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效果及疼痛评分影响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颈肩腰腿痛;中医针灸;中药外敷;临床效果;颈椎功能;疼痛程度;中医证候
正文
近年来,颈肩腰腿痛患者发病率显著增加,此种疾病的出现同患者长时间在炎症因素、慢性劳损因素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系列疾病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积累成疾情况具有相关性[1-2]。此种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因为早期症状表现不明显,所以较易被忽略。在疼痛程度逐渐严重后,此时治疗难度显著增加,并且导致患者工作以及日常生活受到显著影响[3-4]。所以临床对颈肩腰腿痛患者采取有效方法展开及时治疗,意义显著。本次研究对我院2022年8月~2024年7月时间范围内的66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工作,充分分析在开展颈肩腰腿痛疾病治疗工作期间,中医针灸+中药外敷方法的临床联合应用价值,具体展开下述的阐述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我院2022年8月~2024年7月时间范围内的66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工作;本次治疗小组划分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33例):男患者共计23例,女患者则为10例;年龄的分布范围为25~77岁,计算为(42.25±3.99)岁平均值;病程的分布范围为0.5~2.5年,计算为(1.25±0.23)年平均值;研究组(33例):男患者共计24例,女患者则为9例;年龄的分布范围为26~78岁,计算为(42.27±3.88)岁平均值;病程的分布范围为0.6~2.7年,计算为(1.29±0.25)年平均值;两组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
1.2 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颈肩腰腿痛患者通过X光片、腰椎CT检查以及MRI检查等系统诊断,获得充分证实;②所有患者临床具有齐全基线资料;③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意识状态均未呈现出异常情况;排除标准:①临床对患者完成影像学检查后,患者表现出其他病灶情况;②患者表现出较差的精神状态;③患者呈现出恶性肿瘤情况;④患者表现出恶性肿瘤疾病情况。
1.3 方法
1.3.1 参照组方法
临床选择中药外敷方法完成疾病治疗。主要将没药、乳香、金耳环以及田七等进行研磨,直至粉末状后,取出100g剂量,并准备蜂蜜以及松节油加入,对其实施调制,直至形成糊状后,在疼痛位置对患者展开外敷操作,以每2d1次频率合理展开对应治疗。共对患者实施为期20d治疗。
1.3.2 研究组方法
除给予参照组中药外敷治疗之外,选择中医针灸方法完成疾病治疗。临床对患者选择择穴治疗方法展开。如患者呈现出颈肩痛症状,则主要对患者的曲池穴、合谷穴、风府穴以及风池穴展开对应治疗,以每天1次的频率实施针灸治疗;如患者呈现出腰痛症状,则主要对患者的环跳穴、委中穴、肾俞穴、阳陵泉穴以及承扶穴展开对应治疗,以每天1次的频率实施针灸治疗;如患者呈现出腿痛症状,则主要对患者的阴陵泉穴、足三里穴、承山穴以及阿是穴等合理展开治疗,以每天1次的频率实施针灸治疗。共对患者实施为期20d治疗。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期间,主要依据患者的颈椎功能、疼痛程度以及中医证候改善程度展开临床评定,具体标准为:显效: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结果均表现为80%以上的改善;有效: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结果均表现为60%~80%的改善;无效: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结果均表现为60%以下的改善。
1.4.2 颈椎功能评分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颈椎功能期间,临床合理选择CASC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展开系统评定,其评定总分区间为0分~100分,颈肩腰腿痛患者的颈椎功能随着分值的提升而逐渐提升。
1.4.3 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期间,临床合理选择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展开系统评定,其评定总分区间为0分~10分,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程度随着分值的提升而逐渐严重。
1.4.4 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
本次研究在对比两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中医证候期间,结合患者表现自制中医证候调查量表展开临床评定。其维度包括3方面,分别为肌肉拘挛症状评分、肢体麻木症状评分以及关节屈伸不利症状评分,各项症状的分值区间均为0分~6分,颈肩腰腿痛患者的中医证候随着分值的提升而逐渐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统计两组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结果数据,对于治疗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临床合理实施X2检验,并予以[n(%)]表示;对于疼痛程度评分等为计量资料,临床合理实施t检验,并予以表示;以P<0.05为呈现出显著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研究组颈肩腰腿痛患者与参照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统计结果表现出显著性提升(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 [n(%)]
组别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研究组(n=33) | 22(66.67) | 10(30.30) | 1(3.03) | 32(96.97) |
参照组(n=33) | 11(33.33) | 14(42.42) | 8(24.24) | 25(75.76) |
X2 | 4.6316 | |||
P | 0.0313 |
2.2 颈椎功能评分组间比较
研究组颈肩腰腿痛患者与参照组比较,治疗前,颈椎功能评分结果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颈椎功能评分结果表现为显著提升(P<0.05)。(见表2)
表2 颈椎功能评分组间比较 (分,)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后1w | 治疗后3w | 治疗后6w | 治疗后8w |
