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情况
摘要
关键词
程序化疼痛护理;康复训练;老年膝骨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
正文
膝骨关节炎常发生于老年人群,是一种关节逐渐退化的病症。该病的特点是关节软骨会逐渐变差,关节边缘还会出现增生,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及功能受限[1]。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膝骨关节炎发病患者不断上升,使得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特别在该病的晚期阶段,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关节功能。但是,该手术及其围手术期会存在着一系列并发症风险,如感染、血栓、关节僵硬等,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康复速度产生影响,让患者的身体负担加大[2]。面对这些挑战,有研究显示,有效的疼痛管理以及及时的康复训练可进一步减少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程序化疼痛护理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而康复训练则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两者合用,可更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7月在赤峰市中医蒙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5-76岁,平均(70.51±3.24)岁;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6-77岁,平均(72.45±3.34)岁。组间资料差异小(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②患者及家属愿意加入本实验;③认知功能问题不大。
排除标准:①重要器官存在衰退迹象;②有血液方面疾病;③膝关节存在急性感染;④患有晚期恶性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涵盖手术前有关知识、手术后疼痛照料、心理疏导等方面。
观察组实施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1)手术前评估和教育:护理人员会在患者入院时,仔细翻阅其病史,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如膝关节炎的发病经过、发病频次以及以往治疗情况等。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如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等。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目前的疼痛程度加以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指导相应的干预方案,并制定康复计划。关于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述该疾病的手术情况,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术后疼痛控制的重要性,以便让患者提前做好准备。可以图片讲解的方式,将康复训练的方法和要领进行呈现,让患者在手术期间和康复期间的依从性增加。(2)术中精细化疼痛管理:在手术中,可对患者进行多模式镇痛,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疼痛。麻醉师结合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并对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患者在手术进行中无痛感,并降低麻醉药对患者的不良影响。(3)术后急性疼痛控制:术后回归病房,应尽快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并采取适当的镇痛措施。若患者疼痛轻,可通过转移注意力、冷敷等办法缓解其疼痛。可利用冰袋对患者膝盖关节位置进行冷敷,每次15至20分钟,每3 至4小时一次,以消除肿胀,减轻疼痛。为患者选择感兴趣的书阅读,让其不再关注疼痛。若患者感到疼痛剧烈,可按医生的吩咐给予止疼药,以有效控制疼痛。同时对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要实时关注,比如是否存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适感,并改变用药方案。(4)康复训练分阶段实施:①术后早期(1至3天):这个时期应以床上康复训练为主。术后第一天,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用力将脚背向上勾,再向下踩,每个动作坚持5秒钟,每组20次,每天练习3组。该动作能让腿脚的血液回流更顺畅,避免出现血栓,还能让大腿前侧的肌肉变得更有力量。术后第二天,增加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伸直腿部再缓慢抬起,离床面约30°至45°,这个动作维持10到15秒,再缓缓放下,两条腿轮流做,每组做10到15次,每天做3到4组。此训练能够增强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力量,让膝关节的稳定性更高。②术后中期(4至14天):若患者伤口愈合较好,且疼痛得到缓解,可指导患者进行床边康复训练。包括坐立位膝关节屈伸训练,患者坐在床边,双腿下垂,利用自身重力缓慢屈伸膝关节,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至最大屈伸角度,每次练习10 至15分钟,每天2 至3次。站立平衡训练在这个阶段也十分关键,患者双手扶住床边,逐渐将身体重心转移到患侧下肢,保持站立姿势,坚持数秒钟至数分钟,随着平衡能力的提升,逐渐减少辅助工具的使用时间,从而来提升患侧下肢的负重能力以及膝关节的控制能力。③术后后期(2周以后): 当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得到有效恢复后,可进行行走练习。最开始可在平行杠内进行部分负重行走,若患者身体适应力提升,可逐渐进行完全负重行走。行走训练应循序进行,从短距离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及时间。上下楼梯训练需要再这个阶段进行,上楼时需要先上健侧肢体,下楼时应先下患侧肢体,采取正确方法进行训练,以恢复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基本的生活能力。(5)全程心理支持与随访:在整个围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留意患者情绪状态,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让患者诉说自己心中所想,及时回答其问题,解决其困扰,减轻其恐惧。若患者存在心理问题,还可以请来心理医生进行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对其康复进展进行了解,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对疼痛管理和康复训练方案进行调整。随访内容包括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通过电话、门诊复查等方式与患者保持沟通,确保患者在出院后依然能得到持续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全面康复。
