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疼痛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聪聪

余姚市小曹娥镇卫生院 浙江 余姚315400

摘要

目的:带状疱疹性角膜炎采用龙胆泻肝汤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1-2024.6我院60例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及西药治疗,分析症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发热(1.05±0.33分)、神经痛(1.24±0.28分)、畏光(1.16±0.24分)低于对照组发热(1.68±0.28分)、神经痛(1.95±0.33分)、畏光(1.77±0.25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较低,X2=5.4545,P=0.0195。研究组疗效显著,X2=7.9245,P=0.0048。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中,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关键词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症候积分;应用效果

正文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眼科病症,此类病症通常发生在曾经感染过水痘的人群中,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角膜的炎症、浑浊及疼痛[1]。带状疱疹病毒在患者机体潜伏后,一旦机体免疫力下降,就可激活并引起皮肤,或眼部的带状疱疹,进而发展为角膜炎。带状疱疹角膜炎病症的发生,可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失明,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角膜移植手术,感染可引起剧烈的眼部疼痛,并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2]。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其他眼部并发症,如眼内炎、虹膜炎等,甚至可导致全身性并发症。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研究起源于对VZV的深入了解,水痘疫苗的推广使得带状疱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仍然存在大量群体出现病毒的潜伏感染。同时,随人们对免疫系统知识的掌握,临床上开始探索如何通过提升免疫力,或使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此类病症[3]。在中医理论中,带状疱疹性角膜炎主要被视为“风热”或“湿热”所致。中医认为,病理变化与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密切相关。因此,通常需要对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加以综合分析,找出造成病症的根本原因辨证施治。龙胆泻肝汤是经典的中医方剂,由龙胆草、黄芩、车前子等多种中药材组成[4]。该方剂主要用于清肝火、泻肝郁,对肝火上升引起的各种疾病具有疗效。近年,随着临床对中药方剂的深入研究与实践,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5]。龙胆泻肝汤通过清除体内过多的肝火,帮助缓解带状疱疹引起的炎症反应,具有改善微循环、镇痛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治疗中充分展示中医药的独特疗效,通过辨证施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提高生活质量[6]。本文选取20231月~20246月,我院60例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予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0例患者,研究组男16/14例,年龄区间35-70(平均52.5±1.7)岁,发病时间为疱疹后5-10(平均7.4±1.1)年,对照组男15/15例,年龄区间34-71(平均52.3±1.6)岁,发病时间为疱疹后5-11(平均7.5±1.2)年,一般资料,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取阿昔洛韦片(国药准字H44021631;英文名称:Aciclovir Tablets;生产单位: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南宁海王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规格:0.1g;批准日期:2019-12-18)使用方法与剂量:每日两次,每次0.3g,口服使用。利巴韦林滴眼液0.5%(国药准字H20045005;英文名称:Ribanirin Eye Drops;生产单位:安徽省双科药业有限公司;规格:8ml:8mg;批准日期:2010-08-18)使用方法与剂量:每次两滴,每日四次。持续治疗20d

研究组,龙胆泻肝汤组方:当归20g、生地10g、山栀10g、泽泻10g、黄芩10g、车前子10g、龙胆草10g、柴胡6g、甘草6g,辨证加减:肝胆湿热者加入:地肤子20g、土茯苓20g、苦参10g、虎杖10g、白鲜皮15g、乳香6g等;肝经风热者加入:半枝莲10g、蝉蜕10g、白花蛇舌草10g、板蓝根30g、薄荷10g。以清水浸泡,加热煎制200mL,晾至冷却后封装,早晚分服。10d为一疗程,患者治疗2个疗程。

1.3评价指标

1.3.1 症候积分

    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症状积分(发热、神经痛、畏光),总分5分(范围0分~5分),评分越低越好。

1.3.2 不良反应

    记录患者不同治疗模式下腹泻、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

1.3.3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等于显效与有效的和值。

    疗效评估:显效:治疗后主要症状:如眼痛、视力模糊、流泪等消失,角膜的炎症明显减轻,角膜的上皮愈合良好,血管增生现象降低,视力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且一段时间内未出现复发。有效:患者的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有所减轻,但可能仍然存在轻微的不适感,角膜上皮有部分愈合,炎症得到控制,但仍需监测以防复发。无效:症状没有变化,眼部不适感依然明显,角膜炎症持续存在,可能伴随明显的血管新生、角膜上皮破损,加大视力损伤的风险。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数据SPSS25.0分析,计数(%)表示,X2检验,统计资料(±s),t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对比

    研究组症候积分较低,P0.05,见表1.

1 症候积分[±s,分]

组别

n

发热

神经痛

畏光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究组

30

3.85±0.49

1.05±0.33

3.91±0.52

1.24±0.28

3.95±0.44

1.16±0.24

对照组

30

3.79±0.51

1.68±0.28

3.76±0.49

1.95±0.33

3.86±0.57

1.77±0.25

t

-

0.4646

7.9731

1.1498

8.9856

0.6845

9.6409

P

-

0.6439

0.0000

0.2549

0.0000

0.4963

0.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较少,P0.05,见表2.