研究组(n=33) | 64.59±0.19 | 74.39±0.31 | 80.22±0.19 | 83.22±0.22 | 90.53±0.96 |
参照组(n=33) | 64.61±0.22 | 70.19±0.15 | 74.86±0.26 | 78.39±0.09 | 83.69±0.19 |
t | 0.3952 | 70.0589 | 95.6163 | 116.7292 | 40.1511 |
P | 0.694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3 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
研究组颈肩腰腿痛患者与参照组比较,治疗前,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见表3)
表3 疼痛程度评分组间比较 (分,)
组别 | 治疗前 | 治疗后3d | 治疗后7d | 治疗后2w | 治疗后4w |
研究组(n=33) | 6.39±0.12 | 5.07±0.11 | 4.05±0.12 | 3.02±0.09 | 2.52±0.15 |
参照组(n=33) | 6.39±0.09 | 5.29±0.09 | 4.39±0.13 | 4.19±0.15 | 3.11±0.12 |
t | 0.0000 | 8.8920 | 11.0398 | 38.4221 | 17.6439 |
P | 1.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4 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
研究组颈肩腰腿痛患者与参照组比较,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见表4)
表4 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 (分,)
组别 | 肌肉拘挛 | 肢体麻木 | 关节屈伸不利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研究组(n=33) | 5.09±0.08 | 1.02±0.05 | 5.13±0.25 | 1.14±0.13 | 5.62±0.25 | 1.15±0.25 |
参照组(n=33) | 5.08±0.09 | 3.12±0.25 | 5.15±0.29 | 3.15±0.22 | 5.65±0.29 | 3.04±0.25 |
t | 0.4770 | 47.3172 | 0.3000 | 45.1852 | 0.4501 | 30.7088 |
P | 0.6349 | 0.0000 | 0.7651 | 0.0000 | 0.6542 | 0.0000 |
3、讨论
颈肩腰腿痛作为一种常见病,其在体力劳动群体中以及中老年群体中表现出较高发病率,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健康水平会造成严重影响[5-6]。临床对此种疾病病因展开分析,主要体现为肩颈腰部肌肉损伤、关节囊损伤以及韧带损伤等方面。中医学角度分析,在气血不畅因素以及风气侵袭因素等影响下,也会导致患病[7-10]。为将此类患者的预后水平提升,临床采取有效方法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展开治疗,意义显著[11]。
认真观察此次的治疗结果, 研究组颈肩腰腿痛患者与参照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统计结果表现出显著性提升(P<0.05);治疗前,颈椎功能评分结果、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颈椎功能评分结果表现为显著提升,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表现为显著降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表现为显著降低(P<0.05)。结合结果分析原因,临床对患者实施中药外敷治疗,可以获得间接治疗的效果,通过敷药治疗,对用药部位进行有效刺激,可将患者的体液、神经以及组织有效调节。在此基础上,中医针灸方法的有效应用,主要依据具体的疼痛位置,选择对应的针灸疗法给予治疗,从而获得舒筋活络、活血化瘀以及消肿止痛的治疗效果。临床将两种方法充分结合,可对疼痛位置进行有效作用,可将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从而获得上述治疗结果,进一步表明临床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将中医针灸方法以及中药外敷方法充分结合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案期间,将中医针灸方法以及中药外敷方法充分结合,可明显促进患者疗效提升,将患者的颈椎功能以及疼痛程度双重改善,促进中医证候的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叶艺,刘常胜,朱春香,等. 局部正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疗效及对患者中医症候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24,45(4):558-561.
[2]陈展鸿. 中医手法正骨推拿在颈肩腰腿痛患者针灸治疗基础上的应用效果分析[J]. 黑龙江医药,2023,36(3):662-665.
[3]郑志鹏. 中医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2):113-114.
[4]郑瑞鹏. 中医针灸联合邵氏手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效果[J]. 临床医学,2022,42(8):113-115.
[5]翁晓婷. 平衡针灸联合推拿康复治疗对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2024,22(32):125-128.
[6]杨业荣,梁平. 除痹汤熏洗联合针灸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9):119-121.
[7]郑小春. 颈肩腰腿痛采取针灸联合益气舒筋汤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活动功能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24,43(32):191-194.
[8]杨永光. 针灸联合益气舒筋汤治疗颈肩腰腿痛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活动功能的影响[J]. 内蒙古中医药,2024,43(4):44-46.
[9]杨荣炳,徐金瑶. 小针刀结合针灸辨治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5):372-374.
[10]赵先一. 针灸结合循经推拿治疗老年颈肩腰腿痛患者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24,43(9):134-135,168.
[11]林同舟,邹臻茜,黄星卢. 养筋散瘀除痹方热敷联合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评价[J]. 中外医疗,2024,43(10):195-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