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HALP)评分在恶性肿瘤中的预后价值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龙慧1 陆合明2

1. 右江民族医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533000

摘要

在过去的几年中,血红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血小板评分(HALP)作为一种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出现在文献中,被用于预测各种肿瘤的许多临床结果。HALP是一种新的免疫营养标志物,它整合了几种常规收集的外周血免疫状态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及贫血标志物,目前已在许多研究文章中应用,并有潜力成为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改善免疫营养缺乏患者的预后。本文通过阐述这些组成指标的重要性及对肿瘤的影响机制,进一步总结HALP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的预后价值。


关键词

HALP;恶性肿瘤;预后价值

正文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及接触各种致瘤机会的不断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1]2022年全球新增及死亡癌症病例分别是1996万例和974万例。中国最常见癌种分别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及食管癌。恶性肿瘤高的患病率与死亡率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也给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免疫营养状况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肿瘤患者的代谢需求增加而有恶病质的风险,系统肿瘤治疗可引起厌食症而导致热量不足,此外还有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损害。HALP是一种免疫营养生物标志物,计算方法为HALP评分=[血红蛋白(g/L) ×白蛋白(g/L) ×淋巴细胞(/L)]/血小板(/L)[2],在2015年由Chen等人首次提出,并作为一种预后工具,在近年来已在不同恶性肿瘤中得到应用。

肿瘤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贫血,而血红蛋白下降会导致贫血性缺氧,缺氧和随后产生的缺氧诱导因子导致肿瘤细胞耐药及对放射线的抵抗,降低了抗肿瘤治疗有效性。因此,血红蛋白水平会影响肿瘤的氧合水平,进而影响治疗疗效及预后。

肿瘤患者的白蛋白水平通常较低。其原因包括:多数肿瘤确诊时已是晚期,占位效应可能影响胃肠道蠕动,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肿瘤导致的恶性胸腹水会导致血液中白蛋白漏出到胸腹腔;肿瘤负荷引起细胞因子相关的全身效应,导致负氮平衡[3]。在炎症过程中,已有研究表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RP和白蛋白的组合)可用于预测肿瘤的各种结局,包括生存状况、化疗有效性和耐受性[4]

淋巴细胞在免疫监视中起作用,参与肿瘤的识别和清除。目前,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参与肿瘤识别和清除的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发挥抗肿瘤作用。然而,放化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治疗相关的淋巴细胞减少症(TRL),淋巴细胞减少是免疫抑制的一种表现,已被多项研究证明可以预测不良的临床结果。

血小板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与癌细胞相互作用。血小板可促进癌症进展和转移,其机制有以下几种: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血小板微聚集物可形成一层“外衣”,保护循环肿瘤细胞(CTCs)逃避免疫监视,免受免疫攻击;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转移[5]。此外,血小板对肿瘤治疗效果也有影响,对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耐药性是影响肿瘤治疗疗效的主要原因。因此,血小板计数可能会成为预测肿瘤预后的一项指标。

 

1. 肺癌与HALP

肺癌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85%,小细胞肺癌(SCLC)则较少见。近年来,尽管在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大多数病例在诊断时是晚期的,因为早期疾病通常无症状。目前,TNM分期、肿瘤标志物、临床病理类型与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和预后相关,但单一肿瘤标志物往往不能反映全身状况,TNM分期和临床病理类型需要复杂的检查或病理活检。因此,寻找一种更简单、更可靠、成本更低的生物标志物,能够提供对全身情况的全面反应,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2019年,Shen[6]发表第一篇评估HALPSCLC预后能力的回顾性研究文章结果表明,在178例接受依托泊苷治疗的SCLC患者样本中,用X-tile确定HALP的最佳截25.8,以此将患者分为高、低HALPH-HALPL-HALP。在所有患者中,因素Cox分析发现,HALPPFS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分析发现,≥65岁的患者亚群中,HALP是一个独立的预测因子,其中L-HALP患者在6个月内疾病进展的可能性超过2(p = 0.05)。这项研究表明,对于年龄大于65岁、接受依托泊苷类一线治疗后PFS增加的患者,HALP评分>25.8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2020年,Yang[7]335例接受化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发现L-HALPSCLC化疗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期(OS)显著相关(P=0.009)。

