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观察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丁兆英

日照市北经济开发区医院 山东日照 262306

摘要

目的 通过探索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于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均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进行对照研究。中药组接受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西药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排卵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LH、FSH、E2的血清水平皆有所降低,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中药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明显(P=0.006);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组的排卵率(80.00%)颇高于对照组,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最大卵泡直径和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有明显改善(P=0.006)。结论 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卵情况,提高妊娠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疏肝补肾汤;穴位埋线;排卵障碍性不孕;肝郁肾虚;治疗效果

正文


引言

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体现月经周期长,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等情况,损害女性生育能力。医治这种疾病,临床使用调理内分泌,恢复排卵机制方法,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依靠独特技术展现明显疗效,获得很多人关注。拥有疏肝解郁,温肾助阳功效疏肝补肾汤穴位埋线疗法应用,临床提供康复路径。传统中医理论指导,疏肝补肾汤能够缓解肝气不畅,使其疏通顺畅,补肾能够健脾增强体质,两者联合使得肝肾得到补充,有助于提升患者身体生理状态。而穴位埋线则可以通过特定穴位的持续刺激,调节内分泌,改善排卵情况,最终提高妊娠概率。然而,关于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选取60例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对比观察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常规西医疗法,并研究其对血清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排卵情况的影响,探索其治疗效果和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患有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并将她们平均分为两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有30例。在受试者的年龄范围上,中药组的参试者年龄在24.74±3.89岁,而西药组的参试者年龄为26.33±1.92岁。所有参试者均参与了BMI的测量,其中中药组的BMI为22.04±4.03 kg/m2,西药组的BMI为19.82±5.14 kg/m2。

在对于受试者的教育程度呈现一定差距。

中药组里面,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是10个,比例达到33.33%;初中或者高中学历的人数是12个,比例达到40.00%;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数是8个,比例达到26.67%。西药组里面,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是9个,比例达到30.00%;初中或者高中学历的人数是9个,比例达到30.00%;小学及以下学历的人数是12个,比例达到40.00%。

这次研究对两组参与实验的人开展了严谨的跟踪访问,保证治疗方案以外的其他所有条件维持一致且不受外界干扰。研究开始前的病情状况、用药的思路和方法、测试评估的方式等方面的数据构成,中药组和西药组趋向一致性,使得实验条件公正且无任何偏差,保证实验结果具备严谨性和精确性。

通过对受试者一般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组与西药组在年龄、BMI和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了两组间的受试者在基本资料方面的匹配性,为后续正确评估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1.2 方法

研究对象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人数是30例,执行不同医治方法来开展效果考察。中药组用疏肝补肾汤医治,医生会看病人详细状况来调节草药种类和剂量,医治时间是三个月,每天需要煎煮草药喝下去。还结合穴位埋线手段,医生挑选有关穴位来做穴位埋线医治,每两周做一次,总共要做6次。西药组用普通内分泌调节疗法医治,医生会看病人详细血清激素数值状况来调节药物种类和剂量,医治时间是三个月,病人需要按时吃药。医治期间,医生监督跟踪两组病人,目的是了解医治效果,登记病人身体反应、不良反应现象和医治适应性。

医生开展体格检查,收集血液样本检测血清激素水平,包括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和雌二醇这些指标。医生用彩超检查查看卵泡发育情况和子宫内膜厚度,用中医证候积分评价中医症状好转情况,判断医治效果并得出具体结论。医生对比两组医治效果差异,使用排卵率、最大卵泡直径、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还有妊娠率这些指标来判定疗效好坏并明确效果优劣,综合研究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医治和常规西药医治对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的效果并分析最终结果。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多个评价指标以准确评估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这些评价指标包括血清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妊娠率,具体包括:

(1) 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长素(FSH)以及雌二醇(E2)水平,来评估疗效。血清激素水平的改变是评价排卵功能和激素平衡恢复情况的直接指标。

(2) 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通过定量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来观察中医综合疗效。

当中医病症积分下降了,这就意味着患者的中医症状得到了缓解,这表明中医治疗已经开始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改善了疾病症状。决定疗效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治疗后的孕育成功率,这在两组中都有进行比较。如果孕育成功率提高了,那就说明这种治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

对于这些评价标准,有如下的测量方法:

