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P与PKP两种术式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曹思元 赵伟峰 周正石

宁海县冠庄医院 315600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样本分组,对照组行PVP,观察组行PKP,对照疗效。结果:观察组术时更长、透视次数更多、骨水泥渗漏占比更低,P<0.05;组间VAS得分、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ODI指数相比无异,P>0.05;术后组间Cobb角、椎体前缘相比,P<0.05。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PKP两种术式均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比较而言,PKP术后患者的椎体高度及稳定性更好,骨水泥渗漏率更低;而PVP手术的术时更短,透视次数更少,临床可酌情选用。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正文


在老年群体中,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作为一种高发病症,其广泛存在对个体的生活质量构成了显著威胁。特别是胸腰椎骨折,此类病例常伴随有剧烈的腰背部疼痛,令患者在经历重创后难以承受,并可能进一步导致脊髓受损,从而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和挑战性[1]。更为严重的是,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患者将面临脊柱后凸畸形逐渐加剧的风险,这将严重削弱其日常活动能力,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与痛苦[2]。传统保守疗法在处理此类骨折时,其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这些疗法通常要求患者长时间卧床静养,此举不仅极大地限制了患者的行动自由,还显著增加了肺部感染、VTE及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探索更为安全且能加速恢复进程的手术治疗方案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进步,特别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广泛应用,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通过采用微创手术方式,能够实现对骨折部位的精确定位与有效固定,从而显著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有效降低因长期卧床而可能引发的各类并发症风险[4]。立足于以上,本文旨在对比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VP、PKP的疗效,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6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2023.5-2024.5),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CT或MRI下确诊,症状显著,对手术耐受,排除并发严重性靶脏器损伤、精神障碍者;对照组30例,男女各占比10:20,年龄60-80岁,均(70.46±2.31)岁;观察组30例,男女各占比11:19,年龄62-80岁,均(71.38±2.77)岁;样本均衡,P>0.05,对研究获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PVP。在X线透视引导下,执行经弓根外上象限穿刺操作,确保针尖精确抵达椎前缘的1/3位置。随后,确认穿刺针的定位准确无误后,将其拔出。接下来,将骨水泥注射器的尖端精准对接并插入扩张套管套管内。随后,通过旋转注射器把手,以稳定且缓慢的速度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直至椎体被骨水泥充分填充或遇到显著的注射阻力时方停止注入。整个过程中,需持续进行透视观察,以监控骨水泥的充盈情况。待骨水泥完全凝固后,安全移除工作通道,至此,手术顺利完成。

观察组行PKP。俯卧位,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采用C臂透视技术精准定位责任椎体,调整C臂使两侧弓根距离棘突相等,椎体上下缘呈"一"字征,同时显露两侧弓根内外侧边界并做体表标记,在C臂精确指导下,以正位弓根外上缘为基准,形成10-15°外翻角度,注意适度头倾,于双侧同步进行穿刺,穿刺针自椎弓根处精准入针,通过椎弓根点,精确放置于椎前中1/3交界处。随后,再次进行X线透视,以确保穿刺针位置的准确无误。接下来,首先将微导丝小心置入,随后使用扩张套管缓慢而稳定下行,直至其钻入椎体前后各1/2的预定深度,手钻扩道后插入椎体球囊扩张器,球囊进入椎体前3/4区域后,通过施加压力进行扩张,以重建椎体高度并矫正后凸畸形。此过程中,椎体内部将形成一个空腔,为后续的水泥充填做准备。在透视监控下,小心取出气囊,并准备将骨水泥注入空腔。在注射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骨水泥的充填状况,并在透视下确保骨水泥均匀分布,直至其到达椎体后缘时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完全固化后,方可取出工作通道,至此手术完成。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骨水泥灌注量、术时、透视次数、骨水泥渗漏率。

(2)VAS得分、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ODI指数。

(3)Cobb角、椎体前缘。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处理计量、计数资料,n/%表示,t、检验。P0.05呈差异性。

