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临床效果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任娟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13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医院2022年至今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依据时间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每组各100例。结果 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控制,综合效果良好。


关键词

体检中心;高血压;健康教育;血压控制;服药依从性

正文

中图分类号:R473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强,高血压已跃升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高血压不仅会引发心、脑、肾等关键器官的损害,还极大地削弱了患者的生活品质。作为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体检中心在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致力于探索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及其临床成效,旨在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定了某体检中心于2022年至今时段内,完成健康体检并被确诊为高血压病患的群体作为研究样本。入选条件为:满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所规定的高血压确诊标准;年纪达到或超过18周岁;研究参与者需自愿加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文件。排除条件则涵盖: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情况;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完成健康教育内容的患者。最终纳入研究对象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病患接受了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具体措施涵盖:分发高血压预防与控制手册、以口头形式传授高血压的基础理论知识、强调定期监测血压的必要性给患者。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病患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施行了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具体措施如下:为每位病患构建了详尽的健康记录,内容囊括病患的基本资料、血压状况、生活习性、用药史等。依据病患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路径;借助讲座、视频资料、健康手册等多种载体,向病患普及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涵盖高血压的界定、成因、潜在风险、临床表征等,使病患认识到高血压是一种需长期管控的慢性疾病;引导病患采纳低钠、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膳食模式,每日盐分摄入不超出6克,减少高脂、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增加蔬果、全谷物的摄入比例,并倡导戒烟限酒,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激励病患参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健步走、慢跑、游泳、骑行等,建议每周运动3至5次,每次持续20至60分钟,结合病患的身体条件和兴趣偏好,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同时提醒病患运动中注意安全;针对病患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实施心理疏导和干预措施,通过倾听病患倾诉、提供情感慰藉、鼓励病患积极应对疾病等手段,助力病患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患细致讲解降压药物的功效、服用方法、剂量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强调持续用药的重要性,并提醒病患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血压变动。对于需调整药物剂量的病患,应及时就医咨询,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定期组织高血压患者参加集体授课,邀请专业医生或护士讲解高血压的防治知识。通过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对于需要个性化指导的患者,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指导。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音频等,向患者展示高血压的防治知识。通过直观、生动的方式,提高患者的理解能力和记忆效果;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成效进行定期评估,涵盖血压管理状况、生活习性改善程度、用药遵从性以及生活品质等方面的变化。采用问卷调研、一对一访谈等手段,汇集患者的反馈建议,并依据评估成果适时调整健康教育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血压控制情况

记录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血压水平,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后的血压控制效果。

1.3.2 生活习惯改善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在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方面生活习惯的改善情况。

1.3.3 服药依从性

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的服药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压控制情况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有所下降,观察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对比

组别

时间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对照组

健康教育前

150.3±12.4

95.2±7.8


健康教育后

140.2±11.3

88.4±6.9

观察组

健康教育前

151.2±11.9

96.1±8.2


健康教育后

130.5±10.5

80.3±6.2

2.2 生活习惯改善情况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生活习惯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对比

组别

时间

规律运动(%)

戒烟(%)

限酒(%)

对照组

健康教育前

30.0

15.0

20.0


健康教育后

45.0

25.0

30.0

观察组

健康教育前

32.0

16.0

22.0


健康教育后

70.0

40.0

50.0

2.3 服药依从性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差异对比

组别

时间

依从性佳(%)

依从性中等(%)

依从性差(%)

对照组

健康教育前

30.0

45.0

25.0


健康教育后

40.0

40.0

20.0

观察组

健康教育前

32.0

42.0

26.0


健康教育后

60.0

30.0

10.0

3 讨论

对于高血压病患来说,健康教育不仅助其掌握疾病的基础知识、习得自我管理的技巧,还能提升其治疗遵从度,改善生活品质。经由健康教育,病患能意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血压的不良影响,进而主动摒弃陋习,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健康教育还促进了病患与医疗人员间的交流互信,提高了病患的满意度及遵医率。目前,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方面,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另一方面,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多为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健康教育人才和团队。此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

