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轴位扫描联合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宋杨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北京 100096

摘要

目的:分析螺旋CT轴位扫描+MRI联合诊断股骨颈骨折(FNF)术后股骨头坏死(ONFH)的价值。方法:2020年2月~2024年2月,取我院FNF术后ONFH患者172例,172例患者均接受MRI、螺旋CT扫描,诊断价值分析。结果:MRI检出典型征象的几率较螺旋CT高(P<0.05),联合扫描检出ONFH几率较单一高,MRI较螺旋CT高(P<0.05),分期符合率对比,MRI较螺旋CT高(P<0.05)。结论:FNF术后ONFH患者行螺旋CT+MRI诊断价值显著,利于检出率提高。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核磁共振成像;股骨头坏死;典型征象

正文


FNF常见于临床,中老年人多发,多因外力、骨质疏松作用所致。手术为治疗主要手段,然术后发生ONFH的几率较高,患者生活、预后受影响[1]ONFH早期诊断便于及早接受有效干预,病症延缓。医学技术最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现下诊断ONFH的方法较多,X线操作简便,然可见辐射性,敏感性不足。螺旋CT所获横断面图像较为确切,分辨率较高,然极易漏诊[2]MRI空间、密度分辨率均较好,病理形态改变可清晰显示,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探究了FNF术后ONFH患者行MRI、螺旋CT联合诊断的价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2月~2024年2月,取我院FNF术后ONFH患者172例,男:女=92:80,年龄18~65岁(49.73±2.59)岁,体质指数(22.49±1.12kg/m 2,坏死范围(20.57±1.13)%;起病位置:88例左侧、84例右侧;病理分期:80 例Ⅰ期,60 例Ⅱ期,32 例Ⅲ期。

纳入标准:与诊断ONFH标准符合;FNF为原发病,行手术治疗,ONFH产生超3个月;病变为单侧。

排除标准:缺失一般资料者;伴血液系统病症;伴代谢性病症;髋关节存在先天性畸形;骨肿瘤者。

1.2方法

螺旋CT:取螺旋CT64排仪器,参数设定:5 mm层厚、层距,起点为髋臼上缘,终点为股骨粗隆间,80 mAs管电流,512×512矩阵,120 kV管电压,1 mm图像间距重建。数据获取后向工作站传输开始处理,以三维重建对股骨头形态等实施全面观察。

MRI:取超导1.5T磁共振仪,接收线圈为腹部相控阵线,射频发射线圈为体线圈,连续扫描矢状面T1、T2、横断面T1、T2、冠状面T1。层厚设置:0.4~0.6 cm冠状面、0.5 cm矢状面、0.5 cm横断面、0.25 cm间距、256×256矩阵。成像参数:500/16ms  T1 加权像、4 000/112 msT2 加权像,NEX 4。

1.3观察指标

典型征象:含线样征、骨髓水肿等。

检出率:记录检出ONFH情况。

分期情况:CT:Ⅰ期(骨质疏松情况出现,可见斑状影像,星芒状结构无)、Ⅱ期(股骨头囊变,关节面塌陷)、Ⅲ期(关节面塌陷、硬化,髋臼异常)。MRI:Ⅰ期(股骨T1WI主要为低信号)、Ⅱ期(T1WI、T2WI主要为好信号,可见线样特征)、Ⅲ期(T1WI主要为低信号,T2WI主要为高信号)[3]

1.4统计学处理

SPSS23.0分析数据,P<0.05统计学成立。

2结果

2.1典型征象

MRI检出典型征象的几率较螺旋CT高(P<0.05),见表1。

1  检出率分析(例,%)

方法

例数

线样征

骨髓水肿

骨小梁模糊

坏死周围囊变

MRI

172

124(72.09)

86(50.00)

84(48.84)

94(54.65)

螺旋CT轴位扫描

172

42(24.42)

50(29.07)

46(26.74)

44(25.58)

X2


12.004

12.951

15.661

16.811

P


<0.05

<0.05

<0.05

<0.05

2.2检出率

检出率分析,联合扫描较单一扫描高,MRI较螺旋CT高(P<0.05),见表2。

2   检出率(例%)

方法

例数

ONFH

检出率

螺旋CT

172

116

67.44

MRI

172

144

83.72

联合扫描

172

166

96.51

X2



26.577

P



<0.05

2.3分期符合率

螺旋CT可见,56例0期,60例Ⅰ期、24例Ⅱ期、32例Ⅲ期;MRI可见28例0期,64例Ⅰ期、48例Ⅱ期、32例Ⅲ期。

诊断符合情况:螺旋CT可见26例Ⅰ期、16例Ⅱ期、32例Ⅲ期,43.02%符合率(74/172);MRI符合情况:48例Ⅰ期、42例Ⅱ期、32例Ⅲ期,70.93%符合率(122/172),对比符合率,MRI较螺旋CT高(P<0.05),见表3、4。

3  螺旋CT诊断(例)

