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艾普拉唑;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分析
正文
前言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这 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如果患有十二 指肠溃疡,那么患者的上腹部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大多 表现为脐上疼痛,重症甚至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 造成极大的影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 或者餐前时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但是在餐后往往会 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1]。这种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机体 健康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因此,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需要及时有效地治疗,以此缓解疾病 所产生的影响。现阶段,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方法 就是让患者服用相应的治疗药物,其中抑酸药物是其中 最常见的一种药物。而质子泵制剂能够有效抑酸,这种 药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缓解患者的疾病症状,加 快患者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速度。其中奥美拉唑碳酸氢 钠与艾普拉唑均属于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这些药物可 以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这些 药物具备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不同的药物治疗效 果与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 。基于此,本文主要针 对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联合艾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患者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我院于 2021 年 7 月至 2023 年 5 月接收的 84 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 42 例;常规组中,男 24 例, 女 18 例;年龄:30-68 岁,平均:(45.41±4.27)岁; 病程: 1-3 年,平均:(1.54±0.49)年,溃疡直径:
0.3cm-2.1cm,平均:(1.21±0.14)cm;观察组中,男
23 例,女 19 例;年龄:31-68 岁,平均:(45.37±4.30) 岁;病程:1-3 年,平均:(1.50±0.52)年,溃疡直径: 0.3cm-2.2cm,平均:(1.23±0.15)cm。
入组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出现 腹胀、嗳气、反酸、胃灼热、腹部不适等症状;心、肝、 肾等脏器功能良好;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有精神类疾病;用药
过敏史;妊娠期或哺乳期;免疫系统疾病;对本研究不 知情,不愿参加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二)方法
两个组的患者都需服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胶体 果胶铋干混悬剂,其中,阿莫西林的服用剂量为:1g/ 次,2 次/日;克拉霉素的服用剂量为:0.5g/次,2 次/日; 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的服用剂量为:150mg/次,4次/日; 两个组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的基础之上接受不同的药 物治疗。
常规组:所有的患者均需服用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进 行治疗,(名称:恩奥欣,由厦门市的恩成制药有限公 司生产,规格:奥美拉唑/碳酸氢钠:20mg/1100mg),服 用剂量为:1 粒/日,需在晚餐前服用,持续服用四周。
观察组:所有的患者在服用奥美拉唑碳酸氢钠的基 础之上服用艾普拉唑进行治疗,艾普拉唑(名称:壹丽 安,由丽珠集体丽珠制药厂生产,规格:5mg),服用剂 量为:10mg/次,1 次/日,需晚餐胶服用。持续服用四 周。
(三)评价指标
1.统两个组的治疗效果,指标为:治愈、显效、有 效及无效,其中,治愈:患者所有的症状全面消失,体 征恢复正确,溃疡面全部愈合,出现瘢痕,碳 13 尿素 呼气测试结果显示为阴性,Hp 转阴;显效:各种症状 基本消失,体征稳定,溃疡面大多愈合,出现瘢痕,测 试结果显示为 hpv-16 转阴;有效:各种症状有所好转, 体征趋于平衡,溃疡面有所愈合,测试结果显示:Hp 呈阴性;无效:各种症状无变化,体征不稳定,溃疡面 未出现愈合,甚至有所加重,Hp 呈阳性。(治愈+显效+ 有效)÷小组患者总数×100%=治疗总有效率。
2.统计两个组患者各种症状的消失时间,包括嗳气、 反酸、腹痛与胃灼热等症状。
3.检测两个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素的水平,在用药 前与用药 4 周后,早晨空腹状态下采用 5mL 的静脉血进 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个组血清的 CRP(C- 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及 TNF-α(肿瘤坏 死因子- α) 的水平进行检测。
4.统计两个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 吐、皮肤瘙痒、转氨酶升高等。
(四)统计方法
由 SPSS24.0 统计所有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x ± s 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变量组间比较采用两 独立样本 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变量组间比较 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个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更高(P<
0.05),见表 1。
(二)两个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的更短(P<
0.05),见表 2。
(三)两个组用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对比
两个组用药前的血清炎性因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用药4周后,两个组血清中 CRP(C 反应蛋白)、 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 水平均明显比用药前的更低,并且观察组比常规组的更 加优良(P<0.05),见表 3。
(四)两个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个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具备统 计意义(P>0.05),见表 4。
表 1 两个组治疗效果的对比[n(%)]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42 | 9(21.43) | 11(26.19) | 12(28.57) | 10(23.81) | 32(76.19) |
观察组 | 42 | 12(28.57) | 13(30.95) | 15(35.71) | 2(4.76) | 40(95.24) |
χ2 | / | 4.342 | ||||
P | / | <0.05 |
表 2 两个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d( x ± s )]
组别 | 例数 | 嗳气 | 反酸 | 腹痛 | 胃灼热 |
