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护理干预对ICU血液净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全方位护理干预;ICU血液净化;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
正文
ICU 血液净化以超滤形式,通过半透膜两侧的压力差,使血液中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通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中,从而达到清除过多水分的目的。ICU患者病情变化复杂,患者受心力衰竭、肾衰竭等原因导致体内液体潴留时,借助超滤可以有效地减轻心脏和肾脏的负担,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目前经过临床验证,ICU血液净化已经成为降低患者血液废物浓度,维持患者体内代谢平衡的重要形式,但由于净化过程耗时长、患者经济压力大,还伴有体外循环堵塞等风险,其模式的推广仍旧受限。结合患者诉求分析,血液净化期间患者有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行为,尚缺乏认知、管理动机,而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关联紧密,为促使ICU血液净化有效施行,需全方位关注ICU血液净化中患者的生理、病理需求,进而在患者的充分配合与理解下,完成ICU血液净化的预期指标[1]。本研究纳入ICU血液净化患者信息,沿用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以期同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现将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ICU血液净化患者60例展开研究,以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的年龄为5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6±6.57)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的年龄为54~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23±7.45)岁。其中包含肝素透析16例;置管于颈内静脉21例、股静脉9例。患者体温、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本指数无对比意义P>0.05。
纳入条件:操作符合《ICU中血液净化的应用指南》[2];患者具有ICU血液净化适应症;配合周期治疗;遵医嘱。
排除条件:精神异常;无法配合建立血管通路;伴有活动性出血;严重心脏病;脑出血;因不耐受中断治疗者;持续治疗时间<24h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ICU血液净化护理:
综合评估患者基本情况,提供营养支持、抗感染、吸氧、呼吸辅助、液体复苏治疗。置换液输入速率为30-35ml/(kg.h),时间为6-10h,持续治疗3d,依据患者情况调整。对患者提供常规病房管理、体征监护。治疗期间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血液净化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缓解紧张情绪[3]。
观察组行全方位护理干预:
①检查血液净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准备好所需的透析液、置换液、抗凝剂等物品。确保各种管路连接牢固,无漏液现象。观察透析机的各项参数,如血流量、超滤量、跨膜压等是否正常。
②注重个体细节服务,以开塞露帮助患者排便降低腹压,为患者准备帽子、被子保暖,应用加热装置予以回血端管理加热。收集护理问题,展开专题讨论[4]。
③监测风险,出现血压下降时,应立即调整超滤速度,给予升压药物,并查找原因,如是否存在出血、血容量不足等情况。关注患者的凝血功能、血管通路情况。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凝剂,并密切观察抗凝效果。监测凝血指标,如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结合医嘱调整抗凝剂的用量[5]。
④连接管路、更换透析器等操作时,应用无菌手套和无菌敷料,避免污染。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避免容量过多或不足。对于心力衰竭患者,严格控制入量,适当增加超滤量,以减轻心脏负担。治疗期间鼓励患者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按时服药[6]。
1.3观察指标
采取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BHS统计干预前(透析第一天)后(透析2个月)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包含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自我照顾四个维度,项目评分1-4分,总分20-80分,评分偏高表明管理能力偏高。
采取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统计干预前后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包含躯体症状、疲劳、抑郁、他人管理、挫折五个维度的26个项目,项目评分1-7分,总分182分,评分偏高表明生活质量高[7]。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表示占比、X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用`x±s表示平均数,t检验处理计量资料,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量表SBHS分析:干预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无对比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自我照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分为72.56±8.65;对照组总分为53.26±8.74(X2=9.536,P<0.05)。
2.2两组肾脏疾病特异性调查表KDQ统计分析:干预前患者生活质量无对比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症状、疲劳、抑郁、他人管理、挫折评分均偏高,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为132.56±18.53;对照组总分为102.35±14.85(X2=7.354,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后KDQ评分对比
组别 | n | 躯体症状 | 疲劳 | 抑郁 | 他人管理 | 挫折 |
观察组 | 30 | 38.54±1.54 | 32.65±3.41 | 32.95±3.41 | 37.52±2.54 | 18.25±1.42 |
对照组 | 30 | 36.23±1.95 | 30.26±5.23 | 29.65±2.74 | 34.26±1.62 | 7.23±1.69 |
X2 | - | 3.856 | 3.845 | 3.845 | 4.265 | 4.921 |
P | -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ICU 患者的病情复杂,常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问题。血液净化可以通过透析液中的碱基来纠正酸中毒,使血液pH值恢复正常。针对患者体内毒素和炎症介质蓄积的问题,血液净化不仅可以清除尿素、肌酐等代谢废物,还可以吸附炎症介质,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肾脏等重要器官。同时血液净化可以为受损的器官提供支持,为器官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8]。
目前ICU血液净化因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势,在危重病治疗中广泛使用,但因护理欠妥,可能会因滤器、管理凝血、患者心理影响等中断治疗而影响预后。为此,施行全方位护理干预,从多角度综合化预设护理问题,构建系统性的护理方案尤为关键。
本研究注重仪器管理、管道操作程序安全、患者健康,在全方位护理过程中,有效规范了血液净化期间的患者不良行为,与患者建立了密切的沟通关系,进而提升了其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观察组SBHS、KDQ评分均偏高,P<0.05。
全方位的 ICU血液净化护理通过准确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调整治疗参数等措施,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的毒素、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维持内环境稳定,从而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可早期发现出血、感染、低血压等并发症的迹象;提供人文关怀服务,能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有助于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ICU血液净化期间,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血液净化的全方位护理技术,开展病例讨论和经验交流,注重设备操作、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错误。通过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水平,保障ICU血液净化的持续性治疗。
参考文献:
[1]吴萌,史玲月,王春霞.全方位护理干预对ICU血液净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3):53-56.
[2]张彤佩.个案分析的优质护理服务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23, 36(14):166-169.
[3]万林,刘培莲,余蓉,等."互联网+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 2022, 38(18):3191-3194.
[4]韩梦楠.全方位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血液净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药业, 2023, 32(S02):225-227.
[5]胡霞,朱明婧.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健康素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5):30.
[6]王秋平,黄卫苹.制订生活希望计划的护理方案应用于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对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2(14):29-32.
[7]向雨荷,杨芹,李琴,等.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与疾病感知,负性情绪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医学, 2023, 51(12):1668-1673.
[8]章丹,张娇娜,陈恬恬,等.远红外线联合活络膏外涂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24, 21:6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