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索联合抗结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摘要
关键词
氨溴索;抗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疗效;安全性
正文
临床上,体内持续性的气流受到限制情况并以此作为特征疾病称为慢阻肺,属于异质性疾病,其呈现状态为气道、肺泡异常。长期暴露于有害颗粒或气体(如吸烟、生物燃料烟雾),是其诱发根本因素。全球约3.84亿患者,居全球死亡原因第三位,相关研究显示预计至2060年每年死亡人数将超过540万[1]。 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经飞沫传播,全球约1/4人口为潜伏感染者。2022年全球新发病例1060万例,死亡130万例,耐药TB的流行加剧治疗难度[2]。 COPD患者结核发病率较常人高2.5-3倍,且肺功能越差(FEV1%<50%),结核风险越高。亚洲地区共病率达8.2%-14.6%,与吸烟、营养不良及糖皮质激素使用相关[3]。COPD与肺结核均为全球重大呼吸系统疾病,两者共存时气道黏液高分泌与炎症反应加剧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对此,相关治疗如何提升质量且维系患者健康效果是重点关注手段,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单一性局限突出,需要结合药物改善肺通气[4]。氨溴索作为黏液活性剂,除促排痰作用外,近年研究提示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及增强抗生素肺部渗透性等效应[5]。因此,本研究旨在验证其联合抗结核治疗的协同价值,明确该类患者治疗模式,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取值范围设定归纳为2023年度,整个年度月份均展开调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多项差别因素筛选明确40例,随机摸球划分组别,20例/组。患者经比对,差异较小(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 [例(%)/(±s)]
组别 | 治疗a组(20例) | 治疗b组(20例) | T/X2值 | P值 | |
年龄(岁) | 年龄区间 | [30,74] | [30,75] | - | - |
平均值 | 52.68±2.74 | 52.94±2.81 | 0.296 | 0.768 | |
性别(例) | 男性 | 12(60.00) | 11(55.00) | 0.102 | 0.749 |
女性 | 8(40.00) | 9(45.00) | 0.102 | 0.749 | |
体重指数(kg/m2) | 体重指数区间 | [21,23] | [21,24] | - | - |
平均值 | 22.35±1.74 | 22.41±1.86 | 0.105 | 0.916 | |
平均病程(年) | 病程区间 | [3,18] | [2,18] | - | - |
平均值 | 10.87±2.36 | 10.49±2.25 | 0.521 | 0.605 | |
文化程度(例) | 初中及以下 | 2(10.00) | 3(15.00) | 0.252 | 0.881 |
高中 | 10(50.00) | 9(45.00) | 0.252 | 0.881 | |
大学及以上 | 8(40.00) | 8(40.00) | 0.252 | 0.881 |
纳入标准:①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②纳入确诊COPD(GOLD Ⅱ-Ⅲ级)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③认知、沟通功能明确;④近期肺部研究等其他试验均未参加。
排除标准:①存在自身免疫系统;②存在血糖不稳定状况;③药物有敏感性反应。
1.2方法
两组患者,对于疾病情况应用氧疗,依照指南规定采取支气管舒张剂,伴随营养支持。治疗b组,应用2HRZE / 4HR 方案治疗,展开操作中前期2个月范围设定强化其,应用0.3克异烟肼,0.45克利福平,30mg/kg呲嗪酰胺,25mg/kg乙胺丁醇,每日均一次用药。后期四个月范围设定巩固期,应用0.3克异烟肼,0.45克利福平,每天一次。在该范围内,同步进行保肝治疗。
治疗a组,在该治疗基础增加氨溴索治疗,每天2次,每次30毫克,持续半年用药。
1.3判定指标
分析比对两组患者肺功能、血清、安全性。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2组患者的相关研究指标进行有效检验,[n(%)]与(±s)分别代表比对计量与计数资料;组间差异较为明显(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
治疗a组患者相关数据呈现稳定性、功能性更强,数据有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s)
组别 | FVC(L) | FEV1(L) | FEV1/FVC(%) | PEF(L/min)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a组(n=20) | 2.32±0.35 | 3.28±0.49 | 1.44±0.27 | 1.99±0.34 | 54.88±7.69 | 64.99±10.38 | 148.55±15.47 | 210.29±28.46 |
治疗b组(n=20) | 2.33±0.34 | 2.86±0.41 | 1.42±0.28 | 1.66±0.31 | 53.77±8.65 | 58.12±9.84 | 150.18±18.13 | 182.96±21.25 |
t值 | 0.092 | 2.940 | 0.230 | 3.208 | 0.429 | 2.148 | 0.306 | 3.441 |
p值 | 0.927 | 0.006 | 0.819 | 0.003 | 0.670 | 0.038 | 0.761 | 0.001 |
2.2 对比两组患者血清
治疗a组患者相关数据呈现稳定性更强,数据有意义,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血清(±s)
组别 | CRP(mg/L) | IFN-γ(ng/L) | IL-6(ng/L) | sIL-2R(pmol/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治疗a组(n=20) | 31.07±5.85 | 8.42±3.07 | 37.26±10.37 | 14.19±3.45 | 67.44±18.36 | 30.55±6.73 | 185.68±37.93 | 124.96±17.62 |
治疗b组(n=20) | 30.75±5.27 | 12.26±3.85 | 36.82±9.05 | 18.23±3.71 | 65.82±16.78 | 42.81±9.13 | 181.75±32.67 | 143.52±24.63 |
t值 | 0.182 | 3.487 | 0.143 | 3.566 | 0.291 | 4.834 | 0.351 | 2.741 |
p值 | 0.857 | 0.001 | 0.887 | 0.001 | 0.772 | <0.001 | 0.727 | 0.009 |
2.3 对比两组患者安全性