2 结果

2.1手术情况

观察组术时更长、透视次数更多、骨水泥渗漏占比更低,P<0.05,表1。

1 组间手术情况比较

组别

骨水泥灌注量(ml)

术时(min)

透视次数(次)

骨水泥渗漏率(例,%)

观察组(n=30)

3.88±1.21

37.46±4.23

13.79±2.87

15(50.00)

对照组(n=30)

3.95±1.36

32.51±3.75

9.65±2.37

7(23.33)

t/

0.210

4.796

6.092

4.593

P值

0.833

0.000

0.000

0.032

2.2VAS得分、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结合表2,组间VAS得分、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ODI指数相比无异,P>0.05。

2 组间VAS得分、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ODI指数比较[]

组别

时间

VAS(分)

椎体压缩率(%)

椎体高度恢复情况(°)

ODI指数

观察组(n=30)

治疗前

3.56±1.07

27.49±5.08

11.23±2.47

26.53±4.75

治疗后

2.12±0.56

21.46±4.32

15.30±3.21

20.33±3.79

对照组(n=30)

治疗前

3.62±1.14

27.86±5.19

11.38±2.57

26.73±4.88

治疗后

2.15±0.53

21.87±4.68

15.25±3.16

21.08±3.91

治疗前后观察组t/P

6.530/0.000

4.952/0.000

5.503/0.000

5.588/0.000

治疗前后对照组t/P

6.404/0.000

4.694/0.000

5.204/0.000

4.948/0.000

治疗前两组t/P

0.210/0.834

0.279/0.781

0.230/0.818

0.160/0.872

治疗后两组t/P

0.213/0.832

0.352/0.725

0.060/0.951

0.754/0.453

2.3Cobb角、椎体前缘

    3:术后组间Cobb角、椎体前缘相比,P<0.05。

3 组间比较[]

组别

时间

Cobb角(°)

椎体前缘

观察组(n=30)

治疗前

28.36±3.51

39.68±4.25

治疗后

7.13±1.26

94.25±5.68

对照组(n=30)

治疗前

28.43±3.65

39.71±4.30

治疗后

9.37±2.50

72.69±5.11

治疗前后观察组t/P

31.180/0.000

42.133/0.000

治疗前后对照组t/P

23.597/0.000

27.047/0.000

治疗前两组t/P

0.075/0.939

0.027/0.978

治疗后两组t/P

4.382/0.000

15.456/0.000

3 讨论

在老年群体中,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呈现显著增高的趋势。随着年龄的自然增长,人体的骨量逐渐递减,骨强度相应减弱,骨组织亦出现退行性变化。这一系列病理过程导致骨骼脆性增强,骨折风险急剧上升[5]。骨折不仅带来身体上的剧痛,更深刻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临床来看,骨质疏松症常导致脊柱压缩性骨折,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骨折形式。其典型症状涵盖胸部、腰部及背部等多个区域的疼痛,通过X线检查可明确观察到椎体压缩变形的病理改变。为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并恢复脊柱功能稳定性,临床推荐采用微创注射骨水泥的治疗方法。该疗法以微创方式将骨水泥注入椎体内,不仅显著提升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与力学强度,还大幅减少骨折端微动,恢复椎体正常高度,显著减轻患者痛苦。骨水泥展现出卓越的生物性能,注入椎体后能有效扩大骨小梁间距,并向骨折端延伸。固化后,骨水泥稳固支撑破裂骨小梁,分散骨折部位压力,增强力学传导效能[6]。值得注意的是,固化过程中释放的热能虽可能对周边组织及神经末梢造成轻微损害,但同时也具备减少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的积极作用。

在现代医学范畴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微创治疗手段,其核心在于通过背部两侧穿刺及双球囊扩张技术,确保骨水泥能够精确且全面地填充至受损椎体内部[7]。此技术的应用,有效预防了因骨折不对称所引发的脊柱形态异常,并显著强化了脊柱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大幅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受。然而,尽管PKP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其亦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具体而言,手术过程相对冗长,且需要患者长时间暴露于X射线之下,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复杂程度与潜在风险,并推高了医疗成本[8]