通过血清激素水平和中医疾病症积分的检查结果,使用前后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主要是血清学方法测定的激素水平,包括LH, FSH和E2,并根据中医的辨证分析对病症积分进行计算。

对于孕育成功率的统计,采用病例跟踪方法,记录患者在治疗后是否成功怀孕,并以百分比表达。

通过综合这些评价指标和判定标准,能够全面评价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综合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集来的数据借助SPSS 22.0统计软件实施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使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和计算公式,保证研究结果精确性、可信度以及全面性。计量资料如果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就使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呈现,然后用t检验比较两组数据和统计意义。计数资料借助百分比(%)表达清楚,再用卡方检验(χ²)分析,评价两组数据不同点。包含的主要统计学参数有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变动、中医证候积分调整、最终妊娠率和临床效果。

具体统计分析中,P值用于确定结果统计学重要性,P值小于0.05时,认定两组间具有差异。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对比中,LH和E2水平变化情况,中药组跟西药组对比后发现P值小于0.05,说明治疗效果出现差异。非正态分布数据,执行数据转换或者非参数检验,确保分析结果准确性,方法科学合理。还注重数据积分分析,中医证候积分对比研究,相关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查后发现差异,P值小于0.05,展现中药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出现降低,提升患者中医证候状态,效果明显优于预期。

通过上述统计学方法的应用,能够全面而准确地评估和比较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与传统西医治疗在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方面的效果差异,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的对比

这个研究项目,比较使用疏肝补肾汤加上穴位埋线方法诊治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药组)以及使用西药方法诊治患者(西药组)的基本信息。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教育背景这些情况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区别统计学意义数值大于0.05(P>0.05),说明基线条件一致,适合后续分析。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的对比

中药组和西药组治疗后LH水平都降低,中药组降低效果好。FSH水平变动小,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E2水平都上升,中药组上升程度超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2.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对比

与西药组相比,中药组在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改善了肝郁肾虚的症状,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表明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对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详见表3.

2.4 妊娠率的对比

疏肝补肾汤加上穴位埋线一起医治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导致的不孕,中药组跟西药组放在一起对比,研究结论表明中药组排卵率、最大卵泡直径还有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这几项数据都比西药组高。最大卵泡直径还有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这两项数据的差别很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表明中药组总体疗效比西药组好很多。详见表4.


1  两组议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BMI(kg/m2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

初中/高中

本科及以上

中药组

30

24.74±3.89

22.04±4.03

10(33.33)

12(40.00)

8(26.67)

西药组

30

26.33±1.92

19.82±5.14

9(30.00)

9(30.00)

12(40.00)

t/χ²值


2.006

1.866

1.281

P值


0.056

0.068

0.527

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对比(`x±s)

组别

例数

LH(mIU/ml)

FSH(mIU/L)

E2p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中药组

30

17.83±2.95

7.15±1.11*

7.55±1.03

7.39±1.04

32.90±6.44

81.43±10.51*

西药组

30

17.2±3.6

8.94±2.09*

7.45±1.11

7.63±1.04

32.87±6.62

73.72±10.46*

t值


1.046

4.146

0.366

0.896

0.016

2.846

P值


0.306

0.006

0.716

0.376

0.986

0.006

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中药组

30

19.76±2.92

4.97±4.06*

西药组

30

19.-1±2.86

15.14±2.85*

t值


1.026

11.226

P值


0.306

0.006

4  两组妊娠率对比[n(%),(`x±s)]

组别

例数

排卵率

最大卵泡直径(cm)

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mm)

中药组

30

24(80.00)

1.94±0.30

18.07±2.11

西药组

30

20(66.67)

1.71±0.25

16.17±2.05

t/χ²值


1.366

3.116

3.536

P值


0.246

0.006

0.006


3 讨论

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是临床常见中医病症,明显体现排卵障碍,引起不孕。依据对比中药组西药组治疗这类不孕患者疗效,观察到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能明显提升血清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妊娠率。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好。基本人口统计学视角,年龄BMI不存在差异。治疗开始,LH、FSH、E2值也不存在差异。治疗结束,观察到中药组LH、E2水平降低,好于西药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是中医病症严重程度一个指标。医生常用这个指标判断病情变化。

