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联合维生素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梁绮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妇幼保健院 广东广州 5109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通气联合维生素A治疗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其视网膜病变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25年01月0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接受无创通气治疗,而研究组在无创通气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维生素A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评估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在血气指标改善、呼吸频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此外,研究组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实施无创通气联合维生素A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视网膜病;无创通气;维生素A;效果研究

正文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RDS,是一种常见的婴儿呼吸系统疾病。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中,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无法充分扩张,影响气体交换。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鼻翼扇动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RDS的治疗方法包括无创通气、氧疗等,而维生素A的补充被认为能改善肺功能。目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依赖呼吸支持,包括机械通气。然而,传统机械通气存在一定风险,如气漏和感染。近年来,无创通气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逐渐应用于临床,为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同时,维生素A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在改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面显示出潜在的治疗效果。为探寻最佳治疗方案本文笔者详细分析了无创通气联合维生素A方案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详情见下文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5年01月0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本医疗设施共纳入3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这些患儿被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1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儿占9例,女性患儿占6例,平均胎龄为(14.00±0.20)天。在研究组中,男性患儿占8例,女性患儿占7例,平均胎龄为(14.50±0.30)天。对两组患儿的性别比例和胎龄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故两组在基础特征上具备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获得本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正式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胎龄小于37周。3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4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三凹征等。5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患儿病情适合进行无创通气治疗。

1.2.2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影响呼吸系统的严重疾病。2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或脓毒症。3肺部感染,如肺炎,需要抗生素治疗。4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膜炎或脑损伤。5患有代谢性或遗传性疾病,可能影响维生素A的代谢或疗效。6既往对维生素A或无创通气设备有过敏史。7任何原因导致无法配合无创通气治疗。8家属拒绝参与研究或无法完成治疗。

1.3方法

在对照组中,对患儿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治疗前的必要程序包括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涵盖生命体征、血气分析以及胸部X光检查。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型号的面罩或鼻罩,并确保其舒适性和密封性。治疗所使用的呼吸机为瑞士ACUTRONIC Medical Systems AG公司生产的FABIAN HF0型号。呼吸机参数包括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吸氧浓度等,均需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若吸入氧浓度(FiO2)达到0.8但动脉血氧分压(PaO2)仍低于6.65kPa(50mmHg),则需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的情况下,设定的吸气峰压不应超过2.9kPa(30cmH2O),平均气道压应小于0.98kPa(10cmH2O),呼吸频率维持在25至30次/分钟。确保呼吸机管道与面罩或鼻罩连接正确,避免管道扭曲或受压。在整个无创通气治疗过程中,需持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血气分析结果,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治疗目标为症状缓解,治疗周期为7天。在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时,必须保证新生儿的呼吸道保持通畅,无分泌物或阻塞物。同时,应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以防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A软胶囊的给药方案为:每日4500国际单位(U),采用配方奶作为溶剂,于上午11时单次给药,持续治疗周期为7天。

1.4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血清维生素A水平变动情况进行检测对比2)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无创通气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视网膜病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指标通过(±s)描述,另外采取t表示;计数数据以(%)形式呈现,并通过卡方检验,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血气指标以及血清维生素A指标改善效果均占据优势,患儿无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无创通气不良反应以及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2。

1组间指标对比详情±s)

分组

n

SaO2%)

血清维生素A(μmol/L)

治疗

治疗

治疗

治疗

研究组

15

76.80±4.50

90.50±6.30

0.41±0.05

0.59±0.09

对照组

15

76.40±4.40

85.80±6.10

0.40±0.06

0.46±0.06

t


0.2461

2.0757

0.4958

4.6547

P


0.8074

0.0472

0.6238

0.0001

2组间临床指标对比情况(n,±s%)

组别

n

无创通气时间/h

住院时间/d

无创通气不良反应/%

视网膜病发生率/%

研究组

15

36.40±1.60

10.50±1.20

1(6.67

1(6.67)

对照组

15

45.80±1.90

14.80±1.50

6(40.00

6(40.00)

t/


14.6565

8.6696

4.6584

4.6584

P值


0.0001

0.0001

0.0309

0.0309

3讨论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早产、低体重、宫内感染、胎儿发育不良等。这些因素不仅导致新生儿肺泡发育不成熟,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此外,呼吸窘迫综合征可造成婴儿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影响。无创通气治疗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扮演关键角色,其通过提供持续正压通气,有效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肺功能,降低氧需求,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此外,无创通气还能减轻心脏负担,促进早产儿肺部成熟,提高生存率。单独实施无创通气虽能有效缓解早产儿呼吸窘迫,但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对于呼吸动力不足的早产儿,无创通气可能不足以提供充分支持。其次,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面部皮肤损伤。再者,无创通气对早产儿呼吸模式的干扰可能影响其呼吸调节能力。此外,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4-5]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我科对其患儿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基础上添加了维生素A治疗,且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维生素A通过调节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肺部细胞的防御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此外,它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功能。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维生素A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氧疗需求,减少并发症风险。维生素A作为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在无创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发挥关键作用。它能增强肺部组织修复,提高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改善呼吸功能,减少并发症,为早产儿带来显著治疗效益[9-10]

综合分析表明,无创通气联合维生素A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仅能有效改善呼吸功能和减少并发症,还通过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预防视网膜病的发生。这种综合治疗策略可能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和长期并发症风险,从而提升早产儿的整体健康和预后。

参考文献

[1]刘伟娜,葛海燕,马静,等.脐血维生素A和维生素E水平与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33):4152-4158.

[2]仝实,龚莉,韩梅,等.HHHFNC和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对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25,17(1):100-103.

[3]唐克卉,梁莉.LISA技术治疗极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4,26(7):43-46.

[4]劳霞,林小兰,卓春迷.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0):161-162.

[5]仝实,龚莉,朱尚品,等. LISA技术联合经鼻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优势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5,20(2):16-19.

[6]刘祥英,何帆,吴金星,等.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24,21(12):144-148.

[7]王刚.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大医生,2025,10(2):1-3.

[8]张静,蔡运相,覃述,等.LISA联合不同无创通气模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4(14):1-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