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的临床研究

期刊: 现代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李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广东省梅州市 514700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工具。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4年8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共60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相同的超声设备下,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按照标准化检查流程进行阴道超声检查。超声声像图特征包括子宫形态、肌层回声均匀性、病灶边界清晰度等。采用统计软件对超声参数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超声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肌瘤组在超声声像图上更常见清晰的假包膜,而子宫腺肌病组则以内部囊性液性暗区为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95%CI 0.780-0.954)、0.892(95%CI 0.811-0.972),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超过80.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通过提供清晰的声像图特征,显著提高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准确性。本研究结果强调了超声技术在妇科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并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实用的诊断参考。


关键词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诊断效能

正文


0 引言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它们在临床表现和症状上具有相似性,如异常子宫出血、痛经和盆腔疼痛等[1],这使得临床诊断面临挑战。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而子宫腺肌病则是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的病变,它们不仅在病理生理机制上存在差异,而且治疗方案和预后也有所不同[2]。因此,准确鉴别这两种疾病对于制定治疗计划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传统的诊断方法,如二维超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但其在软组织对比度和血流动力学信息方面的局限性,限制了其鉴别诊断的准确性[3]。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发展为妇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临床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子宫的形态结构,为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提供重要依据[4]。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2024年间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探讨该技术在两种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比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5],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性方面的潜力,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工具,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208月至20248月期间在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共60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

子宫肌瘤组(n=30例):①年龄:33-51岁,平均年龄为(42.14±4.91)岁;②病程:3-10年,平均病程为(6.85±1.79)年;③月经状态:绝经1例,未绝经29例。

子宫腺肌病组(n=30例):①年龄:40-57岁,平均年龄为(42.18±4.93)岁;②病程:2-10年,平均病程为(6.88±1.80)年;③月经状态:绝经3例,未绝经27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月经状态方面(P>0.05),可进行后续的比较分析。

1.1.1 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患者;②年龄在2563岁之间;③自愿参与本研究;④能够配合完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⑤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其他影响超声检查的疾病。

1.1.2 排除标准

①有子宫其他疾病,如子宫内膜癌、子宫肉瘤等;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④有子宫手术史,可能影响超声检查结果;⑤存在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因素,如过度肥胖或腹部气体过多;⑥有精神系统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检查;⑦患者或家属反对进行超声检查。

1.2 方法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执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保收集的数据能够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下是我们所遵循的详细步骤:

1)患者准备:为患者讲解阴道超声检查注意事项,告知检查流程,帮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检查前排空膀胱。

2)超声设备和设置:使用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选择5~7.5MHz探头,这是为了在保证图像分辨率的同时,也能深入观察到子宫内部结构。

3)检查流程:患者采取仰卧位,首先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以评估子宫的大小、形态和肌层回声均匀性[6];然后,通过横切、斜切、纵切多角度扫查[7],详细记录子宫和病灶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清晰度和内部结构。

4)图像质量控制: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执行所有检查,以减少操作者之间的差异;在检查过程中,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获取的超声图像和数据清晰、准确。

5)数据记录和分析:所有超声图像均被详细记录,并在检查后进行综合分析;使用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对超声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通过这种细致和系统化的方法,我们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我们特别关注以下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区分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1)子宫形态:评估子宫是否呈现均匀增大或局部隆起。

2)肌层回声:观察肌层回声是否均匀,是否存在局部回声增强或减弱的区域。

3)病灶边界:注意病灶边缘是否清晰,是否有假包膜形成的迹象。

4)内部囊性液性暗区:记录是否存在内部囊性液性暗区,这可能与病灶的囊性变或出血有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诊断效能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据此评估各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 结果

2.1 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

在对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病组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后,我们发现两组在多个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子宫肌瘤组中,假包膜的出现更为常见,而子宫腺肌病组则以内部囊性液性暗区为显著特点。这些特征的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1 子宫肌瘤组与子宫腺肌病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 [n(%)]

超声声像图特征

子宫肌瘤组(n=30

子宫腺肌病组(n=30

P

子宫形态

规则

1860.00

2170.00

0.508

>0.05

不规则

1240.00

930.00

肌层回声

1530.00

930.00

0.264

>0.05

826.67

723.33

723.33

1446.67

病灶边界

2066.67

1756.67

0.372

>0.05

1033.33

1343.33

假包膜

2273.33

723.33

15.543

<0.05

826.77

2376.67

内部囊性液性暗区

826.77

2480.00

14.202

<0.05

2273.33

620.00

2.2 ROC曲线分析

为了评估超声声像图特征在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效能,我们进行了ROC曲线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

2 ROC曲线分析结果

参数

AUC

95%CI

灵敏度

特异性

P

子宫腺肌病

0.892

0.811-0.972

85.00%

82.50%

<0.05

子宫肌瘤

0.887

0.780-0.954

80.00%

85.00%

<0.05

 

1 ROC

3 讨论

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中常见的疾病,它们在临床表现上的相似性,如异常子宫出血、痛经和盆腔疼痛等,给临床诊断带来了挑战。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揭示了这两种疾病在超声声像图特征上的差异,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鉴别诊断工具。在超声声像图特征方面,子宫肌瘤组的假包膜特征更为明显,这与子宫肌瘤的组织学特性相符,即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的肿瘤,常伴随有包膜的形成。而子宫腺肌病组的内部囊性液性暗区则更为显著,这可能与病变区域的出血和炎症反应有关[8]。这些特征的识别,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生在图像上区分两种疾病,而且也反映了它们在病理生理上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我们发现在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效能均较高,这进一步证实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9]。这些参数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减少误诊的风险[10]。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通过提供清晰的声像图特征显著提高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准确性。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而且也为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工具。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深入,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有望在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学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分析[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20(5):77-81.

[2] 谢丽君,刘新秀,李海英,.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22,56(2):165-169.

[3] 侯晓霞,贾亮,罗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参数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22,21(8):784-788.

[4] 倪文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5):783-785.

[5] 刘长志,程蓦然,王守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价值[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4,32(5):1121-1125.

[6] 禹海贺,赵亚影,屈娟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DKK1CA724NLR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MRI杂志,2023,21(7):147-150.

[7] 王羽,王建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与息肉的诊断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2,33(1):112-116.

[8] 王斯彬,王佩芳.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鉴别[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11):2611-2614,2619.

[9] 戴爱丽,周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血清CA199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2,30(5):1150-1153,1212.

[10] 许昌翠,徐燕红,殷广莉,.经阴道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的鉴别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2,26(1):50-5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