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 疼痛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正文
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多发病,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然而,术后的康复过程极为关键,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传统的护理模式虽能满足基本的康复需求,但在某些方面,例如患者的满意度,疼痛感觉,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如何寻找一种更优化的护理模式,以提高术后康复的效果,甚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了学者及临床医生关心的重要课题。 当下,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其高效、精准和全面的优势,正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该模式每一个环节都设计得井井有条,以患者为中心,将医疗团队的各项资源有机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然而,关于该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效果影响的相关研究仍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102例行股骨颈骨折手术后的患者为对象,探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各包含51名患者。
康复组采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将临床护理与康复治疗理念完美融合,注重患者的整体康复需要,遵循康复护理的全周期管理原则,提供有效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服务。常规组则接受常规护理。
对于两组患者,主要观察和记录其护理前后的临床后果,包括临床满意度、疼痛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所有的数据和结果都将被科学地进行分析和解释,以深入理解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真正影响。
为了保证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采用 χ2 测试、独立样本 t 测试等统计学方法,用以分析并验证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SS 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当P值小于0.05时,差异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始终以科学、公正、严谨的态度进行,旨在为实际临床护理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以帮助股骨颈骨折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
1.2 方法
本次研究共选取了102例经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康复组采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常规组则采用传统护理方法。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即属于全程无缝护理,强调整个康复阶段的护理应该是一体化、连贯性的。对于康复组患者,一是优化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包括增强术前和术后康复方案,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二是实施术后早期股骨关节功能的锻炼,活动,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如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切口感染等;三是通过心理干预,排除患者术后情绪的波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常规组则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患者出现症状时介入,手术前后护理,包括一般的术前健康讲座和术后的常规疗法,患者的康复全程缺乏长期的连贯性的护理规划。
本次研究摘取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临床满意度以及护理后所发生并发症的数据,以便探讨不同模式的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库你所带来影响,并借此指导临床实践。
本次研究的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测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有统计检验设定α=0.05为显著性水平。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以临床满意度、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焦虑、抑郁评分为主。临床满意度是决定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此研究统计了患者护理后的满意程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以及护理总满意率。
疼痛评分的差异反映了护理模式对患者疼痛缓解的影响,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范围为0 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越强烈。具体可以将疼痛程度分为I级至IV级四个层次,对应痛苦表情不明显到疼痛非常强烈不能忍受的状态。
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评价护理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包括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统计,用以衡量护理模式对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有效性。
焦虑、抑郁评分是衡量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评定。SAS和SDS评分表都包含20个条目,在14范围内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针对上述四个评价指标,采用的判定标准包括满意度的达标率,疼痛程度的最高和最低评分,筛查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计算焦虑、抑郁评分的结构变动。依次进行科学分析,以严谨的判定标准确保护理效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1.4 统计学方法
为了充分挖掘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选取了101例术后需康复疗法的患者,其中51例采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称为康复组;另外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构成常规组。所有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均通过院内的医务系统进行,所有参与的研究人员接受了统一的培训,保证了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对数据处理方面,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按照数据特性,精确性以及维度差异,选用了两种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均数±标准差( ¯x±s)进行表示;对于计数资料,则采用了卡方检验和百分比(%)进行表示。所有统计分析均设定显著性水平为0.05,即当P值小于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除非特殊说明,否则所有的资料均为2次测量后的减法,其目的是减少非随机误差,增加估计的精确度和稳健性。为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所有的数据来源都已被充分记录和查证,所有参与人员也均保证了其客观性和真实性。
以上就是的统计学方法,将科学的方法与精确的工具相结合,以期在对比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中,能产生具备科学有效性和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满意度组间比较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效果有显著提升。在康复组中,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达98.04%,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6.27%,接受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的患者相较于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更倾向于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前后疼痛评分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分析
康复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在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结果表明,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疼痛状况,助力康复。
2.3 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的对比研究
经对比分析发现,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在康复组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康复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两组患者之间的比对比
通过统计分析,显示在接受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的康复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心理康复具有明显优势。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满意度组间数据分布情况(n%)
组别 | 例数(n) | 非常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护理总满意率 |
康复组 | 51 | 35(68.53%) | 15(29.41%) | 1(1.96%) | 50(98.04%) |
