用。方法:118 例接受宫腔镜手术的子宫内膜癌病人,采用随机编号法,将其分成异丙酚和瑞马唑仑两组,每组59 例。瑞马唑 仑组为舒芬太尼加异丙酚,异丙酚组为舒芬太尼加异丙酚,观察两组间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RR 变化;观 察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与恢复时间、麻醉效果、舒适度、满意度等指标,并对两组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结果①在 T1,T2,T3,相对于 T0, MAP 和 RR 在 T1,T2,T2,T3 均有明显的下降或下降(P<0.05);在 T1,T2,T3,丙泊 酚组的 HR 在 T2,T2,T3 有轻微下降的趋势,瑞马唑仑组在 T1 有轻微上升的趋势(P<0.05);在 T1 和 T2 时间,两 组患者的 SpO_2 都出现了短暂的降低(P<0.05)。瑞马唑仑组在 T1,T2,T3 时间点的 MAP, HR, RR 的下降和下降幅 度均小于异丙酚组(P<0.05),而在 T1,T2,T3 时间点的 SpO2 的下降和下降幅度则没有显著性(P>0.0.05)。②瑞马 唑仑组与异丙酚组相比,均显著减少了麻醉的苏醒和恢复, P<0.05, 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 BCS 评分及麻醉满意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瑞马唑仑组与异丙酚组相比,舌根后垂和舌根后垂明显减少, 下颌支撑和辅助呼吸次数明显减少(P<0.05)。丙泊酚组有 1 名患者在术中意识到这一点。结论舒芬太尼与瑞马唑 仑联合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使病人的生命体征更加稳定、副作用小,能明显改善病人的复苏质量,使 病人的麻醉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瑞马唑仑;舒芬太尼;宫腔镜检查;麻醉效果;复苏质量

正文


宫腔镜是一种微创的妇科诊断和治疗手段,其中以 异丙酚为主的静脉麻醉是最常见的麻醉方法。尽管异丙 酚起效快,镇静效果好,但其镇痛效果不佳,且疗效指 标较窄,易产生剂量依赖性的心律失常[1]。瑞马唑仑是 一种新型的超短效的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异丙酚,起效 快,维持时间短,代谢不依赖于肝脏和肾脏,并且可以 被氟马西尼快速逆转,其副作用远小于异丙酚。具有较 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 本项目拟采用瑞马唑仑进行 宫腔镜手术,观察其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使用效果和安全 性,并对其在宫腔镜手术中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 为进一步优化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1 年度 1-12 月在我科接受宫腔镜手术的 118 例病人。采用随机编号方法将患者分成异丙酚和瑞 马唑仑组各59例。异丙酚组患者20-60岁,平均为40-83 ±7-93 岁;体重指数的平均值为(23.24±3.46)公斤/  3。瑞马唑仑组患者的年龄在 20~60 岁之间,平均年 龄在 40~24±9.19 岁之间;平均体重指数(23.44±3.09) 公斤/米 3.在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上,两组间无显著性 差异(P>0.05)。

入选条件:所有有特定宫腔镜指征的病人,例如, 在超声发现子宫腔内有异常,原因不明的赘肉;ASA  级为Ⅰ-Ⅱ;排除条件:拒绝参与本次调查。有沟通障 碍,不能与科研人员合作的;有严重的肝脏和肾脏疾病 的患者;有研究用药过敏的患者;该试验得到了我院医 疗道德委员会的认可,所有参与试验的病人都已经签署 了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手术前都要进行常规的禁食和饮水, 在进行检查之前,他们都不需要使用任何的治疗药物, 在进入手术室之后,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 对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进行监测,并 给予 2 L/min 的鼻腔吸入氧气,同时准备好急救药品和 麻醉设备。

两组患者均采用无气管插管的全静脉麻醉。术中应 用舒芬太尼 0.15 ug/kg,术中采用截石位,消毒铺巾,扩 阴器置入术,各组采用异丙酚或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异 丙酚组采用 1%异丙酚 1.5~2.0 mg/kg 的全麻诱发法,一 直到病人失去知觉和睫毛反射消失为止。