治疗a组患者身体性质得到有效呈现,数据有意义(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患者安全性[n(%)]
组别 | 血细胞下降 | 视神经炎 | 胃肠道反应 | 肾功能异常 | 肝功能异常 | 总发生率 |
治疗a组(n=20) | 1(5.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1(5.00) |
治疗b组(n=20) | 2(10.00) | 1(5.00) | 1(5.00) | 1(5.00) | 1(5.00) | 6(30.00) |
X2值 | - | - | - | - | - | 4.329 |
p值 | - | - | - | - | - | 0.037 |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肺结核(PTB)的共病状态对临床治疗提出了严峻挑战。COPD患者因气道黏液高分泌、纤毛功能受损及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易成为结核分枝杆菌(MTB)的定植宿主,而结核感染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和肺组织破坏,形成恶性循环[6]。
临床上对于相关治疗稳定性纳入重点,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相关研究通过联合氨溴索与标准抗结核方案(HRZE),证实其在改善痰菌清除率、加速病灶吸收及肺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显著协同作用,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为COPD合并PTB的优化治疗提供了新思路[7]。氨溴索作为黏液活性剂,其核心机制在于调节黏液-纤毛清除系统。有研究显示[8],其通过抑制气道杯状细胞MUC5AC基因表达,降低痰液黏蛋白含量,从而减少痰液黏弹性。因此,氨溴索可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改善小气道通气功能,这可能是FEV1%预计值提升幅度显著的重要机制。近年研究还揭示[9],氨溴索具有独立于黏液调节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表明,其能抑制NF-κB通路激活,降低IL-8、TNF-α等促炎因子水平,减轻MTB感染引发的过度炎症反应。
除此以外,COPD合并PTB患者常需长期多药联用,肝肾功能负担及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高。安全性也是治疗主要关注热点[10]。本研究中,未出现严重肝损伤或QT间期延长病例。氨溴索的抗氧化特性可能对药物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代谢产物可增加肝细胞谷胱甘肽水平,中和抗结核药物产生的活性氧,这或许是联合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略低的原因。
本次研究中,治疗a组患者肺功能、血清、安全性均更具优势,本研究结论与多项基础研究形成呼应,氨溴索在改善黏液清除的同时,通过抗蛋白酶失衡,抑制了结核病灶周围的肺组织破坏,从而产生双重获益。但是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首先,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设计,可能影响结果外推性;其次,未动态监测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难以定量分析氨溴索的抗炎强度;第三,随访时间限于6个月,未能评估氨溴索对COPD急性加重频率的长期影响。未来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并进一步探索问题。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中,氨溴索可增强抗结核疗效并改善肺功能,数据稳定性好,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 王倩,戎燕筱,孙雪培,等. 氨溴索联合抗结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4,21(2):66-69.
[2] 孙莹. 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12):68-70,74.
[3] 魏秀琴.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策略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33):204-205.
[4] JIANG YIXUAN,YAN FANSHU,KAN HAIDONG,等. Burde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ambient ozone pollution across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21: An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24,137(24):3126-3135.
[5] 米吉提·马木提,吾木古丽苏穆·阿布都热西提. 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140.
[6] 韩娜,朱建光,田彦卿,等.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7):1317-1320.
[7] CUI YANAN,MA YIMING,DAI ZHONGSHANG,等. Does the 2017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revision really improve the assessment of Chine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for more than 5 years[J].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23,136(21):2587-2595.
[8] 黄丽帆.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COPD合并肺结核的效果[J]. 世界复合医学,2022,8(5):150-152,156.
[9] 孔群松,寇艳丽. 2HRZE/4HR疗法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COPD合并肺结核老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9):94.
[10] 谭国辉.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合并肺结核感染的 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探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8):2912-2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