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护理效果
正文
急性脑出血是一种起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当患者发生急性脑出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显著增加,能量消耗加大,同时由于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问题,导致进食受限,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而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传统的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往往侧重于生命体征的监测、基础护理以及原发病的治疗,而对患者的营养支持重视不够。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作为一种积极的营养支持方式,可以在患者发病早期及时为其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肠道细菌移位,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3年2月-2024年8月作为试验时间,所选对象是10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2组,各为53人,对照组中,包含男患者30人,女患者23人,最小38岁,最大75岁,均值(56.23±5.12)岁;患病1-3d,平均(1.85±0.32)d;研究组男29人,女24人,39-76岁的区间,平均(56.31±5.08)岁;1-4d的患病时间,均值(2.01±0.35)d。纳入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患者家属表示了解此次研究的目的,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无完整病例资料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合并精神疾病者;有严重感染性疾病者;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两组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如下:(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每1-2小时记录一次;观察其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2)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病房安静、整洁、舒适,定期通风换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h一次,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3)饮食护理: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可给予鼻饲饮食,但不强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4)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在病情稳定后逐渐开展康复训练,主要为肢体被动、主动运动等。
研究组在以上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具体为:(1)营养评估:患者入院后24h内,由营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即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2)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按照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消化吸收能力,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一般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如能全力、瑞素等,其营养成分全面,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3)置管方法:在患者入院后24-48h内,经鼻胃管或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置管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置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的鼻腔和食管黏膜。(4)喂养方法:用持续泵入的方式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开始时速度为20-30ml/h,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速度,最大速度不超过100ml/h;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及时调整喂养速度或暂停喂养。(5)营养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如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每周1-2次,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并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每周测量一次体重。
1.3 观察指标
营养指标:分别于患者入院时、护理4周后检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水平。
观察患者在护理期间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胃肠道并发症(如腹胀、腹泻、呕吐等)的发生情况。
满意度:用自制的问卷对患者及家属调查,内容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等方面,满分100分。得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满意,<7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予以SPSS26.0软件处理,`x±s、(n,%)计量、计数,差异性t、c2;P<0.05有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营养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ALB、Hb、PA水平比对照组更高,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x±s,g/L)
组别 | n | ALB | Hb | PA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研究组 | 53 | 32.15±3.02 | 38.26±3.51 | 102.35±8.56 | 116.63±9.21 | 180.25±20.11 | 232.18±25.03 |
对照组 | 53 | 32.08±3.11 | 34.12±3.25 | 101.86±8.37 | 108.54±8.63 | 178.96±19.85 | 201.25±22.16 |
t | / | 0.117 | 6.300 | 0.298 | 4.666 | 0.332 | 6.735 |
P | / | 0.906 | 0.000 | 0.766 | 0.000 | 0.740 | 0.000 |
2.2 明确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有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率和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n | 肺部感染 | 泌尿系统感染 | 胃肠道并发症 | 总发生率 | 满意度 |
研究组 | 53 | 2(3.77) | 1(1.89) | 3(5.66) | 6(11.32) | 52(98.11) |
对照组 | 53 | 7(13.21) | 5(9.43) | 6(11.32) | 18(33.96) | 45(84.90) |
c2 | / | / | / | / | 7.756 | 5.950 |
P | / | / | / | / | 0.005 | 0.015 |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急性脑出血的发病率约为60-80/10万,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于脑组织受损,神经功能障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症状,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营养摄入不足。同时,脑出血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使得机体代谢率升高,蛋白质分解加速,能量消耗明显增加,因此急性脑出血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不良会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使患者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也会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原发病的治疗,对患者的营养支持多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往往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后才开始给予营养支持,使得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便已经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错过了最佳的营养干预时机。
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肠内营养护理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其是指在患者发病后24-48h内开始通过鼻胃管、鼻肠管等方式给予肠内营养制剂,以满足患者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不仅能够提供患者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也可以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急性脑出血患者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增加,能量消耗加大,同时伴有进食受限,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表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患者发病后24-48h内开始给予肠内营养制剂,可以及时为患者提供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并且,肠内营养制剂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患者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够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护理方案能够维持肠道黏膜的完整性,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从而降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也能够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证明次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患者的康复,使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专业服务。同时,该护理模式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改善预后状况,应该广泛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蔡雨婷.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价值[J].名医,2024,(10):132-134.
[2]韩露,张颖,张蒙.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31):114-116.
[3]丁力.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22,35(02):119-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