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策略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爽

香河县中医医院 河北 廊坊 065400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策略。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6.5±2.2天,住院期间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14%和18%;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时间8.11±2.6天,住院期间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分别为24%和32%。同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进行问卷评分比较,观察组在生理功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上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降低住院时间及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干预策略; 生活质量; 住院时间。

正文


引言

高血压属于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里面很关键的一种病症,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全球1.13亿人口受到血压升高影响,老年人占的比例更大。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有些人调整身体姿势,从躺着变成站着,因自主神经功能出现障碍,血压没办法及时调整,血压下降,就会发生一系列表现,这种情况叫做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会引起眩晕、晕厥甚至摔倒,严重干扰生存品质和安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用药物做核心,老年人药物代谢速度减缓,多药物并用情况普遍,这些原因造成药物治疗并发症数量上升且问题复杂。因此,研究和寻找非药物的护理干预策略,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更符合老年人群的实际需求。通过对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策略研究,发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策略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此将进行系统的评述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这段时间收录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做研究对象[1]。采用随机抽取方法,把100名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50名患者。观察组患者年龄在65岁到88岁之间,年龄计算结果是76.2岁±6.8岁,病程在5年到20年之间,病程计算结果是12.6年加减3.9年。患者有并发症,糖尿病和冠心病健康问题是常见情况,病情控制状态好。对照组患者年龄在66岁到89岁之间,年龄计算结果是76.5岁±7.1岁,病程在5年到20年之间,病程计算结果是12.8年加减4.2年。对照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与观察组患者相当,也有糖尿病、冠心病等并发症,病情同样得到了良好的管理和控制。

在进行了细致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后,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病程、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选定的两组研究对象在基础特性上具有相似性,满足了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要求,使得可以针对这两组患者进行的护理干预策略研究。

1.2 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

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调护方法,包含检测血压、心率、血流动力学变化,登记数据,评估数据,依据数据变化改良诊治计划。保证病人遵守医生嘱咐,规定病人饮食,防止食物体位引起血压起伏,保持身体稳定状态。观察组高血压病人施行专门护理调护方法,除了常规调护方法外,还包含辅导病人进行渐进体位转换,平卧状态变成坐起状态,坐起状态变成站立状态,避免体位转换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辅导病人进行身体锻炼,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活动,增强心血管系统适应功能,使病情改善明显。并着重指导患者掌握正确饮食习惯,比如避免餐后立即起身行走,或者大量快速饮食引发的血压下降等。

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主要通过比较平均住院时间、体位性和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价四个方面(即生理功能、角色功能、总体健康和生理职能)来评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患者的评价指标包含住院时间、体位性餐后低血压出现频率,及丰富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能够测评康复状况身体恢复的具体水平,能够显示治疗方案作用强度影响对健康的具体改善程度。体位性餐后低血压出现频率显示疾病管理状态病情稳定的程度,清晰表明干预措施达到的成果。拿这个评判依据,能够测评护理干预方法取得的成果。生活质量评分用来判断老年高血压护理干预达到的成果算关键依据,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进行评分[3]

SF36涵盖内容有生理功能、自我健康感觉、生理作用好几个方面,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高。这些评分能够衡量身体情况好转程度大小,还能方便知道具体社会功能、心理状态康复情况如何。

生理功能评分用73.3±12.5做标准,重点看日常生活水平高低,包含扶梯、走路这些生理功能康复情况;感觉健康情况评分用64.5±6.2做标准,重点看健康情况主观体验如何,包含疾病自我评价、前途期待这些内容;生理作用评分用83.4±6.8做标准,重点看心理状态优劣,包含情绪困扰、生活心情这些方面。

以这样的评价指标和判定标准,可以合理地评价和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效果。根据患者的不同需要,也可以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应调整,进一步为护理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开展数据分析工作。采集两组患者数据,包含住院时间长短、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生活质量调查评分(SF36)。以便对比两组患者情况,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计量资料如果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特点,使用t检验开展两组对比,用“¯x±s”表达平均值和标准差。数据分析发挥重要作用。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时使用t检验方法,用“¯x±s”表达平均住院时间及其标准差(观察组6.5±2.2,对照组8.11±2.6)。

