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肿瘤防控知晓现状及健康管理调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医保;肿瘤;防控;健康管理
正文
中图分类号:R-012/R273/R730.1 文献识别码:A
《2020 中国癌症统计报告》[1]双双登顶:中国新发病例和 死亡人数全球第一,2020 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 1929 万例,其
中中国新发癌症 457 万人,占全球 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 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2020 年全球 癌症死亡病例 996 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 300 万,占癌 症死亡总人数 30%,主要由于中国癌症患病人数多,癌症死 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美国“癌症登月计划”[2]为我国抗癌防癌的顶层设计提供 了参考蓝图,癌症不仅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仍需进一 步整合资源,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抗击癌症,力图打破各领域 界限,举全国之力共同抗击癌症。从根本上来说,肿瘤防治是 属于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大学生活自主性高,自由度大,易养 成不规律地生活习惯,熬夜、吃快餐等,且意识不到其危害, 对自身健康重视度不足。
因此,本课题拟探讨大学生肿瘤防控知晓现状及健康管理 调查研究,以大学生为主体摸索肿瘤全程防控宣教的重点,总 结方法,为我国在防癌控癌工作中提供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数 据支持,为降低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1.1( 1)访谈对象。
5 名肿瘤专业专家、1 名医保专家和 1 名卫生法律专家, 共 7 名专家。
(2)1.1.2 问卷调查对象。
2020 年 1 月-至2021 年 12 月,湖北咸宁高校大学生。
纳入标准:( 1)①所有大学生均为国家统招。(2)②所有 大学生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且知晓相关研究流程。
排除标准:( 1)①有焦虑、抑郁等症状。(2)②相关资料 不全,无法参与分析和统计者。
1.2 调查方法
( 1)1.2.1 文献法。
采集国内外癌症相关数据、中国肿瘤登记制度文献及本调 查范围内癌症相关卫生行政管理数据。;
(2)1.2.2 访谈法。
确定访谈对象,大学生对于肿瘤防控与健康管理结合的切 入点;针对现阶段大学校园开展肿瘤防控的难点;与现行制度 及法规的相容性;采取单人访谈、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访谈,由 项目负责人主持访谈,再由课题组成员集成结论。;
(3)1.2.3 问卷调查法。
组织调查范围内高校人员,在调查任务开始前培训,由调 查人员向在校学生发放问卷,共两种问卷,问卷 1 共发放 115 份,无效问卷25份,合格调查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78.26%, 调查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对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了解情况;问卷 2 共发放 115 份,无效问卷 2 份,合格调查问卷 113 份,有效回 收率为 98.26%。;
1.3 数据处理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24.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 准差”的形式表示,并以 T 检验进行,计数资料采用%的形式 表示,并以 x2 检验进行,组间对比 p<0.05 即证实有差异。
2 结果
2.1 专家访谈结果
肿瘤专家表示开展肿瘤全程防控的难点[3]有:①肿瘤复杂 的发病机制使很多高危因素难以控制,大学生生活自由性大, 没有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养成长期的生活不规律,比如熬夜、 吃快餐等习惯;②由于早期癌症有效的筛查手段较少且成本高, 大学生的重心放在学习和学校的社团活动中,以为自己年轻, 身强体壮,有消耗的资本,普遍忽视癌症的早期筛查;③由于 前两点原因,到癌症治疗时,已无法取得最佳效果,患者承受 精神经济双重打击;④我国一直存在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 层医疗水平与一线城市大医院有着明显差距。
2.2 问卷调查结果
( 1)2.2.1 大学生对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了解排前 3 位的症 状统计。
恶性肿瘤早期症状:腹痛、腰背疼痛、厌食、消瘦、耳鸣、 听力减退、鼻塞、血涕、头昏头痛、白带粉红、持续性干咳、 声音嘶哑、尿频、咯血、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复视等,此为 多项选择,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排前 3 位的症状分别为头昏头痛 15.37%( 14 人例),腰背疼痛 7.86%(7 例人),咯血 6.58% (6 例人)。
