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联合典型病例教学在临床耳鼻咽喉科中的价值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黄冲

马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 南宁 530699

摘要

目的:探究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在临床耳鼻咽喉科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耳鼻咽喉科实习的50名医学实习生作为考察对象,依据随机化原则,将其均衡地分为两个组:对照组(25名)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25名)则采纳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并融入典型病例教学。对两组的教学效果展开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在考核成绩、专业能力考核得分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面均展现出更高的水平,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耳鼻咽喉科实习生的考核表现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

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典型病例教学;耳鼻咽喉科;教学效果

正文


耳鼻咽喉科的特点体现在其腔道狭窄、结构至关重要且功能极为复杂,这使得众多精细的解剖构造难以通过直观方式得以充分展示[1]。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框架下,教师常常借助包含文字与图片的幻灯片作为媒介来传授理论知识。然而,即便如此,实习生在课后对于抽象的解剖原理及疾病特性的掌握仍然遇到阻碍,普遍反映学习进程颇为艰巨。另外,由于师生之间及实习生相互之间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实习生在步入临床实践环节时,常常表现出独立应对问题能力的欠缺,同时,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也存在着明显的短板。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作为一种能够激发师生双方思维互动的双向教学策略,其架构涵盖六个关键环节:导言、学习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以及总结。此教育模式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有力地激发了实习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地促进了其综合素养的培育,最终达成了带教质量的大幅提高[2]。典型病例教学法通过将临床实践与基础理论深度融合,为实习生提供了一个在真实环境中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深入领会并掌握病例的诊断核心与治疗方针,进而构建出更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思维模式[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法相结合在临床耳鼻咽喉科学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以2024年度1月至12月间,在我院耳鼻咽喉科进行实习的50名医学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25例(男:女=12:13,平均年龄为25.20±2.05岁)与研究组25例(男:女=13:12,平均年龄为25.61±2.09岁)。在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基本特征时,未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由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科室具体工作安排来进行集中授课,直接向实习生传授耳鼻咽喉科的专业理论知识。

研究组采纳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①导入。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实习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动力,可选用视频资料、简短故事或实际案例分析等材料作为引导,以引起学生的兴趣。②学习目标。应避免使用诸如“掌握”“熟悉”“了解”等模糊表述,转而将学习目标细化,具体分为知识目标(即要求实习生精通特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理)、技能目标(经由教师指导,实习生能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以及情感目标(实习生能够给予患者恰当的生活指导建议)。③前测。于病例阐述之前,需对实习生的知识根基与学习需求进行测评,旨在清晰把握其当前的知识框架,并基于测评结果对教学内容及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④参与式学习。结合典型病例教学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病例,保证病例内容与教学目的高度契合。在病例资料中设置问题,以此为导向,促使实习生开展小组讨论,梳理出临床上的关键问题。通过集体讨论,他们提出解决方案,并交流个人见解,旨在增强实习生的学习动力与课堂参与度。⑤后测。在课堂上即时进行,针对实习生必须精通的核心知识点实施测评,及时把握其掌握程度,为后续的教学方案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⑥总结:运用思维导图、图像展示、记忆口诀等多种手段,对课堂内容进行精简提炼,并对关键要点进行回顾梳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实习生的考试分数进行对比评估,考试范围覆盖了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总分数设置为100分,实习生获得的分数越高,则其考试成绩表现越为优异。

对两组实习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对比分析。采用由本院教师自主研发的问卷量表来评估实习生的专业能力,具体涵盖临床逻辑思维能力、疾病诊断与治疗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这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的评分范围均为010分,得分越高表明相应能力越强。

对两组的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了本院自主设计的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来实施评估,问卷总分为100分。非常满意为90100分,一般满意为6089分,不满意为059分。教学满意率的计算公式为:(十分满意人数+一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搜集的全部数据录入SPSS 23.0统计软件,针对计量数据,采用了t检验的统计手段;而计数资料的呈现则运用了卡方检验与百分比(%)的方式。当P值低于0.05时,认为两组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考试成绩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理论知识分数分别为95.26±1.04)分和(92.37±1.43)分,t=8.172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数分别为95.29±1.11)分和(92.41±1.59)分,t=7.426P=0.001;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考试成绩展现出显著提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备显著性意义P0.05)。

2.2两组专业能力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分数分别为9.30±0.15)分和(9.11±0.29)分,t=2.910P=0.006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疾病诊断与治疗能力分数分别为9.42±0.18)分和(9.13±0.27)分,t=4.468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问题解决能力分数分别为9.44±0.16)分和(9.25±0.25)分,t=3.201P=0.002;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在专业能力评估上的得分表现出明显优势,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

2.3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满意度分别96%24例)和88%22例);χ2=4.348P=0.037,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教学满意度呈现出显著提升,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P0.05)。

3讨论

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是一种围绕实习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其核心聚焦于采纳参与式学习方法,此方法对教学效果具有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4]。典型病例教学法,以具体实例为基础,其特色在于互动性,通过深入分析与课程内容高度相关的临床病例,有助于实习生深化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实现更为显著的学习成效[5]。将典型病例教学方法融入参与式学习策略内,通过运用典型病例教学中的案例导入方式,能够使得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更加贴近真实的临床情境[6]。本研究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考试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在专业能力考核中得分展现出明显优越性(P0.05)。这一结果证实,采用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增强实习生的知识吸收与专业技能水平。分析原因为将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相融合,形成了一种以典型病例为核心,强调反馈与互动的闭环教学新范式。该模式的基础构建以前测为指引方向,融合参与式教学方法,促使实习生主动复习既往知识,同时对其掌握情况进行评估,以此方式激发实习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带教老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实习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其存在的薄弱环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与核心内容,从而更有效地传授知识,促进实习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及深化巩固[7]。本研究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教学满意度出现了明显增高P0.05),这一结果表明,采用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结合典型病例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为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赢得实习生的普遍认同以及为医疗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8]

综上所述,结合导学互动加式教育模式与典型病例教学策略,可以明显增强临床耳鼻咽喉科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及其整体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 金鹏,梁旭,汪洋,.PBL+CBL+CPTM多模式融合教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24,38(04):70-75+85.

[2] 李岩,李力恒,王殿一,.信息互动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教学中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5):180-182.

[3] 李娟娟,杨可可,殷勇,.CBL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0):108-109.

[4] 余新,周爱民,汪洋.“互联网+”背景下融入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3(13):226-229.

[5] 邓玉琴,卢淦.CBS结合LBL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创新培养模式中的探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03):143-145.

[6] 朱红美,孔旭辉,储九圣,.多维度案例立体式教学在耳鼻咽喉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3(5):85-87.

[7] 代丽丽,李凯杰,刘姝含,.基于Chat GPT学导式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教与学中的运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9):825-829.

[8] 蔡耘,孔倩,牟一坤,陈惠芹.基于雨课堂的BOPPPS+CBL模式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15):48-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