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摘要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临床麻醉;麻醉效果;不良反应
正文
目前在医疗机构中,疾病治疗方式较为常见手段是手术,虽然能够有效救治疾病,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会遭受到一定的伤害,在人体组织遭受损伤之后,可能会让人体内组胺或炎症介质迅速释放出来,导致痛感神经敏感性增加,所以患者会感受到较大疼痛,这时会引起生理应激反应,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可能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当前针对手术治疗,通常要求进行麻醉干预,而麻醉效果高低是手术疗效保障的重要手段,如何选择一个合理有效麻醉方案,是当前临床探讨重点问题。麻醉药物选择直接和手术麻醉效果起到关键影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方式,科学挑选麻醉药物极为重要。近几年研究发现,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的α受体激动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能有效克服常规全麻药的缺点,降低全麻副作用发生率。右美托咪定具有更强的受体亲和力,可以减轻平滑肌细胞刺激程度,且可以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作用,提高α2受体活性,以起到显著镇痛镇静功效,另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胰岛素分泌,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得到阻断,进而保护神经细胞。基于此,本次针对右美托咪定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从2023年1月-2024年1月时间段随机挑选医院80例手术患者为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检查确认符合手术治疗指征,资料齐全且知情本次研究,已将血液系统疾病或者凝血障碍者排除,通过抽签法方式给予患者分组,搜集资料统计至表1。
表1患者临床资料
组别 | 例数 | 男女比例 | 平均年龄(岁) | ASA分级 | |
I级 | II级 | ||||
对照组 | 40 | 22:18 | 45.39±2.78 | 30 | 10 |
研究组 | 40 | 23:17 | 45.81±2.96 | 31 | 9 |
X2/t | 0.0508 | 0.6541 | 0.0690 | 0.0690 | |
P | 0.8216 | 0.5149 | 0.7927 | 0.7927 |
1.2方法
本次采取全身麻醉方案,全部患者在手术开始前,均需要通过肌肉注射方式,给予阿托品适当给药,剂量控制0.5mg,在进入手术室内时,给予麻醉诱导,诱导药物有:顺阿曲库铵(0.1mg/kg)。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丙泊酚,通过静脉泵注方式持续给药,剂量控制在0.3μg/kg。
观察组运用右美托咪定麻醉,需要将200μg右美托咪定和50ml生理盐水溶液混合后,按照0.5μg/kg/h持续泵入,在手术完成前30分钟停止用药。
1.3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手术期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与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时段有麻醉诱导前、诱导时、手术完成时、拔管时。记录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并观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分析,X2、t检验,并用(n/%)(±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
通过对比表1、表2、表3数据可见,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期间,HR、MAP、SPO2水平变化程度相对较小,P<0.05。
表1比较各时段HR水平变化(±s,次/min)
组别 | n(例) | 麻醉诱导前 | 诱导时 | 手术完成时 | 拔管时 |
对照组 | 40 | 81.35±3.98 | 75.36±3.41 | 75.28±2.41 | 76.17±2.05 |
研究组 | 40 | 81.41±3.95 | 78.21±2.96 | 78.33±2.65 | 79.24±3.11 |
t | 0.0586 | 3.4570 | 4.6638 | 4.5143 | |
P | 0.9535 | 0.0010 | 0.0000 | 0.0000 |
表2比较各时段MAP水平变化(±s,mmHg)
组别 | n(例) | 麻醉诱导前 | 诱导时 | 手术完成时 | 拔管时 |
对照组 | 40 | 98.05±5.46 | 65.74±5.74 | 83.45±7.21 | 86.25±3.33 |
研究组 | 40 | 98.13±5.37 | 75.63±6.38 | 95.12±5.46 | 97.21±2.61 |
t | 0.0572 | 6.3120 | 7.0675 | 14.1884 | |
P | 0.9546 | 0.0000 | 0.0000 | 0.0000 |
表3比较各时段SPO2水平变化(±s,%)
组别 | n(例) | 麻醉诱导前 | 诱导时 | 手术完成时 | 拔管时 |
对照组 | 40 | 97.25±3.41 | 93.21±1.12 | 92.85±1.04 | 92.45±1.24 |
研究组 | 40 | 97.26±3.52 | 94.05±1.33 | 94.01±0.99 | 94.87±1.33 |
t | 0.0112 | 2.6461 | 4.4249 | 7.2894 | |
P | 0.9911 | 0.0105 | 0.0000 | 0.0000 |
2.2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4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n/%)
组别 | n(例) |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 | 苏醒时间(min) | 气管拔管时间(min) |
对照组 | 40 | 12.24±2.85 | 41.36±4.25 | 12.04±1.52 |
研究组 | 40 | 9.41±1.77 | 30.34±3.85 | 8.79±2.41 |
X2 | 4.6203 | 10.5255 | 6.2475 |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2.3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组别 | n(例) | 恶心呕吐 | 尿潴留 | 寒颤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40 | 3(7.50) | 1(2.50) | 2(5.00) | 6(15.00) |
研究组 | 40 | 1(2.50) | 0(0.00) | 0(0.00) | 1(2.50) |
X2 | - | - | - | - | 3.9139 |
P | - | - | - | - | 0.0478 |
2.4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
表6对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
生活质量项目 | 对照组(n=40) | 研究组(n=40) | t | P |
生理职能 | 60.32±3.25 | 63.89±4.54 | 4.0439 | 0.0001 |
心理状态 | 60.85±3.33 | 63.56±4.72 | 2.9671 | 0.0040 |
独立能力 | 60.57±3.61 | 63.51±4.63 | 3.1671 | 0.0022 |
社会功能 | 60.63±3.76 | 64.34±4.85 | 3.8235 | 0.0003 |
躯体功能 | 60.58±3.85 | 64.25±4.86 | 3.7436 | 0.0003 |
活力 | 60.94±3.49 | 64.24±4.97 | 3.4367 | 0.0009 |
总体健康 | 60.37±3.08 | 64.01±4.78 | 4.0485 | 0.0001 |
3 讨论