(2)2.2.2 大学生对肿瘤全程防控知晓情况。
大学生中,对肿瘤全程防控知晓情况调查中,男生知晓人 数占比高于女生知晓人数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6.963, P=0.008),见(表 1)。
表 1 辖区大学生对肿瘤全程防控的知晓情况对比[例(%)]
性别 | 例数 | 非常了解 | 基本了解 | 了解一点 | 不了解 |
男生 | 52 | 2(3.85) | 14(26.92) | 23(44.23) | 13(25.00) |
女生 | 61 | 2(3.28) | 8( 13.11) | 21(34.43) | 30(49.18) |
合计 | 113 | 4(3.54) | 22(19.47) | 44(38.94) | 43(38.05) |
2.2.3(3)大学生对肿瘤防治相关知识了解方式。
96 人例(84.96%) 的大学生表示通过书、电视、手机等 了解肿瘤防治相关知识,;34 人例(30.09%)通过与朋友沟通,; 31 人例(27.43%)通过与医生交流,; 31 人例(27.43%)通 过知识讲座。见表 2
(4)2.2.4 大学生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恶性肿瘤信息的 了解情况
大学生对我国医疗保险中对恶性肿瘤的相关信息的了解 情况,男生了解人数占比高于女生了解人数占比,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x2=5.531,P=0.019),见(表 3)。
表 2 辖区大学生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对恶性肿瘤的相关信息的了解情况对比[n(%)]
性别 例数 非常了解 基本了解 了解一点 不了解
2025 年 第 3 卷 第 6 期
国 际 医 学 研 究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
◇论著◇
男生 | 52 | 5(9.62) | 10( 19.23) | 17(32.69) | 20(38.46) |
女生 | 61 | 0 | 5(8.2) | 19(31.15 ) | 37(60.66) |
合计 | 113 | 6(5.31) | 17( 15.04) | 36(31.86) | 57(50.44) |
对知晓哪些是已纳入医保的恶性肿瘤相关项目中,有 93 人例(82.30%)的大学生选择了部分癌症药物纳入医保,有 84 人例(74.34%)的大学生选择了儿童恶性肿瘤救治,有 57 人例(50.44%) 的大学生选择了癌症基因检测。.
(5)2.2.5 对抗癌防癌知识的认知。
预防恶性肿瘤的方法认知中,体育锻炼、健康体重、健康
饮食、戒烟酒、不吃过烫食物、限制阳光暴露、不待在空气污 染严重的地方、减少致癌物质的接触,排前三位的选项为:
96.46%( 109/113)健康饮食,96.46%( 109/113)进行体育锻 炼,90.27(102/113)%戒烟戒酒,88.49( 100/113)%减少与 致癌物质接触。
表 1 辖区大学生对肿瘤全程防控的知晓情况(%)
组别 | 总数 | 非常了解 | 基本了解 | 了解一点 | 不了解 |
男生 | 52 | 2(3.64) | 14(26.927) | 23(44.23) | 13(25.00) |
女生 | 61 | 2(3.28) | 8(13.11) | 21(34.43) | 30(49.18) |
总数 | 113 | 4(3.45) | 22(19.47) | 44(38.94) | 43(38.05) |
表 2 大学生对肿瘤防治相关知识了解方式
了解方式 | 例数 | 百分比 | |
书、 | 电视、手机等了解 | 96 | 84.96% |
与朋友沟通 | 34 | 30.09% | |
与医生交流 | 31 | 27.43% | |
知识讲座 | 31 | 27.43% |
表 3 辖区大学生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中对恶性肿瘤的相关信息的了解情况(%)
组别 | 总数 | 非常了解 | 基本了解 | 了解一点 | 不了解 |
男生 | 52 | 5(9.62) | 10(19.23) | 17(32.69) | 20(38.46) |
女生 | 61 | 0(0.00) | 5(8.2) | 19(31.15) | 37(60.66) |
总数 | 113 | 6(5.31) | 17(15.04) | 36(31.86) | 57(50.44) |
3 讨论
本课题与恶性肿瘤防治研究重点之一“加强肿瘤筛查及早 诊、早治研究,优先支持恶性肿瘤发病登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优先支持完整、系统的肿瘤资源数据库的建立”相契合。拟探 讨大学生肿瘤防控知晓现状及健康管理调查研究,以大学生为 主体摸索肿瘤全程防控宣教的重点,总结方法,为我国在防癌 控癌工作中提供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数据支持,为降低我国癌 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指导意义。
3.1 大学生肿瘤防控知晓现状及健康管理的基础现状
