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胃和结直肠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唐大平 包中建

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500

摘要

目的:探讨胃、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胃、结直肠肿瘤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对比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术后1d、3d、5d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6.67%、14.67%,P<0.05。结论:对于胃、结直肠肿瘤患者实施NOSES能够更好地改善各项手术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

胃、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临床应用

正文


中图分类号:R735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上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非常高[1-2]近年来,由于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变化,该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因此,结直肠癌的有效干预尤为重要。目前,手术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传统手术方式会导致患者的切口较长,瘢痕明显,不仅影响美观,也导致患者遭受较大痛苦。随着临床技术发展,NOSES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微创特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减轻疼痛感[3-4]当前,NOSES已经成为微创手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目前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甲医院,县市级基层医院开展相对较少[5]现在选取院收治的胃、结直肠肿瘤患者,对其实施此种术式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院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取的胃、结直肠肿瘤患者150例。纳入标准:1)NOSES 入组条件:经口:胃壁良、恶性肿瘤,内镜下无法完整切除者;病灶最大直径<2cm 为宜;T2 或 T3 期为宜。经直肠:胃良、恶性肿瘤,经口无法取标本者;T2 或 T3 期为宜;标本最大径≤3cm 为宜;体质指数<30kg/m2。经阴道:胃良、恶性肿瘤,经口无法取标本的女性患者;T2 或 T3 期为宜; 标本最大径 35cm 为宜;体质指数<30kg/m2。NOSES 入组条件:肿瘤浸润深度 T2T3 ,经肛门取标本最大环周直径<5 c m ,经阴道取标本最大环周直径 5 cm7 cm 。2)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1)不满足上述入组条件者,2)满足上述条件,但对于未婚女性、有生育要求妇女、妇科感染、部分既往有妇科手术史及生殖道先天畸形的女性患者作为经阴道 NOSES 排除条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男44例,女31例;年龄38-74岁,均数(50.45±3.22)岁;BIM为19-26kg/m²,均数(23.32±1.11)kg/m²。观察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39-78岁,均数(50.86±3.21)岁;BIM为20-27 kg/m²,均数(23.46±1.23)kg/m²。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手术采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利用五孔法进行常规腹腔镜手术,在标准术式指导下完成肠系膜游离层面,确保血管精准断离淋巴结彻底清扫。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及时调整麻醉和手术策略。在标本取出环节,通过腹部辅助切口将肿瘤组织安全移除完成肿瘤切除后,可选择在体外进行肠管吻合,或是再次建立气腹,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消化道重建,确保功能恢复与术后并发症降低。

1.2.2 观察组

1)术前准备。为确保手术顺利,患者需在术前1至3天内进行肠道清理,手术前一天则需完全禁食。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至少一天的静脉营养支持,以维持其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对于无肠梗阻症状的患者,术前一天口服导泻剂,以进一步清洁肠道。针对经阴道进行NOSES手术的患者,术前三天,每天用3‰碘伏或1‰新洁尔灭阴道进行冲洗。手术当天,除了冲洗阴道,还要3‰碘伏做好宫颈消毒,并且擦干。消毒时应扩大消毒范围,确保外阴、肛门周边也做好消毒处理,避免感染。2)术前评估。对于选择经口取标本的患者,确认食管是否存在狭窄或静脉曲张等异常现象,以免影响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对于经阴道取标本的患者,评估其阴道的宽松度和弹性,同时要检查阴道后穹窿是否有粘连盆腔是否存在炎性改变,以免对手术过程产生影响。对于经直肠取标本的患者,需要仔细分析直肠及其周围组织的局部解剖情况,以综合判断标本取出的可行性。此外,术前准确评估肿瘤的具体位置、大小及其浸润深度选择增强CT作为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针对直肠肿瘤的患者,还需进行盆腔MRI检查,以获取详细信息。3)具体操作。体表入路采用五孔法,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对于胃部标本取出,要确保标本安全转运。在转运之前,需将标本妥善放入电线保护套中,防止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确保取出过程的安全性。对于直肠或阴道的切开,通常选择直肠前壁进行切口。切口位置位于腹膜反折上方5厘米,切口大小约为3厘米。后穹窿是阴道切口的优选位置,阴道切开可以通过腹腔镜下切开或经阴道切开两种方式进行。在腹腔镜下切开的过程中,暴露后穹窿后,在子宫骶韧带之间进行2至3厘米的横切口,并向两侧延伸。而经阴道切开方式则是在后穹窿中点做2至3厘米的横切口,并从阴道4至8点向两侧扩展切口。完成标本装袋并取出后,需对阴道进行冲洗。在整个取标本过程中,必须在腹腔镜监视下进行,避免盲目操作,以确保安全精准。最后直肠或阴道切口需要进行缝合,阴道切口采用纵切方式,使用倒刺线进行连续全层缝合,第二层为浆肌层的包埋缝合。缝合完成后,通过充气注水试验检测切口的缝合情况,必要时可借助内镜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保切口稳固无漏气现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变化情况。2)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术后1d、3d、5d的疼痛情况。3)对比两组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应用SPSS 23.0软件检验,t对应计量资料,x²对应计数资料,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的手术指标对比