HAL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能力也有所研究。近来,Gao[8]回顾性分析了接受一线铂类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预后,使用ROC曲线确定HALP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28.02L-HALP评分与较差的PFSOS密切相关。并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基于性别、病理类型、结局和HALP评分建立OS的列线图(Nomogram)预后模型,预测效果较单独使用HALP评分更佳。临床应用方面,HALP评分是一种方便、容易获得、低成本的生物标志物,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病理特征与HALP评分相结合可能有助于临床医生预测生存和治疗结果。

 

2. 胃癌与HALP

胃癌(G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全球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第5位。2022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4.9%6.8%[1]。但即便在有效治疗后,仍有几乎一半的胃癌患者复发,降低生存预后,目前已研究出各种预后因素以优化胃癌治疗。2015年,Chen[2]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回顾性研究文章,首次将HALP作为一种预后工具,研究了1332例胃癌患者胃切除术后的生存预后。利用X-tile确定HALP的最佳截断值为56.8,结果显示HALP56.8组的预后均显著优于HALP < 56.8组。基于HALP的两组Nomogram预后预测比单纯的TNM分期更准确。最近,AOYAMA[9]回顾性研究了259例接受根治性治疗的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HALP评分>40的患者3年和5OS显著优于低组,HALP评分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且HALP40组淋巴结复发率高于HALP >40(p=0.05)。此外,HALP评分状况影响术后临床病程,包括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和术后辅助化疗的引入。这意味着HALP评分对短期和长期肿瘤预后均有影响。根据目前和以往的研究,可认为HALP评分对GC的治疗和管理具有一定的临床影响。因此,HALP可能是一个有希望的胃癌预后指标。

 

3. 结直肠癌与HALP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排名第3和第2[1]CRC的发病率主要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选择有关。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全球CRC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CRC的准确治疗和预后主要取决于病理分期。然而,最近的研究也将患者的免疫和营养状况与CRC的短期和长期结局联系起来。最初由Jiang[10]回顾性地研究了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HALP评分的预后价值。利用X-tile确定HALP最佳截断值26.5。发现HALP评分较低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Dagmura[11]人也有类似发现。有趣的是,该研究将CRC患者按年龄分组,分为80岁以上和80岁以下>80岁组的HALP评分明显高于年轻组(19 vs.14, p = 0.047)。根据年龄对患者进行分层,可提H-HALP的预测价值。未来需要进行更多前瞻性研究,以验证HALP作为预后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4. 肝癌与HALP

肝癌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死亡率第3[1]。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性癌(HCC,约占75%85%)和胆管细胞型肝癌(约占10%15%),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原因,接触黄曲霉毒素、大量饮酒、肥胖、2型糖尿病和吸烟等,也会增加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目前多种治疗方式不断发展,但 HCC 症状隐匿、难以早期发现,总体预后较差。

Zhou[12]回顾性分析发现HALP评分( P=0.004)OS的独立预后因素。通过ROC曲线确定HALP最佳截断值为54.132,H-HALP评分患者的135OS显著优于L-HALP评分患者(P=0.018)最近,Hashimoto[13]也回顾性探讨HALP评分在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中的预后价值。使用ROC曲线确定HALP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L-HALP(≤62.14)H-HALP(>62.14)发现L-HALP评分与较差的OS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HALP评分独立预测OS,而与无复发生存或术后结果无显著相关性。由于患者群体更大,该研究进行了1:1的倾向评分匹配减少偏倚。同样得到结果HALP评分是肝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指标。因此HALP评分有潜力成为新的肿瘤预后预测因子其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进行联合,有可能更准确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预后判断。

 