在 2022 年,中国和美国将分别有约 4820000 和 2370000 例新发癌症病例,以及 3210000 和 640000 例癌症死亡病例。 也就是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约是美国的 2 倍,但死亡病例 数约是美国的 5 倍。在中国,最常见的癌症是肺癌,而在美国 则是乳腺癌。但是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肺癌都是主要的癌 症死亡原因。随着预防和筛查技术的普及,美国肺癌和结直肠 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最近都有着显著下降,但肝癌 的发病率略有上升。在中国,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发病率逐 渐下降,但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和其他七种女性癌症的发 病率均有所上升。成年人口规模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是癌症死 亡人数增加的主要决定因素。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症的负担减
少,以及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负担增加,意 味着中国和美国的癌症状况正在趋同。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口老龄化很可能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特 征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龄化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因此, 需要将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癌症预防工作中[4],并在政策制定中 加强多部门合作。中国正在向发达国家的癌症特征[5]转变,其特 点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高发病率。这些变化 正在推动对45 至74岁符合条件的人群进行大规模癌症筛查和早 期检测。美国已经开发了几种筛查技术和策略来减轻癌症负担, 并可能被引入中国的癌症筛查服务中。筛查应针对高危人群和癌 症,如结直肠癌、乳腺癌、肺癌、宫颈癌和上消化道癌。考虑到 人口众多、筛查的潜在益处和危害以及卫生服务的能力,中国短 期内难以在每个省和县提供“一刀切”的癌症筛查服务。对高风 险地区进行有组织的筛查,对非高风险地区进行机会性筛查,可 能是近期最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中国,癌症的5 年相对生存率从 2003-2005 年的 30.9%提高到了 2012-2015 年的 40.5%。但中国 特定癌症类型的存活率低于美国,尤其是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研 究报告数据还表明,中国的癌症预后比美国差,中国需要付出更 多努力来提供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案并提高全民健康覆盖率。鉴于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加导致癌症负担加重,美国在癌症预防
和护理方面取得的进展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值得我们 借鉴,以帮助中国减轻癌症负担。
目前我国在防癌控癌方面政府的重视和投入的力度不足, 群众粗略的了解了肿瘤防治和健康管理的相关内容,对于大学 生的临床课程教育中肿瘤学的教学重视不够,特别是放射治疗 知识,我国的肿瘤数据库建立时间较晚,存在全民覆盖率较低、 登记质量不高、随访工作缺乏等问题,由于缺乏足够有效数据 的收集和支持,与肿瘤相关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也无法深入开展。 当代大学生觉得肿瘤离自己很远,完全不重视健康管理自己, 可能在中学时学校会强迫自己每天运动锻炼。进入大学以后, 大学生活自主性高,自由度大,即使知道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也易养成不规律的生活习惯,熬夜、吃快餐、不运动等,且意 识不到其危害,慢慢地疾病自然而然就找上身来,所以针对大 学生肿瘤全程防控宣教为重点来开展调查研究。
3.2 大学生肿瘤防治知识了解情况
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通过知识讲座了解的占比最少为 27.39%,大学生对恶性肿瘤的初期症状的认知中,对声音嘶 哑、持续干咳、排尿困难和阴道接触性出血等不典型的症状与 恶性肿瘤相关性的认识度较差,在这些不易引起重视的恶性肿 瘤早期症状的宣教上还需加大力度[6];关于防范恶性肿瘤的方 法认知中,在限制阳光暴露这项上有 52.69%的大学生选择了 该项,与其他项差距较大,限制阳光暴露是预防皮肤癌的方法 之一,我国皮肤癌发生率相对较低,大学生对皮肤癌的重视度 也不够,日常对皮肤癌的宣传较其他恶性肿瘤来说也较为缺乏。
3.3 大学生肿瘤防控知晓现状及健康管理的展望
