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价值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罗帮毅

瓮安县永和镇中心卫生院 贵州省 瓮安县 550400

摘要

目的:分析养血祛风汤对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时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本次参考的病例数为80例,均来自我院和瓮安县银盏镇中心卫生院2024年1月-2025年1月期间中医科收治的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奇偶数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以及血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中医辩证施治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症状以及血清情况改善效果也更好,有较好临床研究价值。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养血祛风汤对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时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血清情况,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康复进程,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养血祛风汤;血虚风热;慢性荨麻疹

正文


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中医辨证下的慢性荨麻疹类型,主要涉及到血虚和风热两种病理因素。这种类型的慢性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划痕、团、瘙痒,以及可能伴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症状[1]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这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个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中医治疗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通常采用养血祛风、疏风清热的方法。常用的方剂包括消风散、当归饮子、荆防四物汤、过敏煎和升降散的加减版。这些方剂中的成分如荆芥、防风、白蒺藜等有助于散风透疹,银柴胡、赤芍、牡丹皮等则用于清热凉血。本次研究为患者应用实施养血祛风汤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病例数为80例,他们均来自于我院及瓮安县银盏镇中心卫生院20241月-20251月期间中医科收治的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此次参加研究对比的患者均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恶性肿瘤病史、无心脑血管疾病史、无先天疾病史,对本研究所用西和中药均无过敏者,无认知、语言沟通障碍者,生命体征均正常。对照组患者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1.88±8.55)岁;平均病程:(16.16±2.55);男女比例:18:22。观察组患者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1.09±8.17)岁;平均病程:(19.52±3.88);男女比例:19:21。组间数据统计(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治疗,选择来自三门峡赛诺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74赛诺维氯雷他定片进行口服,每天1次、每次1片/10mg[3]

给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养血祛风汤加减治疗取当归20g、生地黄10g、川10g、熟地黄10g、丹参10g、地骨皮10g、蒺藜10g、钩藤10g、防风10g、1赤芍10g、甘草10g、白术10g、蝉蜕10g、乌梢蛇10g、重楼10g,加水煎煮至300mL,每天2次、早晚各1次[4-5]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连续规律治疗28天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以及血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n%)代表率,X2检验;计量(x±s),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愈:11/4027.50%)、显效:18/4045.00%)、有效:9/40(22.50%)、无效:2/405.00%),总有效率:38/40(98.00%);对照组:治愈:8/40(20.00%)、显效:13/4032.50%)、有效:11/4027.50%)、无效:7/4017.50%),总有效率:33/4082.50%)X2值: 6.1829;P值:0.0001P<0.05,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2临床症状

观察组:瘙痒严重程度:{治疗前:(2.56±0.62)、治疗后:(1.23±0.36)}、风团面积:{治疗前:(2.70±0.75)、治疗后:(1.46±0.35)}、水肿程度:{治疗前:(2.81±0.76)、治疗后:(1.43±0.39)}、皮肤划痕:{治疗前:(2.71±0.65)、治疗后:(1.38±0.33)}、色素沉着:{治疗前:(2.57±0.62)、治疗后:(1.47±0.35)};对照组:瘙痒严重程度:{治疗前:(2.54±0.59)、治疗后:(1.92±0.53)}、风团面积:{治疗前:(2.68±0.73)、治疗后:(2.14±0.63)}、水肿程度:{治疗前:(2.79±0.65)、治疗后:(2.04±0.56)}、皮肤划痕:{治疗前:(2.68±0.63)、治疗后:(2.05±0.58)}、色素沉着:{治疗前:(2.54±0.76)、治疗后:(2.03±0.54)};T值:0.0148、6.812、0.121、5.967、0.126、5.653、0.210、6.445、0.193、5.504;P值:0.441、0.001、0.452、0.001、0.449、0.001、0.417、0.001、0.423、0.001。

2.3血清情况

观察组D-D(mg·L-1):{治疗前:(0.73±0.14)、治疗后:(0.29±0.09)}、SAA(mg·L-1):{治疗前:(13.52±1.48)、治疗后:(4.89±1.33)}、CRP(mg·L-1):{治疗前:(12.49±2.15)、治疗后:(4.34±1.13)}照组D-D:{治疗前:(0.72±0.15)、治疗后:(0.43±0.11)}、SAA:{治疗前:(13.89±1.75)、治疗后:(6.14±1.75)}、CRP:{治疗前:(12.75±2.38)、治疗后:(7.76±1.25)};两组患者对血清情况对比结果依次为(t=0.308,p=0.379)、(t=7.565,p=0.001)、(t=1.021,p=0.310)、(t=3.772,p=0.001)t=0.513,p=0.305)、(t=12.836,p=0.001)。

3 讨论

荨麻疹中医又名隐疹,有很多类型。从常见的急性荨麻疹,到令人困扰的慢性荨麻疹,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其中有一种类型为气血亏虚、风湿郁表型荨麻疹。其表现为风团颜色多为淡红色或白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常成批出现,时隐时现。风团瘙痒剧烈,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等[6]。患者常伴有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气血亏虚的表现。还可能有恶风、发热、头痛、身重、关节疼痛等风湿郁表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细等情况。其发病根源在于气血不足,无法充分滋养身体,再加上风湿之邪侵袭肌表,导致营卫失调。治疗时,需从益气养血、祛风除湿、调和营卫等方面入手[7-8]

养血祛风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与血虚、风燥相关的症状。主要用于治疗实证类的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特别是那些表现为全身关节或肌肉酸痛、游走不定的情况,常见于腕、肘、膝、踝等大关节。此外,也适用于关节屈伸不利、恶寒发热等症状[9]。在使用养血祛风汤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以确保药方适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寻求医疗帮助。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痛重者,为寒痹,加制乌头10克、麻黄5克、甘草5克,乌头、麻黄温经通阳,散寒止痛,甘草和中解毒。当肢体关节疼痛沉重或麻木,痛有定处,发作缓慢或局部肿胀为着痹,加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补脾渗湿,燥湿消肿。当关节痛肿,刺通不移,皮色不鲜为血瘀气滞,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香附10克、地龙10克活血化瘀,通经止痛[10]

经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症状以及血清情况改善效果也更好。通过合理的使用养血祛风汤,可以有效地缓解由血虚、风燥引起的各种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综上所述,对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实施呼养血祛风汤治疗时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情况,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和康复进程,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

参考文献

[1]耿雪松,王微.养血祛风汤辅助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效果[J].智慧健康,2024,10(26):97-99.

[2]蔡红云.养血祛风汤在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24,14(23):113-115.

[3]张敏,叶舒颖,王莹珏.养血祛风汤联合奥洛他定片治疗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对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51(05):43-46.

[4]黄培,李瑜兰,黄媛媛.养血祛风汤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06):40-42.

[5]吴玉涛.自拟养血祛风汤结合氯雷他定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应用价值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6):997-998.

[6]肖杰,赵霞.养血祛风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08):963-967.

[7]何望.养血祛风汤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21:1

[8]金李慧,王婷婷,邵金彪.益气养血润燥祛风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1,28(03):502-503.

[9]孙昂远,李铁男,孙晓冬,等.养血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疗效及对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21,49(03):80-83.

[10]王晶晶.养血祛风汤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