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赵婷

山西盈康一生总医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0年2月-2025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通过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的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先后为其开展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癌患者结节的形态、边缘、回声、成分、钙化、血流信号等声像特征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二维超声:病变为低回声48例,结节性边界不规则46例,内部结构致密45例,病变内部有点状强回声28例,纵横比>1有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变5例,上述超声表现大多较为缺乏。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有病变内部存在凌乱的动脉血流信号,42例为少血流,5例为中等血流,3例为多血流,病灶内部是血流信号的主要分布区域,动脉流速均值为(26.71±5.22)cm/s,阻力指数均值为(0.75±0.11),其中阻力指数>0.7的有36例(不要这句话)。结论:大多数甲状腺癌在超声影像中具备典型性征象,不仅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还可有效定位可疑病灶、引导穿刺活检,但同时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良性病变早期恶性转化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关键词

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癌;诊断价值

正文


 

甲状腺癌不仅是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同时在头颈部肿瘤中也十分常见,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约占1%~5%,近年来,受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1]。对于甲状腺癌患者而言,大多数类型的甲状腺癌均属于“懒癌”,不仅发展缓慢,预后也相对较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仍有部分类型甲状腺癌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因此临床需要重视对甲状腺癌的诊治[2]。目前临床多以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甲状腺癌的金标准方法,但该方法操作有创、具有并发症风险,且对操作依赖性较高,如有取样误差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3]。相比之下影像学检查无创、安全、准确性非常高,适用于诊断甲状腺癌,特别是二维或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方法,更加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4]。本文20202-2025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通过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的50患者纳入研究,试观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20202-2025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并通过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的50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24~68岁,均值为(46.66±7.28)岁。

纳入标准:(1符合甲状腺癌的诊断标准;(2)无超声检查禁忌证;(3)资料完整;(4)可正常交流;(5)了解研究方案并自愿加入研究;(6)本研究严格遵循医学伦理要求(不要)。

排除标准:(1)已接受过治疗者;(2)妊娠哺乳期女性;(3)患有其他内分泌疾病或头颈部肿瘤;(4)依从性欠佳;(5)患有精神疾病;(6)中途退出研究者(不要)。

1.2方法

先后为所有患者开展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体检查流程如下:(1)二维超声:为患者取平卧体位,引导其抬高下颌,使颈部完全暴露。使用法国声科(声蓝、声红)以及日本日立的ARIETTA 70等进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15MHz,置于甲状腺所在处进行扫查,首先为横断方向(从头侧移动向足侧),随后为纵向(从甲状腺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移动),获取甲状腺峡部、左叶、右叶、周围淋巴结的图像。若发现可疑结节,记录其大小、形态、回声、数量、被膜情况等信息,以供病变性质的判断。(2)彩色多普勒超声:体位、设备型号、探头频率均与二维超声相同。随后,调整为彩色多普勒模式开展进一步检查,将血流速度标尺调节到适当范围,确保病灶位于取样框中心,对结节内部的血管分布情况、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血供情况差异进行观察和分析。

1.3评估指标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结节的形态、边缘、回声、成分、回声、钙化等二维超声声像特征和血流信号分布、动脉血流、阻力指数不要)等参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

2结果

2.1二维超声结果

见表1:病变为低回声48例(96%),结节性边界不规则46例(92%),内部结构致密45例(90%),病变内部有点状强回声28例(56%),纵横比>140例(80%。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变5例(10%),上述超声表现大多较为缺乏。

1二维超声的征象n%

分型

例数

低回声

回声

回声

内部结构致密

内部结构疏松

边界规则

边界不规则

点状钙化

块状钙化

纵横比>1

纵横比1

乳头状癌

41

40

1

0

37

4

2

39

24

2

33

8

滤泡状癌

1

1

0

0

1

0

0

1

0

1

1

0

髓样癌

1

1

0

0

1

0

0

1

1

0

1

0

未分化癌

1

1

0

0

1

0

0

1

0

0

1

0

恶性淋巴瘤

1

1

0

0

1

0

0

1

0

0

0

1

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变

5

4

1

0

4

1

2

3

0

0

4

1

总计

50

48

2

0

45

5

4

46

25

3

40

10

2.2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所有(100%)病变内部均存在动脉血流信号,分布大多较为凌乱,相较于周围实质内部的血流信号,42例(84%)为少血流,5例(10%)为中等血流,3例(6%)为多血流。病灶内部是血流信号的主要分布区域,病灶四周较为少见。经测定,动脉流速上限为79cm/s,下限为12cm/s,均值为(26.71±5.22cm/s;阻力指数上限为1.0,下限为0.45,均值为(0.75±0.11),其中阻力指数>0.7的有36例(72%),阻力指数<0.6的有2例(4%)(不要)。

