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态射频光传输链路设计与测试
摘要
关键词
射频光传输;动态范围
正文
1 引言
现代电子对抗中电磁环境日趋复杂,已从陆、海、 空三维立体作战模式发展为陆、海、空、电磁等多维 空间的作战模式,为了在战场上拥有更多的主动权, 需要对各类信息进行集中的管控与综合性处理,这就 使得具有大带宽、大动态范围的信号感知与处理变得 不可或缺。大动态射频光纤传输系统是将射频信号调 制到光信号上,通过光纤链路来传送射频信号,具有
频率范围宽、动态范围大、传输距离远等特点, 在军 事国防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射频光传输概述
2.1 调制方式
射频光传输是把射频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过 程,主要是通过电信号对光的调制而实现的,目前主 要有直接调制和外调制两种调制方式实现。
直接调制是射频信号电平直接控制激光器的驱
动电流,从而获得光信号输出功率的微弱变化来实现 调制。这种调制能够对射频光传输产生良好的调制效 果。但事实上, 这种调制方式也存在的一些问题:第 一,宽带高性能链路的调制效果问题。实践经验表明, 基于直调半导体激光器的直接调制方式无法在宽带 高性能链路的调制应用中,产生良好的调制效果。这 主要是因为输入信号频率参数与这类链路的驰豫振 荡频率参数几乎相同。此时, 直调半导体激光器的输 出信号将会出现非线性失真问题。
外调制是通过外调制器将输入的射频信号调制 到光源输入的光信号上,并最终输出调制的光信号。
可应用于外调制链路中的调制器有多种,这种调制方 式可被应用在高光功率参数中,且所产生的损耗参数 相对较小。外调调制结构复杂, 它既能强度调制也能 进行频率以及相位调制,调制性能优于直接调制。
2.2 基本链路结构
射频光传输链路工作原理框图如图 1 所示。根据 框图可知,雷达射频信号调制在激光上,射频“电” 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入光纤链路中进行传输,在 终端通过光接收机的光电探测器实现射频信号的解 调,从而完成雷达射频信号的整个传输过程。若光纤 链路很长,还需要在光纤链路中加入光放大器。
图 1 射频光传输链路原理框图
2.3 关键性能指标
◆光链路损耗
光链路损耗定义为:链路输出端的射频信号功率 与输出端的射频信号功率之比,记作GRF 。对于射频 光传输链路,光链路损耗主要取决于射频到光的转换 效率、光路损耗以及光到射频的转换效率。光纤传输 损耗约为0.35dB/ Km ,在光纤长度较短的情况下,光 路损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光链路损耗具体只涉及到 激光器的发光功率、电光转换效率以及探测器的响应 度等指标。
◆噪声系数
噪声系数是用来衡量信噪比恶化程度的性能指 标。要分析整个宽带光电组件的噪声系数, 关键是先 要分析整个组件的噪声来源,并定量计算个噪声来源
的贡献,从而优化设计光电传输组件的噪声系数。链 路的噪声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激光器带来的 相对强度噪声;二是探测器的散弹噪声;三是热噪声。
◆无杂散动态范围
无杂散动态范围通常是指双音动态范围。它是衡 量光传输组件可保证线性传输的信号功率范围。当有 两个或多个频率的射频信号输入直调激光器时,即使 是在激光器P - I 曲线的线性区中,也会产生双音的 互交调信号,如果输入的两个射频信号频率分别为 f1、f2 ,则其产生的互交调信号频率分别为 2f2 -f1 , 2f1 -f2 ;对于微波放大器,其三阶交调点通常比1dB 压 缩点高10dB ~ 15dB ,但对于激光器,其三阶交调点与 1dB 压缩点的差值还与频率和偏置电流有关。
3 大动态射频光传输链路设计与测试
3.1 总体设计
大动态射频光传输链路技术的设计思路是基于 目前电子对抗系统中低噪声系数、大动态、长距离传 输射频信号的使用需求,射频电缆在长距离传输时, 对射频信号的衰减大,并且价格昂贵,采用光纤传输 的成本优势凸显。该技术的总体设计框图如图2所示, 主要由射频前端组件、光发射机、光纤、光接收机等 部分组成。射频前端组件的设计主要考虑因素是系统
所需的频率范围、噪声系数、动态范围, 其主要功能 是完成对接收到的微弱射频信号进行放大以及大动 态线性传输。
3.2 测试验证
为了验证大动态射频光传输技术设计的合理性, 对设计出的传输链路进行了测试,下图 3 所示为射频 前端组件在不同增益情况下,大动态光传输链路噪声 系数曲线图。
图 2 射频传输总体框图
图 3 大动态射频光传输噪声系数测试曲线图
为达到低噪声系数链路传输射频信号,根据级联 噪声系数计算公式,射频前端组件增益设计应在30dB 以上;同时为达到大动态的传输射频信号,射频前端 组件增益又不宜太高,这对矛盾需要在实际链路设计 的工程实现中作出取舍,以满足具体工程实际应用需 求。
4 结论
本文所设计的大动态射频光传输链路合理可行, 通过实际链路搭建测试, 能够实现频率范围宽 ( 1GHz ~ 18GHz )、动态范围大(最大射频输入信号 0dBm )、远距离传输射频信号的需求, 对电子对抗雷
达侦察系统微波通道链路设计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Chi H.Lee.微波光子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2017.
[2]Ludwig R .射频电路设计[M].北京:电子工 业出版社,2002.
[3]徐坤,戴一堂,李建强,尹飞飞.宽带大动态射 频 光 传 输 技 术 [J]. 中 国 电 子 科 学 研 究 院 学 报,2013,8(4):331-337.
[4]戈稳 .雷达接收机技术[M] .北京:电子工业 出版社,2005.
...