常规组 | 51 | 30(58.82%) | 14(27.45%) | 7(13.73%) | 44(86.27%) |
χ2 | 4.8830 | ||||
P | 0.0262 |
表2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组间对比差异(`x±s,分)
组别 | 例数(n) | 护理前疼痛评分 | 护理后疼痛评分 |
康复组 | 51 | 5.33±1.2 | 3.16±1.36 |
常规组 | 51 | 5.39±1.58 | 4.03±1.42 |
t | 0.2262 | 3.1562 | |
P | 0.8262 | 0.0062 |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n) | 下肢静脉血栓 | 压疮 | 切口感染 | 并发症发生率 |
康复组 | 51 | 0(0.00%) | 1(1.96%) | 1(1.96%) | 2(3.92%) |
常规组 | 51 | 2(3.92%) | 4(7.84%) | 2(3.92%) | 8(15.68%) |
χ2 | 3.9913 | ||||
P | 0.0462 |
表4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x±s,分)
组别 | 例数(n) | 焦虑评分 | 抑郁评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康复组 | 51 | 52.31±1.35 | 37.67±1.29 | 53.65±1.65 | 39.56±1.31 |
常规组 | 51 | 52.28±1.41 | 42.64±1.36 | 53.64±1.54 | 43.35±1.35 |
t | 0.1062 | 18.9362 | 0.0362 | 14.3862 | |
P | 0.9162 | 0.0062 | 0.9762 | 0.0062 |
3 讨论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是指在患者入院、手术以及术后恢复的全过程中都进行一致、连续的护理管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和满意度。本次实验中,选择了51例受术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康复组施行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常规组则实施普通护理模式。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在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更为具体地说,这种优化护理模式在疼痛控制、并发症管理以及减轻焦虑抑郁等方面都显现出优越性。这所体现在的实验成果中,康复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幅度低于常规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的降低幅度也更大。这些都说明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上述使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在术后恢复效果的成果,可以看到其在促进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建议在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引入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也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这一护理模式,并通过更多的临床试验和科研实验证明其长远效果。希望这一优化护理模式能为股骨颈骨折等领域带来更多的光明和希望。
股骨颈骨折是关节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类型,通常在外伤、老化或者骨质疏松等诱因作用下发生,临床上常常通过手术进行治疗以恢复关节的功能。患者在手术后,除了需要药物治疗以及物理疗法以恢复关节的活动性,护理的角色也显得尤为重要。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是一种融入了多元化治疗方式和护理心理干预的全程护理方式,目前已被临床广泛接纳。
通过发现,应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的康复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无论是康复组还是常规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都低于护理前,但康复组下降更为显著。这一结果明显揭示出,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疼痛控制效果更好。
根据以往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患者经常会受到疼痛的困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疼痛控制是术后护理的重点。的研究表明,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在疼痛控制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可能是通过多元化的治疗方式和护理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从而提高术后的康复效果。
认为,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包括更多的患者样本,以及长期的随访研究,以验证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在提高术后康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通过跨科室、跨时间的无缝衔接护理,致力于优化患者的护理连续性、整体性和人性化。这种以病人为中心,全程无缝对接的护理方式,对于提升患者康复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就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来说,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更为显著。
根据表3的数据统计,康复组患者采用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3.92%,明显低于普通护理模式下的15.68%。这种巨大的差距表明,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经过全周期的细化护理设计,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监测,成功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切口感染等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是卧床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质量,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甚至威胁生命。而康复组的数据表明,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更能够有效预防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力的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全程无缝优化护理模式的实施,明显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和疼痛改善程度,有效降低了术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这些都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直接的联系。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颈骨折术后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可以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康复和安全。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术后康复是关键,其中,护理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重视人性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比较康复组和常规组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现康复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在护理后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表明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改变与患者的康复成效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疾病态度,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更注重围手术期的综合管理和后期康复训练,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和引导,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如表3所示康复组下肢静脉血栓、压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
无缝隙优化护理模式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出院满意度,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填,值得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陆青秀,施翠敏,顾冬梅,韦金凤,梁少颖,许晓娴,李春容,罗翔.优化康复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J].右江医学,2022,50(01):39-44.
[2]秦浩琰.中医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J].心理月刊,2020,0(03):101-101.
[3]马晓佳.舒适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24h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饮食保健,2020,7(09):149-149.
[4]王小林.如何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J].家庭生活指南:下旬刊,2020,(06):0045-0045.
[5]杲泽宇,张少娟,沙晨琴.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及康复指导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09):0275-0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