右美托咪定容易在水中得到溶解,在无水乙醇或者甲醇中也可以溶解,作为α2受体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药物,在亲和力表现上较高,以往临床广泛运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定和危重患者监护过程中,伴随麻醉技术提高,右美托咪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现已运用到各种疾病外科手术治疗中。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外科技术的进步,外科手术安全获得极大保障。右美托咪啶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手术麻醉药物,具有安全、有效、止痛和镇静的优点。这种药物本身有着较强抗神经活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呼吸抑制现象,安全性较高。
近几年有研究人员探讨后表明[1],在临床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需接受气管插管,这个过程会对患者咽喉和气管造成一定程度机械刺激,引起交感神经过度激动,引起血液动力学异常变化。在手术过程中,选用合适、安全、高效麻醉药物,可以显著减轻患者心理与生理应激压力,从而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丙泊酚作为常用镇痛药物,有着一定镇痛效果,且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的影响较小;研究表明,该药物在5分钟内的体内存在半衰期,如果剂量调整不足,会对手术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也会存在一定不良作用。
右美托咪定用药机制中,在药物作用机理上,没有必要对体内的 GABA系统进行激动,而是通过刺激蓝斑上的受体,便可起到较高镇静与镇痛功效。其中,蓝斑是控制睡眠和苏醒的重要区域,同时也是延髓-脊索系统和肾上腺素能信号传导途径起源地,参与对疼痛信号的调节。a2受体在中枢和周围神经中均有表达,对痛觉有着较高调控作用。在应用于全身麻醉的过程中,可以通过α2受体起到增强利多卡因等的作用。同时,右美托咪定蛋白亲和性达到94%左右,且经过P450酶的降解,95%的代谢物被尿排泄,4%的代谢物被排泄到排泄物中,所以不会在患者体内蓄积,增加用药麻醉安全性。另外,有研究表明[2],药物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而抑制肾上腺素释放,起到抗焦虑、镇静和催眠的作用,促进身体进入自然的睡眠状态,并能长期保持。此外,还可促进细胞膜上的钾离子通道的激活,促进细胞外排,从而阻止Ca2+的内流。
右美托咪定对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应用效果均有着一定优势,比如:(1)心胸外科手术麻醉优势:心外科手术需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这时患者血流动力学容易发生紊乱,而经右美托咪定麻醉后,可以抑制血流动力学指标,预防应激反应程度增加,还可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情况[3]。若是患者实施冠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术后患者应激程度表现较为严重,会引起儿茶酚胺浓度增高,从而加剧心脏功能障碍,对术后患者恢复极为不利。因此,使用右美托咪定既能维持导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又能减少心律失常及血压的反常变化,对术后顺利实施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国际上对该方的研究逐步深化,并进一步证实该方能有效缓解心外科患者醒觉性和术后谵妄,其作用机制与其对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无关。对于需要进行心血管手术治疗患者,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定药物麻醉,可以抑制患者出现再灌注损伤,减轻心肌缺血,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中与术后应激,预防并发症。应用右美托咪啶持续泵注,降低对患者创伤,降低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不良反应,稳定患者血液动力学,防止术后出现低血压、心跳过慢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手术的安全性。(2)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优势:若是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在操作刺激下,患者颅内压会快速增高,且灌注压降低,会给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当前临床上多采用全身麻醉,以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以保证脑部血液循环正常。研究表明[4],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术后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保持脑部血液流量在稳定范围,且在插管和拔管过程中,较少出现较大颅内压力变化。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具有降低大脑代谢和脑血流量的作用,降低大脑氧消耗,但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探讨。近年来,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立体定向、小骨窗、内窥镜等,极大促进外科手术发展。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明确患者病变区域,并在判断后进行切除,而右美托咪定使用可以确保手术疗效及安全性,同时在脑功能唤醒方面有着如下特点:第一,镇静和镇痛。给予右美托咪定小剂量静脉泵注,可以起到良好镇静功效,有助于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缩短,确保及时唤醒患者,以获得较高手术治疗效果。第二,保证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由于受到应激反应刺激,使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从而引起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在此基础上,应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啶可使血液动力学保持平稳,提高安全性。有研究表明[5],当患者在开颅术中苏醒时,给予其药物浓度为0.4µ g/(kg. h)时,患者术后意识觉醒程度最高,同时对血液动力学的作用较弱,为术后恢复创造较好环境。第三,右美托咪定对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涉及多个环节,目前尚不明确。例如,药物可以减少大脑血液流量和大脑代谢,因此可以减少氧气消耗,还可以防止炎性因子的释放,还可以保持颅内压力的平稳,因此对脑组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除此之外,在临床上使用右美托咪啶,能够降低阿片类药物用量,从而避免其它麻醉药物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掌握好麻醉时间点,可以避免患者在觉醒期间出现的烦躁情绪,加快患者从麻醉中苏醒,从而达到改善全身麻醉疗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大海,黄光辉.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J]. 现代医药卫生, 2023, 39 (24): 4190-4193.
[2]杨淑霞. 右美托咪啶复合盐酸氢吗啡酮在颈丛阻滞麻醉下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 38 (06): 77-79+58.
[3]辛明钊.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诊刮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对比 [J]. 智慧健康, 2023, 9 (20): 39-42.
[4]刘文贵,桂强军,李剑文,等.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 (12): 17-20.
[5]劳育文,吕华燕,叶凌,等. 右美托咪定滴鼻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镇静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水平的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 31 (06): 1336-1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