相比较之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则展现出不同的效率与便捷性,此类手术方法显著减少了骨水泥的使用量,从而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并降低了患者及操作者接受X射线照射的时长。正因为骨水泥使用量的减少还进一步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提升了手术的整体安全性[9]。尽管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有诸多优点,但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方面表现出更为突出的优势,且不会被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所替代。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手术均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挑战,微创手术亦不例外[10]。因此,在手术方案的选择与术后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性化处理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与安全保障。

据本文,观察组术时更长、透视次数更多、骨水泥渗漏占比更低,P<0.05;组间VAS得分、椎体压缩率、椎体高度恢复情况、ODI指数相比无异,P>0.05;术后组间Cobb角、椎体前缘相比,P<0.05。PVP、PKP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不仅安全可靠,而且能够显著促进骨折愈合。椎体成形手术的核心宗旨在于缓解患者病痛,恢复椎体至原有高度,并增强脊柱的坚固性与稳定性。具体而言,PVP手术采用经皮穿刺技术,将骨水泥精准注入受损椎体,促进其在椎体内的广泛分布,进而实现疼痛的有效缓解。然而,现有研究成果指出,PVP手术在矫正后凸畸形方面的成效相对有限[11]。相比之下,PKP手术则通过高压球囊技术,对受压迫的椎体进行扩张,旨在恢复其前柱、中柱的正常位置,同时恢复椎体高度及生物力学平衡,进而提升后凸的稳定性。在PVP/PKP手术后,骨水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骨水泥能够显著提升受压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稳固微小骨折,从而增强脊柱的整体稳定性与强度;其次,骨水泥为受压椎体提供必要的支撑,有助于预防术后椎体的塌陷;最后,当骨水泥被注入椎体内时,其聚合反应产生的热量能够作用于神经末梢,抑制炎症反应,进而达到镇痛的效果。这一系列作用提示我们,骨水泥可能是影响PVP/PKP术后疼痛缓解程度的关键因素[1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存在骨水泥渗漏的风险。骨水泥主要通过椎旁静脉丛及椎间隙发生渗漏,若渗漏至椎管内,则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对骨水泥的灌注操作必须极为谨慎与精确。

综上,PVP、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但PVP术时短,术中透视次数少,相对减少了患者和操作者的射线暴露率,而PKP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椎体高度及稳定性,骨水泥发生渗漏率相对更低;因此对于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的患者选择PVP较为合适,而对于椎体高度丢失存在明显后凸畸形的患者采用PKP更为稳妥。

参考文献:

[1]江帅,查正,查兴胜. 单、双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J]. 临床骨科杂志, 2024, 27 (02): 153-157.

[2]郭伟杰,徐超.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 30 (02): 68-71.

[3]肖尚领,林明,王鹏.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同手术时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可吸收型自固化磷酸钙的疗效分析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 29 (05): 78-80.

[4]刘建军. 不同手术时间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应用 [J]. 辽宁医学杂志, 2022, 36 (06): 59-61.

[5]柴大起,马成才.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 37 (07): 708-711.

[6]陆丹青,季俊,阚文清.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7 (14): 75-77+90.

[7]高军伟,钟琳,洪俊毅. 补肾活血汤辅助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研究 [J]. 新中医, 2022, 54 (03): 34-38.

[8]陆纯德. 单侧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近中期疗效的影响 [J]. 当代医学, 2022, 28 (03): 10-12.

[9]范伟锋,禤天航,曹正霖,等. 改性骨粉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 37 (01): 9-12.

[10]刘键,李明东,陈科,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 [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1, 42 (03): 148-151+162.

[11]常龙,张晨,张佳林,等.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 36 (03): 232-234.

[12]王永宏,夏伟刚,董小雄,等.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疗效评价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 (42): 58-5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