组别

术中出血量

手术进食时间

术后排气时间

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对照组(n=75)

63.22±2.34

4.54±0.47

2.81±0.34

1.25±0.32

9.11±1.12

观察组(n=75)

72.75±2.74

5.87±0.76

3.26±0.22

1.88±0.54

12.43±1.76

t

5.744

6.875

4.775

6.905

4.453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 VAS

观察组术后1d、3d、5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两组的VAS评分对比(分)

组别

n

术后1d

术后3d

术后5d

对照组

75

7.65±1.21

5.43±0.46

3.21±0.55

观察组

75

5.11±0.36

3.23±0.67

1.45±0.34

t


5.784

6.875

5.894

P


<0.05

<0.05

<0.05

2.3 并发症

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6.67%、14.67%,P<0.05。见表3

3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

n

肺部感染

腹腔感染

吻合口瘘

总发生率

对照组

75

4

4

3

14.67

观察组

75

2

2

1

6.67





6.895

P





<0.05

3 讨论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结直肠癌在国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该病的治愈率非常低[6-7],由此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影响。针对该病,当前主要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手术属于创伤性治疗方法,尤其是手术切口,会对患者术后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导致感染,引发并发症,不利于保障患者预后。随着临床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手术当中,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微创手术发展,手术切口变得越来越小。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切口一般为4-8cm,虽然能够满足手术需要,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仍然很高。为了进一步改进手术方式,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开始受到关注。但在该种手术过程中,内镜应用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切开肠管时,很容易导致腹腔感染,影响到手术效果[9]因此,推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规范化对提升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腹腔镜手术,对于患者的效果一般。而观察组采用NOSES,则对患者起到了显著效果。NOSES主要是指借助于腹腔镜或者内镜等,在不做切口的情况下,通过自然腔道开展腹腔内的手术操作,并且将标本取出。此种术式与传统腹腔镜有着极大区别,由于标本从自然腔道取出,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作出切口,只会留下非常小的疤痕,表现出极大 的微创优势。NOSES手术已经从肛门获取标本逐步地发展到经阴道、经口腔获取,此过程不仅依赖于技术水平的提升,也顺应了时代需求,反映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10]。可以说,NOSES手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为广大胃、结直肠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由于术后恢复期内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较小,且切口瘢痕的消除降低了心理负担,手术创伤减小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患者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不仅带来了患者的幸福感,也为医生带来了成就感。目前,NOSES手术已成功应用于腹盆腔内多个器官,包括结直肠、胃、小肠等,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d、3d、5d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率分别为6.67%、14.67%,P<0.05。可见此种干预模式的有效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李嘉,沈晓军.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关键问题的思考与展望[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3,28(10):788-791.

[2]王振波,张丽君,冯伟,张朋飞.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临床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23,28(07):510-513+518.

[3]童锋,潘海华,卫华松,张龙飞.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临床中的推广及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23,28(05):840-842+846.

[4]关旭,胡茜玥,姜争等,中国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联盟.中国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患者短期疗效与肿瘤学预后分析:一项5055例患者的数据库研究(英文)[J].Science Bulletin,2022,67(13):1331-1334.

[5]陈凯凡,张炜烘,李俊鹏,李志雄,潘国烽,许燕常.结直肠肿瘤经肛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与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对比研究[J].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2,10(03):6-10+75.

[6]陈创奇,戴伟钢.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消化道重建[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20,12(03):163-169.

[7]钦传辉,赵启生,杨贵义,刘华,黄毅,谭翠莲,钱群.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20,28(07):658-661.

[8]胡军红,李兴旺,周世灿,王锡山.2019版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专家共识解读[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20,9(03):222-225.

[9]邢光远,李晓勇,陈德兴.国结直肠肿瘤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的发展现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6(06):557-560.

[10]陆昌运,周俊成,李裕永.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在结直肠肿瘤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20,26(06):561-563+576.

作者简介:唐大平(1977-),男,汉族,四川邻水人,本科,职称为副主任医生,研究方向为胃肠肿瘤规范化及微创化治疗。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