在手术中,视病人的肢体运动,给予异丙酚 0.3-0.5 mg/kg/次的持续静脉注射。瑞马唑仑组以 0.15~0 mg/kg 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为基础,经静脉缓慢注入致麻,


直至病人完全失去知觉、睫毛反射消失。在检查的同时, 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给病人服用了 2.5 mg/次的瑞马唑 仑。如果 15 分钟内增加的次数超过 5 次,则判定为不 能成功,应采取另一种麻醉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于术后 5 分钟(T0),意识丧失(T1),扩张(T2), 苏醒(T3),测定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 度,及呼吸速率。

1.3.2 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诱导时间

(使用镇静剂至 OAA/S<2 级的时间),手术时间, 苏醒时间(从呼唤患者到睁眼时间),康复时间(从睁 眼到离开房间时间(OAA/S≥5 级)。

1.3.3 对手术中出现的注射疼痛,呼吸抑制,舌根后 翻等副作用进行观察和记录。

 SpO2≤90%, RR≤8 /分钟,或者是呼吸停顿大  15 秒时,就属于呼吸抑制。

1.3.4 观察并记录麻醉疗效评价及舒适度评分(BCS)。 麻醉效果评定:良好:术中不能有肢体活动;良性:

手术过程中出现不影响操作的肢体动作;缺点:在手术 过程中,患者的身体是不能动的,所以不能进行手术。 舒适评分(BCS):0:在静息状态下有持续性的疼痛; 1 级:在剧烈的呼吸和咳嗽中感到非常痛苦;2:中等程 度的疼痛,在剧烈的呼吸和咳嗽中;3:轻度的疼痛,  在深深的呼吸和咳嗽中;4:没有感觉到呼吸和咳嗽的 痛苦。1.3.5 术后第 1 天随访,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记录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及术中知晓率等副作用。满 意度分为 5 个等级,5 个等级,4 个等级,3 个等级,2 个等级,1 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 SPSS20.0 对数据进行处理,所得数据以均数 ±标准偏差为单位,进行 t 检验;计量数据以百分比表 示,并用 x2 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了排序和检验。P<0.05 者,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比较

 T1,T2,T3, MAP  RR  T0 点均有下降或下降,  P<0.05;在 T1,T2,T3,丙泊酚组的 HR  T2,T2,T3 有轻 微下降的趋势,瑞马唑仑组在 T1 有轻微上升的趋势 P<0.05);在 T1  T2 时间,两组患者的 SpO_2 都有短 暂的降低(P<0.05)。瑞马唑仑组在 T1,T2,T3 时间点的   MAP, HR, RR 的下降和下降幅度均小于异丙酚组 P<0.05),而在 T1,T2,T3 时间点 SpO2 的下降和下降 幅度均小于异丙酚组(P<0.0.05)。


 


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 复时间比较

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 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2.3 两组患者疗效、SAS、BCS、麻醉满意度评分比 较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评价均处优良水平;舒适度评分 处于轻微疼痛与无痛之间;满意度评分均为非常满意水 平。两组患者的疗效、BCS、麻醉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在麻醉效果和复苏质量方面,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和诱导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看出,瑞马 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的起效与异丙酚相同,并不会影响到 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瑞马唑仑联合应用于异丙酚组 的麻醉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都要短于异丙酚组,因此, 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总之,在宫腔镜下,瑞 马唑仑与异丙酚的麻醉效果相似,都是令人满意的。但 是,采用瑞马唑仑麻醉的病人,其生命体征更为稳定, 苏醒及恢复的时间也更短,手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发 生率也更低,而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结论: 瑞马唑仑和舒芬太尼联合使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浩,张艺,熊永红,等.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用于  无痛结肠镜时麻醉效果的 Meta 分析[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2137 11):1182-1189.

[2]钱夏丽,夏凡,沈晓凤,等.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 酚在宫腔镜检查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 3707):706-708.

[3]史媛,蒋毅,董贝贝,等.瑞马唑仑和咪达唑仑对 健康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20409):1089-10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