1.3观察指标
①评估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总分10分,得分高表示疼痛严重。②评估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深静脉血栓、感染、膝关节僵硬。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组间差异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期 VAS 评分
手术后,观察组VAS 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期 VAS 评分(±s,分)
组别 | 例数 | VAS 评分 | |
术前 | 术后 | ||
观察组 | 45 | 6.37±1.28 | 0.97±0.22 |
对照组 | 45 | 6.26±1.19 | 1.36±0.47 |
t | - | 0.422 | 5.041 |
P | - | 0.674 | 0.000 |
2.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深静脉血栓 | 感染 | 膝关节僵硬 | 发生率 |
观察组 | 45 | 0 | 1 | 0 | 1(2.22) |
对照组 | 45 | 3 | 3 | 2 | 8(17.78) |
x2 | - | - | - | - | 6.049 |
P | - | - | - | - | 0.014 |
3讨论
老年膝骨关节炎作为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该病常见于老年人,有数据显示,65 岁以上的老年人里,患膝骨关节炎的比率超过七成,这让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不但会造成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还会导致关节畸形,让患者日常行走受影响,降低其生活能力[3]。长期的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会增加患者负面情绪,让患者的正常生命进一步受影响,另外,膝骨关节炎还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存在紧密联系,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并增加治疗经济压力。所以,老年膝骨关节炎的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手段,让患者少受病情折磨,提升舒适度,身体也能更健康。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手术后VAS分数下降,意味着患者手术完之后,疼痛的感觉减轻了很多。在程序化疼痛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对术前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并制定出针对性的管理方案,采取多模式镇痛策略,应选对合适的麻醉方法,还得精准把控麻醉药的用量。手术后,应按照患者疼痛的特点为他们止痛,除药物止痛,还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从而让疼痛得到进一步缓解,减轻炎症对疼痛的影响[4]。联合康复训练,早期床上的踝泵运动、直腿抬高训练等有利于帮助下肢血液循环,对缓解因手术造成的局部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疼痛效果显著;后期的膝关节屈伸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和行走训练等让患者的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以及稳定性显著增强,进而减轻了因为关节不稳定等而导致的疼痛。此种综合性干预包含多个环节,协同作用,让疼痛得到了有效控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身体机能不断退化,手术会使并发症风险进一步增加。程序化疼痛护理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效的疼痛管理使患者术后更积极接受医护人员的干预,比如主动完成各项康复治疗,如有效咳嗽能清除期待废物,避免肺部发生感染[5]。在康复训练中的早期活动,如踝泵运动等,促进了下肢血液循环,让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得到了避免[6]。随着训练进程,患者的肌肉力量也不断增强,关节活动度不断增大,改善了身体的代谢状态,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抵抗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联合康复训练从多个层面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更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对促进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小嫚,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及早期恢复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S2):159-161.
[2]王玲玲.程序化疼痛护理联合集束化口腔护理对鼻咽癌放疗病人口腔黏膜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1,19(6):782-785.
[3]贺育英,陈伟红,曾丹平,微视频健康宣教联合程序化疼痛护理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水平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8):73-75.
[4]马祥海,史培芹,申文瑞,等,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20,42(9):952-956.
[5]谌艳,吴俞萱.医护康一体化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4):69-71.
[6]朱倩兰,金佳,宋宏晖,等,早期下床开始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8):1701-1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