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意义探讨
摘要
关键词
乳腺微小肿块;超声;乳腺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
正文
引言:乳腺肿块是指出现在乳房里的组织增生物,是一种女性常见疾病,临床可将其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乳腺肿块在治疗方案、预后效果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还应对乳腺肿块的类型进行明确诊断。本研究将以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微小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来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22.01,结束于2022.12,研究对象为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微小肿块患者(共有72个微小肿块),其中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65岁,平均(45.87±4.59)岁;初中及以下/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有22例(36.67%)、20例(33.33%)、18例(30.00%)。
纳入标准:(1)予以手术病理检查;(2)所有涉及资料均完整、真实;(3)所有参与者对研究内容为知情状态,同意配合参与。
排除标准:(1)有乳房塑形手术史,乳房植入假体;(2)合并精神病史、认知障碍;(3)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传染性疾病;(4)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异常者;(5)严重免疫性疾病。
1.2 方法
所应用到检查仪器为东芝Aplio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日本生产),要求患者保持平卧体位于检查床,将上身衣物去除,让乳房充分暴露在检查者视野中,将仪器探头频率调节为5MHz,在受检者乳腺部位进行多切面扫描,密切观察以定位乳腺病变,将16G穿刺针刺入受检者乳腺,到达病变部位后启动穿刺枪在肿块不同位置进行取材,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样本、及时送检。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下60例乳腺微小肿块患者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根据穿刺活检结果,计算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60例乳腺微小肿块患者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x±s)描述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代表数据对比有差异性。
2 结果
2.1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72个微小肿块经手术病理诊断有50个良性病变,22个恶性病变,运用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良性恶性、恶性病变分别有48个(66.67%)、24个(33.33%),具体如表1、表2所示。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和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良性病变结果
良性病变类型 | 纤维腺瘤 | 炎性肉芽肿 | 增生 | 慢性化脓性炎症 | 脂肪坏死伴炎症细胞 | 腺病 | 纤维增生症 | 纤维瘤病 | 纤维上皮肿瘤 | 合计 |
个数 | 16 | 5 | 5 | 3 | 2 | 4 | 4 | 7 | 2 | 48 |
占比 | 22.22% | 6.94% | 6.94% | 4.17% | 2.78% | 5.56% | 5.56% | 9.72% | 2.78% | 66.67% |
表2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恶性病变结果
恶性病变类型 | 浸润性混合性乳腺癌病灶 | 浸润性导管癌病灶 | 乳腺导管内原位癌病灶 | 浸润性导管癌伴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病灶 | 合计 |
个数 | 2 | 20 | 1 | 1 | 24 |
占比 | 2.78% | 27.77% | 1.39% | 1.39% | 33.33% |
2.2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效能
诊断灵敏度为95.45%(21/22),特异度为94.00%(47/50),阳性预测值87.50%(21/24),阴性预测值97.92%(47/48),诊断符合率94.44%(68/72),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效能
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 | 手术病理诊断 | 合计 | |
恶性 | 良性 | ||
恶性 | 21 | 3 | 24 |
良性 | 1 | 47 | 48 |
合计 | 22 | 50 | 72 |
3 讨论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是一种将超声技术与穿刺技术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它可以通过超声技术来引导穿刺针到达可疑占位区域,收集组织或细胞样本,供病理学检查确定是否为恶性肿瘤。超声技术是一种不会产生辐射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其基本原理是超声波在人体内部的传播和反射。在应用中,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沿着乳腺组织进行滑动,通过超声扫描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到整个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和邻近组织结构等。此时,医生可利用这些信息确定肿块的可疑程度,以及穿刺针的方向,然后经过消毒和麻醉处理,按照预定穿刺路线将针头插入体内,穿透肿块将组织或细胞样本取出。有时,医生也会对病人进行多次穿刺操作,来获取更多可靠的诊断结果。通常临床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主要是借助CT机进行引导,来对病变位置进行精准的判断。之后,借助穿刺针,通过皮肤穿刺处理深入到脏器或组织病变位置,以此来对病变组织学、细胞学材料进行获取。该检查方法可以对疾病的病变性质进行准确的判定。国外文献于1976年首次对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技术进行了报道。我国首次在临床中对该项技术进行使用的时间为1985年,应用者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的张雪哲教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创新,当前CT技术和穿刺器材都实现了巨大的发展。现阶段临床中,在诊断全身多个部位病变问题时,开始大范围运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与此同时,根据大量的临床病例实践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且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属于一种有效的微创检查方式。
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患者病变位置的病变性质进行确定,以此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详细的指导。相关医生同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查体结果、X线、CT以及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深入分析和探究,能够对患者所患的疾病性质进行初步的判断。但是因为一些疾病属于疑难杂症,即使借助临床中高精密的影像学、物理学以及实验室等检查,也无法对患者的病变性质进行充分明确,常常会存在一定的误诊问题。基于此,临床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病变性质的诊断精准性,通常会利用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又被称为临床疾病诊断的一个“金标准”,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就是病理学诊断中的一个获取患者病变病理学诊断的便捷途径。不仅如此,当患者进行了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以后,其有着高度疑似的肿瘤性病变问题时,此时,还需要借助穿刺活检的病理学检查,才能够对肿瘤的实际病理类型以及分化程度进行确定,并为后续制定针对、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保障。