首要任务是构建个人健康记录,这是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石。通过汇集病患的基本资料、医疗史、生活习性、用药状况等信息,能够全方位把握病患的健康状态,为定制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坚实依据。健康记录应包含以下要素:病患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类别等);医疗病史(如高血压病程、家族疾病史等);生活习惯(涵盖饮食模式、运动习惯、吸烟状况、饮酒频率等);用药详情(包括药物名称、服用剂量、用药方式等);以及血压监测数据(如血压读数、测量时间点等)。健康记录建立后,需定期予以更新与维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变化,及时调整健康教育计划,并对患者的健康档案进行补充和完善。二是开展集体讲座,集体讲座是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利用讲座形式,可向病患传授高血压的基础常识、防控策略及治疗手段,旨在提升病患的健康认知及自我管控能力。讲座内容需包含高血压的界定、成因、临床症状、潜在风险、预防举措及治疗方案等要点。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讲座应定期举行,如每月或每季度一次。讲座前,应提前通知患者,并告知讲座的主题和时间。讲座过程中,应注重互动和交流,鼓励患者提问和分享经验。讲座后,应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改进和优化讲座内容。三是进行个别指导。个别指导是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的健康教育形式。通过个别指导,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需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个别指导的内容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初诊患者,应重点介绍高血压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对于复诊患者,应重点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变化,调整健康教育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个别指导可以在体检中心或患者家中进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指导方式和时间。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想法和感受,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四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高血压患者呈现更为鲜活、直观的健康教育内容。借助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元形式,激发患者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多媒体技术可广泛运用于健康教育的各个环节,例如制作高血压防控知识的演示文稿、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展示防治知识的图片资料等。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社交媒体渠道,发布高血压防治知识,便于患者随时学习。体检中心应配置必要的多媒体硬件与软件,为医护人员制作及运用多媒体教育材料提供便利。此外,可邀请多媒体制作专家,为医护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培训。五是推行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作为高血压治疗的关键环节。通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风险。生活方式干预涵盖饮食调整、运动建议、戒烟控酒等方面。饮食指导上,应倡导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的饮食习惯;运动指导方面,建议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戒烟控酒上,应明确告知患者戒烟限酒的重要性,以减轻对血压的负面影响。生活方式干预应融入整个健康教育过程,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并定期评估调整。同时,可邀请专业营养师、运动导师等,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饮食与运动指导。组建健康教育团队,能提升健康教育的专业度与实效性。通过团队协作,整合各方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专业的健康教育服务。健康教育团队应包含医护人员、营养师、运动教练、心理咨询师等,他们需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患者量身定制健康教育方案。团队应定期开展培训与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治疗经验,并建立高效的沟通协作机制,确保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健康教育需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与需求定制实施。

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因素,选择恰当的健康教育方法与内容。健康教育应注重与患者的互动交流,鼓励患者提问分享,以便更深入了解患者需求与反馈,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健康教育应贯穿患者整个治疗周期,医护人员应定期随访评估患者健康状况,适时调整教育计划,提供必要支持。同时,应建立健康教育效果评估机制,医护人员需定期评估分析教育成效,不断优化改进教育方法与内容。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提升患者健康意识、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的关键途径。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集体讲座、进行个别指导、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和建立健康教育团队等方法,可以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健康教育服务。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个性化、互动性、持续性和评估性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未来,随着健康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体检中心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效果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华君,么冬爱,左静,.跨专业团队合作式自我管理教育对体检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护理学报,2021,28(14):73-78.

[2]刘小会,高绘明,钟明利,.重症监护后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23,30(21):29-34.

[3]张小占,张雯,杨旋.维生素D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LR4/NF-κB信号通路及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13):20-26.

[4]李素华,刘静.健康教育对体检中心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44-45.

[5]孙亚召,黄捷,王宁宁,.促甲状腺激素与老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3,39(11):840-844.

[6]冯文霞,冯文海.三位一体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8,26(10):786-790.

[7]隋梦芸,张晟,程旻娜,.上海市实施整合式慢性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促进和障碍因素[J].中国卫生资源,2023,26(04):346-351.

[8]李丹阳,庄嘉元,林华燕,.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24,59(12):1454-1461.

[9]夏蓓,何訸,秦垦,.体检人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03):591-595.

[10]庞爱梅,高伟,张恒,.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药物基因作用靶点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4,27(06):704-710.

[11]万彬,冯世平,赵霞,.眼球运动训练对老年AIDS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3,29(06):629-633.

[12]左健,刘金成,俞世强,.新型全腔内经股动脉三分支覆膜支架系统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FIM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24,33(06):894-900.

作者简介:任娟(1982),女,汉族,山西太谷人,本科,山西省肿瘤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为体检。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