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舍曲林;治疗效果
正文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多数青少年因性格因素、心理因素、学业压力、家庭因素等原因导致内心产生严重的抑郁情绪,如果未能及时得到父母、老师或医护人员的良性干预、引导,心理上易产生病理性改变,最终形成抑郁症【1】。抑郁症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失眠、对生活失去希望、哭泣等,严重患者会出现自残以及自杀等行为【2】,且该疾病的复发率极高,对患者自身、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和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现阶段青少年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仅有少数的大样本研究观察到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仍有一些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不能通过药物治疗获益【3】,因此,探索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非侵入性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技术因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和良好的安全性逐渐受到关注。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神经调控技术,通过电极刺激可明显改善患者大脑皮层神经元动作电位,调节患者脑内神经递质传递,从而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近年来常用于多种精神心理疾病的辅助治疗【4-5】,而本研究旨在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估rTMS联合舍曲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24年2月20日-2024年12月30日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中青少年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8分,病程>6个月,首次确诊为抑郁症,未接受过系统的治疗干预,患者及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器质性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疾病、患有其他严重的精神或身体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癫痫病等),有严重自杀未遂史、高自杀风险者,服用影响本次治疗效果的药物或近1个月内服用过镇静药物、患者为吸毒、药物滥用者,rTMS治疗禁忌, 如体内存在金属异物等,临床治疗和护理配合度较低者或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研究之中所涉及的计量、计数相关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之中进行处理,且各项资料指标间P>0.05,具有可比性。
表1所有患者一般资料(`x±s)
组别 | 例数 | 男女比例 | 平均年龄(岁) | 平均病程(月) | HAMD评分 |
对照组 | 30 | 13:17 | 15.58±1.85 | 14.03±1.63 | 24.81±3.52 |
观察组 | 30 | 16:14 | 15.63±1.92 | 14.15±1.56 | 24.74±3.56 |
1.2 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饭后盐酸舍曲林片口服,起始剂量50mg/d,1次/d,根据病情逐渐调整至100-200mg/d,疗程为8周。
1.2.2观察组:在口服舍曲林的同时,接受经颅磁刺激治疗。每次rTMS治疗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保安全【6】(包括病史采集、精神状态检查、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呈坐位,提前摘除身上金属物品,佩戴耳塞,降低干扰,调控室内光线,头部不可大范围活动;治疗过程中,将刺激线圈置于患者左侧前额叶背外侧区,对左侧额叶背外侧区域进行测量,相切于头皮,调控频率10~15 Hz【7-8】, 刺激强度设定为运动阈值的80%~90%,每日70个治疗序列,每个序列 30次刺激,单次刺激时间设定为5s,控制每个序列间隔时间10~15s,总刺激时间为 20min/d, 1次/d【9】,每周进行5d,停2 d,治疗4周,共治疗20次,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监测其反应;治疗结束后,患者需休息片刻并记录任何不适感或异常反应。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MHT评分)及抑郁情况(HAMD评分)、认知功能(MOCA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用t检验(`x±s),用x²检验[n(100%)],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MHT评分及HAMD评分和MOCA评分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MHT评分 | HAMD评分 | MOCA评分 |
对照组 | 30 | 68±2 | 15.41±2.45 | 22.38±2.71 |
观察组 | 30 | 54±2 | 9.39±2.98 | 26.32±2.35 |
P | / | <0.05 | <0.05 | <0.05 |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100%)]
组别 | 例数 | 失眠 | 恶心 | 头痛 | 嗜睡 | 发生率 |
对照组 | 30 | 2(6.67%) | 2(6.67%) | 1(3.33%) | 2(6.67%) | 7(23.33%) |
观察组 | 30 | 1(3.33%) | 1(3.33%) | 1(3.33%) | 1(3.33%) | 4(13.33%) |
P值 | / | / | / | / | / | <0.05 |
3.讨论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病程期长、易复发的显著特点,据WHO估计,抑郁症影响了全球约3亿人【10】,而青少年的发病率更高,达到5%至8%,青少年抑郁症不仅影响情绪调节,还导致认知功能的改变,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两者的联合应用来管理青少年抑郁症。舍曲林是代表性的SSIR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5-HT)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5-HT的浓度,进而激活5-HT受体,发挥抗抑郁作用,该药物见效快,患者耐受性良好,不会与胆碱能类、组胺类受体结合,不会影响静态肌张力及心血管反应,其疗效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有研究显示【11】,抗抑郁药物可能只对部分特定的患者有效,同时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也影响了治疗效果。而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技术,其通过在头皮特定位置放置一个线圈,产生时变磁场来刺激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通过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的释放,来调节情绪相关脑区的功能状态。
两者联合应用发挥了协同作用,其中舍曲林通过增加脑内5-羟色胺水平发挥抗抑郁作用,而rTMS能够直接刺激特定脑区,改善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可塑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实施经重复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心理障碍、抑郁情况和认知功能,且不良反应较低,真正达到恢复健康的最终目的,应在医学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阎加民,赵爱芹,王莹等.舍曲林联合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03):590-595.
[2]戴翠霞,陈桂梅.认知行为健康教育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临床护理研究,2023,32(3):122-124.
[3]DARDAS L A, XU H, FRANKLIN M S,et al.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and medication for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a network meta-analysis[J]. Behav Cogn Psychother,2023,12(1):1-16.
[4]曲伊平,黄琳,孛伟男,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J].四川精神卫生,2023,36(1):19-24.
[5]付影,王昆,陆振华,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认知功能和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与病理杂志,2022,42(4):872-878.
[6]黄丽钦,陈健.感觉统合治疗联合经颅磁治疗应用于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23,29(34):60-63.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3.34.012.
[7]陈海思,高静芳,王晓乐,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首发青少年抑郁早期疗效及冷执行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09):1491-1494.DOI:10.16766/j.cnki.issn.1674-4152.002631.
[8]王小蕊,王昆,赵娟娟,等.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伤行为的疗效[J].安徽医学,2023,44(05):501-505.DOI:10.3969/j.issn.1000-0399.2023.05.002.
[9]吴煊茹,黄佳佳,潘益晓,等.心理动力性治疗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青少年抑郁症自杀意念的影响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4,22(10):902-906.DOI:10.13558/j.cnki.issn1672-3686.2024.010.011.
[10]HERRMAN H,KIELING C,MCGORRY P,et al. Reduc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epression:a Lancet-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Commission[J].Lancet,2019,393(10189):e42-43.
[11]MASI G. Controversies in the pharmacotherapy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J].Curr Pharm Des, 2022,28(24):1975-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