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评价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詹淑迪,王雅楠

海军第九七一医院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

目的:观察在开展儿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儿科患儿80例为对象,随机抽样均分2组,任取其中1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40例,对照组),另外1组则开展全面护理风险管理(40例,观察组)。针对两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管理质量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管理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儿科开展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并增加家属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儿科护理管理;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正文


儿科属于医院最为主要的科室之一,因患儿年龄较小,主观判断能力较低,在治疗期间容易存在有抵触或者不配合治疗的行为,影响到各方面治疗、护理操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更可能增加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影响到临床对患儿的综合护理效果,不利于患儿恢复[1-2]。在针对儿科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该部分患儿特点采取更加有效管理措施,针对患儿在治疗期间常见护理风险事件进行预防[3-4]全面护理风险管理为当前临床开展风险管理的新措施,可以保障该方面护理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本研究主要对儿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开展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进行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10月至20248月儿科患儿80例为对象,随机抽样均分2组,任取其中1组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40例,对照组),另外1组则开展全面护理风险管理(40例,观察组)。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17例,年龄在4~12岁间,均值为(6.88±0.34)。体质指数21~25kg/m2,均值为(22.34±1.02kg/m2。观察组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年龄在4~11岁间,均值为(6.98±0.48)。体质指数21~25kg/m2,均值为(22.45±1.15kg/m2。针对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结合儿科护理规定以及患儿具体情况开展各方面护理管理。准确评估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分析患儿是否存在异常症状。并结合患儿治疗方案指导患儿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对于存在有负面情绪或者抵触行为患儿,则需要及时对患儿进行安抚,促使患儿可以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较为平稳心理。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则开展全面护理风险管理。(1)风险管理小组建立。由儿科具备4年以上护理经验人员组成护理小组,且确保护理小组内各个成员具备由丰富儿科护理经验,可以准确评估患儿在治疗期间的各方面护理工作。以周为单位进行护理工作总结,分析患儿在治疗期间潜在的护理风险,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2)护理知识培训。以周为单位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针对儿科护理技巧进行培训,并对各方面新的护理措施进行掌握,起到对护理人员专业护理能力进行提升的目的,增加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在对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可以准确识别各类护理风险。(3)健康教育与患儿鼓励。因儿科所收治患儿年龄较小,对于自身病症缺乏全面认知或者对于各方面治疗、护理操作存在有较大畏惧心理,会促使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风险性进一步增加。护理人员则需要结合患儿年龄段以及认知水平采取患儿容易理解的方式对患儿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利用部分病症相关知识绘本或者视频资料等,帮助患儿正确认识自身病情。在患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与患儿鼓励和支持。对于表现较好患儿可以利用小红花或者糖果等对患儿进行奖励。在实施各方面护理操作前,需做好患儿沟通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和患儿建立相互信任感,增加患儿自信心,消除患儿对护理人员的抵触感。4)设备维护。在患儿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各类设备进行检查,评估患儿所使用设备是否处在正常运转状态,并做好日常检查记录工作,包括设备使用时间以及使用频率等。确保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医疗设备均处在正常运转状态。(5)环境护理。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需做好各方面环境护理工作。对病房内温度、湿度合理进行调节,增加患儿舒适感。结合患儿爱好,可以在病房内放置一些其喜欢的绘本或者小玩具等,消除患儿对病房环境的陌生感与抵触感。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消毒,并采集对应环境样本对病房细菌水平进行观测,严格控制病房菌群水平,起到对患儿治疗期间感染进行预防的目的。(6)对护理操作流程进行细化。在对患儿开展护理支持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各方面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等。并及时了解家属反馈,明确家属、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等并及时对护理措施进行完善。(7)风险管理。在患儿治疗期间需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结合患儿年龄等情况分析是否需要安装床旁防护栏,起到对坠床进行预防的目的。病房地面需要随时处在干燥状态,避免患儿出现滑倒等情况。在患儿使用片剂类药物时,护理人员可以将药物碾磨成为粉末状,用水溶解后对患儿进行服用,且在喂药的过程中需要避免患儿出现误吸或者呛咳的情况。及时评估病房内是否存在有危险物品,包括热水瓶、剪刀等,并告知患儿在病房内活动的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电源插座等。告知家长在患儿治疗期间需要避免对患儿食用果冻或者花生等食物。

1.3观察指标

(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统计。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跌倒、误吸、静脉穿刺失败、坠床发生率进行统计。(2)护理管理质量分析。在两组患儿出院时,分别对患儿在治疗期间各方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教育、治疗护理以及护理态度,均按照百分制评估。(3)护理满意度分析。在患儿出院时,需指导家属对患儿治疗期间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按照百分制进行权衡,85分及以上为满意,70~84分较为满意,6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都按照SPSS23.0进行处理,按照百分数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卡方检验,计量数据则按照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析

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5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1例跌倒、1例误吸、2例静脉穿刺失败、1例坠床),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仅1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跌倒),对比X2=10.082P=0.001<0.05

2.2护理管理质量分析

心理护理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0.88±2.01),对照组为(83.74±1.83),对比t=22.093P=0.001<0.05。生活护理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2.05±1.85),对照组为(84.63±1.45),对比t=28.425P=0.001<0.05。健康教育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1.68±1.48),对照组为(82.36±1.87),对比t=20.426P=0.001<0.05。治疗护理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2.69±1.25),对照组为(81.67±1.45),对比t=29.758P=0.001<0.05。护理态度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3.11±1.05),对照组为(84.36±1.15),对比t=31.711P=0.001<0.05

2.3护理满意度分析

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护理满意度分析[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为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40

2255.00

1845.00

00.00

40100.00

对照组

40

1435.00

1845.00

820.00

3280.00

χ2

-

-

-

-

22.045

P

-

-

-

-

0.001

3讨论

儿科一直保持有极高的接诊量,患儿病症类型较多,因患儿年龄较小,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病症的影响以及患儿对于治疗、护理操作的畏惧等,容易出现不同程度抵触行为,促使各方面医疗工作顺利开展[5-6]。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不利于患儿进行恢复。为综合保障儿科护理管理工作的效果,需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准确开展各方面护理风险管理,保障对患儿的护理效果。

全面护理风险管理为当前临床开展风险管理的新措施,以常规风险管理为基础,结合儿科病发实际情况开展全方面护理风险管理,从不同层面对患儿开展护理管理,保障患儿在治疗期间护理的全面性,起到对各类风险进行管理的目的。通过健康教育与患儿鼓励、设备维护、环境护理、对护理操作流程进行细化等,能够起到对各类风险进行管控的目的,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管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表明在该管理模式的作用下可以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同时,可以起到对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提升的目的,促使儿科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综合研究,在开展儿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开展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儿科护理管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柏文君,张丽. 强化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策略分析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 15 (14): 23-26.

[2]任娟娟,江红,蒋菊香. 团队协作+风险防控模式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效果及对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J]. 中外医疗, 2024, 43 (19): 164-166+179.

[3]杨超,蒋双云,康慧. 提高儿科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的管理办法分析 [J]. 中国卫生产业, 2024, 21 (08): 67-70.

[4]黄路路.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妇儿健康导刊, 2024, 3 (07): 126-129.

[5]裴传凤,徐喜艳,蒲晓伟. 儿科中医护理安全管理专项改革的方法与成效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 32 (03): 118-120.

[6]杨继伟. 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社区医师, 2023, 39 (27): 137-1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