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对血压达标率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坎地沙坦酯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血压指标;肾功能;血压达标率
正文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同时又属于心血管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循环动脉压异常升高[1]。同时该疾病具有病程长、难治愈和反复发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下,使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并在老年人中常见。因为血压的高低与心脏泵的血容量、血管壁弹性相关,而相对年纪较大的患者,因自身年龄大,其动脉弹性降低,血管逐渐的硬化,所以导致在老年人群中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较高。如果不及时的控制患者血压,且在疾病的发展下进一步的加重患者病情,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进而影响临床整体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及时地采取治疗[2]。既往临床中主要会通过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类药物进行治疗,其中常使用的药物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该药物可以有效地起到降压效果。但是因为高血压疾病病程长且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在临床中仅通过单一的药物很难将患者血压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因此还应该加强治疗方案,并采用联合药物一同进行治疗,以此将临床治疗疗效得到提升[3]。坎地沙坦酯片属于一类缓慢的降压药,同时具有持久、稳定等优势,在单一用药的基础上加入坎地沙坦酯片能够有效地将临床整体效果提升,发挥降压的作用。鉴于此,本次研究主要是围绕坎地沙坦酯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展开分析,并探究在老年高血压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血压达标率的影响,详细情况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医院纳入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如对照组、研究组,每组人数各有40例,时间在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其中每组患者个人信息分别如下所示:其一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5-88岁,平均(76.59±5.48)岁,病程2-8年,平均(5.68±1.35)年;研究组中,男性占25例,女性15例,年龄分布68-85岁,平均76.59±5.27岁,患病时间2-10年,平均6.27±2.31年。各组之间所收集老年患者信息经研究分析无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较性。纳入标准:(1)经临床检查均符合高血压症状;(2)研究中涉及药物不存在禁忌证;(3)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4)沟通能力强;(5)无合并其他疾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慢性疾病;(2)研究中药物过敏;(3)精神障碍(4)家属不同意;(5)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此次使用的药物是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其药品规格是2.5mg×7片,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19991083,使用剂量是5mg,每天服用1次,需要连续治疗两个月。
研究组坎地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本组需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再结合坎地沙坦酯片进行治疗,其厂家是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规格是4mg×14片,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H20030771。其中服用剂量是8mg,每天1次,需连续治疗2个月,最后需要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适当加减剂量,再做调整。
1.3 观察指标
(1)详细地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中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
(2)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血压达标率情况。
(3)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系数情况,其中指标包含24小时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通过计算患者各个阶段血压平均值,水平越低代表患者血压情况越稳定。
(4)对比组间治疗前后临床肾功能水平变化,其指标包括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涉及的计量资料使用t、P值检验,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2测量计数资料(百分比),检验结果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分析,结果P<0.05具有差异性。
2结果
2.1每组血压与心率水平的比较情况
表1可知,与对照组数据比较,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水平均较低P<0.05。
表1组间治疗前后血压与心率的比较
组别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心率(次/min)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n=40) | 164.59±9.57 | 136.59±8.24 | 108.59±6.49 | 83.59±5.62 | 86.52±4.15 | 81.37±4.57 |
研究组(n=40) | 164.58±9.48 | 125.67±7.49 | 108.57±6.58 | 76.54±5.24 | 86.49±4.14 | 79.21±3.49 |
t值 | 0.004 | 6.202 | 0.013 | 5.802 | 0.032 | 2.375 |
P值 | 0.996 | 0.000 | 0.989 | 0.0000 | 0.974 | 0.020 |
2.2两组血压达标率的对比
与对照组数据相比,研究组患者临床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情况(n,%)
组别 | 达标 | 未达标 |
对照组(n=40) | 30(75.00) | 10(25.00) |
研究组(n=40) | 37(92.50) | 3(7.50) |
X2值 | 5.500 | 5.500 |
P值 | 0.034 | 0.034 |
2.3治疗前后血压变异系数对比
研究组治疗后,临床中血压变异系数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血压变异系数情况
组别 | 时间 | 24hDBP | 24hSBP | dDBPCV | dSBPCV |
对照组(n=40) | 治疗前 | 0.13±0.03 | 0.12±0.02 | 0.12±0.03 | 0.09±0.03 |
治疗后 | 0.11±0.01 | 0.09±0.01 | 0.08±0.01 | 0.07±0.01 | |
研究组(n=40) | 治疗前 | 0.14±0.03 | 0.13±0.02 | 0.13±0.02 | 0.09±0.02 |
治疗后 | 0.08±0.01 | 0.07±0.01 | 0.06±0.01 | 0.05±0.01 | |
治疗前后对照组t/P | 4.000/0.000 | 8.485/0.000 | 8.000/0.000 | 4.000/0.000 | |
治疗前后研究组t/P | 12.000/0.000 | 16.970/0.000 | 19.799/0.000 | 11.313/0.000 | |
治疗后两组比较t/P | 13.416/0.000 | 8.944/0.000 | 8.944/0.000 | 8.944/0.000 |
2.4每组肾功能对比情况
表4可知,与对照组数据比较,研究组患者BUN、SCr、CysC等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低P<0.05。
表4组间治疗前肾功能的对比状况