5. 食管癌与HALP

据统计,全球食管癌新发病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2.6%4.6%[1],位于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第11位和死亡第7位,但却是中国的主要癌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最常见病理类型,尽管ESCC的多学科治疗取得了进展,但手术切除仍是首选方式,而手术切除后的生存期仍然很低。Feng[14]发现HALP是可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CSS)的有效预测因子。在这项355例患者的研究中,采用ROC曲线得到HALP的最佳截断值为31.8H-HALP >31.8时,CSS47.5%L-HALP15.1%时,CSS15.1% (p < 0.001)。此外,通过TNM分期进行分层,HALP仍是5CSS的重要预测因子。Shi15]回顾性分析HALP评分对150例不能切除的E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预后影响应用ROC曲线得到截断值为23.1发现L-HALP患者的OSPFS率较低,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HALP评分等是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HALP评分有希望成为新的肿瘤预后指标,通过进一步临床实践,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预后不良的患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复杂治疗或多种联合治疗。

综上,HALP作为全身炎症反应及营养指标,具有简便快捷、经济实用、方便易获取等多重特点,已证实是不同类型肿瘤的预后指标,作为血液常规检查,与以往的传统肿瘤标志物相比可重复性更佳。患者也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可作为早癌筛查、肿瘤治疗选择、病理鉴别、病理分期和预后评估等的有效补充。但该研究大多数皆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可能会导致选择偏差。未来需要多样本、前瞻性、随机研究等为临床提供更为充足的证据促进应用。

 


参考文献

 [1] Bray F, Laversanne M, Sung H,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2: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4,74(3):229-263. 

 [2] Chen X L, Xue L, Wang W,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eoperative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Oncotarget, 2015,6(38):41370-41382.

 [3] Baracos V E. Regulation of skeletal-muscle-protein turnover in cancer-associated cachexia[J]. Nutrition, 2000,16(10):1015-1018.

 [4] McMillan D C. The systemic inflammation-bas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 a decade of experience  in patients with cancer[J]. Cancer Treat Rev, 2013,39(5):534-540.

 [5] Meikle C K, Kelly C A, Garg P, et al. Cancer and Thrombosis: The Platelet Perspective[J]. Front Cell Dev Biol, 2016,4:147.

 [6] Shen X B, Zhang Y X, Wang W, et al. The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HALP) Score in Patients with  Small Cell Lung Cancer Before First-Line Treatment with Etoposide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J]. Med Sci Monit, 2019,25:5630-5639.

 [7] Yang N, Han X, Yu J, et al.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score and 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are novel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patients with small-cell lung  cance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J]. J Cancer Res Ther, 2020,16(5):1134-1139.

 [8] Gao S, Huang Q, Wei S, et al. Prognostic nomogram based on pre-treatment HALP score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linics (Sao Paulo), 2024,79:100371.

 [9] AOYAMA T, MAEZAWA Y, HASHIMOTO I, et al. The Clinical Impact of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Platelet (HALP)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Receive Curative Treatment[J]. In vivo (Athens), 2024,38(5):2494-2500.

[10] Jiang H, Li H, Li A, et al. Preoperative combined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levels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J]. Oncotarget, 2016,7(44):72076-72083.

[11] Dagmura H, Daldal E, Okan I. The Efficacy of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s, and Platelets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Survival in Octogenarians and Nonagenarians Undergoing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J]. Cancer Biother Radiopharm, 2022,37(10):955-962.

[12] Zhou J, Yang 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HALP) Scor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Journ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023,10:821-831.

[13] Hashimoto K, Kanno H, Sakai H, et al.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HALP) Score As a Predictor of Prognosis After Hepatectomy[J]. Anticancer research, 2024,44(8):3669-3678.

[14] Feng J F, Wang L, Yang X. The preoperative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HALP) score is a  useful predictor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Bosn J Basic Med Sci, 2021,21(6):773-781.

[15] Shi Y, Shen G, Zeng Y, et al. Predictive values of the hemoglobin, albumin,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score (HALP) and the modified -Gustave Roussy immune score for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undergoing 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J].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2023,123:1107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