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时机与效果研究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左慧美

通化市人民医院,吉林省通化市,134001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介入时机与效果研究。方法:随机将60例(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患者,分为观察、对照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能力、情绪状态、神经功能、护理评价。结果:BADL分数对比,护理前均P>0.05,护理后分数均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SAS、SDS分数对比,护理前均P>0.05,护理后分数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NIHSS分数对比,护理前均P>0.05,护理后分数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护理评价,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实施效果理想,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情绪状态更平稳,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了改善,整体护理评价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神经外科;危重症;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能力;情绪状态;神经功能;护理评价

正文


在神经外科领域,急危重症包含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等,患者常常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基本生活能力[1]。因此,有效的护理对于此类患者而言至关重要,不仅能监测病情变化,还能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2]。目前,常规护理主要侧重于对患者基础生命体征监测与疾病治疗配合,在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能力改善等方面存在局限[3]。相较之下,早期康复护理能在患者病情稳定时早期介入,应用效果更加理想,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开展具体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60例(20237月至20247月)患者,分为观察、对照2组,每组30例。2分别12例、15例;女分别1815例;年龄29-8051.49±2.02)岁28-8051.52±2.01)岁住院分别7-1512.69±1.61d7-1512.51±1.52d资料可比(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80周岁以下成年患者者及家属同意开展研究住院时间不少于7d。排除标准:(1患者入院时处于重度昏迷或休克状态;(2无人照护;(3中途转院或因其他原因提前退出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要求医护人员每隔30分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一次详细记录,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将病房温度调节在适宜状态,同时每天通风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同时医护人员每间隔两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扣背,预防压疮产生。一周后引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

观察组开展早期康复护理。1.肢体功能训练。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及48小时后,引导患者按照从大关节到小关节的顺序开展被动肢体训练。此外,帮助患者活动肩关节,协助其进行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动作。对肘关节做屈伸运动,对腕关节做屈伸、尺偏、桡偏活动。每天进行两组每组活动次数不低于三次。后期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引导患者自主进行握拳抬腿等主动训练,初始的训练时间可以控制在5分钟左右,后期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时长及次数,最多不可超过20分钟。2.吞咽功能训练。用手指以环形的动作对患者面颊按摩2分钟,其次,用纱布裹住患者舌头轻轻上下左右抻拉活动,每次2分钟,加强对舌肌的按摩。每天指导患者进行三次空吞咽训练,每次练习15下,后期可根据患者具体的吞咽情况选择米糊、土豆泥等合适的食物进行吞咽。3.认知与心理干预。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刺激患者的认知功能,每天定时与患者进行交流,引导患者通过回忆往事的方式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1.4 观察指标

1.4.1生活能力。予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定量表[4]评估,10项内容,分别10分、5分、5分、10分、10分、10分、10分、15分、15分、10分,分数与其为正比。

1.4.2情绪状态。对患者进行焦虑(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4]、抑郁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评量表[5]评估,分别100分、80分,分数与其为反比。

1.4.3神经功能。给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7]评估,总分42分,二者为反比

1.4.4护理评价使用自制护理评价量表评估,5项内容,各100分,分数与评价为正比。

1.5统计分析

给予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分别用均数±标准差(±s)、率表示,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BADL分数对比,护理前均P>0.05,护理后分数均提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1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组别

