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白堃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2650

摘要

目的:分析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2024.1-2024.10月,患者的数量为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参与体检的100例健康人群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分析两组数据之间差异,对比患者持续性尿蛋白发生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酮体、尿糖、尿隐血、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持续性尿蛋白发生时间更长,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诊断期间为患者提供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

正文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胰岛素分泌不足相关。若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对患者的代谢功能造成影响。而且患者全身组织和器官会受到损伤。随着疾病的进展,会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或者糖尿病肾病,该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初期以蛋白尿为主要特征。为患者提供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完善尿蛋白指标检测,掌握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本文就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效果进行讨论,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00例(100例健康人群,100例糖尿病肾病),时间为2024年1月份至2024年12月份,年龄在29-76岁,平均年龄为52.45±1.28,女性109例,男性91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提供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护理人员应在检查前为患者普及检测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其间需要配合的工作,告知患者禁食时间,提醒患者检查前不剧烈进行运动,选择干净、干燥的一次性的尿杯采集中段尿液送检,所有操作严格依据相关规章制定完成,并在两小时内完成检验[2]

1.3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酮体、尿糖、尿隐血阳性率,分析患者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患者所使用到的计量资料使用,检验通过t,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2  结果

2.1实验组患者尿常规指标阳性率更高,p<0.05。

分析患者尿常规指标阳性率

组别

数量

尿蛋白

尿酮体

尿糖

尿隐血

尿微量白蛋白

对照组

100

6(6.00%)

3(3.00%)

1(1.00%)

5(5.00%)

1(1.00%)

实验组

100

64(64.00%)

42(42.00%)

97(97.00%)

33(33.00%)

74(74.00%)

x2


10.415

10.544

7.221

7.416

6.319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了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为2.00%;实验组有42例患者出现了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为42.00%;实验组患者持续性蛋白尿的发生率更高,p<0.05。

3  讨论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发生了改变,饮食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糖尿病患者数量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疾病呈现年轻化发展,通常情况下,疾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而且漏诊率较高,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当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肥胖 等因素有关,而且遗传因素较强。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自制力不足,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尿微量白蛋白增加预示患者存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该病的发生与病理损害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害,肾小球基电荷屏障缺陷 ,引发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影响患者健康[2]糖尿病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生理功能紊乱,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心脏组织、肾脏组织或者血管组织等,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预后,故完善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十分重要[3-4]

  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同指标检验可以用于不同的并发症的诊断,不同检验指标可以表现糖尿病患者不同的并发症,尿蛋白、尿酮体以及尿糖均可用于诊断,尿酮体酰乙酸、β-羟丁酸及酮 酮,若受检者身体各项组织以及器官功能正常,尿酮体分泌量不足,一般情况下,健康人群的尿酮体检查为阴性,若患者出现呕吐或者腹泻症状时,会影响糖代谢,导致分解量增加,结果呈现阳性。肾小球病变以及肾小管病变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关系密切,长期的蛋白尿考虑患者存在肾脏病变,而正常人群当中肾脏中仅可能存在微量的蛋白质,或者本身没有蛋白质,肾脏过滤功能下降,会导致尿液当中出现尿白尿[5]。而糖尿病患者尿液当中的会含有糖分,机体长期处于代谢紊乱,尿液当中的糖含量增加,随着患者病程的增加,尿液当中的蛋白尿比例增加,患者器官功能逐渐减弱,而且多数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加重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患者患病时间的增加,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严重损伤。而且患者患病时间增加,肾小球过滤率下降,病情逐渐加重,引发恶性循环,为患者提供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检测,可以显示肾脏病变。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可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韦柳娟,萧王勇,苏天欣.尿常规蛋白尿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24,16(2):156-158.

2]王盛兰,廖清霞,林玉梅,黄春红.探讨尿常规定性检验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18):179-182.

[3] 林添堂,卢作烁.尿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早期肾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2):4-7.

[4] 汤泽军.尿常规定性检验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价值[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8):97-99.

[5]王福霞.尿常规定性检验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4(8):0146-01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