3讨论

超声操作无需穿刺、不使用造影剂、无辐射,患者无痛苦,安全性高,检查过程便捷;即使结节直径仅0.5cm也能显示,分辨率非常高,同时还能评估血流和弹性,准确性更高;此外,超声检查费用低、设备普及率高,因此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5]。本文针对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恶性淋巴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微小癌变等常见类型的甲状腺癌进行了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从结果可知:①乳头状癌的主要特征是低回声、微钙化(砂粒体)、纵横比>1、边界不规则、多血流、高血阻,原因是肿瘤细胞排列紧密,呈乳头状或滤泡状结构,细胞核大且异型性明显(如毛玻璃样核、核沟),导致声波反射减少,形成低回声;PS3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凋亡异常,肿瘤细胞坏死后钙盐沉积形成“砂粒体”,表现出微钙化特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模式,突破甲状腺滤泡基底膜,沿前后方向侵袭,导致纵横比>1BRAF V600E突变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甲状腺组织及被膜,导致超声界面模糊,边界不规则;大多数甲状腺癌新生血管生成活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易形成紊乱的血管网,内部血流信号主要为多血流,但因肿瘤新生血管壁弹性差,微钙化导致血管扭曲,胶原纤维增生压迫血管,因此血流阻力高[6]②滤泡状癌的主要特征是中/低回声混合、边界不规则、块状钙化、血流阻力低,原因是肿瘤细胞形成滤泡结构但分化程度较低,部分区域细胞排列疏松(低回声),部分区域胶质潴留(中等回声);RAS基因突变导致代谢异常,肿瘤生长缓慢,间质纤维化及营养不良性钙化形成粗大钙化灶(块状钙化);滤泡状癌易侵犯血管而非局部组织,血管浸润导致周围组织反应性增生,使得边界不规则;滤泡状癌的血管分布较为规则,因此血流阻力可能相对较低[7]③髓样癌的主要特征是低回声、形态不规则、混合钙化(点状+块状)、多血流、高血阻,原因是髓样癌起源于滤泡旁C细胞,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或巢状分布,间质淀粉样物质沉积,声波衰减增强,呈现出低回声;淀粉样物质中的钙盐沉积形成粗钙化,同时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导致局灶坏死,形成微钙化,导致同时存在点状和块状钙化;髓样癌一般无包膜,所以边界不规则;肿瘤血管活性物质分泌旺盛,刺激新生血管生成,导致血流丰富,但也会分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流阻力指数较高[8]④未分化癌的主要特征是低回声、块状钙化、高流速血流、多血流,原因是肿瘤细胞高度异型,快速增殖导致广泛坏死及营养不良性钙化,间质纤维化形成粗大钙化,导致低回声伴块状钙化;肿瘤增殖导致血管形成血流丰富;TP53突变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异常,肿瘤血管生成失控(VEGF高表达),形成动静脉瘘,导致血液流速较高[9]⑤恶性淋巴瘤的主要特征是极低回声、横向生长(纵横比≤1)、中等血流、低血阻,原因是B细胞淋巴瘤的细胞成分单一,淋巴细胞弥漫浸润甲状腺组织,破坏正常滤泡结构,形成均质低回声;肿瘤沿淋巴管扩散,呈膨胀性生长而非浸润性,形态更接近球形,导致纵横比≤1;肿瘤血管分布均匀,但缺乏实体瘤特征性新生血管,血流以原有血管为主,因此属于中等血流;并且同样因为缺乏恶性实体瘤的新生血管紊乱特征,因此血流阻力指数较低[10]⑥结甲伴微小癌变的主要特征是内部结构疏松、纵横比>1(局灶性)、低血阻、少血流,原因是该分型以结节性甲状腺肿为主要背景,胶质潴留和纤维分隔形成蜂窝状结构,超声表现为“海绵征”(内部结构疏松);同时也正因为内部结构疏松,导致血管受压迫少、血流阻力较低;基因重排导局部侵袭性强,癌变区域突破良性结节的包膜,形成微小浸润灶,导致纵横比>1;癌变区域较小,血管生成较少,导致少血流[11]。值得注意的是,伴有的微小癌变容易漏诊,因此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很容易被误诊为良性,如果表现出边界不规则或纵横比>1,必须要高度警惕恶性的可能[12]。总的来说,甲状腺癌大多具有低回声、微钙化、纵横比>1及边界不规则等二维超声特征;同时,由于恶性肿瘤具有“内部新生血管为主,周边浸润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大部分分型为多血流,新生血管壁弹性差,因此血流阻力高,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活跃,因此血液流速较高。对于一些因为特殊原因不具有特异性超声表现的分型,临床可以综合病理活检等其他方法来实行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临床应结合二维声像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分布、血流阻力等参数进行综合诊断,必要时可结合病理活检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许红梅.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5,42(01):19-21.

[2]杨泽丹,胡彬,韩晓玲.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25,46(01):117-120.

[3]崔爱芝.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7):35-37.

[4]杨志勇,李远兴,石瑶.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微血流成像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4,33(04):769-771.

[5]杭红,刘立洋,张媛.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性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32(12):2193-2196.

[6]李娅,张娜,杜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多模态超声显像参数差异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23,36(11):1659-1663+1672.

[7]李冬,马哲,徐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J].癌症进展,2023,21(17):1949-1952.

[8]于春芳.甲状腺癌患者行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32(04):736-739.

[9]孙金萍,张桂芹,庄伟伟,.常规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18):56-58.

[10]高杰,杨勇坡,刘晓阁.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癌症进展,2022,20(02):142-144.

[11]徐宁宁.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2):84-86.

[12]肖银华,刘芳,吴火有.二维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4,25(02):103-10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