例数

进食

洗澡

修饰

穿衣

控制大便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30

4.91±0.17

8.11±0.24a

1.18±0.12

3.91±0.11a

1.25±0.54

3.52±0.21a

6.51±0.42

8.12±0.62a

5.38±0.71

7.61±0.51a

对照组

30

4.98±0.19

7.41±0.35a

1.20±0.15

2.86±0.13a

1.23±0.51

2.82±0.31a

6.55±0.40

6.89±0.48aa

5.36±0.68

6.92±0.47a

t

/

1.504

9.034

0.570

33.772

0.147

10.240

0.378

8.592

0.111

5.449

P

/

 0.138

<0.001

 0.571

<0.001

 0.883

<0.001

 0.707

<0.001

 0.912

<0.001

续表1

组别

例数

控制小便

如厕

转移

平地行走

上下楼梯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观察组

30

6.25±0.53

8.07±0.36a

6.09±0.45

8.14±0.38a

8.47±0.64

12.14±0.21a

8.01±0.75

12.23±0.21a

5.11±0.52

7.08±0.64a

对照组

30

6.29±0.51

7.03±0.41a

6.10±0.40

6.81±0.52a

8.50±0.69

10.30±0.26a

8.05±0.71

10.09±0.30a

5.04±0.49

5.81±0.61a

t

/

 0.298

10.440

0.091

11.311

0.175

30.154

0.212

32.008

0.537

7.868

P

/

 0.767

<0.001

 0.928

<0.001

 0.862

<0.001

 0.833

<0.001

 0.594

<0.001

注:与组内护理前比较,aP0.05

2.2情绪状比较

SASSDS分数对比,护理前均P>0.05,护理后分数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2.

2 情绪状态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AS(分)

SDS(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0

62.58±1.09

34.95±2.14a

63.11±2.36

36.92±1.17a

对照组

30

62.55±1.21

40.21±2.28a

63.08±2.34

39.87±1.90a

t

/

0.101

9.213

0.049

7.241

P

/

0.920

<0.001

0.961

<0.001

注:与组内护理前比较,aP0.05

2.3神经功能比较

NIHSS分数对比,护理前均P>0.05,护理后分数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3

3神经功能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7d

护理后14d

护理后21d

观察组

30

21.28±1.21

16.34±0.71

12.35±0.31

8.01±0.76

对照组

30

21.30±1.19

18.85±1.01

15.18±0.41

10.20±0.93

t

/

0.065

11.136

30.156

9.987

P

/

 0.949

<0.001

<0.001

<0.001

2.4护理评价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护理评价,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4.

4护理评价比较,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分)

护理态度(分)

健康教育(分)

护理环境(分)

康复指导(分)

观察组

30

89.71±2.02

89.36±2.11

89.94±1.28

89.39±2.03

89.04±1.05

对照组

30

85.17±2.09

84.16±2.25

84.20±1.37

85.38±2.15

84.38±1.73

t

/

8.555

9.234

16.768

7.428

12.612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且复杂,常伴有严重神经功能损伤,身体机能急剧下降,因此提高护理质量,并选择合适的护理时机尤为关键[6]。在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主要围绕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基本生活照料等措施展开,在稳定患者病情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该护理措施中,医护人员通常在患者病情平稳1周后开始康复训练,这对患者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有限[7]。早期康复护理则强调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后立即介入。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早期介入肢体康复训练,可有效避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激发神经可塑性,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若错过早期,肌肉和关节问题加重,康复难度大增[8]。早期开展吞咽训练能显著降低误吸风险,保障营养摄入,促进机体恢复,而延迟康复会增加肺炎等并发症几率,阻碍康复进程,不利于患者基本生活技能的恢复。

研究表明,观察组BADL更高,SASSDSNIHSS更低,护理评价更高P<0.05。这是因为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开展肢体训练时,医护人员从对患者关节的被动活动逐渐过渡为主动运动,能够循序渐进的刺激神经肌肉,增强肌肉力量,帮助其逐渐恢复自理能力[9]。此外,通过开展口腔肌肉按摩、进行吞咽练习的方式能够逐步恢复患者的吞咽反射,进而保证营养供给,这对于营养患者神经是极为重要的[10]。同时心理干预和认知干预措施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认知能力,还可以缓解患者因长期治疗所产生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进一步加强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尽早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开展护理意义重大。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改善了神经功能,患者情绪状态更加稳定,对护理工作认可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蓝雪文,梁自贞,赖海燕.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联合双向评价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24,10(22):170-173.

[2]唐榆,高丽琴,朱毓秀,.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23):95-97.

[3]肖亚楠.预见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2):254-256.

[4]徐翠珍,吴娟娟.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05):177-179.

[5]韩翠凤,陈林妹,王晶晶.风险护理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3):190-192.

[6]张伟,汤云,袁莉萍,.基于思维导图联合BOPPPS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3,40(01):75-79.

[7]杨兴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1):40-41.

[8]梅佳,厉春林,王艳,.循证理念指引下的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2,51(06):247-248.

[9]诸瑶,范蓉,周燕萍.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分级在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0):154-155.

[10]吴芳芳,王后英,洪华勇.中医护理适宜技术联合健康信念理论在神经外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6):76-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