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高凝状态患者应用湿膜透析器进行透析的抗凝效果观察与分析

期刊: 国际医学研究 DOI: PDF下载

王娟 李莉 觉么茶 邱虎亮

九〇三医院 四川江油62170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不同类型透析器对抗凝效果的影响及其成因。通过对一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过程中透析器凝血原因的回顾性分析,以及相应应对策略的探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一例长期透析器凝血严重且透析效果不达标的患者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凝血成因,并实施五种不同的抗凝策略。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透析器凝血;湿膜透析器

正文


随着疾病的不同,晚期肾病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方式。血液透析是通过建立体外循环,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在透析膜的两侧血液与透析液反向流动,通过扩散、对流、吸附去除毒素;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及去除毒素,维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稳定。透析器是血液和透析之间交换溶液的通道和容器,是血液透析的关键部分。透析器主要由支撑结构和透析膜组成,透析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半隔膜只允许直径小于膜的分子通过,膜材料用于改进纤维素膜和合成膜,两者都可以由高性能透析器制成。透析器凝血是血液透析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在透析治疗过程中,抗凝处理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导致透析器凝血,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患者血液丢失。血液透析治疗中,透析器凝血是一个常见的并发症。为了防止凝血,透析过程中的抗凝处理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通过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透析器凝血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血液丢失的风险。

凝血原因分析涉及:抗凝剂剂量不足、血流量不足、预充不规范、血色素过高、静脉压升高、操作失误及高凝血状态等方面。

本研究采取以下5方法改善透析器凝血状况:

该患者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既往常规使用聚砜膜空心纤维心纤维透析器(E17H干膜),预充液量0.9%生理盐水800-1000ml抗凝剂剂量为普通肝素61.5mg,透析器凝血级别为III

改进方法如下:

方法1:采用常规空心纤维透析器E17H08A增加预充液量至1500ml,增加抗凝剂剂量普通肝素钠至65mg,下机时透析器凝血级别为II级。

方法2:使用常规空心纤维透析器E17H08A,以12500U肝素+1000ml 0.9%生理盐水预充,[1]预充后密闭循环3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肝素盐水,透析时抗凝剂剂量普通肝素钠65mg及血流量保持不变,下机时透析器凝血级别为II级,下机复查凝血功能异常显示APTT延长106.3秒。

方法3:使用常规空心纤维透析器 E17H和血路管08A12500U肝素+1000ml 0.9%生理盐水预充,预充后密闭循环3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肝素盐水,使用依诺肝素钠4000u,下机时透析器凝血级别为II,凝血功能:APTT:65.8s

 

方法4:采用湿膜空心纤维透析器15LC(透析器膜内外充满预充液)和血路管08A,预充液12500U肝素+1000ml 0.9%生理盐水预充预充后密闭循环30分钟,用生理盐水冲洗肝素盐水。预充湿膜透析器时注意在排尽血路管动脉端的空气后,再连接透析器的动脉端。透析抗凝剂剂量依诺肝素钠4000u,下机观察透析器凝血级别为0级。凝血功能:APTT:42.4s

方法5:采用湿膜空心纤维透析器15LC血路08A,预充时使用普通肝素,预充液量为1000ml,采用湿膜预充方法,确保透析器内无空气。透析时抗凝剂量及血流量不变,透析器凝血级别为0级,下机复查患者凝血功能:APTT:38.7S

结果对比显示:方法1和方法2透析器凝血级别均为II-III而采用方法3进行3,透析器凝血3次;采用方法4透析4次,透析器凝血0次,采用方法5透析46,透析器凝血级别为0级。

凝血评价标准:根据透析器纤维凝血程度及设备静脉压等指标进行判断。0级:无凝血;I级:低于10%纤维凝血;II级:10%-50%纤维凝血;III级:超过50%纤维凝血,静脉压、跨膜压升高。

在实际工作中,高凝血状态患者透析时易出现凝血现象,上调抗凝剂剂量或更换抗凝剂后,仍可能出现APTT延长,影响治疗效果。无肝素抗凝、体外抗凝等治疗方式,或使用临时导管的患者,因血流量差,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凝血,导致血液丢失和耗材浪费,增加感染风险。

湿膜透析器膜内外充满保存液,处于湿化状态 膜充分膨胀湿化,膜微孔的张力达到最大化,从而提高膜对水,的通透量和对溶质的通透性,不仅能更有效地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发生同时亦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透析充分性[1]。适用于高凝血状态和出血风险患者,可延长透析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凝血风险和感染风险。

患者透析效果对比:

4小时治疗时间,血流量250ml/min,使用湿膜透析器前KT/V 1.02-1.21,使用湿膜透析器后KT/V 1.16-1.24,KTV充分性提高了2.47%-13.72%