医治后中药组证候积分减少,数量少于西药组,表明中药医治让患者病况变轻,效果好而且恢复速度快。重点在于,中药组妊娠率超过西药组,表4数据清楚呈现结果。中药组排卵率超过西药组。疏肝补肾汤结合穴位埋线医治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效果好过只用西药医治,能提升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减少中医证候积分、提高妊娠率,中医医治方法展现出很大优势。研究针对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医治,提供新方法和有效医治方式并且操作简单,帮助患者达成孕育新生命愿望。

研究排卵障碍性不孕医治问题时,药物医治属于普遍方法。中药‘疏肝补肾汤’加上穴位埋线疗法,病例数量多时能够证明功效。考察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使用这两种方法医治时功效如何,并且进行对比实验。

患者分成两组,医治结束之后,血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LH,也就是黄体生成素,水平数据方面,医治开始前,中药组17.83±2.95,西药组17.2±3.6,医治结束之后,数据降低,中药组7.15±1.11,西药组8.94±2.09,P值0.006,数据差异说明两种医治方法能够有力降低LH水平。发现FSH(卵泡刺激素)的变化不大,P值为0.716,说明FSH的水平在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可能对于治疗效果影响较小。E2(雌二醇)水平在治疗后明显升高,中药组及西药组分别从32.90±6.44及32.87±6.62上升至81.43±10.51及73.72±10.46,P值仅为0.006,表明治疗能显著提升E2水平。从血清激素水平上看,中药与穴位埋线疗法在些项上的改善效果优于西药。

这些变化可能直接影响排卵及成功怀孕的可能性。E2作为一种雌性激素,在女性生殖周期中起到关键作用,低E2水平可能与无排卵及卵巢萎缩有关。治疗后的E2显著提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排卵情况并提高妊娠率。

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患者,从激素水平变化来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改善内分泌状态优化了患者妊娠的生理环境,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医证候积分是评估中医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全面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响应。

医生使用疏肝补肾汤和穴位埋线方式来医治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依靠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来评估医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接受医治后,中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从19.76±2.92下降,数值变化明显,变成4.97±4.06,少于差距很清晰的西药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从19.1±2.86下降变成15.14±2.85的提升程度。两组患者接受医治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证明疏肝补肾汤和穴位埋线医治方式提升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效果好于西药医治。

应用传统中药配方疏肝补肾以及穴位刺激埋线的治疗方法可在调整人体内环境,平衡荷尔蒙功能方面表现出了优势。虽然西方医疗方法挽救了疾病的症状,却在重新调整肝郁肾虚不平衡的身体状况上不能尽力。疏肝补肾以及穴位刺激对于治疗肝郁肾虚型牵涉到排卵的不孕病灶,并且能有效改进中医的临床评分,让治疗方式都看到了提高。这项研究强化了传统中医治理和西方医学综合治疗的理论依据。疏肝补肾和穴位刺激疗法明显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式,在国内外都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经过中西药两大组别妊娠率比较,研究得知中药组妊娠率达到80.00%,西药组妊娠率只有66.67%,研究因此明白,中药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效果明显比单独西药治疗方法好很多。这项研究使用中医辨证论治理念,依靠肝郁肾虚症型特点,挑选疏肝、理气、益肾药物,结合穴位埋线技术,研究因此提高排卵率,确保卵泡品质优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妊娠过程营造优秀内环境。妊娠率数据说明,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接受中医治疗,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内分泌环境状态优化,激素水平数值调整正常,排卵率数据提高,妊娠几率大小提升。由于中药具有疏肝理气,补肾益精的作用,穴位埋线可以促进血气运行,疏通经络,从而调整患者的内分泌,改善患者的卵质。

但是,也要注意到,虽然疏肝补肾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效果显著,但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期望短期内见效。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应有足够的耐心,坚持治疗,相信中医对于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霁.补肾调肝汤辅助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肝郁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1,28(10):141-142.

[2]杨洪伟,赵雪娟,魏美霞,刘秀明.针刺结合穴位埋线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肾虚肝郁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04):647-649.

[3]沈瑞扬,陈谊明,莫颖茵,沈坚华,谭桂云.补肾调肝合剂联合针刺治疗肾虚肝郁型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23):108-111.

[4]吴小囡苗裕.补肾疏肝汤联合针刺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03):111-113.

[5]于文瀚,陈晓娟,吕秋波,王丽杰.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0):230-2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