研究人员运用计数资料,研究人员运用卡方检验,研究人员用%显示频率数值。研究人员对比观察组对照组餐后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数值,研究人员使用卡方检验。研究人员用%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出现频率数值(观察组餐后低血压出现频率14%,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18%,对照组餐后低血压出现频率24%,体位性低血压出现频率32%)。研究人员运用统计结果数据,如果P值小于0.05,研究人员判断差别统计学上意义明显。如果P值小于0.05,研究人员判断观察组对照组差别不是随机产生,而是真实意义明显。

应用了这些统计学方法,精确地分析了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策略,为临床护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2 结果

2.1 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时间,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的发生率数字也显著小于对照组数字,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很突出。这说明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高效降低住院期间餐后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次数,压缩患者住院所需时间,效果非常好且实用。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问卷调查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和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4]。尤其在心理健康评分方面,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方面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详见表2。


1  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比较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餐后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

观察组

50

6.5±2.2

7(14%)

9(18%)

对照组

50

8.11±2.6

12(24%)

16(32%)

t





P





2  2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进行问卷调查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总体健康

生理职能

观察组

50

84.4±9.9

73.3±12.5

64.5±6.2

83.4±6.8

对照组

50

73.9±12.6

53.2±10.6

46.4±6.2

56.6±7.3

t






P







3 讨论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发生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生率更高。过高的血压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破坏血管壁,尤其在体位改变时,可能会诱发体位性低血压[5]

研究表明,高血压老年人群接受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住院时间也会因此减少。研究人员还邀请两组患者填写生活质量(SF36)问卷,通过评分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和生理职能各项指标评分都好过对照组。也就是说,观察组患者生理活动能力更出色,总体健康状况处于优秀状态,生理职能改善情况也非常不错。研究结果证明,给老年高血压患者安排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体位性低血压护理干预后,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会减少,住院时间也会明显减少,生活质量还能得到提升。

在医疗实践中,可积极推动采取具体护理干预措施的建议。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些手段可以使他们的治疗和护理更为安全效果显著,改善他们的生活体验,降低并发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患者的生活状况和预后情况有所提高。针对这类病友可能会阶段性出现低血压的问题,该研究提供了权威的干预策略。

高血压在全球性的非传染性疾病状况中,算是一种主要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报告,全球三分之一左右的成年人受高血压困扰,对于老年人群来说,这一比例达到60%。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老年高血压患者很可能合并有多种心血管疾病,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身体素质会下降,生活质量也会被影响。其中,体位性低血压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一直是老年高血压管理的重点。

老年高血压患者因体位改变导致低血压的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提高其住院时间和医疗成本。通过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比分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结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情况,发现观察组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等方面表现出了更高的护理目标达成率。这些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护理干预在防止和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重要性。

其中,生理功能和生理职能指标的显著提高,可能源于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生理状态调控上实现了更好的自我管理。具体表现在观察组患者收到了适度的体位变换训练,加上定时监测血压,逐步掌握了应对体位性低血压的有效方法,并能在护士的指导下,实现自我管理血压,从而提高了生理功能和生理职能。

总体健康指数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观察组老年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觉得更健康,这可能源于护理干预中的健康教育环节。在健康教育环节,护士以轻松、生动的方式,向患者普及有关高血压及低血压的科普知识,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的认识,提升了他们的自我处理能力。

总的来看,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策略不仅能够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地控制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还能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失败护理的风险,对于患者来说,也能减少经济负担。应该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尝试和推广这一护理干预策略。


参考文献

[1]杨秋英.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0,(34):74-76.

[2]王欢.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与体位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与护理风险防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08):0058-0060.

[3]李雪,于雪,黄大海,邱蕾.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低血压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40(01):53-56.

[4]冉微.体位性低血压节律评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08):0067-0068.

[5]王欢.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影响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07):0125-012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