例如,临床中肺癌有许多的病理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腺鳞癌以及肉瘤样癌等。不同的病理类型,其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案。如果在此过程中,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进行使用,能够精准地确定肺癌患者所属的类型。并且辅助相应的基因检测,可以掌握患者肿瘤对相关靶向药物所具有的敏感性。其不仅能够为临床医生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还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首先,在对患者病变的良性或恶性进行诊断和明确时,可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例如,临床中常见的肺部结节和肺部肿块、纵隔肿块、胸膜和胸壁处存在的肿块、腹部实质性脏器肿物、腹盆腔和腹膜后间隙肿物、颈部结节和肿块、肌肉软组织肿块和骨骼病变等。借助该技术形式,能够有效确定其属于良性,还是恶性;其次,在对肿瘤性病变疾病进行放疗和化疗治疗时,需要先借助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来诊断相应的细胞组织学;最后,在治疗肿瘤性病变疾病时,若采取靶向药物治疗,则需在治疗开始前,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来对基因检测结果进行获取。但是,临床中患者是否能够进行穿刺,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禁忌证。同时,结合专科医生对患者穿刺位置的风险评估结果。
CT扫描能够从人体轴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等多个平面角度,来重新构建人体内的脏器组织情况,从而将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和附近组织关系精准地展现出来。在对穿刺位置和进针深度进行确定时,借助超声引导形式,能够精确地进入到病变位置,最终获取到符合标准要求的合格组织学材料。与此同时,在CT扫描的引导下,穿刺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给重要脏器和大血管带来的损伤。在对不同型号的穿刺细针进行选取时,可通过CT扫描确定穿刺位置的大小,保证所选用的穿刺细针更具合适性。当穿刺细针深入到人体病变组织当中时,不仅能够使人体组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还能够实现微创效果。通常使用穿刺针所得到的条形穿刺病理标本,具有较为充分的组织量,能够使病理学检查和基因检测需求得到全面满足。通常在采取该技术的过程中,会在局部浸润麻醉状态下进行。不仅如此,穿刺过程中所使用的穿刺针较为锐利,并且受到CT的引导,精准性较高。所以,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感,一些患者仅会有轻微疼痛和不适。对于该技术形式来说,其主要的风险为,会给病变位置邻近的重要器官带来损伤。但借助CT精准定位,并保证穿刺路径和穿刺方案的合适性,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发生风险的概率。
引起乳腺肿块的原因许多,常见有乳腺囊肿、乳腺纤维囊性变、纤维腺瘤、乳腺组织或临近神经严重损伤、内分泌失调、情绪激动紧张、饮食结构不合理、乳腺癌等,肿块可能无痛或者疼痛,有时伴随乳头溢液、皮肤发红等症状,若为恶性病变,可进一步发展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早期诊断乳腺肿块为临床研究发展重点内容。目前临床诊断乳腺肿块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影像学检查(如乳房X线摄影、乳房超声)、病理学检查(如切除活检、空心针穿刺活检),特别是多普勒彩超在临床应用以来, 医师可以对乳腺肿块大小、形态、血管分布情况、血液流动情况等有更为明确的了解,使乳腺微小肿块的检出率大大提高,但由于乳腺良性恶性病变血流信号存在交叉,容易出现误诊现象。近些年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被广泛应用于乳腺微小肿块的临床诊断,超声设备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减少穿刺对受检者的机体损伤,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取材成功率,费用相对低廉, 患者更易接受,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和极低的误诊率,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促使患者更快恢复身体健康。本研究调查显示: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和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乳腺微小肿块患者诊断灵敏度为95.45%(21/22),特异度为94.00%(47/50),阳性预测值87.50%(21/24),阴性预测值97.92%(47/48),诊断符合率94.44%(68/72),体现了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乳腺微小肿块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助于病变类型的准确鉴别,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以确定治疗方案,最大程度的降低疾病对患者的损害。
综上,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诊断乳腺微小肿块,有着非常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可以鉴别区分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沈勤红.高频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及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005):018.
[2] 李汝锐,曾辉,冯结映,等.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对术前空芯针穿刺活检诊断为乳腺导管原位癌术后病理升级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评估价值[J].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3).
[3] Sonazoid超声造影在BI-RADS 4类乳腺结节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21卷5期, 74-78页, ISTIC, 2024.
[4] 李博利.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3):238-239.
[5] 梁秀冰,黄小杏.术中快速冰冻组织活检应用于乳腺肿块性状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10):85-88.
[6] 王聪,胡良波.超声,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早期与鉴别诊断意义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 5(5):3.
[7] 谢媛媛,任艳军,任路平,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小肿块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 4(1):2
[8] 监志东,刘如玉,李媛媛,et al.X射线钼靶,超声造影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4类乳腺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 2023, 20(3):56-60.
[9] 买牧春,宗燕君.超声引导穿刺活检与MRI在诊断BI-RADS 4类乳腺肿块中的价值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 23(10):80-84.
[10] 任波,刘艳,单炜丽.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4C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其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 2023, 20(10):98-102.
[11] 王海龙,王运昌,张芳,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J].癌症进展, 2023, 21(18):2052-2054.
[12] 宣洪伟.介入超声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乳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14):84-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