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对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多元化护理;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心理弹性;生活质量
正文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接受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185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实验组(9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首先,患者必须符合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这一点是通过头颅CT或MRI等医学影像检查得到确诊的;其次,患者需要接受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这包括但不限于手术、造影等治疗方式;再次,患者的年龄范围必须在35岁至90岁之间;最后,患者及其家属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以表明他们对参与研究的程序和潜在风险有充分的了解和同意。排除标准:首先,如果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则不能纳入研究;其次,如果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也将被排除在外;最后,如果患者存在沟通障碍,无法配合进行调查和研究,那么这样的患者也不适合纳入本研究。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在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我们首先会进行入院接待,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地适应医院环境。随后,我们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健康问题。根据医生的指示,我们会执行各种必要的治疗和护理操作,确保患者得到恰当的医疗照顾。此外,我们还会提供饮食指导,帮助患者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来促进健康和恢复。用药指导也是我们服务的一部分,我们会教育患者如何正确地服用药物,以及需要注意的副作用。最后,我们还会进行健康宣教,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措施来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1.3.2 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运动,如关节活动、肌肉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如坐起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播放视频等。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康复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等。
(4)营养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饮食,以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同时,要注意饮食的温度和速度,避免患者发生呛咳和误吸。
(5)延续性护理: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出院指导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饮食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4 观察指标
(1)心理弹性水平:为了评估两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水平的变化,研究者们采用了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简称CD-RISC)。该量表是一个广泛认可的评估工具,它涵盖了心理弹性的三个主要维度:坚韧、力量和乐观。量表中包含了25个条目,每个条目都采用了0到4分的5级评分法,从而使得总分的范围在0到100分之间。在这个评分体系中,得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意味着他们面对逆境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恢复。
(2)生活质量:为了全面了解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研究者们使用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简称GQOLI-74)。这个问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工具,它从四个维度来评估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状态。问卷包含了7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到5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通过这个问卷,研究者能够获得关于患者生活质量的详细信息,从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3)并发症发生情况: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研究者们特别关注并记录了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这些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感染、出血和血栓形成等。通过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些情况,研究者们能够评估不同干预措施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以期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风险。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量表得分比较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量表得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时间 | 坚韧维度得分 | 力量维度得分 | 乐观维度得分 | 总分 |
对照组 | 92 | 干预前 | 28.56±4.32 | 16.34±3.11 | 8.23±1.56 | 53.13±7.98 |
干预后 | 32.45±4.67 | 18.21±3.32 | 9.56±1.78 | 60.22±8.56 | ||
实验组 | 93 | 干预前 | 28.78±4.45 | 16.56±3.23 | 8.34±1.67 | 53.68±8.12 |
干预后 | 37.65±5.12 | 22.34±3.89 | 12.56±2.11 | 72.55±9.23 | ||
组间比较(干预后) | t = 6.324,P<0.05 | t = 5.876,P<0.05 | t = 7.234,P<0.05 | t = 8.987,P<0.05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比较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得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时间 | 躯体功能维度得分 | 心理功能维度得分 | 社会功能维度得分 | 物质生活状态维度得分 | 总分 |
对照组 | 92 | 干预前 | 40.23±5.67 | 38.56±4.98 | 36.78±4.32 | 34.56±4.11 | 150.13±16.98 |
干预后 | 45.67±6.12 | 42.34±5.32 | 40.56±4.67 | 38.23±4.45 | 166.80±18.56 | ||
实验组 | 93 | 干预前 | 40.56±5.89 | 38.78±5.12 | 36.98±4.45 | 34.78±4.23 | 151.10±17.12 |
干预后 | 52.34±6.89 | 48.56±6.23 | 46.78±5.11 | 43.23±4.78 | 190.91±20.23 | ||
组间比较(干预后) | t = 6.789,P<0.05 | t = 7.123,P<0.05 | t = 6.567,P<0.05 | t = 5.890,P<0.05 | t = 8.234,P<0.05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8.60%(8/93),低于对照组的 18.48%(1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 = 4.678,P<0.05)。
三、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介入治疗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直接对病变的血管进行修复或重建,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下降等情况。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反应,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生活质量的下降可能表现在日常活动能力的减退、工作能力的丧失以及社交活动的减少等方面。因此,如何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成为了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弹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压力和逆境时,能够有效地适应和恢复的能力。提高心理弹性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2]。临床上可以通过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健康教育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弹性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3]。多元化护理通过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营养护理和延续性护理等多种护理措施,从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营养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促进患者的康复;延续性护理能够在患者出院后继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这些护理措施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8.60%(8/93),这一数字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8.48%(1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采用多元化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实施多元化护理,医疗团队能够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并发症,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范,从而有效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本文的讨论部分,我们可以进一步阐述将踝泵运动加入康复指导的益处,以及将质量改进项目融入健康宣教内容的重要性。首先,踝泵运动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康复手段,对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由于术后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减少,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因此,将踝泵运动纳入康复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其次,将提高脑血管造影患者术前术后宣教的知晓率作为质量改进项目,体现了我们对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视。通过加强术前术后的宣教,使患者更加了解手术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康复方法,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这也能够提升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在讨论部分详细分析这些改进措施的临床意义和实践效果,为多元化护理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多元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多元化护理模式,为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们还应不断探索和创新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耿巧玲,徐莺丽.多元模式指导护理对血液净化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OL].医学临床研究,2025,(02):339-341[2025-03-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382.R.20250321.1112.096.html.
[2]谭文玉,罗嘉欣.以接纳承诺疗法为导向的多元化护理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5,20(05):144-146.DOI:10.19738/j.cnki.psy.2025.05.043.
[3]钱佩珺,苏娟,史梦圆,等.多元化联合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C]//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六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下).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4:282.DOI:10.26914/c.cnkihy.2024.059531.
[4]曹亚南,张红,申丹丹.多元化护理对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4,41(08):1267-1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