2 不良反应[n%]

组别

n

腹泻

眩晕

呕吐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0

13.33

13.33

00.00

6.66

对照组

30

310.00

310.00

310.00

30.00

X2

-

-

-

-

5.4545

P

-

-

-

-

0.019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效果更高,P0.05,见表3.

3 治疗效果[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发生率

研究组

30

1550.00

1550.00

00.00

100.00

对照组

30

1240.00

1136.67

723.33

76.67

X2

-

-

-

-

7.9245

P

-

-

-

-

0.0048

3 讨论

带状疱疹(HZ)是由VZ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而带状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HZO)是带状疱疹的并发症,该症影响患者眼部及周围组织,可导致严重的视力障碍[7]。据研究,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发生通常在水痘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中,当患者免疫系统减弱时,病毒可以重新激活,向皮肤及眼部神经扩散。如中老年人及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的人群更易感染[8]。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范围内带状疱疹患者年病率约为3例~5/1000人,约20%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眼部发症。同时,发病率与年龄有密切关系,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由于该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视力损害,因此及时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9]。在治疗方面,西药的使用是常见的选择,如抗病毒药物以及其他辅助治疗,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等)在抑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繁殖方面表现出色,有助于减少病毒负荷,降低角膜炎的严重程度。西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与不适。同时,配合使用滴眼液等辅助药物可以减轻眼部炎症,缓解眼红、流泪等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0]。西药治疗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对于急性发病的患者而言,及时的药物治疗能够迅速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尽管西药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长期使用西药治疗可能导致眼内压升高、白内障等问题,部分药物在中老年群体中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以及其他系统性副作用。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加之,西药治疗往往集中于抑制病毒,控制炎症,而忽略对患者免疫系统的重视,有时可能导致复发或病程延长。而龙胆泻肝汤作为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的功效,近年被应用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中且展现出一定的优势[11]。龙胆泻肝汤主要由多种中药材组成,组方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效能;生地具有清热凉血、滋阴生津之效能;山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肝解郁之效能;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之效能;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能;车前子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之效能;龙胆草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效能;柴胡具有疏散退热、疏肝解郁之效能;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之效能,诸药合用共奏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12]。龙胆泻肝汤能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利湿等多种机制,作用于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多个病理环节,更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常见的带状疱疹伴随全身不适,如发热、乏力等,龙胆泻肝汤能够改善相关全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3]。作为中药方剂,龙胆泻肝汤的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多种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以及免疫力较低的患者。中医理论强调调整机体整体,通过提升免疫力,帮助机体更有效地抵御病毒侵袭,促进康复,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常伴有显著的疼痛,龙胆泻肝汤中的成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就寝及日常活动[14]。在龙胆泻肝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方剂的加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方剂的加减,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及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提高疗效。该技术相较于西药治疗,中药的副作用较小,患者更加安全,且预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龙胆泻肝汤不仅针对局部炎症,同时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中药的调理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提升心理状态,进而促进康复。研究所示:研究组发热(1.05±0.33分)、神经痛(1.24±0.28分)、畏光(1.16±0.24分)低于对照组发热(1.68±0.28分)、神经痛(1.95±0.33分)、畏光(1.77±0.25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较低,研究组疗效显著,P0.05。龙胆泻肝汤在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该组方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未来,随着深入探讨龙胆泻肝汤在此类病症中的应用,将为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治疗提供全新的思路,以保障患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带状疱疹性角膜炎患者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任蓉,刘刚,雷云露. 中药汤剂、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疼痛介质的影响研究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 18 (17): 27-30.

[2]范瑞华,刘小平,何宜汀. 火针、刺络拔罐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 8 (14): 86-88.

[3]韩霞.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刺血拔罐辅治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 40 (07): 1317-1319.

[4]黄俊青. 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联合火针点刺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J].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 16 (02): 99-101.

[5]杜欣泽,赵凤华,王田芳.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温针灸联合龙胆泻肝汤应用的效果分析 [J]. 中外医疗, 2024, 43 (02): 187-190.

[6]刘燕青,吴艳华. 龙胆泻肝汤加火针点、围刺法联合西药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研究 [J]. 中医研究, 2023, 36 (10): 33-37.

[7]谷倩芸,段宏霓,申科文,. 中西医结合四联疗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大面积带状疱疹40[J]. 湖南中医杂志, 2023, 39 (08): 18-21.

[8]巩冬朝. 龙胆泻肝汤、刺络放血联合西药对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 34 (14): 2086-2087+2123.

[9]王中英,余艳兰,陈偶英,.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其他疗法干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效性的Meta分析 [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 42 (12): 1257-1263.

[10]徐笑燕,谢庆龄.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研究 [J]. 新中医, 2022, 54 (11): 56-59.

[11]周华. 清热解毒明目方对带状疱疹合并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视力及炎性状态的影响 [J]. 光明中医, 2021, 36 (15): 2562-2564.

[12]吉成玉. 龙胆泻肝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 (22): 230-231.

[13]张光红,李杜军. “异病同治”李杜军教授活用龙胆泻肝汤治疗顽固性眼疾举隅 [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 (27): 175-178.

[14]张孟丽,沈莉娜. 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率观察 [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20, 7 (03): 166+170.

王聪聪(1986,女,汉族,本科,浙江宁波人,就职于余姚市小曹娥镇卫生院,研究方向为中医全科 邮编 3154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