讨论: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消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包括中大/外部分子源,主要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去除患者体内的小分子毒素。操作中使用的透析大多由碳酸盐组成,碳酸盐的浓度相对较高,可以通过血流传播,消除体内的毒素,这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身体有一定的影响[2]。但是,血液在进入透析机进行体外循环时,会因为血流的加快,血液与透析器内的人工合成材料接触时的相互作用等因素,造成凝血障碍,甚至可能出现出血不止的风险[3]。所以,透析患者所采用的方案一般是降低血流速,使用药物等手段,对抗不可预知的出血风险……这些方法有几率造成透析器内凝血的现象发生[4]。透析凝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堵塞等严重后果,因此除患者身体原因外,我们还需要对透析器进行适当选择,防止风险事件的发生[5]

湿膜透析器和干膜透析器的区别为:1.原理不同,湿膜透析器使用一种半渗透膜,大分子无法通过,只有小分子才能通过。样品被封闭在湿膜透析器中,实验液体在样品外面,通过半透射膜上的孔与样品交换。干膜透析器采用小孔径微孔型滤膜,不仅大分子不能通过,而且一些小分子也不能通过。样品被封闭在干膜透析器中,实验液体在样品外交换[6]2.适用范围不同,湿膜透析器主要适用于蛋白质、核酸等小分子非离子物质的分离和净化。而干膜透析器孔径较小,适用于高分子聚合物、大分子蛋白等大分子的分离和净化[7]。工作方法不同:湿膜透析器储存时需要液体来保持湿气状态,而干膜透析器在储存时膜内外是无预冲液的。与常规干膜透析器相比,湿膜透析器的优势在于:1.‌生物相容性更好‌:湿膜透析器内部充满无菌注射水,保持膜的湿润状态,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和预注射不足引起的凝血症状。湿润时,透析器的半渗透膜湿膜,内表面更光滑,减少过敏和挂血的可能性。2.‌预冲方便‌:湿膜透析器由于内部充满水,预注射过程更容易排气,减少了因预注射不足引起的过敏和凝血问题[8]。这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3.‌安全性更高‌:湿膜透析器在发布前进行了100%的测试,以确保不会发生隔膜破裂事故,而干膜透析器的抽检率仅为5%,安全性相对较高。4.溶剂去除效率高:湿式膜透析器采用自主开发的膜调节技术,对中大分子毒素具有有效的溶液去除性能,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本研究结果显示,方法1和方法2透析器凝血级别均为II-III而采用方法3进行3,透析器凝血3次透析器凝血II;采用方法4透析4次,透析器凝血0,透析器凝血级别为0级。采用方法5透析46次,透析器凝血0,透析器凝血级别为0,由此可以看出采样方法湿膜透析器未发生凝血情况,分析原因为,采用的湿膜空心纤维透析器相较于干膜而言,湿膜透析器主要添加填料成分,是填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膜导线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膜导线断裂完全膨胀和湿润,湿膜导线伸长速度显著提高,可进一步降低产品断裂膜的风险,确保临床武器安全;另一方面,透析膜导线处于潮湿状态,在预清洗过程中更容易排气,可以充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湿式膜中空纤维透析机采用自主开发的膜调节技术,透析膜内表面接近天然血管。多次临床试验表明,用于中大分子毒素的湿膜中空纤维透析器具有有效的溶剂去除性能,能更好地保护血细胞,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能有效降低透析过程中的过敏反应这对改善患者透析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9]

目前湿膜透析器的应用尚不广泛,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来研究应关注湿膜透析器在高凝血状态和出血风险患者中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如何优化操作流程、降低成本,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透析治疗方案。

结论:湿膜透析器在处理高凝血状态患者时具有显著优势,可降低透析器凝血发生率,提高透析充分性,减少血液丢失和耗材更换次数,降低感染风险。但其临床普及程度有限,可能与成本、操作复杂性及认识不足等因素有关。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湿膜透析器的应用价值,为尿毒症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柯小苏,李玉微,骆丽霞.高剂量分段枸橼酸对高通量血液透析抗凝效果临床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1,21(8):677-680.

[2] 张萍.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抗凝效果中的护理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12):186-187.

[3] 阮敏,张秀梅.改良式冲洗法与不停泵回血法对血液透析管路冲洗效果及透析器使用状况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6):1040-1041.

[4] 何晓伟.血液透析管路及透析器膜内废液排空专用利器盒的设计与应用[J].天津护理,2023,31(2):231-233.

[5] 冯瑛华.枸橼酸盐两段式抗凝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2,41(15):10-14.

[6] 刘子琪,黄元礼,付步芳.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定性定量检测血液透析器中3种未知可沥滤物[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4,60(12):1209-1215

[7] 林军华,罗永战,郑龙.医用透析器湿测烘干一体设备研制[J].科技与创新,2021(17):115-116118

[8] 邓玉婷,李彦,李桂明,等.基于透析器预冲量需求的自动闭式循环精准预冲装置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3,20(2):1-7.

[9] 仲启凤,马逊.改良湿膜透析器预充排气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06(19):83-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