目前大学生在学校主要接受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课程学习, 基本上不接受医学方面知识学习,那就更谈不上掌握肿瘤防控 及健康管理方面相关内容。除了在课外书籍、学校社团组织、 电视、手机上可能看到过有关肿瘤防控及健康管理的内容,但 是大部分人都会熟视无睹,怀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 面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往往不规律,最常见的就是熬夜,造 成人体生物钟的紊乱,而调节生物钟的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是 光。人脑可以接受光线变化带来的信息,从而让生物钟和正常 的时间相匹配。但是如果打破了生物钟,比如熬夜的话,那么 就很可能会改变基因的表达。长期熬夜,便有可能大幅度降低 人体的免疫能力,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肿瘤的滋生。近些年来, 癌症年轻化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大学生就需要对肿瘤防 控知识及健康管理相关内容的了解。
开展大学生肿瘤防控及健康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宣教有 关肿瘤防控和健康管理方面知识。宣教肿瘤防控方面:1、各 地的卫健局与当地的大学结对子,以互帮互助的形式,卫健局 安排人员定期到大学进行肿瘤防控知识宣讲,可以开展问卷调 查、知识讲座等形式进行。既让大学生学习到了肿瘤防控的知 识,又让卫健局采集到了我国在防癌控癌工作中关于大学生群 体的数据,实现真正的双赢。2、含有医学院的大学,可以开 展有关肿瘤防控方面的选修课,鼓励学生积极去选择这些课,
提升学生的肿瘤防控意识,并且重视自身健康管理,并且将所 学的知识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在大学的校园里扩散开来, 这才真正的让所有大学生了解肿瘤防控方面知识。3、定期安 排肿瘤医学专家走进校园,开展肿瘤早期筛查、防癌体检等防 癌健康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肿瘤早期的症状,怎么 去排查自身是否患有肿瘤等内容。宣教健康管理方面:1、全 国各地的大学应以慕课、学堂在线、知到等网络学习平台为基 础,聘请专家开授与健康管理有关的课程,将这些科目设置成 加学分课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让 学生们学习健康管理知识,一举两得。2、国家媒体部门多开 设像《中华医药》、《健康之路》这样的健康科普节目,节目聘 请大量中国顶级医院的一线医生和专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 解疾病的早期症状和有关疾病治疗相关知识。
总之,大学生肿瘤防控知识及健康管理的宣教需要全社会 的支持与努力,小到大学生本身的自我学习,大到国家有关部 门的知识宣教及调查研究。最后希望本课题能对我国在防癌控 癌工作中提供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数据支持,为降低我国癌症 发病率及死亡率提供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赵东辉,惠珊,宋潇,等. 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和性取向 对既往 HIV 检测及检测意愿的影响 [J]. 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22,43(2):254-259.
[2]孟亚,张浩,于晓静,等. 河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相 关 行 为 现 状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 应 用 预 防 医 学,2022,28(2):97-101.
[3]王浩,司明玉,苏小游,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初期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基于多中心的横断 面调查[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22,44(1):30-39.
[4]张希,严诗钰,孙莉颖,等.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健康教 育对女大学生 HPV 疫苗的认知和接种意愿的干预效果评价[J]. 现代预防医学,2021,48(5):888-892,934.
[5]梁海峰,杨洁,张萍. 太原市大学生人群对子宫颈癌及预 防 控 制 措 施 知 晓 情 况 调 查 [J]. 实 用 医 技 杂 志,2021,28(6):798-801.
[6]赵聪,王强,王旭东,等. 武汉市 120 名大学生男男性行为 者艾滋病知识行为特征及自我认同度情况调查[J]. 中国艾滋 病性病,2020,26(4):429-431.
第一作者简介:舒克难(1993.03-),男,湖北咸宁 咸宁 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住院医师,本科,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 临床医学。
*通讯作者:曹喆,(1980.01-),女,湖北科技学院肿瘤学 核医学教研室,湖北咸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副 主任医师/讲师,研究方向肿瘤预防,肿瘤姑息治疗,肿瘤放 射生物学,
基 金 项 目 : 湖 北 省 卫 生 健 康 委 员 会 科 研 项 目 (WJ2019M0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