常规组 | 42 | 31.75±3.64 | 32.69±4.31 | 23.55±3.98 | 36.09±3.97 |
观察组 | 42 | 21.41±3.52 | 25.48±4.24 | 16.47±5.71 | 27.42±4.01 |
t | / | 12.220 | 7.167 | 7.201 | 10.875 |
P | / | <0.05 |
表 3 两个组用药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x ± s )
组别 | CRP | IL-6 | TNF- α | |||
用药前 | 用药后 | 用药前 | 用药后 | 用药前 | 用药后 | |
常规组(n=42) | 30.05±4.41 | 16.49±4.03 | 60.79±9.82 | 33.38±8.49 | 90.09±15.22 | 26.51±8.24 |
观察组(n=42) | 30.11±4.36 | 15.06±3.51 | 60.68±9.94 | 30.11±7.07 | 90.02±15.26 | 24.17±6.33 |
t | 0.151 | 1.775 | 0.520 | 1.953 | 0.341 | 1.439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表 4 两个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恶心呕吐 | 皮肤瘙痒 | 转氨酶升高 | 总发生率 |
常规组 | 42 | 2(4.76) | 2(4.76) | 1(2.38) | 5(11.90) |
观察组 | 42 | 2(4.76) | 1(2.38) | 1(2.38) | 4(9.52) |
t | / | 0.495 |
P | / | <0.05 |
三、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近 年来人们生活规律与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从而导致十 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态势[3] 。根据相 关的调查报告显示,这种疾病在消化内科疾病中的占比 达到了 5%-10%,并且这一占比依然在不断扩大中。由 于人们的饮食习惯不合理,加之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4] 。这种疾 病的发生大多与患者的胃酸分泌量过多、感染幽门螺杆 菌等因素存在紧密的联系,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出现在患 者的胃前壁。当人们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后,可能会导致 患者腹部出现慢性、持续性的疼痛等症状。因此,十二 指肠溃疡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使患者的 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基于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得到及 时、有效的治疗,而目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方法 是,指导患者服用各种药物,以此有效控制病情的进一 步发展,使患者的溃疡逐渐愈合,预后得到改善[5]。
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药物中,质子泵抑制剂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其也是现阶段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 物,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对患者的胃壁细胞 H+-K+-ATP 酶的活性进行抑制,而这也是抑制患者胃酸分泌的重要 方法。奥美拉唑就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并且是一种苯 并咪唑类抑酸分泌化合物,我弱碱性的药剂;奥美拉唑 在胃中高酸环境内,能够转化成为活性亚磺酰胺,通过 二硫键不可逆性,和胃壁细胞分泌膜中的 H+-K+-ATP 酶巯基进行相互结合,从而产生质子泵与亚磺酰胺化合 物,以此有效抑制酶的活性,使胃酸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作为一种弱碱性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可以被酸性胃液 分解,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这样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 情。碳酸氢钠与胃酸直接中和,有利于提高胃内的 PH 值,这样可减轻患者因胃酸分泌量过多而出现反酸、上 腹疼痛、灼热感等症状,并且还可防止奥美拉唑因受到 胃酸影响而出现降解的情况。奥美拉唑碳酸氢钠中所含 的碳酸氢钠能激活质子泵通道, 促使奥美拉唑与 H+-K+-ATP 酶的结合。由此可知,这种药物在没有受 到食物刺激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抑制胃酸分泌 的作用。艾普拉唑也是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 其对
H+-K+-ATP 酶的抑制作用不可逆,这种药物也能够有 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奥美拉唑碳酸氢钠与艾普拉唑在治 疗十二指肠溃疡中的联合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 果。艾普拉唑是一种肠溶片,更易于患者的吸收。
通过本次研究所获得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 果明显比常规组的更加优良,(P<0.05);观察组的嗳气、 反酸、腹痛与胃灼热等症状消失时间也明显比常规组的 更短(P<0.05);两个组用药前的血清炎性因素水平无 明显差异,(P>0.05),用药 4 周后,两个组血清中 CRP (C 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 坏死因子-α)的水平均明显比用药前的更低,并且观 察组比常规组的更加优良(P<0.05);而两个组的不良 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奥美拉唑碳 酸氢钠联合艾普拉唑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应用效 果显著, 可有缩短各种症状消失时间,使血清炎性因子 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不会使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总之,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过程中将奥美拉唑碳 酸氢钠民艾普拉唑进行联合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 果,因此,值得在该疾病的治疗中积极推广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林玉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碳酸氢 钠与艾普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23,20(04): 155-157.
[2]张奇增,郑耀青.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联合艾普拉唑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J].临床合理用药,2023,16(03):68-71.
[3]赖淑华,林淑珍,洪丽绵等.奥美拉唑碳酸氢钠与艾 普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 管理,2022,13(11):133-136.
[4]欧阳山丹,李阿云,文晓丽等.艾普拉唑、艾司奥美 拉唑镁与奥美拉唑碳酸氢钠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 合理用药及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 5):167-169.
[5]卢灿钧,韦丽霞,李健哲等.奥美拉唑碳酸氢钠胶囊 与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分析 [J].中国处方药,2020,18(02):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