组别 | BUN(mmol/L) | SCr(mmol/L) | CysC(m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n=40) | 5.12±1.06 | 4.06±1.02 | 70.59±4.68 | 65.89±3.62 | 0.97±0.11 | 0.86±0.18 |
研究组(n=40) | 5.13±1.12 | 2.56±0.32 | 70.49±4.59 | 54.86±3.24 | 0.98±0.12 | 0.65±0.11 |
t值 | 0.041 | 8.874 | 0.096 | 14.359 | 0.388 | 6.296 |
P值 | 0.967 | 0.000 | 0.923 | 0.000 | 0.698 | 0.000 |
3讨论
在临床中各种慢性疾病中,主要以高血压疾病常见,该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等特点[4]。除此之外,高血压疾病目前在临床中并无特效药治愈,而患者需要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因为用药时间较长,所以导致大部分患者不能继续配合,进而导致临床整体治疗效果不佳。另外高血压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因为老年患者年龄大,其身体各项器官机能逐渐的衰退,所以不断的使其身体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将临床各种疾病发生风险提高[5]。而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还是与其体循环动脉压紊乱相关,在人们生活、饮食的不规律下,会因为血管应变变化,导致其脂肪堆积,所以造成了血压升高情况发生。此外高血压疾病因为疾病的复杂性,所以在高血压疾病的发展下还会引发临床中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所以还需要向患者提供科学、安全的药物治疗方案[6]。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患者血压上升,同时减少因高血压疾病带来的并发症,进而提高临床整体治疗效果。一般在临床中对高血压疾病用药的种类比较多,所以在用药前应该结合患者临床实际情况,以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临床使用较广泛的一种药物,该药物属于钙离子通道阻断类药物,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药剂通过作用人体后,可以直接的作用在外周动脉血管平滑肌处,以此可以有效的阻断钙离子介导的血管收缩,最终可以使外周血管阻力得到降低,然而能够有效的扩张血管,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水平,稳定患者病情[7]。此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直接地对血管平滑肌、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起到一定的作用效果,进而可以有效地控制钙离子通道,从而可以降低血压。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以强化血管平滑肌功能,可以将肾小球内压力得到降低,改善肾小球过滤的情况,并保护患者肾功能,避免在用药期间损伤患者肾功能,出现其他并发症,加重病情,以此影响患者预后恢复情况[8]。但是经临床核实,高血压疾病病程较长,所以仅靠单一的降压药治疗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降压效果,但是经长期使用下,会出现耐药性,所以很难的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还会诱发出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此在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应该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单一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而影响临床整体的治疗效果。据临床既往研究数据显示,在治疗高血压疾病中,需要将钙离子阻断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类的拮抗剂药物相互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的发挥出临床治疗作用。其中最常见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类的拮抗剂药物就是坎地沙坦酯片,此药物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末梢血管阻力,可以达到降压的效果[9]。
文章数据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中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可说明联合降压药物效果明显,可以加大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改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另外研究组联合药物治疗下,其患者临床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可表示两种药物治疗能够稳定患者血压水平,并提高血压达标率。研究显示,研究组治疗后,临床中24hDBP、24hSBP、dDBPCV、dSBPCV水平低,呈差异P<0.05;临床BUN、SCr、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合数据可表明在老年高血压疾病中使用坎地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药物效果比较明显,两种药物可以发挥协同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并将临床血压达标率提升,同时提高临床整体的疗效。主要原因是在老年高血压疾病中,使用坎地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药物能够有效的阻断钙离子内流,并抑制血管紧张素,进而降低患者机体外周血管阻力,并有效的调节患者血压变异系数值,还能够稳定患者血压水平,使患者血压控制在范围内[10]。另外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使用坎地沙坦酯片与左旋氨氯地平相互联合治疗可以快速的调整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有效的稳定患者血压指标。可见原因是联合药物可以快速的与血管平滑肌ATI受体相互结合,并可以阻断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可以持久发挥最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案中,可将坎地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体现出临床治疗的价值,实现稳定患者心率水平,同时可以提高临床血压达标率,可以将联合治疗方案纳入老年高血压疾病中。
参考文献:
[1]战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12):119-122.
[2]洪茵,钱坤.坎地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对血压达标率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17):40-43.
[3]魏荣腾,余新,朱敏优.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2024,17(17):44-46.
[4]刘雪霞,白鹤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对患者血压控制和心功能改善的作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8(07):69-71.
[5]邹春花.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05):93-96.
[6]赵广华.倍他乐克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04):75-78.
[7]尤文军.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6):624-626.
[8]柏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3,11(30):11-13+95.
[9]章霞,邹静,郑梅生.玉夏胶囊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18(09):1787-1789+1794.
[10]郑连雪,陈天珊,杨婵婵,秦元梅,钟远,杨艳明,刘姝.虎符铜砭刮痧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肝火亢盛型高血压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3,55(13):184-187.
程耀乾,1983男,汉族,本科,浙江余姚人,就职于浙江省余姚市黄家埠镇卫生院,研究方向为临床医学, 邮编 315416
41232519830804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