CT分期

0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合计

0期

0

46

10

0

56

Ⅰ期

0

26

34

0

60

Ⅱ期

0

8

16

0

24

Ⅲ期

0

0

0

32

32

合计

0

80

60

32

172

4MRI诊断(例)

CT分期

0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合计

0期

0

26

2

0

28

Ⅰ期

0

48

16

0

64

Ⅱ期

0

6

42

0

48

Ⅲ期

0

0

0

32

32

合计

0

80

60

32

172

3讨论

ONFH常见于临床,是因各类因素影响股骨头,使之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产生病理性改变的过程[4]。该症属难治性病症的一种,起病时,许多患者无临床体征,就诊时通常较为严重,具较高致死、致死率。FNF术后极易出现ONFH,为常见并发症,涉及的病理过程较多。尤其是术后患者丢失钙质,塌陷骨折极易发生,欠缺血供,诱发ONFH。ONFH可见患侧关节功能障碍、破行、疼痛等,重者可见肌肉萎缩,无法行走,需早期诊断。病理上ONFH可见新骨修复、股骨头塌陷等表现,然其改变比较细微,漏诊情况极易出现,早期诊断难度较大[5]

    早期ONFH症状较为轻微或相对隐匿,漏诊、误诊极易发生。X线对此特异性不高,而CT检查虽具备较高分辨率,然判断分期作用较差。MRI具极高分辨率,可将病变组织情况有效反应出来,明确代谢具体状况,损伤机体情况不显著,辐射损伤无,取得的诊断信息非常精准[6]。本文结果:MRI检出典型征象的几率较螺旋CT高(P<0.05),检出ONFH几率对比,联合扫描较单一扫描高,MRI较螺旋CT高(P<0.05)。提示了联合检查诊断价值更高。股骨头一旦出现坏死,大量水肿液将骨小梁间隙填充,纤维血管出现增生,间隙增宽,形成周围反应骨,机体有线样征、骨髓水肿等征象出现[7]MRI具较高组织分辨率,可明确附近组织炎症浸润、水肿情况,局部结构显示呈现,骨髓水肿、坏死周围囊变等征象亦可清晰显示[8]

    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ONFH,随之发展,若未施以有效及时干预,患者致残率增加。MRI早期诊断ONFH敏感度、特异性均很好,可将早期病理改变显示出来,亦可呈现病变区改变,明确解剖形态,早期检出病变几率提高。相关研究显示[9]ONFH是因诸多致病因素协同作用所致,在发病率上,男性较女性高,髋关节功能障碍为其主要表现。伴随着个体年龄持续增长,干细胞在股骨头中的数量减少明显,修复骨损伤能力降低,极大发生ONFH的几率[10]。本文中,在分期符合率上,MRI诊断较螺旋CT高,组间数值对比(P<0.05),即对比螺旋CT,MRI在ONFH分期确定上临床价值更为确切。原因分析:MRI优势较多,如具较高密度、较高空间分辨性、无放射性等,骨质重叠情况可规避,骨皮质破裂可明确,亦可对股骨头凹陷实施观察[11]。早期ONFH一旦有骨质病变发生,T1WI、T2WI分别可见低信号、高信号,随之逐步发展,附近组织可见水肿、炎症浸润,T2WI早期病变可清晰呈现,亦可明确股骨头损伤、增生实际状况,所以,其在分析符合率诊断上具较高价值[12]。然本文仍有诸多不足,如纳入样本量较少、时间较短、未能纳入正常人群等,若想获取更为精准的结果,还需持续扩大样本量、延长纳入时间等。

汇总可见,FNF术后ONFH患者行MRI、螺旋CT轴位扫描获确切价值,利于检出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敬甲兵,朱娜. 股骨头坏死诊断中128层CT与3.0T磁共振技术的诊断价值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8(2):118-120.

[2] 刘明振,屈鹏. 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24,10(4):183-186.

[3] 黄泽青,刘予豪,方汉军,等.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模型实现股骨头坏死与其他髋部疾病的X线片鉴别诊断[J]. 中华骨科杂志,2023,43(1):72-80.

[4] 王龙,王业华,冯骁,等. 血清Omentin-1、Bax和RBP4在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病情评估及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24):2617-2620.

[5] 王文庄.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中应用CT和MRI检查的效果分析与探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6):14-16.

[6] 蔡春柳. CT联合MRI在成人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诊断价值[J]. 医疗装备,2023,36(10):15-18.

[7] 苏日成. CT与磁共振技术用于股骨头坏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 智慧健康,2023,9(34):5-8.

[8] 朱士铭,滕伟,李唯,等.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影像组学在MRI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1,29(8):817-821.

[9] 王军,罗进坤. 螺旋CT轴位扫描联合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4,32(10):38-40.

[10] 廖晓慧,郭欣. MRI单髋关节扫描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价值及在疾病分期中的优势[J]. 中国医学创新,2024,21(16):161-165.

[11] 曾清华,黄志涛,刘云. CT检查联合虚拟去钙技术诊断血液透析患者早期股骨头坏死的可行性[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4,35(1):30-33.

[12] 孙喆. CT联合MRI检查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24,30(5):127-12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